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高校任教现状如何?崔永元、李咏正式上课少

2018-05-25 17:08:09 来源:网络

针对多主持人等名人跳槽去高校教书,却没有正式上课的情况,高校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学校不应把这些名人当成花瓶摆设,而应该“物尽其用”。他说:“学校如果以教师岗引入这些名人,就应该对他有相应的教学规定,用和其他教师相同的标准去考核他,不然容易造成不公。”

近年来,主持人、明星等名人跳槽去高校任教的现象已不鲜见,中国传媒大学更是成为李咏、崔永元等央视名嘴们离职后的首选。

从主持人转换成教师,他们的新工作干得怎么样?多名中传学生反映,在学校见到两位老师的机会并不多,两人在校也未开设固定课程。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李咏所在的播音学院6个年级本学期均没有他开设的固定课程;崔永元只开有一门选修课。

调查

播音学院6个年级课表上找不到李咏上课

李咏本科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1991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主持人。他先后主持了《幸运52》、《非常6+1》等节目,并连续多年主持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013年,李咏宣布从央视辞职,回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任教,这让不少观众觉得十分突然。据李咏在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师通讯里的简历显示,他在2013年3月20日将人事档案正式从中央电视台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任综艺主持系教师。如今,李咏已经任职两年八个月。

在李咏两年八个月的教师生涯中,他到底上了多少节课呢?

北青报记者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部官网上查看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3级到2015级研究生的课表,均未发现有李咏授课的课程信息。据该院2013级研究生说,李咏曾在2015年1月到学院面向研究生进行过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是学院直接通知的班里,上课地点就在学院7层的会议室。”该学生回忆,当时上课人数不足50人。

而在2011级到2015级的本科生秋季课表中,同样未出现李咏担任授课老师的课程安排。李咏历年上课的情况如何?“去年来上过两次吧,好像都是提前一天才通知的。”该学院2011级的一位本科生说道。播音学院采取专业课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据该学院本科2011-2014级的学生介绍,班里的小课组没有李咏带课的组。

从李咏及周边人士的微博和播音学院的官网上,北青报记者看到了学生所说的上课记录。北青报记者翻阅李咏从2013年到目前的所有微博发现,他仅在2014年6月11日发过一条给学生上课的微博,而这次上课还被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写成了一篇《李咏老师的综艺实践课》的新闻稿,文内显示,身穿黑色短袖、短裤,戴着黑色鸭舌帽的李咏为11播音本科班和播音短训班的同学们上了一节综艺实践课。

另外,根据李咏工作室的微博显示,李咏在2015年5月20日给学生上过一次课,工作室微博自我介绍道:“认真上课的李老师,把自己所学所知毫不保留地教给了同学们,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把课堂气氛搞得非常到位啊,同学们听得是津津有味,甚至连听到‘休息一下喝口水’也都是拒绝的。”

崔永元只开一门选修课

在2013年12月17日,同为央视名嘴的崔永元在个人微博上发出正式入职中国传媒大学任教的消息。相较李咏的“随机”上课,崔永元在学校面向研究生开设了《口述历史研究》选修课,但未开设固定课程。

北青报记者从学生那里获悉,《口述历史研究》共8周24课时,第1周由崔永元主讲,而其余课程则由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口述历史团队担任。

北青报记者跟崔永元本人证实,他目前只开有《口述历史研究》选修课,并未开设其他固定课程。

其实,崔永元在2013年12月正式成为中传的专职教师前,就和中国传媒大学进行合作,成立了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随后成立了口述历史博物馆。“说起小崔,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他的口述历史博物馆,课倒没怎么关注过。”一位大二学生说道。

张绍刚每周四节课

王志任校长助理不教学

在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栏目里,可以看见张绍刚的相关信息。根据显示的信息,张绍刚研究生毕业至今,一直任职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如今已有17个年头。相较教学,张绍刚在央视、天津卫视的主持工作只是他的副业。

北青报记者找到电视学院12级本科生四年的课程,张绍刚先后给他们上过 《比较媒介研究》、《媒介传播与中国社会发展》、《电视节目策划》三堂课,学分都是2分。其中,《比较媒介研究》、《电视节目策划》都是每周四节课,共上八周。

电视学院多位学生表示,张绍刚在学校出现的次数较多,在食堂也能经常遇见他。一位大四学生说:“张老师的课比较偏实践,在《媒介传播与中国社会发展》课上,他邀请一些业内行家给我们上课,能给我们带来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点。”

在2012年9月,前央视名嘴王志入职中国传媒大学,担任校长助理,是入职中传的央视名嘴里行政级别最高的。

据一位研二学生表示,王志平时挺低调的,但常能在学校的开学典礼、学术活动等大型活动里见到他。

李咏忙节目和读博

李咏为何没有给学生开设固定课程?北青报记者联系到李咏的经纪人,据经纪人介绍,李咏现在正在学校读博,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李咏有多年的主持经验,能给学生带来切合实际的讲学,但他希望能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到时给学生带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精彩讲学。”

在近几年,李咏的主持工作一直没有停下,先后主持了《我知女人心》、《中国面孔》、《全是你的》等节目。其经纪人表示,李咏近期确实有点忙,要录节目和读博,他说:“李咏本人是非常渴望能多和学生交流的,但什么时候正式上课还要听从学校的安排。”

崔永元明年开始教师考核

崔永元则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明年会给研究生开设《媒介与公共记忆》一课,开始固定形式的上课。“学校已经确定了这个教学计划,从明年开始对我进行正式的教师考核。”

崔永元表示,他在学校上的选修课更像是讲座,这两年他也在探索如何教学。现在,他对口述历史和相关公益项目投入的精力不多,工作核心是教学。他说:“现在最让我头疼的是教学,50多岁重学一件事不容易,教学需要规范和专业,我需要看大量的书和资料,抓紧时间备课。”另外,如今知识更新、更快,学生要求高,这让崔永元觉得压力不小,“我并不认为学生的知识比我少,我能告诉他们的是我的人生阅历,比如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在入职中传时,崔永元表示,他去学校教书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如今,他认为这个选择挺好的,“我这个年龄更适合安静的生活。”

业内说法

名人高校任教不应成花瓶摆设

针对多主持人等名人跳槽去高校教书,却没有正式上课的情况,高校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学校不应把这些名人当成花瓶摆设,而应该“物尽其用”。他说:“学校如果以教师岗引入这些名人,就应该对他有相应的教学规定,用和其他教师相同的标准去考核他,不然容易造成不公。”另外,熊丙奇表示,高校不应放松对名人的教学要求,这对名人本人而言也是一种伤害,“名人选择跳槽肯定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学校也要给他们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

名人一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稍有欠缺,熊丙奇建议,学校可以采取搭配教学的方式,用多种方式培养这些名人的教学能力,“名人能到高校教书肯定有他的长处,学校可以安排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讲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得到学生的喜爱”。

,名人高校紫条丽华 任教现状如何?崔永元、李咏正式上课少

相关:

传统中国艺术由谁“接盘”?正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行的嘉德·典亚古董艺术周,吸引了京城收藏爱好者的关注,也引发了收藏圈关于当下中国艺术市场现状的思考。昨天下午,中国艺术市场的第一代精英与80后年青一代新生力量齐聚艺术周,探讨传统中国艺术市场的代际传承问题。 论坛现场,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兼CEO寇勤指出,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一代收藏者不少都经历过到西方留学的特殊教育阶段,这对他们的人生观及艺术追求、..

扑朔迷离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往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经济上的不断崛起,人们在文化上不断追求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认知度。因此,代表了世界上最高荣誉之一的诺贝尔奖,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之一,这项荣誉多少缓解了人们对于诺贝尔奖的“焦虑”。 不过,每到诺贝尔奖公布之时,国内依然对这个话题充满热情。今年在颁布诺贝尔文学奖前,更是有媒体报道,中国有十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草原英雄“小姐妹”及其原版连环画齐现首博千龙网北京11月10日讯(实习记者 梁祎)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以下简称“首博”)A展厅里人头攒动,大家纷纷对着官布创作的《草原小姐妹》原版连环画拍照留影。惊喜不止这一重,小姐妹的原型龙梅和玉荣也出现在现场。11月10日,《草原的色彩——官布捐赠首博作品暨官布绘画艺术展》在首博开幕。 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为开幕式致辞 千龙网实习记者梁祎摄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以传世杰作、京城撷芳、草原觅魂、艺海拾贝四个部分分..

京剧名家刘长瑜谈荀派艺术 京剧名家刘长瑜近影 今年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诞辰115周年,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层出不穷。每到这种时间节点,人们总会借纪念的契机回望、总结、反思。曾请益于荀慧生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对荀派情有独钟,对于荀派艺术,她学习了一辈子、思考了一辈子、受益了一辈子。“我希望趁着我脑筋还清楚,把我的所知、所学告诉后来人,一道把荀派艺术发扬光大。”刘长瑜说。 荀派唱腔用谱子记不下来 1951年,年仅9岁的刘长瑜进..

“文艺座谈会精神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座谈会召开近日,由中国动漫集团、北京网络文化协会共同主办,中娱智库承办的“文艺座谈会精神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人员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畅谈感受,并就网络文化的内容建设、与中国精神的结合、内容的引导与监管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会议认为,网络文化作为我国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是现实社会文化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网络文化企业发展、网络文化精品的推广和传播,需紧紧..

陈道明痛批文艺浮躁风:票房、绯闻和吸毒 “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风骨和底蕴、判断一部电影是否有价值和情怀、评价一名演员是否有教养和修养,看的是文化自觉。”演员陈道明认为,泛娱乐的文化生态、唯票房的剧本创作、纯圈钱的文企上市和没教养的艺人涉毒,深刻反映出当前的“文化失觉”现象和文艺浮躁风. 文艺工作者如何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如何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如何提升学养、教养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亲历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陈道明..

自由与专制——《波斯人信札》话题之一《波斯人信札》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山之作。作者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是著名法学家和思想家。其学术著作《论法的精神》(1748)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孟德斯鸠认为社会生活的自由,需要政治体制的制衡机制。早在文学作品《波斯人信札》(1721)中,他就反对国家权力过于集中。书中提到“法国先王瞑目之日,人们就想建立新政。……过去的内阁大臣权力无穷,大家颇不自在,因此要分散这一权力”。(信138)[注1] 《波斯人信札..

票房黑马可否预知?企鹅影业沙龙探讨"黑马相"“当电影产业遇上互联网时代——企鹅影业系列沙龙”日前举行。相关人士就票房黑马是否可以提前预知展开讨论。与会人士认为,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宣传,通过互联网可以掌握的大数据表现综合分析,在营销上去寻找突破点。好的故事、具有话题性的题材以及导演、剪辑等各部门的努力团结,再配以营销手段,黑马相也是可以打造的。

国戏举办《戏曲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论坛近日,中国戏曲学院举办《戏曲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论坛,结合今年9月张火丁教授赴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演出这一海外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探讨中国文化“人格化”走出去的模式与必要。

怀一、姚震西、乐祥海展出中国画作品“绘事三馀——怀一、姚震西、乐祥海中国画作品展”日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三位艺术家均为供职于北京画院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的日常工作主要涉及研究、出版以及管理、策划等领域,绘画创作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业余”。“绘事三馀”将在呈现三者独特艺术风貌的同时,诠释“业余”赋予艺术创作的“画外之功”。展览将持续至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