乡愁是散文的精神土壤

2018-05-25 17:28:27 来源:网络

近年我常住乡下,观察父老乡亲的生活处境,从史志中梳理乡邦文献,试图描摹百年故土真实的面孔,乡愁便滋润了笔下的文字。

愁,把秋放在心上,是心里牵挂着成熟的庄稼。人生如四季,青春不再,老之将至,想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愁,忧也。不仅仅是为旧时的窑洞瓦屋,或石磨油灯,或牛圈猪栏唱挽歌,更是思考,如何在都市物欲膨胀、道德滑坡的现象之外,重温农时节令、风土民俗,找回简朴的纯真和善良的心性,贴近大自然,回归从容与自在的心灵。尽管有“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但心里是宽慰的。

乡土,是与城市相对而言的。有乡才有愁,而没有老家的都市情感失落者的乡愁,是远逝的熟人社会的记忆,是虚拟社会中失落的现实经验。环境的差异,促成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态。农二代对农事已感到陌生,乡村知识分子找不着北,关乎食品安全的农牧业屡受质疑,不啻一场社会灾难与危机。文化传统和价值伦理的复归,是社会历史变迁和人生履历中的招魂曲,从而明白你是从哪儿来的,又要到哪儿去,这依然是对土地的情结,人之初的情结,是对先贤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敬畏。

陶渊明种豆于南山,埋下了乡愁的种子,梦境《桃花源记》传诵至今。诗佛王维身在官场,心存自然,在辋川山水间修身养性,是一种生命本真。我曾客居海南岛,尤能体悟到唐朝李德裕“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的诗意,连小鸟都依恋故土,何况怀乡之人。苏东坡也在海南岛待过四年,诗曰“我本儋耳人”,却死在了归乡的路上。

鲁迅是中国现代乡愁书写的开启者,有对已逝美好事物的眷恋,更有自我认同的断裂。我的老师李若冰的《柴达木手记》是新中国勘探者的墓志铭,在他晚年时我陪他重返故地,万人帐篷城已被风沙掩埋。时下常在博客中与旅美的老友刘成章照面,其《家山迷茫》有如泣血的歌唱。

散文写作中的乡愁,不仅是农耕文化的挽歌,更应该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不应该是过去时,而应是现在时和将来时,有闪回,是原生态,是写实,非虚构,也有梦想。城镇化中的乡愁概念是情感归依,同时也是物质文明的取向。留住乡愁,保存乡村文化记忆,使之融入城市多元化的文脉,才可能有诗意的栖居。

乡愁,是散文的精神土壤。从古到今,个人的生存方式虽有不同,却都离不开与现世的关联,散文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的,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平衡,这是中国散文传统的审美特征。一部现当代散文史,是时代精神原乡的缩影,是以真切的生命体验所书写的。回到生活本身,才有立足大地的散文生活,这也正是生活艺术的本质。

笼统称为散文的打趣、插科打诨、逗乐文字多见于微信、博客,它们远离中西散文的传统审美特征,呈碎片化语境,导致群体阅读记忆的丧失。当然也不可否认,仍有思想敏锐、文采清丽、风格优美的好散文在新秀的笔下,于一片迷茫的泥沼中透出光亮。衡量散文作品优劣的标准有很多,但有一点,好散文应是由文化基因与经验所衍生的。散文的经典化要经历淘洗与提纯的历史进程,但往往是在一片喧嚣之后。

,乡愁卓刀泉中学 是散文的精神土壤

相关:

陈鸿志:绘画是现实映在内心的光影《光明之迫6》 182cm×273cm 胶片油画、宣纸水墨、灯箱 2015年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作品是与外界传递沟通的主要途径。谈及自己进行了大量思考验证与劳作的创作,有人会滔滔不绝地去描述和阐释,有人则理想化地将创作看做内心与外界相互感知的惟一通道,掺杂过多的阐释与解读会带来一些想当然的定论,多少也会偏离始于各种不可名状的创作初衷。陈鸿志无疑是典型上述的后者,不久前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展览“迷光”中..

林黛玉的读书单曹雪芹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形容林黛玉有“咏絮才”,恰恰与薛宝钗的“停机德”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之始,给林黛玉的定位便是才女。林黛玉初到贾府,贾母就曾问及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到黛玉的居所,发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误认为是哪位哥的书房,可知林黛玉多读书、好读书,与同时代的男子相比毫不逊色。在《红楼梦》..

一座村庄的人生世相当下乡土题材创作数量众多,成绩斐然,但真正能与当下生活建立联系、抓住当下生活精神内涵进行审美性表达的文学精品并不多。特别是如何表现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和农民,如何探究社会转型中农民心理的演变以及民间文化在历史变化中的深刻影响等都是创作者面临的难题。长篇小说《香炉脚》(作者:王离湘、刘晓滨)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成功的艺术尝试和创新。 作品将故事背景选择在农历的腊月,写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将目光集..

网络文学也应“为时而著”近日,首届网络文学双年奖颁奖典礼在浙江宁波慈溪举行,网络小说《将夜》获金奖。设立网络文学双年奖,这是浙江继率先在全国成立首家网络作协之后,积极助推优秀网络文学创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年来,网络文学日益受到重视,网络文学以传播速度快、市场占有量大和社会影响力强日益改变着文化领域的格局。在最近闭幕的北京文博会上首次设立网络文学展区,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带来百余部热门网络文学IP,吸引众多影视..

上海山西地方戏轮番轰炸京城舞台近期,上海和山西两大戏剧重镇分别以集团之势轮番轰炸京城舞台,昆曲与晋剧正面交锋,北路梆子碰撞沪剧,带着晋京赶考的忐忑,地方戏以自身的涅槃赢得了尊重。 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的北京新剧目展演,日前在梅兰芳大剧院举办。上海昆剧团的新编历史剧《景阳钟》三年五变,获奖无数的同时,也例证“昆三”、“昆四”一代正式接班。从2011年的《铁冠图》到2012年的《景阳钟变》,再到2013年的《景阳钟》以及2015年的3D电影,此..

《孙中山全集》在京首发 “孙中山文化”专题研讨会举行11月12日,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孙中山全集》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中山堂举行。 《孙中山全集》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全集由尚明轩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8位近代史研究专家任编委。全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百衲本”的方式,比较参证,加工整理,同时吸收近些年来中外各界人士最新研究成果,并增加了外文著述和题词遗墨两大类,共收集整理稿件11500余..

张学良首创“微高尔夫”球场所谓“微高尔夫”,即是一种微缩的高尔夫球场,它因地制宜,在较小的空间内让人们体验高尔夫球运动的乐趣。 1911年,张学良随父至沈阳后,经常出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并于1917年正式加入该会,以后还出任会董;大约在此期间,学会了高尔夫球、网球等西方运动项目。他于1920年组建了中国首个高尔夫球队——汉卿高尔夫球队。之后,又决定在北戴河建设当时中国首个18+1洞高尔夫球场,将早已在西方流行的高尔夫运动由北戴河引进中国..

谁是刘备的贤内助有经典歌词曰: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对刘备来说,建立蜀汉小朝廷,其实没那么潇洒,一路走来,净是些磕磕碰碰、别别扭扭的事儿;闲来回首人生,醉美之风景,莫过于一位女人的笑靥。 刘备一生有过许多女人。年轻的时候,“数丧嫡室”(《三国志》)。嫡室指大老婆,不止一个,都死了,玄德兄是否克妻,查无实据。不过,他还真学了个乖,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娶甘夫人时,“纳以为妾”,咱不续弦总可以了吧!由此看来..

钟鼓楼 银锭桥 《拾说什刹海》寻找古海港的鲜活回忆 这部纪录作品共计六集,每集40分钟,于2014年9月开机拍摄,已定于2015年11月15日20时,在BTV生活频道连续播出。全片分为《家传》、《担当》、《情份》、《心气儿》、《守艺》、《能耐》六集,而这也是主创团队对什刹海的态度与理解。 什刹海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今天,这里仍旧保存着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的历史风貌,宋..

伊斯梅尔·卡达莱:用“匕首”刺向专制 一年一度的“诺奖”喧嚣还未过去,那些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名字又一度被屡屡提起,这其中,就有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 “我每次写一本书,都感觉是在将匕首刺向专制”,曾经对公众大声说出这句话的卡达莱,现如今,住在巴黎,79岁。 上个世纪90年代,颇有影响的“作家参考丛书”第一次将卡达莱的成名作《亡军的将领》引进了中国,尽管只有2500册发行量,却依然让很多国内书人记住了这个来自巴尔干小国作家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