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白毛女》:用歌剧讲好中国故事

2018-05-25 17:22:23 来源:网络

11月6日至12月17日,由文化部组织复排、彭丽媛担任艺术指导、雷佳担纲的歌剧《白毛女》将在全国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巡回演出。继11月6日在70年前的首演地延安成功上演后,该剧11月9日在山西演出,赢得各界赞扬。

作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后延安鲁艺在新秧歌运动中创作出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将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融合,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开辟了歌剧中国化的道路。

“每次演出都是满村空巷,扶老携幼……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掩面呜咽,一团一团的怒火压在胸间。”作家丁玲笔下《白毛女》的演出场景,印证的是“人民文艺”的力量。70年后,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今天的观众依旧热情如火,称赞这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在中国音乐史上,歌剧《白毛女》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传世之作。复排这部红色经典,在新时期用歌剧艺术讲好中国故事,考验文艺工作者的,不仅仅是情怀。新版《白毛女》的成功,源于“原汁原味”与时代气息的和谐统一。“原汁原味”的,是对民族风格的坚持,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延续,是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的创作原则。时代气息方面,新版《白毛女》更加强调回归歌剧艺术本体,突出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比如对“赵大叔讲红军”“穆仁智强抢喜儿”等几场戏进行再创作,以前的对白和台词改成了唱段。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文艺工作者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提出了这样的期待。从以王昆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白毛女”,以郭兰英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白毛女”,到以彭丽媛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白毛女”,再到以雷佳等为代表的第四代“白毛女”,中国民族歌剧的演出范式开拓、确立、发展,中西合璧、融会贯通的文艺创作准则一脉相承。在新版《白毛女》中,对以河北民歌《小白菜》音型为基础展开的一系列变奏,对富有河北梆子韵味的内心独白,雷佳的演绎凸显的正是“中西合璧”。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新版《白毛女》增加了一段喜儿的谣唱曲“我是人”。生存权利的呐喊,对演员的表现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没有前人经验可汲取,没有外国歌剧可借鉴,雷佳此段的演唱效果却不逊咏叹调《恨似高山仇似海》,充分说明了“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力”。

从音乐角度看,重唱作为歌剧一种极其重要的表现手段,却长期是中国民族歌剧相对于西方歌剧的短板。新版《白毛女》在这方面着力尝试,特别是喜儿与大春重逢相认时的“爱情二重唱”,显现了中国民族歌剧使重唱“真正中国化”的前景。不仅要有“高原”,更要有“高峰”。中国的文艺创作,需要这样的创新、这样的努力。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70年前,《白毛女》诞生,将“新故事”讲给全国人民听,激扬打碎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无穷力量,其鲜明的特征是创造——开创歌剧中国化,开辟新文艺道路。70年后,《白毛女》复排,传承中国歌剧事业、民族声乐,让我们感受历史的热度,其最大的价值当在激励——激励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新版《白毛女》:用歌剧讲好中国故资金监管 事

相关:

蒋晨明:我拍胡同这十年十年前,蒋晨明开始拍胡同。2005年到2015年,城市建设迅速发展,胡同的消失同样迅速。蒋晨明觉得自己拍的时候已经晚了。十年后,别人拍,可能更晚了。 最近,蒋晨明将梳理出来的胡同逐条发在了自媒体上。他想用网络地图标注一下北大吉巷和南大吉巷的具体位置,却发现地图已经将两条胡同抹去。在这样的面积内,应当有若干条胡同,如今已被空白取代了。 北京钟鼓楼与附近民宅内的柿子树 鼓楼远眺之冬 南芦草园12号门联 一下雪,北..

求婚后畅聊准女婿上门 沈腾:接下来的工作是备战春晚沈腾和王祖蓝、邹市明三位星婿参加江苏卫视国内首档情感陪伴类节目《女婿上门了》登门拜见岳父母大人,这档旨在打造“岳婿相处指南”的接地气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广泛关注。上周在成都录制《女婿上门了》,沈腾借机现场求婚女友王琦,结束12年爱情长跑,一家人热情相拥分享浪漫时刻,也旋即登上头条引来粉丝如潮祝福。近日,沈腾接受了记者采访,畅聊准女婿上门的那些事。 求婚N年前就在想 这次在成都求婚,对沈腾来说可谓是谋划..

白岩松、周国平、毕淑敏等名家进校园读经典前天(11月10日)下午,数百名中学生挤满北京101中学的礼堂,与主持人王小丫及白岩松、周国平、毕淑敏等名家展开交流,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名家带我读经典——琥珀经典文丛”系列活动的序幕,最后全场齐声诵读《小王子》的环节更把气氛推向高潮。 据出版方介绍,有感于现在崇尚艺人明星、流行走秀炫富等不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社会现象, 北京长江新世纪出版社和四川巴蜀书社此次联合出版了这套集合百部中外经典名著的“琥珀..

专家共话宫廷演剧发展史作为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11月10日,宫廷戏曲研究论坛在故宫博物院开幕。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孙萍教授主持,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致辞。来自内地和港澳台的30余名专家学者向论坛提交了相关论文。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与会专家针对宫廷演剧发展史、演剧形态、戏曲文物研究、戏曲机构与人物以及宫廷戏曲与民间戏曲比较、宫廷..

国交合唱团化身“纽伦堡的名歌手”中德两国的距离有多远?坐飞机需要10个多小时。然而,一场合唱音乐会却将遥远的两国艺术家及观众系在一起,用音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近日,由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纽伦堡爱乐合唱团及纽伦堡交响乐团联合演出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德国纽伦堡市久负盛名的纽伦堡名歌手音乐厅奏响,反响热烈。 爱音乐的城市迎来国交 德国纽伦堡,一个充满音乐魅力的古城,世界闻名的三幕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就诞生于此。《纽伦堡的名歌手》是德国作..

歌剧《天下黄河》首演 讲述《黄河大合唱》创作历程 由总政歌剧团创作演出的歌剧《天下黄河》日前在解放军歌剧院首演成功。该剧讲述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心路历程,受到观众和业内专家的好评。 该剧总导演黄定山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创作是以真诚、真实和真挚的态度完成的。真诚,就是要求我们要与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坦诚相处,心心相印。真实,就是要求我们坚决摒弃国内歌剧舞台上常见的表演人物的虚假和做作,抛弃表演人物的概念和空洞,注..

《剧院魅影》将再现巴洛克奢华建筑 《剧院魅影》剧照 《剧院魅影》终于来北京了!10月底,总重达200吨的26个集装箱已抵达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开始装台。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雕塑,富丽堂皇的镜廊楼梯,不为人知的地下暗湖,移动的巴黎歌剧院已经现身北京。因场地的适用性,《剧院魅影》北京站装台时间由原来的21天缩短到17天。目前演员已经抵达北京开始排练,距11月17日《剧院魅影》北京首演已经进入一周倒计时。 巴黎歌剧院“现身”天桥艺术中心 众所周知,《剧院魅..

“保护不力”不是出烂作品的挡箭牌近年来华语歌坛一直萎靡不振,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金曲层出不穷的辉煌。不少音乐人都抱怨这主要是由于盗版泛滥,使他们得不到应得的报酬,导致生存状态堪忧,从而直接影响到创作积极性。 事实上,这几年尤其是近两三年以来,国内的音乐传播环境并没有这么恶劣,QQ音乐、百度音乐等大型音乐网站早就开始进行正版化及付费下载的探索,主要靠盗版获利的小网站已经越来越没有空间和影响力。现在更痛快了!今年7月国家版权局发布..

京承地区文化市场战略合作协议签订近日,河北省承德市文广新局与北京市密云县文化委员会、平谷区文化委员会、怀柔区文化委员会在承德签订了京冀“扫黄打非·护城河工程”《京承地区文化市场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文化执法与扫黄打非等方面展开合作。 协议旨在联合依法打击文化市场各类违法行为,实现“维护文化市场秩序,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目标,进一步推动河北承德与北京密云、平谷、怀柔文化市场安全、有序、繁荣发展。 根据《协议》要求,河北承德与北京密..

新编《梁祝》登台大剧院 两岸昆曲名家联袂主演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昆曲是中华戏曲的瑰宝。在台湾,国光剧团可谓台湾地区最高水准的剧团,11月13日和14日,国光剧团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新编昆曲大戏《梁山伯与祝英台》。除了文学大师曾永义、鬼才导演李小平和台湾国光剧团的第一小生温宇航外,更诚邀北京北方昆曲剧院的当家花旦魏春荣出演祝英台,两岸两大主演联袂,将这出颇具新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带到北京。 该剧编剧曾永义介绍说:“梁祝的故事由唐至今已经流传1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