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刘长瑜谈荀派艺术

2018-05-25 17:07:46 来源:网络

   京剧名家刘长瑜近影

今年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诞辰115周年,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层出不穷。每到这种时间节点,人们总会借纪念的契机回望、总结、反思。曾请益于荀慧生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对荀派情有独钟,对于荀派艺术,她学习了一辈子、思考了一辈子、受益了一辈子。“我希望趁着我脑筋还清楚,把我的所知、所学告诉后来人,一道把荀派艺术发扬光大。”刘长瑜说。

荀派唱腔用谱子记不下来

1951年,年仅9岁的刘长瑜进入中国戏曲学校。刘长瑜并非出身梨园世家,用她自己的话说,入校之前是“一张白纸”。幸运的是,刘长瑜在中国戏曲学校系统学习了文化课、京剧、音乐、美术等诸多课程,前后受教于40多位老师,其中京剧业务课的老师大多出身于素有“通天教主”之称,指点、培育了四大名旦的王瑶卿门下。“这些老师水平很高,给我学习荀派艺术和今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长瑜说。

1958年,升入七年级的刘长瑜开始跟荀慧生学戏。“我之前是比较顽皮的,但是跟荀先生这样的艺术大师学戏,我特别用心。”当时的刘长瑜已经有了很强的听音记谱能力,她原打算把荀慧生的唱腔用谱子记下来,课后慢慢揣摩,可是开始学戏她才发现,荀派唱腔用谱子是记不下来的。“荀派唱腔完全是根据人物的感情、心境行腔,唱人物的心声,里面有很多传神的擞音、半音,唱念有生动的语气,根本不是能用谱子记下来的。”刘长瑜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荀派唱腔一味考虑塑造人物而忽视京剧的法则。“虽然荀派唱腔灵动婉转、塑造人物,但是荀先生的处理都严格遵循京剧的规范,不越雷池一步。现在有些人认为为了表现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可以随意突破艺术形式的基本法则,这是不对的。”刘长瑜说。

学得最像却受批评

在中国戏曲学校,刘长瑜努力跟荀慧生学戏,晚上下了课就到荀慧生家里,听他谈戏论艺,舞台上的举手投足都以像荀慧生为圭臬,学习《红楼二尤》时,因为荀慧生有时在家说戏,刘长瑜的脚步就学荀慧生穿拖鞋时的脚步,连这些细节都惟妙惟肖,戏校的同学公认“长瑜学得最像”。

然而,就是这样努力学下来的《红楼二尤》,彩排时却受到荀慧生严厉的批评:“你演的是我60多岁的老头子荀慧生,根本不是年轻女子尤三姐!”

刘长瑜当时觉得很委屈,后来慢慢明白了老师的深意:演戏不应该刻意模仿老师,而应该演剧中人,这也就是荀慧生常告诫自己的,“要知道人物的前500年、后500年”。刘长瑜说,这份感悟让她受益终身,后来演现代戏、新编戏,都因对人物的准确把握和表现获得认可。

荀派为社会最底层发声

刘长瑜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体悟着荀派艺术,“我认为,从文本的角度,荀派作品有很深的人民性,为社会最底层发声。”

比如《杜十娘》中,杜十娘得知李甲把自己卖掉以后有大段唱念表现对金钱毁灭人性的控诉,那是社会底层妇女对“吃人”社会的抨击;《金玉奴》中,莫稽曾试图杀死金玉奴,然而只要他不再起杀心,社会就可以接纳甚至鼓励夫妻破镜重圆,此时金玉奴反思:若是自己想将丈夫杀死,恐怕要落个万剐凌迟的罪名,这种反思把社会文化对女性的压抑和不公剖露得非常深刻。“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荀派作品表现的思想倾向放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所以我常说荀派艺术一百年不过时。”刘长瑜说。

说到荀派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刘长瑜概括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我演《金玉奴》等戏,台下观众常常感动得落泪,我觉得不是我演得多好,而是荀派艺术本身魅力大。”刘长瑜说,现在有的演员演得稍显做作,而荀慧生的情真意切是由内而外的,这一点值得今天宗荀者注意。

纪念荀派要弘扬其精神

仅得其形的模仿难免拙劣,刘长瑜认为,纪念荀慧生、发扬荀派艺术,一定要弘扬荀派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荀派的创新体现在表演艺术的方方面面。比如声腔板式,《金玉奴》中的二黄顶板、《勘玉钏》中“世事万般难猜想”不要过门开口就唱的处理方式是从前京剧中没有的;服装上的七分袖、颇具现代感的造型也相当前卫;身段上,荀慧生一改传统旦角含胸、“收着演”的方式,代之以舒展地展现女性身材之美,同时废止跷功,向当时观众的审美习惯靠拢。

刘长瑜说:“京剧是活体的传承,它不是需要原样保存的马王堆文物,所以继承荀派一定要理解荀派的艺术精神,与时俱进,而不能拘泥。当然,与时俱进的前提是有深厚的基本功,遵循京剧的基本法则。”

刘长瑜一直不敢自称荀派,她感到自己对荀派的所学太少。然而,她片刻不曾放下弘扬荀派艺术的责任,与荀派名家孙毓敏、宋长荣一道为开展纪念活动募捐,鼓励各地举办纪念荀慧生诞辰115周年的相关活动。在日常的教学中,她爱护每一位学生,倾囊相授。对国家京剧院举办的纪念演出,刘长瑜用积极参与表示她的赞许:“今年的纪念活动国家没有出资,国家京剧院承担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我很高兴看到国家院团的责任与担当,大家齐心协力弘扬荀派艺术。”

刘长瑜会继续为荀派艺术的传承发扬出力,她说,唯有如此,她才对得起荀派艺术、对得起京剧艺术、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对得起喜爱她的观众。

,京剧名家刘长紫外线消毒灯对人体的伤害 瑜谈荀派艺术

相关:

“文艺座谈会精神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座谈会召开近日,由中国动漫集团、北京网络文化协会共同主办,中娱智库承办的“文艺座谈会精神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人员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畅谈感受,并就网络文化的内容建设、与中国精神的结合、内容的引导与监管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会议认为,网络文化作为我国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是现实社会文化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网络文化企业发展、网络文化精品的推广和传播,需紧紧..

陈道明痛批文艺浮躁风:票房、绯闻和吸毒 “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风骨和底蕴、判断一部电影是否有价值和情怀、评价一名演员是否有教养和修养,看的是文化自觉。”演员陈道明认为,泛娱乐的文化生态、唯票房的剧本创作、纯圈钱的文企上市和没教养的艺人涉毒,深刻反映出当前的“文化失觉”现象和文艺浮躁风. 文艺工作者如何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如何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如何提升学养、教养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亲历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陈道明..

自由与专制——《波斯人信札》话题之一《波斯人信札》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山之作。作者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是著名法学家和思想家。其学术著作《论法的精神》(1748)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孟德斯鸠认为社会生活的自由,需要政治体制的制衡机制。早在文学作品《波斯人信札》(1721)中,他就反对国家权力过于集中。书中提到“法国先王瞑目之日,人们就想建立新政。……过去的内阁大臣权力无穷,大家颇不自在,因此要分散这一权力”。(信138)[注1] 《波斯人信札..

票房黑马可否预知?企鹅影业沙龙探讨"黑马相"“当电影产业遇上互联网时代——企鹅影业系列沙龙”日前举行。相关人士就票房黑马是否可以提前预知展开讨论。与会人士认为,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宣传,通过互联网可以掌握的大数据表现综合分析,在营销上去寻找突破点。好的故事、具有话题性的题材以及导演、剪辑等各部门的努力团结,再配以营销手段,黑马相也是可以打造的。

国戏举办《戏曲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论坛近日,中国戏曲学院举办《戏曲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论坛,结合今年9月张火丁教授赴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演出这一海外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探讨中国文化“人格化”走出去的模式与必要。

怀一、姚震西、乐祥海展出中国画作品“绘事三馀——怀一、姚震西、乐祥海中国画作品展”日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三位艺术家均为供职于北京画院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的日常工作主要涉及研究、出版以及管理、策划等领域,绘画创作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业余”。“绘事三馀”将在呈现三者独特艺术风貌的同时,诠释“业余”赋予艺术创作的“画外之功”。展览将持续至11月18日。

戏曲论坛聚焦“张火丁模式”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戏曲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张宇、傅谨、张尧等专家结合此前张火丁美国演出的火爆进行了专题发言。 傅谨认为,通过代表人物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张火丁模式”值得借鉴和思考。“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张火丁演出在西方人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比起赚几个钱重要得多。让大家接受中国传统艺术,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谈到产业发展。”

文学的俯察与仰观 •俯察不仅要“俯”,即俯下身子,深入火热生活,感知百姓的甘苦冷暖;还要注重“察”,即对斑驳陆离的现实生活明察秋毫,辨别和处理基调与杂色、亮点与疮疤、高雅与庸俗等问题 •文学的重要功能是帮助人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在更加深广的程度上感知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生活的真谛,这决定文学作品在给人审美愉悦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寓教于乐”“文以载道”的责任 •仰观的高境界是站在人类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突破..

博物馆策展 如何从闹心变贴心 眼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进补”,流连于博物馆、美术馆,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发选择。虽然我国博物馆事业进步显著,已能基本满足观众需求,但说起参观体验,恐怕不少人有话要说:展陈方式较陈旧、参观路线不合理、讲解文字欠生动……策展水平不高,引来诸多吐槽。 正是细节上的差距,造成了我国博物馆与世界一流博物馆之间的差距。我国博物馆事业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升级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体贴更人性化的文化服务,..

巴黎歌剧院现身天桥艺术中心《剧院魅影》精美服装。杨杨供图 11月8日,《剧院魅影》主办方宣布,总重达200吨的26个集装箱已抵达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开始装台。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雕塑、富丽堂皇的镜廊楼梯、不为人知的地下暗湖,一座移动的巴黎歌剧院将现身北京。在经历17天装台后,于11月17日首秀。 服装道具布景奢华 《剧院魅影》拥有最奢华的舞台,每次转场需要26个集装箱,道具布景进场需要5天的时间。为了能够真实再现巴黎歌剧院的建筑场景,音乐剧制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