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银锭桥 《拾说什刹海》寻找古海港的鲜活回忆

2018-05-25 17:27:43 来源:网络

这部纪录作品共计六集,每集40分钟,于2014年9月开机拍摄,已定于2015年11月15日20时,在BTV生活频道连续播出。全片分为《家传》、《担当》、《情份》、《心气儿》、《守艺》、《能耐》六集,而这也是主创团队对什刹海的态度与理解。

什刹海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今天,这里仍旧保存着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的历史风貌,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恭王府花园、广化寺、钟鼓楼和银锭桥等古迹宛如一颗颗明珠,将什刹海点缀得美丽灿烂。11月11日,在西城区定阜街1号的辅仁大学旧址,由BTV生活频道与西城区什刹海街道联合制作出品的人文纪录片《拾说什刹海》举行了一场饶有趣味的开播仪式。

传递老北京风物气质

据悉,这部纪录作品共计六集,每集40分钟,于2014年9月开机拍摄,在整整365天的拍摄过程中,记录下什刹海地区丰富活跃的人文样本、情感百态,走访人物上百个,重点故事人物几十位,最大年龄102岁,最小的1岁。

以纪录普通人的情感故事、传递老北京的风物气质、弘扬京范儿价值观与正能量为核心的《拾说什刹海》,是由BTV生活频道《四海漫游》栏目的制作团队倾注了一年心血的精心之作。这部作品分为《家传》、《担当》、《情份》、《心气儿》、《守艺》、《能耐》六集,这也是主创团队对什刹海的态度与理解。这里是北京的古海港,是漕运的终点,是从元大都开始伴随着帝都的存在而生生不息的北京的“魂儿”——或者说,什刹海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混合了北京特征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区区六集的纪录片,不可能穷尽他无限丰富的一生,但是,一种忠诚、温暖的记录方式,可以引发众人的共鸣与通感。

目前《拾说什刹海》已定于2015年11月15日20时,在BTV生活频道连续播出。正值全片杀青、播出在即之时,在百年历史的辅仁大学礼堂,沿着已被岁月磨蚀的大理石台阶缓缓上行,什刹海的水面、街市、市井、胡同……亲切的场景浮现眼前,精致的布景犹如一个温暖的舞台,诉说着这片北京最特殊的社区鲜活的过往与当下。

记录独有的北京味道

在90分钟的活动时间里,大家分享了什刹海跨越数百年的精神遗存,一个个精彩的记录片段,融汇了什刹海百姓浓郁的家国情怀,独有的北京味道让人时而欢笑、时而叹息。在现场,主创团队携手各集的故事主人公上台,与大家分享创作收获。三位重量级嘉宾:自小生活在什刹海的著名摄影记者唐师曾、《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导演任长箴、知名京味文学作家刘一达,与主创团队交流互动。大家在一种默契的回味中相约,要尽己所能,把北京这座城市独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传递出去,让传统的北京味儿永不湮灭。

据悉,此次活动主题是“传承·记忆”,是对那些“活着的回忆”进行的一次“完美的记录”。因为什刹海是一个地域实体与精神世界完美结合的特殊地带。之所以完美,是因为在大多数地区已然消亡的记忆,在这里,还在生活中继续。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对一部纪录片的总结,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纪念,是对一座城市味道的追寻,是对一种内在精神的礼敬。

徜徉什刹海寻找古韵

今天的什刹海,古典与现代相容,传统与前卫契合,自然景观与人文胜迹辉映。闲暇之余,或品酒泛舟,览湖光粼粼,或徜徉两岸,听杨柳婆娑,或搜寻美食,尝御膳家宴,或投宿胡同人家品着原汁的京味儿。随着游客的增多,这里逐渐出现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也成了京城文化街之一。

在美丽的什刹海景区内,你可以乘坐三轮车游览老北京的胡同、古迹;可以乘坐橹船观赏迷人的三海风光;可以骑上双人自行车细细品味这里的文化。

恭王府位于什刹海西北角,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堪称“什刹海的明珠”。府后有一独具特色的花园,名萃锦园,占地约三万平方米。花园东、南、西三面被马蹄形的土山环抱,园中景物别致精巧。

钟鼓楼每到定更的时候是“先击鼓,后敲钟”,二更到五更的时候则“只撞钟不击鼓”,到了亮更时是“先击鼓后敲钟”。击鼓的方法是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共击6次,共108响,撞钟也是一样。

银锭桥位于后海与前海之间,烟袋斜街南端的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因形似银锭而得名。天气好的时候,站在银锭桥上可以观赏到西山的美景。

烟袋斜街已经和鼓楼、南锣鼓巷等知名景区一样,都是每个在北京的人闲暇时寻找美食,看古玩,赏书画古建筑的好去处。这条街的两侧建筑朴素典雅,明清传统风格夺人眼目,前店后居的形式呈现出深厚的市井风情和浓郁的老北京特色。斜街仿佛是一条时空隧道,走进其中你看到衣着时尚鲜亮的游人,呈着不同的肤色,用着各样的语言,寻觅着各式带有深刻时代印痕的玩物抑或饰品,忽然有了一种让你不知道身处何处世在何时的感觉。还有很多四合院和三合院,不但是北京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同时也是古老的文化街。

,钟鼓楼 银锭桥卓维乐 《拾说什刹海》寻找古海港的鲜活回忆

相关:

伊斯梅尔·卡达莱:用“匕首”刺向专制 一年一度的“诺奖”喧嚣还未过去,那些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名字又一度被屡屡提起,这其中,就有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 “我每次写一本书,都感觉是在将匕首刺向专制”,曾经对公众大声说出这句话的卡达莱,现如今,住在巴黎,79岁。 上个世纪90年代,颇有影响的“作家参考丛书”第一次将卡达莱的成名作《亡军的将领》引进了中国,尽管只有2500册发行量,却依然让很多国内书人记住了这个来自巴尔干小国作家的名字..

普洱史诗乐章《春莱虹瀚·云南随想》将登台大剧院由吴远之文本《凤凰求茶传奇》为蓝本,张千一作曲的《春莱虹瀚·云南随想》将由谭利华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于11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据主办方介绍,《春莱虹瀚·云南随想》故事蓝本《凤凰求茶传奇》,描绘了在上古先民世代生活的澜沧江边的春莱虹瀚——一座吉祥与幸福的世外茶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生动地表现了茶与红土地、与云南少数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的亲密联系,表达了作者对云南茶、茶人、茶园的深厚情感与无..

巴西插画家罗杰·米罗:中国人随时可能得到安徒生奖2015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们看到了一场全球绘本的盛宴。上万本优秀绘本和世界各地绘本达人相聚于此,安徒生大奖获得者巴西插画家罗杰·米罗接受了北青艺评的采访。 50岁的罗杰·米罗过着一种惬意生活:一边在世界各地旅行,一边画他的插画、写他的故事。 去年,罗杰·米罗赢得了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大奖。 获奖可以给人以足够的自信,让他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以整体视角去看问题。如果说普通插画师不得不围绕着市场来创作..

"新锐导演作品展演"发布 濮存昕力推话剧"新力量"由天桥艺术中心、北京市文联主办的“新力量天桥艺术中心开幕演出季十大新锐导演作品展演”发布,11月24日至明年2月,邵泽辉、饶晓志、王翀等10位导演将带来10部40场精彩的原创作品。剧协主席濮存昕现身鼓励这些青年导演,并表示自己还有十几年时间的舞台生涯,希望有机会能和青年人合作。“国有剧团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自由,所以做戏未必要进人艺,现在这些年轻人说的是自己的语言,正是我要提倡鲁迅先生所说的野草精神,希望年轻..

为何英国频出“文学特工”?现年77岁,享誉世界的英国间谍小说家弗雷德里克·福赛斯,最近在自传《局外人》中公布,自己为英国军情六处(MI6)当了20多年的间谍。 福赛斯说,1968年,军情六处一个名叫“罗尼”的人找上了时任记者的他,声称需要一个人深入到尼日利亚的比亚法拉地区,当时该地正在发生内战。福赛斯返回雨林的时候,MI6就有了一个眼线。在比亚法拉,福赛斯为媒体报道当地的军事和人道主义状况,但同时向MI6 汇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出现在媒..

胡彦斌唱高音向华晨宇伸出橄榄枝 华晨宇请教如何创业 “死了都要爱”这句最经典的高音部分成为了胡彦斌最大的挑战,为了唱好这首歌,胡彦斌主动向擅长高音的华晨宇伸出橄榄枝组成一队;方大同不仅三番五次称最欣赏的歌手是周笔畅,就连生日演唱会都请来周笔畅为自己助阵,甚至直言自己长得和周笔畅很像。 中国首档音乐游学真人秀《唱游天下》将于今天(11月13日)22点在江苏卫视开播。胡彦斌、周笔畅、华晨宇、方大同、阿兰组成的五人游学小组从中国出发,远赴韩国、美国等地“取经..

邦德先生,你到底在拯救谁?11月13日,第24部007电影《幽灵党》正式在中国首映,全球最著名的英国特工邦德先生又将开启新的英雄传奇。在007形象诞生的半个多世纪里,形象光鲜的邦德先生表面上拯救着美女和世界,暗地帮片商挣钱,实际上抚慰和掩盖着大英帝国衰败的无奈和失落。同时,也拯救了原小说作者、曾为英国特工的伊恩·弗莱明倍感挫败的人生。 不过,在做过英国特工又成为著名作家的一长串名单里,伊恩·弗莱明远算不上一流。正是因为有毛姆、勒卡雷..

山下英子来京办“断舍离”展 交流家居收纳术近日,《断舍离》作者、以收纳术及其背后人生整理观在读者中颇具人气的山下英子来到北京,携手出版方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举办首届“断舍离收纳艺术展”,并为中国读者带来演讲。山下英子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十分深刻,《断舍离》的思想根源来源于《老子》的48章。 据出版方介绍,断舍离,即: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著,是生活中的减法哲学,减去多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

韩童生冯宪珍穿越30年 回到《办公室的故事》古板严苛的女局长、幽默善良的男职员,办公室擦出的爱火花30年前曾风靡中国。日前,当冯宪珍一手持花、一手挽着老搭档韩童生,以“默契伴侣”姿态出现在俄罗斯经典爱情电影《办公室的故事》的同名话剧的见面会时,不仅这部上个世纪的银幕啼笑因缘复活当下,这对合作了多年的黄金搭档也仿佛瞬间穿越到了剧中角色的年龄。 作为深受俄罗斯文学及艺术影响的一代人,剧中饰演统计员诺沃谢利采夫的韩童生称自己对俄罗斯喜剧充满了敬意..

《北京法源寺》一出你没见过的戏读起来畅快淋漓的《北京法源寺》,搬上舞台后会是怎样的面目?近日,国家话剧院同名原创大戏首次开放排练,知识分子回看知识分子,跳出历史看历史,于是,当光绪遇到康有为,亲自执笔改编的导演田沁鑫写下了这样的对白,光绪:能不能拿出靠谱的方案?康有为:谁操过这么大的盘子? 传说曾提名“诺奖”的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用30年的时光凝聚了晚清的风云际会,一个个顶天立地的风流人物如何澎湃铺陈,以“禅意表达”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