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联姻民族证券:重组方案为何临时改变

2014-01-24 14:25:46 来源:网络

  方正证券与民族证券的“联姻”方案终于揭盅。1月10日晚间,方正证券公告了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向民族证券全体股东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民族证券100%的股权。如该方案顺利实施,或将成为国内首个上市券商的同业并购整合案例。

  截至2013年8月31日,民族证券的100%股权评估值为132.02亿元。按照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方正证券的发行股份的定价为6.09元/股。就此本次方正证券拟向民族证券股东发行的股份数量,约为21.68亿股。

  吸收合并变为资产收购

  关于重组的方式,在去年12月底曾发生过一次剧变。

  2013年9月26日,方正证券方面首次公告称:“已初步确定公司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直至12月23日,公告口径仍为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民族证券。

  12月25日,事情突然发生变化,方正证券当天的公告表示:“现拟定由本公司通过向民族证券股东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民族证券1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民族证券成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吸收合并变为资产收购。

  对于以上变化,公告称:“停牌期间,经公司与民族证券及有关各方多次论证、协商和沟通,并就相关重点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政策咨询及确认。”

  方正证券董事长雷杰表示:“重组方案由最开始的吸收合并民族证券,变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是为了保留民族证券的品牌和保持团队的稳定,使得合并工作能更顺利进行。”

  “如果有进行吸收合并,结果就是民族证券的法人资格灭失,吸收合并后,不利于继承民族证券的投行等相关业务资质。”

  雷杰同时介绍,这个方案已经与管理层达成了共识。在收购民族证券成为子公司后,管理层允许两家公司有2~5年的时间,来进行业务上的整合。

  关于未来的整合方向,雷杰称,目标是在整合好其它业务后,保留好民族证券的牌照,将其变成一家投行业务子公司。

  但是,方正证券与瑞士信贷成立了专门的投行子公司瑞信方正,同时方正证券总部也有部分投行团队从事新三板业务。对于接下来如何以民族证券牌照为核心整合投行业务,雷杰表示具体的方案尚待出台。

  双方股东均作出让步

  为促成此次重组,民族证券与方正证券的股东,在股权运作计划上均作出了不小的让步。

  2012年底,民族证券股东会,已通过议案——各股东拟向公司增资80亿元,并得到北京证监局的受理。

  2013年3月民族证券启动增资,由于股东东方集团、新产业投资的财务指标短期内无法满足增资方案要求(对外投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因此民族证券的增资定为分两次进行。

  8月16日,民族证券完成了第一次增资,注册资本由13.94亿元增加至44.86亿元。

  但是随着与方正证券合并的启动,接下来应由东方集团、新产业投资参与的第二次增资就无法启动了。停牌后再进行第二次增资,存有利用内幕交易获取不当利益的性质。

  对此,民族证券方面表示,为促成合并,东方集团和深圳新产业投资两家股东最终作出了让步,放弃了第二次增资。2014年1月10日召开的东方集团临时股东会,也以高票通过了关于终止对民族证券进行增资扩股的方案,同时同意了方正证券与民族证券合并的议案。

  方正证券方面,也放弃了两项资本运作计划。

  2013年4月16日、17日,大股东方正集团开始在上交所增持方正证券股票,并公告称计划在12个月内继续增持,累计不超过总股本的2%(约1.22亿股)。为配合目前的重大资产重组,1月10日晚间,方正集团公告称决定终止实施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的计划。

  此外,方正证券还公告称终止了收购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的议案。2013年初,方正证券方面开始启动收购方正东亚信托的计划,由方正证券和全资子公司方正和生拟以现金28.55亿元向控股股东方正集团收购方正东亚信托70.01%的股权。

  关于终止收购方正东亚信托的原因,方正证券方面表示,一是评估报告已经过期,二是近一年时间里,至目前仍未获得银监会的受理,同时还有优先推进与民族证券合并的考虑。

  民族证券董事长赵大建表示,此次合并将开启中国证券业的“摩根时代”,新的公司将以美国的JP摩根为榜样,向综合性的大型券商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DF050)

,方正证詹姆斯·哈登 券联姻民族证券:重组方案为何临时改变

相关:

齐平:信托业说好的“刚性兑付”呢  中国人讲究“欠债不过年”。而即将在马年大年初一到期的“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因融资方无力如期还款,高达30亿元的信托财产能否及时承兑仍是悬念。业界又启动了一轮谁来打破“刚性兑付”的竞猜游戏。  有收益自然有风险,信托业遭遇兑付危机并不是头一次。仅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就有20多款信托产品出现实质性违约,涉及信托公司10余家、资金达几百亿元。但结果都有惊无险,信托公司或动员各类资源、或自掏腰包,..

温天纳:港股与A股申购新股之差异  在香港股市,机构不需要以真金白银申购新股,只需要按最终获分配股数认购金额进行交割便可。  香港一般称投资新股为“抽新股”,而内地则称之为“打新股”,1月份内地新股重启后,对股市仿佛产生了一种“抽打”效应。  1月份的市场仿佛被新股热潮全面占据,内地与香港新股上市,不论企业的基本面如何,能不能持续发展都好,投资者一概不理,认购倍数动不动就达到几百倍,甚至是上千倍,上市第一天更有明显的升幅,投资者..

李稻葵:中国对外借钱一定要用人民币计价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目前达沃斯论坛已经结束了第二天议程。我们通过微博,也看到您活跃在论坛内外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您觉得有哪些亮点可以和我们分享?   李稻葵:昨天早晨,我参加的一个早餐会的讨论,是讨论国际的金融体制的改革,与会者都是各国的央行的行长、财政部的部长,大家提出一个重要的说法就是2014年是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年,他们希望在今年的澳大利亚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上能够通过一个全球金融..

应该准备新的放松  看上去,中国政府最高决策者们对中国经济增长一定程度的放缓不很担心。目前,他们的目标是解决经济结构调整问题,让经济摆脱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仍然有赖于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  官方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今年开局走弱。中国去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7.7%,增速小幅放缓,同时也低于去年第三季度7.8%增速。而最新的汇丰中国1月份PMI(采购经理人指数)预览值..

刘明康:中国增长放缓为进行重大调整创造机会  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增长的放缓为进行重大调整创造了机会。   目前在智库机构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任职的刘明康称,中国有三个核心调整可以实施。他指出,中国需要削减钢铁、造船和煤炭等重型工业领域的过剩产能,必须减少地方政府借债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政府竞争,还需要改变总体经济模式。   刘明康称,中国还应该通过推动国内消费降低资产投资在GDP中的占比,这在一定..

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总体向好  2014年,新兴经济体将继续以相对快速的步伐,带动全球经济增长。  之前分析了欧美经济状况,这篇谈一下新兴经济体。  2013年,相对于欧美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尽管近期新兴经济体由于各种因素,增长势头明显减弱。但2014年,新兴经济体将继续以相对快速的步伐,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不过,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  首先,新兴经济体从大衰退中复苏的时间超过了预期。  其次,一些国家因政府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科学制定阶梯水价方案 力避借题涨价  1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今年发改委将加快完善资源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积极推动电力、天然气、水、铁路、航空等领域的改革,完善民用水、电、气等阶梯价格制度。  闻听此言,不少居民担忧“改革就是涨价”。对此,相关专家则表示,物价部门要在涨价的同时切实搞好公用事业的价格成本监审工作,要让公众明白为什么要涨,涨的钱到哪里去了。  多省将实行阶梯水价  1月份,包括河北、河南、山..

对全年通胀“贡献”有限  2013年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6%,通胀水平保持在合理水平。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构成权重最大,去年食品价格波动情况如何?“猪周期”有没有再给市场带来影响?春节临近,哪些食品的价格会上涨?哪种食品会继承“豆你玩”、“蒜你狠”,刺激消费者的神经?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进了京津两地的一些菜市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猪肉不再是价格推手  在CPI的统计结构中,食品占比最大,而猪肉在食品的所有分项..

中国松绑境外投资步伐既要稳也要快  为了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及个人对外投资,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又将有新措施出台。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月21日表示,商务部正在同有关部门抓紧修订《境外投资管理办法》,除对敏感国别和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保留核准外,拟一律实行备案制。这无疑将进一步激发国内企业的投资热情与积极性,有望推进境外投资再攀新高。  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

调整地方财政收入结构要发展实业  中国财政部1月23日公布了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和中央财政增速,而且过多依赖房地产业,收入结构很不合理。如果不合理的收入结构得不到改变,对经济将构成深入的负面影响。  如何解决地方收入结构问题?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付志宇对本报记者表示,需要去杠杆化,主要是截断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联系,将资金从房地产业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