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欧力威新增1.4L AMT车型 即将上市

2018-05-25 18:32:45 来源:网络

凤凰汽车讯 日前,工信部发布最新一期的燃料消耗目录,长安欧力威1.4L AMT车型进入目录,据悉,该车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的时间段内正式上市。

欧力威设计风格趋于城市化,采用双层设计的下部进气口也是欧力威外观设计的一大亮点,这使得它看上去更具层次感,从车头看去,欧力威给人一种日系保姆车的感觉。据悉,新车尺寸为3800×1700×1680mm,轴距2505mm,而设计风格更注重载物空间,行李厢最大进深达到1530mm。

长安欧力威的内饰设计属于典型的年轻化风格,这与欧诺的造型设计完全不同。不仅造型设计偏向时尚感与年轻化的风格,长安欧力威还为消费者提供20多种个性化改装方案。欧力威的后排座椅可以5:5前后调节座椅,最大可达180mm。针对于不同身材的乘客和储物需求,欧力威可以提供多种后排空间与行李箱的组合方式,以实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欧力威的1.4L车型将新增AMT版本,满足对自动挡有需求的消费者的选择。这款车工信部百公里综合油耗为6.4L,比1.4L 5MT版本的6.0L要稍高一些。

编辑点评:欧力威是长安商用继新商务车欧诺之后在微客细分市场的新成员。本次新增1.4L AMT版本车型丰富了自身产品线阵容,况且欧力威在的空间利用灵活,实用性值得肯定。更多消息,请继续关注凤凰汽车。

,长安欧力猪八戒威客网 威新增1.4L AMT车型 即将上市

相关:

奔驰小型跨界车GLA在德国工厂正式投产凤凰汽车讯 据海外媒体消息,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最新消息发布,称梅赛德斯-奔驰GLA已在德国正式投产。 奔驰GLA 在2013年9月举办的第65届法兰克福车展中,梅赛德斯-奔驰GLA正式发布。该车是一款基于MAF平台打造的小型SUV,这个平台上还诞生了奔驰的新款A级车。 为迎接新款A级及GLA的投产,戴姆勒自2009年以来,对其德国的拉施塔特工厂累计投资约12亿欧元。 拉施塔特工厂目前约有6500名职工,生产奔驰B级、新款A级、GLA 3种车型。..

《中国之星》翻版《我是歌手》?上周六晚(11月21日),《中国之星》首播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三位推荐人和一些当红歌手,杨乐、子曰秋野等一些小众音乐人的到来也震撼了大批观众的视听体验。但也有人觉得《中国之星》和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相差无几,甚至像到了“傻傻分不清楚”的地步:“甚至连赞助商都是一样的,这难道不是《我是歌手》的翻版吗?” 针对部分网友提出的“翻版复制嫌疑”,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节目组。节目组对此并没有回避,反而觉得这..

林兆华 永远在爬坡的状态比较好2015年是文化建设年。在艺术诸类中,戏剧作为殿堂艺术今年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从“先锋”、“小众”日渐浸入大众的视野。我们选取了戏剧界的几位“大腕”,到这儿来聊聊他们本年度的“人生感悟”,亮亮他们的个人思考和独特创见。今天是四篇中的第一篇。 林兆华 采访手记 “每天从家出来,溜达到大石桥胡同的西头,从‘拈花寺’拐弯到鼓楼西大街,过马路进甘露胡同(胡同名字真好听),顺什刹海边到银锭桥,上车去剧院..

王二妮北京演唱会将办记者近日在中央电视台《非常星发布》节目录制现场获悉,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黄土地的诉说——王二妮北京演唱会》将于12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 王二妮在此次演出中将演唱极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金曲近20首,其中特别安排了红色经典歌曲重新演绎的环节。今年是《白毛女》首演70周年,王二妮的恩师王昆是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在演唱会上王二妮将演唱相关歌曲,致敬恩师,致敬《白毛女》。..

首都曲艺家走进北京社区送欢乐11月18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办的“情暖冬季、笑在京西——首都文艺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巡演”走进北京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附近社区的居民献上精彩节目,为元旦、春节期间北京市文联一系列基层演出提前吹响号角。 演出活动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5个主题展开,李金斗、王文林、张蕴华等名家、新秀,用快板、相声、单弦、小品等曲艺形式奉献了许多精彩节目,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相声..

国家京剧院演出《荀灌娘》11月17日、18日,由国家京剧院荀派演员唐禾香领衔主演的荀派名剧全本《荀灌娘》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 《荀灌娘》是京剧荀派武戏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中国古代智勇双全的巾帼小英雄荀灌娘女扮男装、替父解围、忠孝爱国的故事。唐禾香演出的《荀灌娘》在尊重原剧的前提下,兼顾现代审美和演员特长进行了整理改编,原剧相对拖沓的场次被合并、删减,“兄妹习箭”等精彩桥段得到保留,并加入“临阵观书”“改装诈城”等内容,使剧..

话剧《巴交龙布》以情感共鸣托起操守教化 《巴交龙布》 《雪域忠魂》 《范长江》 《铁血西迁》 不经意间,在京城戏剧舞台偶遇惊喜: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巴交龙布》。好人好事不好入戏,更难排成好戏,根源在于教化先行,没有共鸣。此剧最难得的一点就是把党员、劳模、信贷员这些标签隐到幕后,用巴交龙布与胡立(一头骡子)的兄弟般神交贯穿全剧,细节生动、调度灵活,这段关于孤独与坚守的故事没有高大上的口号,而是以情感共鸣托起操守教化。 该剧取材于四川..

越调大师申凤梅表演中的质朴与真诚 申凤梅11岁入越调科班学戏,14岁登高台演出,16岁唱红中原大地。在她57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上演200多个剧目,塑造了各种性格迥异的舞台艺术形象。 申凤梅一生上演七部诸葛亮戏,《收姜维》、《诸葛亮吊孝》、《诸葛亮出山》、《舌战群儒》、《斩关羽》、《空城计》、《七擒孟获》。从1946年学演传统戏《天水关》(1956年改编为《收姜维》),到1995年她病逝,与诸葛亮神交于舞台长达半个世纪。其中《收姜维》经过三次大的..

中国曲艺界立“新时期行规”11月18日,“践行《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座谈会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召开。会上,中国曲艺家协会公布了于近期审议通过的《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以下简称《守则》)。据悉,《守则》的起草经过深入基层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广泛征询等环节,其间九易其稿,最终形成新中国曲艺发展史上的首个行为守则。 据介绍,《守则》共9条,对曲艺与祖国和人民、曲艺与时代和生活、曲艺的目标和价值、曲艺继承创新发展、曲艺的舞台..

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文化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将委托有关高校、设计企业等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从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入手,逐步扩展到非遗保护各领域,纳入常态化工作。 《通知》指出,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