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志:绘画是现实映在内心的光影

2018-05-25 17:28:22 来源:网络

《光明之迫6》 182cm×273cm  胶片油画、宣纸水墨、灯箱 2015年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作品是与外界传递沟通的主要途径。谈及自己进行了大量思考验证与劳作的创作,有人会滔滔不绝地去描述和阐释,有人则理想化地将创作看做内心与外界相互感知的惟一通道,掺杂过多的阐释与解读会带来一些想当然的定论,多少也会偏离始于各种不可名状的创作初衷。陈鸿志无疑是典型上述的后者,不久前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展览“迷光”中,一系列错落有致的灯箱绘画通过画面的内容与营造出的氛围更加印证了陈鸿志在创作表达上对自己的坚持。

“从形式上看,他运用渲染、叠影的绘画技巧更加纯粹,画面的色泽也由五彩斑斓变得朴素单纯,仿佛拂去了表象的迷丛,进入一个更加玄奥的世界,在那里,仍然有许多来自现实感受的景象,但更如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其中包含的人物是社会的群像,有着一种来自现实的状态,他们或在讨论、或在围观、或在沉思、或在评价,但是每个个体间的关系又都是疏离的。”这是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面对陈鸿志这些作品时的感受。光在陈鸿志这批作品中如此重要,象征着神秘的火焰,映射出画面人物中变形拉长的影子,既是种种莫名混沌场景中的出口方向,也象征了连接自己内心与外界现实的惟一通道。

《谜光》 240cm×720cm 胶片油画、宣纸水墨、灯箱 2015年

展览“迷光”带给观者一种特别的气息,拱形的画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哥特式教堂内部的形态,透过有机玻璃的迷幻光斑,犹如教堂的彩色玻璃镶嵌画。陈鸿志作品中对光的迷恋和仪式感的氛围更多缘于他儿时的日常生活。在陈鸿志的故乡福建仙游,寺庙里可能会同时供奉儒释道的神仙,还有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附近或许又有一个西方的教堂。那里保留着当地完整的传统文化,伴随着各种灯火,各种祭拜有着一丝不苟的祭神仪式。这些生活记忆带给陈鸿志的不仅是作品呈现出的仪式感,还有对各种事物的敬畏之心。

在创作上,“敬畏心”依然是陈鸿志各种实践的原动力,不过“敬畏”在陈鸿志看来不是默守陈规、束手束脚和害怕改变,在各个时期的创作转变包括材料的选择上,陈鸿志都显得极其大胆和率性。有别于福建籍艺术家给人留下的激进和本土民俗化的印象,陈鸿志既没有直接将生活切片再现,也与当代艺术激进的漩涡中心保持着审视的距离,更多地执守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工作方式之中,执守着一种相对纯粹的追求。在近些年的创作中,陈鸿志在形态上涵盖绘画、雕塑、影像等形式,在不同的媒介材料上做过各种实验。在他看来,风格转变和选择新的材料只在于自己觉得是否好玩有趣,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任性,但却是源于内心自发的纯粹动力,而不是一种计划已久的考量和预谋。

《睡眠的残片6》 90cm×240cm  胶片油画、宣纸水墨、灯箱 2015年

2000年左右,陈鸿志开始在亚克力上进行尝试绘画创作,这需要在材料的背面作画,整个过程和传统绘画完全相反,更软的笔在光滑的亚克力上没有硬笔在亚麻布上绘画那种坚实的质地,无法获得一种可控的安全感,刚着上的丙烯也很容易流淌会导致呈现效果趋于未知,对于这种种的不确定性,依然是陈鸿志所遵循的敬畏心使他能坦然处之,也增添了一些精彩的意外。各种媒介只是呈现绘画的途径,即使使用了灯箱,陈鸿志仍以一个画家的出发点进行创作,不让自己的作品变得绚烂时髦,只是借助光源能更好地体现绘画的呈现效果。

各种尝试实践让陈鸿志对媒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把握,这些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的转变都是基于他绘画性的适时表达。无意于叙事和记录时代,陈鸿志一直通过各种媒介的绘画表达着艺术之于他自身那自始至终不变的谜一样的初衷,一种似曾相见而又恍如梦境、似有所悟而又不可理喻的景观。

,陈鸿志:绘画是现实映在内心的卓尔不群 光影

相关:

林黛玉的读书单曹雪芹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形容林黛玉有“咏絮才”,恰恰与薛宝钗的“停机德”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之始,给林黛玉的定位便是才女。林黛玉初到贾府,贾母就曾问及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到黛玉的居所,发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误认为是哪位哥的书房,可知林黛玉多读书、好读书,与同时代的男子相比毫不逊色。在《红楼梦》..

一座村庄的人生世相当下乡土题材创作数量众多,成绩斐然,但真正能与当下生活建立联系、抓住当下生活精神内涵进行审美性表达的文学精品并不多。特别是如何表现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和农民,如何探究社会转型中农民心理的演变以及民间文化在历史变化中的深刻影响等都是创作者面临的难题。长篇小说《香炉脚》(作者:王离湘、刘晓滨)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成功的艺术尝试和创新。 作品将故事背景选择在农历的腊月,写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将目光集..

网络文学也应“为时而著”近日,首届网络文学双年奖颁奖典礼在浙江宁波慈溪举行,网络小说《将夜》获金奖。设立网络文学双年奖,这是浙江继率先在全国成立首家网络作协之后,积极助推优秀网络文学创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年来,网络文学日益受到重视,网络文学以传播速度快、市场占有量大和社会影响力强日益改变着文化领域的格局。在最近闭幕的北京文博会上首次设立网络文学展区,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带来百余部热门网络文学IP,吸引众多影视..

上海山西地方戏轮番轰炸京城舞台近期,上海和山西两大戏剧重镇分别以集团之势轮番轰炸京城舞台,昆曲与晋剧正面交锋,北路梆子碰撞沪剧,带着晋京赶考的忐忑,地方戏以自身的涅槃赢得了尊重。 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的北京新剧目展演,日前在梅兰芳大剧院举办。上海昆剧团的新编历史剧《景阳钟》三年五变,获奖无数的同时,也例证“昆三”、“昆四”一代正式接班。从2011年的《铁冠图》到2012年的《景阳钟变》,再到2013年的《景阳钟》以及2015年的3D电影,此..

《孙中山全集》在京首发 “孙中山文化”专题研讨会举行11月12日,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孙中山全集》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中山堂举行。 《孙中山全集》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全集由尚明轩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8位近代史研究专家任编委。全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百衲本”的方式,比较参证,加工整理,同时吸收近些年来中外各界人士最新研究成果,并增加了外文著述和题词遗墨两大类,共收集整理稿件11500余..

张学良首创“微高尔夫”球场所谓“微高尔夫”,即是一种微缩的高尔夫球场,它因地制宜,在较小的空间内让人们体验高尔夫球运动的乐趣。 1911年,张学良随父至沈阳后,经常出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并于1917年正式加入该会,以后还出任会董;大约在此期间,学会了高尔夫球、网球等西方运动项目。他于1920年组建了中国首个高尔夫球队——汉卿高尔夫球队。之后,又决定在北戴河建设当时中国首个18+1洞高尔夫球场,将早已在西方流行的高尔夫运动由北戴河引进中国..

谁是刘备的贤内助有经典歌词曰: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对刘备来说,建立蜀汉小朝廷,其实没那么潇洒,一路走来,净是些磕磕碰碰、别别扭扭的事儿;闲来回首人生,醉美之风景,莫过于一位女人的笑靥。 刘备一生有过许多女人。年轻的时候,“数丧嫡室”(《三国志》)。嫡室指大老婆,不止一个,都死了,玄德兄是否克妻,查无实据。不过,他还真学了个乖,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娶甘夫人时,“纳以为妾”,咱不续弦总可以了吧!由此看来..

钟鼓楼 银锭桥 《拾说什刹海》寻找古海港的鲜活回忆 这部纪录作品共计六集,每集40分钟,于2014年9月开机拍摄,已定于2015年11月15日20时,在BTV生活频道连续播出。全片分为《家传》、《担当》、《情份》、《心气儿》、《守艺》、《能耐》六集,而这也是主创团队对什刹海的态度与理解。 什刹海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今天,这里仍旧保存着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的历史风貌,宋..

伊斯梅尔·卡达莱:用“匕首”刺向专制 一年一度的“诺奖”喧嚣还未过去,那些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名字又一度被屡屡提起,这其中,就有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 “我每次写一本书,都感觉是在将匕首刺向专制”,曾经对公众大声说出这句话的卡达莱,现如今,住在巴黎,79岁。 上个世纪90年代,颇有影响的“作家参考丛书”第一次将卡达莱的成名作《亡军的将领》引进了中国,尽管只有2500册发行量,却依然让很多国内书人记住了这个来自巴尔干小国作家的名字..

普洱史诗乐章《春莱虹瀚·云南随想》将登台大剧院由吴远之文本《凤凰求茶传奇》为蓝本,张千一作曲的《春莱虹瀚·云南随想》将由谭利华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于11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据主办方介绍,《春莱虹瀚·云南随想》故事蓝本《凤凰求茶传奇》,描绘了在上古先民世代生活的澜沧江边的春莱虹瀚——一座吉祥与幸福的世外茶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生动地表现了茶与红土地、与云南少数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的亲密联系,表达了作者对云南茶、茶人、茶园的深厚情感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