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取代电视台?尚早!

2018-05-25 17:01:16 来源:网络

从“自制剧元年”到“自制综艺元年”,视频网站的自制风潮越吹越劲,2015年又被视为跨入了“会员元年”。这两年高歌猛进的视频网站,在“烧钱”的名声之外,显示了越来越大的野心和实力,更多的内容只在网站播放,借助网络口碑逆袭的剧集和综艺节目也越来越多。不过,虽然网络对影视生态的改变已日渐加深,但关于电视荧屏没落的担心,多少还是有点“狼来了”的多余。

《奇葩说2》

更多综艺只能网络看

在人们对视频网站的惯常印象里,“错过电视看网站”是它的主要功用。但从今年开始,这种格局发生了变化。不管是超级网剧《盗墓笔记》《无心法师》《心理罪》的出现,还是网络自制综艺《奇葩说》《我们15个》和《看理想》的颠覆姿态,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只能通过网站平台观看的内容。视频网站,已不再是次于传统电视台的第二选择,而是开始与电视台并驾齐驱。

这种趋势在2016年将继续加速。背靠湖南卫视这棵大树,芒果TV从今年开始就有了《完美假期》和《百万秒问答》的尝试,并在点击量和商业回报上收到了良好反馈。2016年,芒果TV更是放出大招——已停滞多年的《超级女声》,将在网络平台回归。据芒果TV常务副总裁刘琛良介绍,这次的玩法更具网络趣味,也摆脱了电视台的种种限制而具有了更多可能性,比如电视选秀选手必须成年的规定就被打破,“选手在年龄上不受限制,上到60岁、下至6岁都可以。”再比如,曾经轰动一时又被禁止的全民投票方式,在网络平台也不再受限制。

凭借自制综艺打开局面的各大视频网站,也不会放弃大好局势。

2016年爱奇艺将推出近20档自制综艺,《十三亿分贝》由曾制作《快乐男声》《嗨2014》的天娱马力团队出马,主持人汪涵加盟。此外还有台版《大学生了没》的中国版本《元气大学生》,以及由《非诚勿扰》原版模式公司Fremantle推出的新型非益智类节目《神马都知道》。腾讯视频则把自制综艺的类型,拓展到了包括真人秀、美食类、时尚类、语言类、音乐类、亲子类在内的所有综艺类型,在节目形式创新上展开各种“脑洞大开”的探索,比如,《约吧!大明星》《RUN快跑》主打明星粉丝在线互动,《搜神记》让文艺男神冯唐寻找13位“大神”,实现最强对话。

《百万秒问答》

付费观看渐成习惯

对观众来说,网站的自制内容越来越丰富自然是好事。不过,如果网站自制内容前加上了“收费”二字,还会有这么多人买单吗?

对视频网站的“大脑袋”们来说,这似乎不是值得担心的问题。各家视频网站今年已经开始了小范围的付费尝试,像《盗墓笔记》和《暗黑者2》,都采取了会员一次性看结尾的方式;《蜀山战纪》则采用会员比电视台提前半年观看的“福利”;而《暗黑者2》则放出了只有会员能够看到的剧集周边片段“福利”。根据爱奇艺官方公布的数据,经过《盗墓笔记》的会员观看方式“试水”,爱奇艺的月度付费会员数在6月份已达501.7万人,按照会员费最低20元来计算,这至少为爱奇艺赚得了过亿元的收入。

据爱奇艺首席营销官王湘君透露,“过去一档节目的播放量破亿,一般是按星期来算,现在新节目上线24小时播放量上亿都是经常见到的。”这给了各家网站极大的信心。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预测,2016年,全行业的付费会员规模将达到10亿人次,“几家视频网站加起来的付费收入肯定也会有几十亿”。

《暗黑者2》

广告拼不过电视台

对始终顶着“烧钱”名号的视频网站来说,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愿意为内容付费,无异于雪中送炭。毕竟,“自制内容+会员收费+周边联动开发”的多重收入方式,改变了过去视频网站单一依靠贴片广告的收益方式,而扭转亏损的“拐点”似乎快要到来。

不过,各家视频网站倒没有这么高的预期,毕竟这种根本性改变似乎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据腾讯视频市场部总经理韩志杰介绍,他手中握有2016年50亿元左右的经费预算,“大头”还是花在购买来自传统电视台的影视及综艺内容。如果按照爱奇艺买下《跑男3》网络独播权需要4亿元、一线热门电视剧网络播放权价格2000万元左右的价格标准来测算,即使被称作业内土豪的腾讯视频,50亿元的预算也显得不那么多了。

“尽管这两年网站的广告招商势头越来越好,但据我的观察,传统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更多的广告流向了几家大的卫视。”在孙忠怀看来,“视频网站将取代传统电视台”的说法目前并不成立,“最强的综艺节目一定还是由电视台制作,再分发卖给网站。我们很难想象,如果‘跑男’的网络播放权没有卖给腾讯,我们该怎么办?”

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最近各家卫视公布的招商数字,仅浙江卫视一家就将80亿元的广告收入囊中,而湖南卫视更是打出了“广告收入过百亿”的口号,其中仅《快乐大本营》一档节目的广告费就卖出了7亿元的高价,而《我是歌手4》和《爸爸去哪儿4》等压轴节目价格只会有增无减。“整个电视行业的广告收入只是局部弱势了,相比这些龙头企业,视频网站还是相对较弱。”孙忠怀直言,在相当长时期内,视频网站与电视台仍将是互通有无的合作关系。

,视频网站取代电视自动装配 台?尚早!

相关:

音乐剧《火花》舞台再现高君宇“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高君宇短暂的一生,正印证了他自己的这句诗。由山西演艺集团组织策划、山西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演出的音乐剧《火花》日前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首演。 该剧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高君宇短暂一生的追述,展现了高君宇如“火花”、如“宝剑”的十年战斗历程,再现了20世纪初那一代人追求理想的心路历程。 该剧由著名导演钟浩携手众多业界“大咖”共同创作。..

"哈利·波特"引进中国15年 新绘本重塑哈利形象 在“哈利·波特”系列引进中国15年之际,该系列中文版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于前天(11月8日)在北京图书大厦举办《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全彩绘本热销首月纪念日活动,一批“哈迷”打扮成书中人物来到现场,共话与“哈利·波特”的故事。15年来,“哈利·波特”已经成为一种独具成长意义的图书,它不仅陪着一批“哈迷”长大,同时这部作品的品牌延伸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绘本将每年一部陆续出版 2000年,“哈利·波特”系列前三..

“最美天鹅”乌里安娜回家献舞“我熟悉这里的每一条长廊和每一段楼梯,这里就像我的家一样。”国际芭坛巨星、被誉为“最美天鹅”的乌里安娜·洛帕特金娜,11月9日再一次回到自己在中国的家——国家大剧院。 乌里安娜·洛帕特金娜 马林斯基剧院芭团是国家大剧院的老朋友,早在2007年大剧院开业时,马林斯基剧院就曾率领庞大的演出阵容献上《天鹅湖》等经典名作。此后,2013年和2014年该团又两次访华。这一次,舞团派出了五位首席舞者,可谓阵容强大。五位首席..

专访冯骥才:躺在市场里的文化只能向市场妥协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新媒体专线从即日起推出“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年间”大型多媒体系列报道专栏,就一年来文艺工作的重点、亮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独家专访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书法、曲艺、舞蹈、杂技、民间文艺等领域老中青三代知名文艺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这一年来的实践探索、创作动态、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图为冯骥才接受新华社专访。洪轩摄 ..

范曾:“大师,不是号召出来的”范曾(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终身教授)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新媒体专线从即日起推出“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年间”大型多媒体系列报道专栏,就一年来文艺工作的重点、亮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独家专访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书法、曲艺、舞蹈、杂技、民间文艺等领域老中青三代知名文艺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这一年来的实践探索、创作动态、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图为..

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写作是离地三公尺的飞翔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新媒体专线从即日起推出“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年间”大型多媒体系列报道专栏,就一年来文艺工作的重点、亮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独家专访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书法、曲艺、舞蹈、杂技、民间文艺等领域老中青三代知名文艺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这一年来的实践探索、创作动态、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图为苏童接受新华社专访。陈熹摄 新华网发 他擅用隐喻和有趣的“谜面”引导读者..

朝代取名有什么讲究?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王朝为什么这么命名?汉字专家张一清深入到了十二个王朝名称的背后,从汉字结构和寓意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解析。并由王朝名称的汉字拓展开去,讲述了相关的中华文化和历史知识。 比如“秦”朝的秦字。“秦”在甲骨文里的字形上面是两只手抓握“杵”一类的农具,下面是两个“禾”字。用手握杵,与舂谷物脱粒等加工农作物的行为有关;而“禾”显然就是指农作物本身了。上下两部分合在一起..

有一种出名叫忘拉窗帘陈赫张子萱在家拥吻被偷拍;王菲谢霆锋复合在公寓密会视频曝光;董洁被拍到与王大治公寓内“激吻”;黎明乐基儿闺房激情也暴露在偷拍镜头中等等,这些私密场所内私密事件经常性被所谓“偷拍”曝光,让围观者不得不说,在娱乐圈,有一种成名叫“忘拉窗帘”。 有的是真忘了拉窗帘,但更多的则是故意不拉窗帘,让自己的绯闻男女友、出轨对象、新欢、激情照,做出各种私密事恰好自然浮出水面的假象,当然最好还要登上娱乐头条,目的..

初数字音乐正版化后用户亏了吗今年7月,国家版权局下发了名为《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转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的文件,被视为促进网络音乐正版化的一剂猛药。文件的中心思想就是,各家网络音乐平台都必须保障播出的音乐是有授权的,而没有授权的音乐一律进行下架。 这项规定让争吵多年的音乐正版化进程实现了突破,经过三个月的过渡期,其效应在11月开始显现。可能许多人已经注意到了,从11月开始,你打开手机里的音乐APP,比如QQ音乐、虾米音乐..

“老嬉皮”张北海 一位纽约客的北京乡愁“走在异乡午夜陌生的街道,你低着头微笑着说,百老汇不懂游子的心情,不如归去,多年以后,你要寻找最美的天空……” 1997年,台湾音乐人陈升在纽约街头邂逅旅美作家张北海,为他写下了这首充满乡愁的《老嬉皮》。 在侄女张艾嘉的眼里,叔叔张北海是“中国最后一位老嬉皮”,棒球帽、牛仔衣和匡威鞋,是他的招牌形象。 在画家陈丹青的口中,他是“纽约的蛀虫”,爱酒、浪漫、慷慨;作家阿成20年前就成为“张迷”,倾倒于他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