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梅尔·卡达莱:用“匕首”刺向专制

2018-05-25 17:27:38 来源:网络

一年一度的“诺奖”喧嚣还未过去,那些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名字又一度被屡屡提起,这其中,就有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

“我每次写一本书,都感觉是在将匕首刺向专制”,曾经对公众大声说出这句话的卡达莱,现如今,住在巴黎,79岁。

上个世纪90年代,颇有影响的“作家参考丛书”第一次将卡达莱的成名作《亡军的将领》引进了中国,尽管只有2500册发行量,却依然让很多国内书人记住了这个来自巴尔干小国作家的名字。

2005年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颁给卡达莱,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他的名字更是屡屡与“诺奖”相连——毕竟,从文学艺术上来看,卡达莱几乎无可挑剔。

人生犹如母国国家缩影

“人们看到大古拉美托家的灯光亮了一夜,还传出了悠扬的音乐。‘叛徒!’有人骂道。‘不,英雄!’有人赞道。但那一晚,被德国人抓去的80个人质,包括一位犹太人,全部释放了。”——《错宴》

在很多人看来,伊斯梅尔·卡达莱的一生,犹如阿尔巴尼亚的缩影。

1936年1月28日,卡达莱在阿尔巴尼亚南部靠近希腊边界的小山城吉罗卡斯特出生。阿尔巴尼亚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只有两百多万人口,有人曾描述说,这个国家从地图上看,像一只耳朵。

“我的家乡在导游书上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吉罗卡斯特,给阿尔巴尼亚人看;而另一种是阿吉罗卡斯特龙,专门给外国人看。传统的写法似乎更加可信——因为巴尔干人民以爱夸大其词而著称,常常会把‘村庄’叫做‘城市’”,卡达莱曾经在一篇名叫《我心中的吉罗卡斯特》的短文中,介绍了吉罗卡斯特这个曾经的故乡。这篇文章大约发表在2010年,“25000人的规模,应该不算大,但我们也不愿意说它小,这倒不是因为深爱这片土地——高中的时候,大家都呆厌倦了,巴不得离开这里”,显然,卡达莱对故乡的情绪,是如此的纠结又难于表述。

卡达莱生活在吉罗卡斯特的童年时代,伴随着意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的占领。而卡达莱对吉罗卡斯特的回忆,充斥着庞大的房屋——“那些空旷的房间、客堂和门廊,真是数之不尽”,可笑的养老金——“不少人的养老金不从阿尔巴尼亚政府那里领,却从一个不复存在的国度——奥托曼帝国——那儿来”,以及令人抓狂的监狱——“监狱建在中世纪古堡的楼顶,是城市的制高点。也就是说,那儿一点都不阴森闭塞,事实上,每天阳光最先造访的便是监狱,最后离开的还是监狱。而里面关的人呢,也都名扬万里:篡权谋反的,抢劫银行的,还有绑架妇女的……”

这一切,让卡达莱在高中毕业之后,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首都地拉那,“把故乡远远抛在脑后”。同时,他还被一座更大更远的城市深深吸引,那就是莫斯科。

《亡军的将领》留下阿文学辉煌

“一个小伙子,在雪野中瞄准了他的邻居,枪响人倒,他走过去,按照习俗,把死者的枪放到他的脑袋旁,然后告知全村,申请了30天休战协定,参加了死者的葬礼,然后尊父命走一天的路程去交血税。这是对半年前一桩血案的复仇,而那桩血案又是对更前一桩血案的复仇……”——《亡军的将领》

翻开伊斯梅尔·卡达莱的介绍,有这样一段描述,“‘二战’结束以后,卡达莱前往地拉那大学历史与哲学系读书,随后,又赴莫斯科留学,在前苏联的高尔基文学院进行深造。”

正是在这一时期,卡达莱掌握了俄语和法语,为他日后改用法语创作打下了基础。

1960年,因为阿尔巴尼亚和苏联关系变得紧张,卡达莱不得不结束学业回国。

回国之后的卡达莱,选择在报刊当编辑,并且开始创作诗歌,自此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路。

1963年,卡达莱发表了自己的首部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亡军的将领》。随后1970年,该书的法语版在法国出版,赢得了法国评论界的一片喝彩声,也让卡达莱在法国名声大振,留下了阿尔巴尼亚文学辉煌的一页。1999年,法国《世界报》将这本书列入“20世纪最好的100本书”。

不管是在本国还是国外,卡达莱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作家。

但同时,对于阿尔巴尼亚来说,卡达莱依然是成就最高,名气最大的作家。关于阿尔巴尼亚,人们会脱口而出两个名字:恩维尔·霍查和伊斯梅尔·卡达莱——霍查是阿尔巴尼亚前最高领导人。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似乎是件奇怪的事情。

在不少人看来,卡达莱的经历与米兰·昆德拉颇为类似。他们都曾经是在社会主义东(中)欧国家成长起来的作家,跻身文坛之后,又都因为政治原因而选择流亡法国。

为自由写作拒当总统

“一楼的走廊悠长、黑暗,几十扇门朝里开着,高高的,没有编号。他数到十,在第十一扇门前站定。敲门之前,他想要弄清楚,这是不是他正要找的那个人的办公室。可走廊里空空荡荡,没有任何人可以打听。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伸出手,轻轻敲了一下,但听不见里面有什么声音……”——《梦之宫殿》

然而,伊斯梅尔·卡达莱不是昆德拉。在他身上,比昆德拉多了一层光环。事实上,卡达莱一直积极投身政治,而民众也一度想要选举他担任阿尔巴尼亚总统,就像捷克斯洛伐克的瓦茨拉夫·哈韦尔一样。但是,卡达莱拒绝了这一请求,他想要继续自由写作。

1990年10月,因为阿尔巴尼亚政局激烈动荡,卡达莱不得不寻求法国政府的政治庇护,移居巴黎,并很快开始用法语写作。

不过,卡达莱并没有中断自己与阿尔巴尼亚,与吉罗卡斯特的联系。

正如《我心中的吉罗卡斯特》里所说,“总觉得家乡依然催命般地在找我算账”。同样就在这篇文章里,卡达莱说:“最近一次回家,是在一年前。我重新走进了那条名为‘疯人街’的窄巷,想看看旧宅。只有信心百倍,豪气十足的城市,才会用这样的名字来命名街道。街对面有一栋房屋,曾有一位阿尔巴尼亚独裁家,将其作为栖身之地。我继续走着,碰见一位上了年纪的雕刻家,在远处把我叫住,对我喊道:‘这条街上出过三个著名的疯人!前两个疯子,一个是独裁家,一个是你,好久前就离开了。而我是那第三个人,一个正儿八经的疯人!我选择了呆在这里,并且,引以为豪。’”

长居诺奖赔率榜前二十

“伊斯梅尔·卡达莱描绘出了完整的文化——包括它的历史,它的热情,它的传说,它的政治以及它的灾难。他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传统,是一位世界性的作家。”——约翰·凯里(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经常被拿来与伊斯梅尔·卡达莱相提并论的,有卡夫卡、奥威尔、赫拉巴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等文坛巨匠。

卡达莱对阿尔巴尼亚的传统和巴尔干特质有深刻体察,也难怪有评论认为,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卡夫卡式的洞察力、昆德拉式的反讽、奥威尔式的犀利以及加西亚·马尔克斯式的魔幻气息。

但卡达莱,依然是卡达莱。

虽然未能如愿获得“诺奖”,但没有人能够否认他夺奖的实力,甚至有评论家说,单单一本《梦之宫殿》,就足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5年,卡达莱在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得主的包围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

自此以后,卡达莱就成了英国立博博彩公司赔率榜上的常客。虽然只是赌徒的狂欢,不过按照近十年来的惯例,“诺奖”最终人选,几乎全部出自这份赔率榜的前20位。

当然,今年,卡达莱的赔率掉到了1赔16,位列第9,那也多是因为他的“陪跑”次数太多,多到人们开始怀疑——2014年,这个数字是1赔15,2013年,这个数字甚至掉到了1赔50。

2009年6月,卡达莱获得了西班牙著名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评委会赞扬卡达莱“代表了阿尔巴尼亚文学的最高峰”,并称他“从未忘本,且一直以来跨越种种界限,以四海皆通的声音挺身反抗极权”。今年2月,这位大作家又获得了本年度的耶路撒冷奖,西班牙作家安东尼奥·穆尼奥斯·莫利纳是耶路撒冷奖上一届(2013年)得主。

伊斯梅尔·卡达莱

伊斯梅尔·卡达莱是阿尔巴尼亚当代成就最大的作家和诗人,1936年1月28日出生。1954年,他以诗集《青春的热忱》初登文坛,1963年,他发表首部小说《亡军的将领》一举成名,随后转向小说的创作。2005年,获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2009年,获西班牙著名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2015年,获得耶路撒冷奖。作品还有《破碎的四月》、《梦之宫殿》、《金字塔》、《谁带回了杜伦迪娜》、《错宴》等。北京晨报记者 何安安 综合编译

,卓亚君 伊斯梅尔·卡达莱:用“匕首”刺向专制

相关:

普洱史诗乐章《春莱虹瀚·云南随想》将登台大剧院由吴远之文本《凤凰求茶传奇》为蓝本,张千一作曲的《春莱虹瀚·云南随想》将由谭利华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于11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据主办方介绍,《春莱虹瀚·云南随想》故事蓝本《凤凰求茶传奇》,描绘了在上古先民世代生活的澜沧江边的春莱虹瀚——一座吉祥与幸福的世外茶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生动地表现了茶与红土地、与云南少数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的亲密联系,表达了作者对云南茶、茶人、茶园的深厚情感与无..

巴西插画家罗杰·米罗:中国人随时可能得到安徒生奖2015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们看到了一场全球绘本的盛宴。上万本优秀绘本和世界各地绘本达人相聚于此,安徒生大奖获得者巴西插画家罗杰·米罗接受了北青艺评的采访。 50岁的罗杰·米罗过着一种惬意生活:一边在世界各地旅行,一边画他的插画、写他的故事。 去年,罗杰·米罗赢得了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大奖。 获奖可以给人以足够的自信,让他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以整体视角去看问题。如果说普通插画师不得不围绕着市场来创作..

"新锐导演作品展演"发布 濮存昕力推话剧"新力量"由天桥艺术中心、北京市文联主办的“新力量天桥艺术中心开幕演出季十大新锐导演作品展演”发布,11月24日至明年2月,邵泽辉、饶晓志、王翀等10位导演将带来10部40场精彩的原创作品。剧协主席濮存昕现身鼓励这些青年导演,并表示自己还有十几年时间的舞台生涯,希望有机会能和青年人合作。“国有剧团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自由,所以做戏未必要进人艺,现在这些年轻人说的是自己的语言,正是我要提倡鲁迅先生所说的野草精神,希望年轻..

为何英国频出“文学特工”?现年77岁,享誉世界的英国间谍小说家弗雷德里克·福赛斯,最近在自传《局外人》中公布,自己为英国军情六处(MI6)当了20多年的间谍。 福赛斯说,1968年,军情六处一个名叫“罗尼”的人找上了时任记者的他,声称需要一个人深入到尼日利亚的比亚法拉地区,当时该地正在发生内战。福赛斯返回雨林的时候,MI6就有了一个眼线。在比亚法拉,福赛斯为媒体报道当地的军事和人道主义状况,但同时向MI6 汇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出现在媒..

胡彦斌唱高音向华晨宇伸出橄榄枝 华晨宇请教如何创业 “死了都要爱”这句最经典的高音部分成为了胡彦斌最大的挑战,为了唱好这首歌,胡彦斌主动向擅长高音的华晨宇伸出橄榄枝组成一队;方大同不仅三番五次称最欣赏的歌手是周笔畅,就连生日演唱会都请来周笔畅为自己助阵,甚至直言自己长得和周笔畅很像。 中国首档音乐游学真人秀《唱游天下》将于今天(11月13日)22点在江苏卫视开播。胡彦斌、周笔畅、华晨宇、方大同、阿兰组成的五人游学小组从中国出发,远赴韩国、美国等地“取经..

邦德先生,你到底在拯救谁?11月13日,第24部007电影《幽灵党》正式在中国首映,全球最著名的英国特工邦德先生又将开启新的英雄传奇。在007形象诞生的半个多世纪里,形象光鲜的邦德先生表面上拯救着美女和世界,暗地帮片商挣钱,实际上抚慰和掩盖着大英帝国衰败的无奈和失落。同时,也拯救了原小说作者、曾为英国特工的伊恩·弗莱明倍感挫败的人生。 不过,在做过英国特工又成为著名作家的一长串名单里,伊恩·弗莱明远算不上一流。正是因为有毛姆、勒卡雷..

山下英子来京办“断舍离”展 交流家居收纳术近日,《断舍离》作者、以收纳术及其背后人生整理观在读者中颇具人气的山下英子来到北京,携手出版方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举办首届“断舍离收纳艺术展”,并为中国读者带来演讲。山下英子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十分深刻,《断舍离》的思想根源来源于《老子》的48章。 据出版方介绍,断舍离,即: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著,是生活中的减法哲学,减去多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

韩童生冯宪珍穿越30年 回到《办公室的故事》古板严苛的女局长、幽默善良的男职员,办公室擦出的爱火花30年前曾风靡中国。日前,当冯宪珍一手持花、一手挽着老搭档韩童生,以“默契伴侣”姿态出现在俄罗斯经典爱情电影《办公室的故事》的同名话剧的见面会时,不仅这部上个世纪的银幕啼笑因缘复活当下,这对合作了多年的黄金搭档也仿佛瞬间穿越到了剧中角色的年龄。 作为深受俄罗斯文学及艺术影响的一代人,剧中饰演统计员诺沃谢利采夫的韩童生称自己对俄罗斯喜剧充满了敬意..

《北京法源寺》一出你没见过的戏读起来畅快淋漓的《北京法源寺》,搬上舞台后会是怎样的面目?近日,国家话剧院同名原创大戏首次开放排练,知识分子回看知识分子,跳出历史看历史,于是,当光绪遇到康有为,亲自执笔改编的导演田沁鑫写下了这样的对白,光绪:能不能拿出靠谱的方案?康有为:谁操过这么大的盘子? 传说曾提名“诺奖”的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用30年的时光凝聚了晚清的风云际会,一个个顶天立地的风流人物如何澎湃铺陈,以“禅意表达”著称..

王翚《仿倪瓒山水》将现身华辰秋拍 11月15日举槌11月10日,华辰2015年秋拍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最受瞩目的无疑是徐邦达先生旧藏并题跋王翚《仿倪瓒山水》,估价为120万至150万元。 当天发布会上,华辰拍卖总经理甘学军表示,“今年秋拍依旧非常困难,但征集到了不少精品”。据了解,本次最受瞩目的是王翚的《仿倪瓒山水》,它不仅是徐邦达的旧藏,而且在左下边的跋中,徐邦达还详细叙说了他认定此画是王翚所作的原因。据悉,本次秋拍将于11月15日在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举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