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细分市场火爆 自主品牌纷纷加码

2018-05-26 15:00:12 来源:网络

持续发力SUV市场,可能已经成为众多自主品牌车企今年共同的工作重任。

3月16日,在长安汽车工作的陈飞带着复杂的心情表示:“现在CS75已经开始了内部认购,市场预订情况也很好。”陈飞提及的CS75是长安汽车的一款中型SUV,预计将于今年4月份正式上市销售。

而实际上,在SUV持续火爆的市场背景下,除长安汽车外,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力帆、北汽、广汽乘用车等自主品牌车企无不在加大对SUV细分市场的投入。新车扎堆的背后,业界更为关注的是,经历过此前两年爆发式增长的SUV市场还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新车扎堆

“CS75是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二款SUV。其投放市场后,将会进一步完善长安汽车产品谱系,同时为长安汽车在中高级车市场拓展发挥积极作用。”长安汽车相关人士表示。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CS75的高端车型会上探到15万元左右,将在长安汽车北京基地生产。CS75在进行内部认购之时,长安汽车的经销商也已经开始对这款车型进行预订登记。“由于新奔奔将会于3月25日在成都上市,CS75如果要在本月上市,两款新车上市的时间点就会形成冲突,所以CS75预计会在4月推出。”一位接近长安汽车的人士透露。

与长安汽车类似,吉利汽车眼下也正在加大SUV车型的发展力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吉利副总裁孙晓东就着力于推动吉利GX7的营销工作。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GX7销量为2158辆、2月份为2647辆,表现并不是很好。而在GX7 2012年4月上市之初,吉利汽车曾经对该车做出了年销量10万辆的规划,但其2013年销量却仅为5.04万辆。

面对GX7销量提升困难的情况,吉利汽车也需要一款全新的SUV来进一步打开局面。据了解,今年下半年推出的吉利全新SUV车型,将会挂吉利标识,或定名为吉利GX9。这款中型SUV车身尺寸将超越不少自主品牌车企的同级别产品。

除此之外,包括长城哈弗H8、H2、H7,吉利全球鹰GX8、GX5,比亚迪新S6、力帆X50等在内的自主品牌SUV车型都将在今年上市。此外,上汽、北汽、江淮等自主品牌车企,也都有定位于中高端的SUV产品面世。据记者初步统计,2014年将有55款SUV上市,这些新车覆盖了各个品牌和价格,将进一步细分现有的市场和价格区间。

刺刀见红

众多车企纷纷加码SUV,源于SUV细分市场的火爆。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和2月全国SUV的销售数据为319993辆和236927辆,同比增长分别高达30.6%和54.6%,在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中占据近20%的比例。

不过,就在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加速推出SUV车型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SUV市场已然从几年前的“蓝海”,变成了当下刺刀见血的“红海”。

根据相关整理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自主品牌SUV销量由2012年的85.68万辆增至123.89万辆,同比增长44.6%,增幅低于国产SUV市场整体的51.8%,市场份额由43.2%降至41.2%,同比下降两个百分点。

而且自主品牌SUV市场的下滑趋势到目前为止未见好转。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主品牌SUV今年1月份整体销量为12.75万辆,同比增长17.2%,增幅低于SUV市场整体31.4%的增幅,市场份额跌破四成,由44.7%降至39.8%,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

有分析人士认为,自主品牌SUV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随着美系SUV产品在市场上发力,以及德系、日系加强市场争夺,挤压了自主品牌SUV车型的生存空间。

在自主品牌SUV阵营中,销量排名榜首的长城哈弗H6销量持续攀升,而哈弗H5、奇瑞瑞虎等车型销量则出现下滑。“在SUV市场发展初期,自主品牌SUV高性价比可以获取一定的先期优势,但随着合资品牌SUV开始放低身段、大方降价,自主品牌SUV的提升空间日渐逼仄。”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张志勇认为。

而从当前国内SUV市场的发展态势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相比整体车市,SUV只是一个较小的细分市场,一旦市场逐渐达到饱和,增速就会明显回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高举“抗击雾霾”大旗的背景下,大力开拓SUV产品的自主品牌同样面临着政策风险。“SUV大行其道与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背道而驰,也与当下全社会的环保努力相抵触,预计未来自主品牌的SUV很难享受到相关政策支持。”汽车行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表示。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寄望于在SUV市场与外资品牌展开新一轮攻防战的自主品牌车企,在频繁加码SUV市场的同时,仍需考虑市场承载量以及竞争风险。

,亦歌 SUV细分市场火爆 自主品牌纷纷加码

相关:

媒体报道谈豪车 羡富价值观刺激社会“北京一地库豪车遍地,奔驰宝马掉到‘屌丝级别’”的新闻颇为吸引人们的眼球,这则来自北京一家晚报的报道迅速被各大网站转载,并通过手机报、微信等方式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有图有真相”的记者见闻,似乎证实着令人咋舌的“豪车云集”盛况,俨然书写和演绎着京华烟云中最新的财富传奇。  这是一则以“本报讯”为消息来源的正规媒体报道,并非网帖,但开篇即列举着豪车之“豪”的种种“壮举”:“仅两辆全球只有5辆的帕加尼风之子..

虚假油耗皆因利益 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尽管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内容被很多人认为“淡得像碗白粥”,但其在汽车圈儿还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由于揭露了吉林某家汽车检测机构炮制虚假油耗欺骗消费者的情况,这让汽车油耗检测市场的乱象再度暴露。 对于这一情况,不少舆论开始将矛头指向整车企业,但也有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在相关部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那些披着“官方色彩”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滥用政府部门给予的权力,才是导致虚假油耗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在油耗数据造..

双龙加快在华发展步伐 着眼新爱腾SUV重返中国市场3年之后,双龙汽车开始加快在华发展步伐。 日前,双龙汽车旗下SUV车型新爱腾正式上市。而随着与庞大集团合作的不断加深,双龙汽车接下来还将密集导入新车型、积极拓展渠道、全力提升品牌。 不过,尽管双龙汽车对于自己重返中国市场自信十足,但不可否认的是,此前与上汽集团合作失败的历史,已经让双龙汽车错失了中国车市的“美好时光”。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借鉴“斯巴鲁模式”能否为双龙汽车提振在华业界,..

江淮称销量同比有所增长 进关键改革期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来形容江淮汽车似乎颇为恰当。 日前,江淮汽车发布了今年1~2月份的整体销量为87361辆,同比增长0.37%。而据其此前发布的年报称,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7亿元,同比增长85.39%。这是继2013年3月15日被央视曝光其汽车钢板生锈等质量问题之后,江淮汽车发布的首份年报。 显然,经过一年的自我变革,江淮汽车并没有止步于“生锈门”风波。不过,其后续能否快速扭转商用车、乘..

西雅特先期或将依托一汽-大众生产SUV在“试水”中国市场近两年时间后,西雅特国产的脚步正在临近。 日前,西雅特CEO兼董事长尤尔根·斯塔克曼公开表示,西雅特正寻求在中国市场本土化生产的机会,不过具体时间框架尚未确定。 更有进一步消息称,西雅特先期或将依托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实现国产,而首款国产车型很有可能是SUV车型。 实际上,自2012年采取进口车销售形式入华后,西雅特一直在等待在华国产时机的到来。此间,依托大众汽车在华资源,西雅特筹建了自己在华管理团队..

通用总裁将出席国会听证会 调查持续数月凤凰汽车讯 据海外媒体报道,通用汽车CEO 玛丽•博拉近日表示,将亲自出席于4月1日举行的国会监督和调查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并称通用公司自身的调查将持续数月。该听证会主要涉及通用因点火开关故障召回162万辆汽车并导致12死31起事故等内容。 博拉在记者见面会导航就该事件的处理再次道歉,并承诺对安全问题进行更严格的把关。通用公司承认一些工程师在车辆召回前十几年前就已知道点火开关存在的隐患。自2月13日通用公司宣..

大众称克里米亚危机不会影响在俄扩张凤凰汽车讯 据海外媒体报道,尽管西方各国因克里米亚问题纷纷对俄罗斯实行制裁,但大众集团仍表示将继续坚持在俄罗斯拓展市场。 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大众集团CEO文德恩表示,欧盟各国讨论制裁俄罗斯并不会影响大众进军俄罗斯的战略。他说:“我们不会因为缩减我们在俄投资的规模。” 大众集团在2006至2013年间在俄投资共计10亿英镑。大众曾于2013年12月表示,作为世界上第五大汽车市场,大众在2015年年底前将在俄罗斯增加8亿40..

宝马去年利润滑坡3.5% 中国占两成销量3月19日,宝马集团发布了2013年财务报告,虽然销量创下新高,但其去年开支大增,营业收入和息税前利润均低于2012年。中国业务占据集团营业收入和销量比重均接近20%。 全年收入和息税前利润下降 净利攀升 2013年全年,宝马集团创下营业收入760.58亿欧元,对比2012年的768.48亿欧元,同比下跌1.0%。而汽车业务去年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702.08亿欧元同比微增0.6%至706.29亿欧元。 息税前收入EBIT去年全年达到79.86亿欧元,同比下降3.5%,2012..

大众第13品牌将获批 2016中国市场首发综合外电报道,大众新低价品牌项目有望很快获批,此前因成本目标问题长期挣扎,以致“难产”。该品牌将于2016或2017年首先在中国市场发布,届时将成为大众第13个品牌。 或数周内获批 德国《经理人》杂志《Manager Magazin》3月20日报道称,大众面向新兴市场的新低价品牌即将艰难问世。在结束了一段达到成本目标的长期挣扎之后,该品牌可能在数周内获得大众汽车管理委员会批准,而大众汽车监事会将在今年夏季签字通过该项目。 为了弥补..

北京出租车2月投诉降四成 10家上黑名单北京市交通委今天表示,2月份,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共受理投诉1886件,较上月的3194件下降40.95%。其中,投诉拒载类640件,环比下降43.76%;10家出租汽车企业因服务投诉率较高上榜“黑名单”。 北京市交通委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共受理投诉1886件。其中,投诉拒载类640件,占总数的39.93%,环比下降43.76%;投诉不规范服务类558件,占总数的29.59%,环比下降25.50%;投诉绕路多收费类218件,占总数的11.56%,环比下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