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股比放开不是汽车中国制造最后筹码

2018-05-25 17:10:05 来源:网络

中国汽车50:50合资股比能否放开,成为近期汽车业最热门的话题。其之所以能够占据媒体头条,源于商务部高级官员陈林在全球汽车论坛上的一番表态。他表示:“从长远来说,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越来越多,这里就有一个政策不平衡的问题。从企业的角度,要考虑今后一旦股比放开,我们的企业还有没有发展空间?从政府的角度,我也从个人的角度来建议,应该研究这一政策。”

陈林以商务部参赞的官方身份抛出这番话,颇有些投石问路的意味。业内认为,陈林的这番表态可以看作政策风向的信号,有点像口头上的“征求意见稿”。从业内的声音看,改革派的呼声大大盖过了保守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的气愤与扼腕,最多只是这场集体狂欢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而已。

多年前,商务部原副部长龙永图提出了“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就是本土企业”的概念,是没有看到合资企业里中方的弱势,在那个自主品牌刚刚起步的年代,龙的败走并不奇怪。如今,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可期待的强盛时期的即将到来,必然会引起外资的担忧,陈林在此时谈合资股比放开,自然会受到跨国公司及其相关利益者的追捧。

在这场力挺合资股比放开的话语布局中,还隐藏着一个组织,那就是中国欧盟商会。这个欧洲在中国的重要非政府性游说组织,于2000年在欧盟驻华代表团的支持下成立,创始成员包括大众、戴姆勒等51家欧盟在华企业。2012年,欧盟商会发布了《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12~2013》,就中国汽车企业合资股比问题提出建议称:中国汽车业应当允许外商在合资企业中股份过半,并取消国外投资者最多能以中外合资的方式成立两家乘用车厂和两家商用车厂这种“2+2”法规。今年,欧盟商会再次高呼股比放开,声称中国对欧洲企业并不如欧洲对中国企业那样开放,除非中国创造出同样开放的市场,否则西方就不会视其为公平和平等的市场参与者。

欧盟商会在中国是有“前科”的。去年中国采取“双18”公车采购目录,规定车型价格、排量和研发资金投入,由于绝大多数合资车企无法达到研发投入比例不低于3%的硬性规定,而被排斥在外。欧盟商会前秘书长丁凯第一时间在北京发出警告称,欧盟商会将同会员一起评估中国公车改革带来的影响,并有可能正式敦促欧洲国家政府采取反制措施,中国车企进军欧洲的大计或将受阻。他还特别提到,“欧洲国家向中国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开放投资市场的情况可能将不再重演。”

有媒体报道,欧盟商会负责人曾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表示担忧,担心未来跨国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的利润会急剧下降。谈到中国国有车企的发展状况时,欧盟商会负责人坦言:“相比之下,合资车企目前仍是跨国车企的‘代工厂’。”

欧盟商会借与中国政府对话的机会,提出股比放开的要求,并选择了敲山震虎的表达方式,显然有着深刻的意味。有分析称,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车企在欧洲市场的盈利能力受到了极大影响,叫嚣股比放开,有救市的意味。大众和戴姆勒作为欧盟商会的成员,前者一直觊觎一汽大众的股权,强烈要求增持,后者则因为与北汽的交叉持股,有可能跨越合资公司50%股比限制的鸿沟。对于这个代表欧洲车企利益的组织来说,此时提出放开股比是最好的时机,这次更是借中国政府人士“立威”达到了目的。

欧盟商会对中国车企的忌惮,源于民营企业自主品牌的壮大。但现在是自主品牌最风光的时候吗?合资企业中方与外方的利益已经达到均衡了吗?事实并非如此。相反,中方利益有着被吞噬的危险。趋利是跨国企业的最终目的,让懂市场的中国人执掌销售大权,市场风险可以降到最低,这是外方喜闻乐见的事。但在技术和采购被外方控制的今天,谈中方利益只是自欺欺人。

记者不久前在一家日系合资企业采访,谈到零部件采购权的放开,中方员工无奈地说,所有原材料在中国采购没错,但都是外方指定的供应商,比如说车身涂料,可选范围限定在该日企全球五大供应商在华独资企业。这些与外方有连带关系的零部件企业,是跟着车企进入中国市场的,用闷声发大财来形容并不为过。中方想要插手,只能寻找外方无暇顾及的缝隙。

在汽车钢板、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被外方控制的时候,中国汽车一直在给外资打工。那些支持放开股比的人,打出的是“唯市场论”,意即一切交给市场,这种思维无视日韩模式的成功,就是让中国回到印度、巴西的路子上去。

在此时谈合资股比放开,其实就是我们在向跨国车企高喊“爸爸去哪儿”。早些年的CKD时代,我们指望市场换技术,通过中方的让步,牺牲自己的利益和尊严来吸引外方合资。在市场、采购、设备、人力、渠道、尊严全部卖出之后,我们已经卖无可卖了,只剩下股份可以让出,但最终除了尊严再次被践踏,我们得不到任何实际利益。

一位业内人士称,真要是放开股比,恐怕中国所有的合资企业都会被外资控股。即使中方企业不情愿,一些唯外资马首是瞻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会逼着你出让利益。到那个时候,自主品牌恐怕真要全军覆没了。

,紫葡萄 合资股比放开不是汽车中国制造最后筹码

相关:

郑梦九部署欧洲市场战略 锁定欧洲前五凤凰汽车讯 据韩国媒体6日报道,欧洲市场逐渐出现经济恢复迹象,现代起亚汽车制定了相关战略,将通过两个渠道打开欧洲市场。 现代起亚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代“i10”和起亚“ne8%。 现代起亚总销量为586452辆,市场占有率为6.3%,与去年同比增加了0.2%,名次也上升了一位,位列第七。 即使在欧洲市场整体始终维持低增长的阶段,现代起亚也凭借着迎合当地消费者喜好的战略车型保持着上升势头,因此现代起亚想要在4年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并..

沃尔沃中国推全新渠道战略 破渠道难题在中国,2012年以前拿下一个豪华车品牌销售服务授权,就像挖开了一口不断冒出石油的油田。现在,当豪华品牌经销商卸下了那层暴利投资项目的外衣,作为一个投资项目来说,豪华车代理商不再是最佳选择项。而对于目前的沃尔沃中国来说,能否完成2015年20万辆销售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下来的渠道建设工作。 上周,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付强在北京发布了该企业全新渠道战略,与他共同亮相的还有沃尔沃汽车的全新标准零售体验..

被《老炮儿》勾了魂 张涵予:闷三儿跟我最像11月10日,华谊兄弟电影发布了电影《老炮儿》的 “闷三儿”人物海报,并曝光其在片中的多款造型。从“为战友执着讨说法”的谷子地到“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再到“够小爷儿他们喝一壶”的闷三儿,张涵予又担当了硬汉角色。 像“六爷”冯小刚一样,接到《老炮儿》剧本的张涵予立马被勾了魂,他认为在他所扮演过的所有角色中,最叫人兴奋的莫过闷三儿。因为跟导演管虎有过拍摄《厨戏痞》的愉快经历,于是,“ 跟他喝一顿酒,我..

“廖凡神似李小龙”11月10日,由徐浩峰编剧执导,柏林影帝廖凡、金鸡影后宋佳以及蒋雯丽、金士杰、宋洋和黄觉等联合出演的民国功夫片《师父》在北京举办了“出师”发布会,徐浩峰现场曝光了“绝密咏春八斩刀”,并透露他选廖凡出演该片是因廖凡神似李小龙。 电影《师父》改编自徐浩峰同名获奖小说,讲述廖凡饰演的咏春宗师陈识北上天津开馆,由此触发天津武林一系列恩怨情仇的故事。现场,徐浩峰爆料,八斩刀其实是民国时期对抗外辱的兵器之一,但..

王大文 新专辑《快乐不快乐》表达起伏的情绪作为自己的第二张专辑,王大文想要通过音乐表达更多的内容。“从第一张专辑《你好》开始,我慢慢适应华人的世界,第一张专辑是我用音乐做的自我介绍,这次的第二张专辑《快乐不快乐》,我想开始传达一些不同的东西,就是用音乐表现人类的情绪起伏。 近日,环球音乐旗下歌手王大文推出全新创作专辑《快乐不快乐》。2012年,在美国长大的王大文买了单程机票,从美国飞到台湾,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至今,王大文已经交出了2张创作..

代步车上,“紫色”帕尔曼琴声动人传奇小提琴大师伊扎克·帕尔曼又一次在京城拉响了他的小提琴,是的,依旧在他的代步小车上。 11月10日晚,帕尔曼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在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在演出正式开始前两周,1800多张票已全部售出,60个加座也被一抢而空。 灯光刚刚转暗,进场门一开,只见驾驶着一架电动小摩托的帕尔曼快速驶入舞台,一下子就准确地停在了舞台中间。2011年10月他登台大剧院时身穿黑色唐装,这次却“挑战”了一件浅紫色唐装..

怎样逃离互联网弱智症?尼古拉斯·卡尔叫板新技术 尼古拉斯·卡尔: 美国知名作家、思想家,《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大英百科全书顾问,主要关注科技、商业、人工智能以及文化方面,作品被译成超过25种语言畅销全球,著有《浅薄》《IT不再重要》《玻璃笼子》等,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最清醒的思考者”。 尼古拉斯·卡尔没有推特账号,也不上脸书,每天只用1-2小时智能手机,可他在美国却被称为“互联网时代最清醒的思考者”。 读过《浅薄》的人知道,卡尔是个思想者,他..

汤胜天山水画展探索中国境界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与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中国境界——汤胜天山水画展”,日前在北京涵芬楼艺术馆举行,共展出汤胜天近期创作的40余件作品,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汤胜天在山水画创作中的新思考和新实践。 汤胜天是上海著名海派画家、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其绘画、书法、篆刻等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会。翻阅中国历史上的文人画卷,会发现不少都在描写游弋于山水林泉之间:其中有静坐听松者,如《万壑千岩》;..

2015年贺岁档只能跟着感觉走脱胎于开心麻花爆笑舞台剧的票房黑马《夏洛特烦恼》,已经狂揽14亿,沈腾和马丽也晋身名副其实的“平民吸金王”。观众似乎对开心麻花的当家班底产生了发笑的条件反射——电影院中某房屋租赁公司的贴片广告因为由他们代言,竟然也能引发观众的笑声连连。于是,商业嗅觉极度灵敏的麻花团队,乘胜追击,宣布沈腾与马丽携手打造的喜剧片《一念天堂》定档贺岁档。由此,贺岁喜剧争霸战的战火彻底被点燃了。 在IP经济的带动下,喜剧片..

《师父》导演徐浩峰:找回民国天津逝去的武林最近两年,徐浩峰的声名日盛,他编剧的《一代宗师》大获成功,他的小说《道士下山》也被陈凯歌搬上了银幕。其实,徐浩峰本人是导演科班出身,之前已执导过两部武侠片《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圈内口碑颇佳,但遗憾未能进入商业院线。 11月10日,徐浩峰的首部商业大制作《师父》在京提前试映,硬派写实的武打戏令人惊艳,还首次展现了咏春拳中的八斩刀法。徐浩峰外表文弱似书生,实则习武多年,对民国武林深有钻研。他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