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痛批文艺浮躁风:票房、绯闻和吸毒

2018-05-25 17:07:37 来源:网络

    

   

“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风骨和底蕴、判断一部电影是否有价值和情怀、评价一名演员是否有教养和修养,看的是文化自觉。”演员陈道明认为,泛娱乐的文化生态、唯票房的剧本创作、纯圈钱的文企上市和没教养的艺人涉毒,深刻反映出当前的“文化失觉”现象和文艺浮躁风.

文艺工作者如何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如何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如何提升学养、教养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亲历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陈道明连发三问,向记者道出他的思考与答案。

电影电视,是文化的载体和产物、是面向大众的精神产品,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然而,在陈道明看来,当前的泛娱乐化正稀释影视节目的文化价值。

“一些编剧和导演在开拍前从未考虑影视作品的文化价值,而只问俩问题:有人看吗?能挣钱吗?”陈道明感叹,“这是赤裸裸的赌博!”

“更有甚者,开拍前不问剧本内容、不要情怀内涵,而是想方设法找话题、炒绯闻。”陈道明回忆,一位电视台收片负责人说“演员不会演戏没事儿、剧本再烂无妨,只要有绯闻,肯定有收视。”

无论院线经理还是电视台收片人,都掌握着排片大权。陈道明认为,这些终端掌控者的把关任务异常艰巨,他们的道德品位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十多亿影视观众的文化口味。

“除终端外,在剧本创作、影视制作、发行上映等各个‘端口’,都需要良好的文化自觉,才能锻造精品。”陈道明阐述道,编剧作为创作源头,需要自我文化约束,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要有基本价值判断。演员作为执行者,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表演中不抽烟、不骂人……“有了这些文化自觉,就不再有血腥暴力,更没有‘裤裆里掏手榴弹’‘弹弓打飞机’式的抗日神剧。”

陈道明是演艺圈里“有名能待得住的”。有人不演戏、没工作会焦虑,“我可不会,因为生活不夸张,可以‘寅吃卯粮’。”他说。

自从主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后,陈道明一待就是一年多,从未接戏。谈及原因,他解释说:“其实一年来看了二三十个剧本,太市场化、太票房化,没点儿生活气息,甚至不堪入目,所以干脆不接戏。”

回顾上世纪《冰山上的来客》《新儿女英雄传》等经典电影,奔放的情感力量、奇特的艺术效果、创作合理的剧本情节、精心考究的后期制作,让陈道明难以忘怀:“那时候拍一部电影是多么认真的一件事。”

反观现在,“有时代情怀、反映一代人记忆、符合‘影视想象功能’的作品少了。”在陈道明眼中,没有所谓“文艺片”和“商业片”之分,“文艺片不一定就没市场。好片子就一个标准:文艺片像商业片一样好看,商业片像文艺片一样有情怀。没人看,是因为我们没拍好、是创作者无能。”

与一些知名演员动辄参演100多部影视作品的经历相比,陈道明从事演艺事业以来,总共也就接过50多部戏,其中还包括像电影《建国大业》中不到一分钟的“龙套”出镜时间。

“中国电影发展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市场有了、规模上去了,可内容和质量亟待提高。”陈道明说,“死盯票房,影片势必缺乏文化基因、核心价值。电影人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烧快钱、不能唯票房。抽时间静下心好好想想,电影为何要拍、为谁而拍。”

近年来,“借壳上市风”“资本并购潮”“炒作地产热”等“文化资本化”现象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对于股票投资、上市并购、金融理财,陈道明说自己根本没这能力、也没这脑子:“很多人无数次劝我加入,但我根本不懂,也消化不了,还是踏踏实实拍戏吧。”

当前,不少文化公司纷纷上市让陈道明想不明白。“无论公司规模大小,都在做‘上市梦’,都想办法借壳上市创业绩,之后再转卖,搞得很多投资方不投拍电影而转投文化资本市场了。”他叹息道,“当‘借壳上市’成为文化公司的‘同一个梦想’时,不知还能有多少人安心从事剧本创作,我们的文化还怎能结实?!”

陈道明说,电影既是流通商品也是精神产品,文化传承是电影人首要考量的因素。“而现实中,我们更多考虑如何带来商业价值、如何抓住观众眼球以巩固自己的商业地位。如此这般,还如何推陈出新?如何涌现精品力作?又能留有多少价值?”

近年来,一些演艺界人士因涉毒被曝光、被刑拘、被判刑的消息屡现报端。一些吸毒者自称“压力大,借吸毒减压。”

对此,陈道明发问:“现代人谁没压力?难道只有你有压力?你压力有老百姓大吗?”

陈道明冷静了一会儿又说:“演员,比普通老百姓挣得多、社会关注度高,要非说有压力,也是在名利场想出名、想风光的压力。用压力解释吸毒,纯属借口。”

“我们从艺者要永远记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首先要有基本教养:包括家庭教养和社会教养。简单讲,在家尊老爱幼,在外遵守社会秩序。”陈道明说,“吸毒,就是没教养。”

,陈紫微星 道明痛批文艺浮躁风:票房、绯闻和吸毒

相关:

自由与专制——《波斯人信札》话题之一《波斯人信札》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山之作。作者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是著名法学家和思想家。其学术著作《论法的精神》(1748)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孟德斯鸠认为社会生活的自由,需要政治体制的制衡机制。早在文学作品《波斯人信札》(1721)中,他就反对国家权力过于集中。书中提到“法国先王瞑目之日,人们就想建立新政。……过去的内阁大臣权力无穷,大家颇不自在,因此要分散这一权力”。(信138)[注1] 《波斯人信札..

票房黑马可否预知?企鹅影业沙龙探讨"黑马相"“当电影产业遇上互联网时代——企鹅影业系列沙龙”日前举行。相关人士就票房黑马是否可以提前预知展开讨论。与会人士认为,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宣传,通过互联网可以掌握的大数据表现综合分析,在营销上去寻找突破点。好的故事、具有话题性的题材以及导演、剪辑等各部门的努力团结,再配以营销手段,黑马相也是可以打造的。

国戏举办《戏曲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论坛近日,中国戏曲学院举办《戏曲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论坛,结合今年9月张火丁教授赴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演出这一海外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探讨中国文化“人格化”走出去的模式与必要。

怀一、姚震西、乐祥海展出中国画作品“绘事三馀——怀一、姚震西、乐祥海中国画作品展”日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三位艺术家均为供职于北京画院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的日常工作主要涉及研究、出版以及管理、策划等领域,绘画创作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业余”。“绘事三馀”将在呈现三者独特艺术风貌的同时,诠释“业余”赋予艺术创作的“画外之功”。展览将持续至11月18日。

戏曲论坛聚焦“张火丁模式”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戏曲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张宇、傅谨、张尧等专家结合此前张火丁美国演出的火爆进行了专题发言。 傅谨认为,通过代表人物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张火丁模式”值得借鉴和思考。“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张火丁演出在西方人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比起赚几个钱重要得多。让大家接受中国传统艺术,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谈到产业发展。”

文学的俯察与仰观 •俯察不仅要“俯”,即俯下身子,深入火热生活,感知百姓的甘苦冷暖;还要注重“察”,即对斑驳陆离的现实生活明察秋毫,辨别和处理基调与杂色、亮点与疮疤、高雅与庸俗等问题 •文学的重要功能是帮助人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在更加深广的程度上感知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生活的真谛,这决定文学作品在给人审美愉悦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寓教于乐”“文以载道”的责任 •仰观的高境界是站在人类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突破..

博物馆策展 如何从闹心变贴心 眼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进补”,流连于博物馆、美术馆,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发选择。虽然我国博物馆事业进步显著,已能基本满足观众需求,但说起参观体验,恐怕不少人有话要说:展陈方式较陈旧、参观路线不合理、讲解文字欠生动……策展水平不高,引来诸多吐槽。 正是细节上的差距,造成了我国博物馆与世界一流博物馆之间的差距。我国博物馆事业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升级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体贴更人性化的文化服务,..

巴黎歌剧院现身天桥艺术中心《剧院魅影》精美服装。杨杨供图 11月8日,《剧院魅影》主办方宣布,总重达200吨的26个集装箱已抵达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开始装台。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雕塑、富丽堂皇的镜廊楼梯、不为人知的地下暗湖,一座移动的巴黎歌剧院将现身北京。在经历17天装台后,于11月17日首秀。 服装道具布景奢华 《剧院魅影》拥有最奢华的舞台,每次转场需要26个集装箱,道具布景进场需要5天的时间。为了能够真实再现巴黎歌剧院的建筑场景,音乐剧制作团..

顾景舟紫砂巨制将首现东正秋拍 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 顾景舟制 北京东正2015年秋拍定于11月17日-19日在北京凯宾斯基酒店三层宴会厅举行预展及拍卖。北京东正精心筹划了2015秋拍特色专场,共将推出瓷器、茶道具、中国书画、佛像、砚台、杂项、尚品七大专场。 瓷器专场将围绕着硕果累累、福寿绵延、瑞果祥花的主题,为您呈现一众明清官窑精品之作。 茶道具专场,精选60余件精品力图为广大藏家呈现紫砂茶具文化的完整面貌。其中一套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

老舍的纽约岁月 1947年秋,老舍(前排右一)和朋友在纽约聚会 纽约老舍的故居(有行人的门洞) 纽约老舍故居东街口 纽约老舍故居出门所见街景 纽约老舍故居西街口所见 作家老舍研究中有一个公案跟纽约有关。众所周知,老舍在1946-1947年间曾经跟曹禺、叶浅予被作为文化闻人邀去美国访问一年。盖因为,此前苏联曾向中国文人伸出过橄榄枝,其大背景是:二战结束后,苏联邀请郭沫若、茅盾、丁西林访苏。虽然那时冷战尚未开始,可美国已然开始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