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康:中国增长放缓为进行重大调整创造机会

2014-01-24 09:03:18 来源:网络

  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增长的放缓为进行重大调整创造了机会。

  目前在智库机构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任职的刘明康称,中国有三个核心调整可以实施。他指出,中国需要削减钢铁、造船和煤炭等重型工业领域的过剩产能,必须减少地方政府借债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政府竞争,还需要改变总体经济模式。

  刘明康称,中国还应该通过推动国内消费降低资产投资在GDP中的占比,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增加创新来实现,而不一定要靠准入优惠或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他表示,创新将推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中国需要在决断力和公信力之间取得平衡。

  中国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7%,增速与2012年持平。中国的经济学家们预计,2014年增长率将保持在7%至8%左右。

(责任编辑:DF010)

,刘明康詹姆斯哈登 :中国增长放缓为进行重大调整创造机会

相关:

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总体向好  2014年,新兴经济体将继续以相对快速的步伐,带动全球经济增长。  之前分析了欧美经济状况,这篇谈一下新兴经济体。  2013年,相对于欧美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尽管近期新兴经济体由于各种因素,增长势头明显减弱。但2014年,新兴经济体将继续以相对快速的步伐,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不过,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  首先,新兴经济体从大衰退中复苏的时间超过了预期。  其次,一些国家因政府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科学制定阶梯水价方案 力避借题涨价  1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今年发改委将加快完善资源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积极推动电力、天然气、水、铁路、航空等领域的改革,完善民用水、电、气等阶梯价格制度。  闻听此言,不少居民担忧“改革就是涨价”。对此,相关专家则表示,物价部门要在涨价的同时切实搞好公用事业的价格成本监审工作,要让公众明白为什么要涨,涨的钱到哪里去了。  多省将实行阶梯水价  1月份,包括河北、河南、山..

对全年通胀“贡献”有限  2013年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6%,通胀水平保持在合理水平。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构成权重最大,去年食品价格波动情况如何?“猪周期”有没有再给市场带来影响?春节临近,哪些食品的价格会上涨?哪种食品会继承“豆你玩”、“蒜你狠”,刺激消费者的神经?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进了京津两地的一些菜市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猪肉不再是价格推手  在CPI的统计结构中,食品占比最大,而猪肉在食品的所有分项..

中国松绑境外投资步伐既要稳也要快  为了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及个人对外投资,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又将有新措施出台。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月21日表示,商务部正在同有关部门抓紧修订《境外投资管理办法》,除对敏感国别和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保留核准外,拟一律实行备案制。这无疑将进一步激发国内企业的投资热情与积极性,有望推进境外投资再攀新高。  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

调整地方财政收入结构要发展实业  中国财政部1月23日公布了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和中央财政增速,而且过多依赖房地产业,收入结构很不合理。如果不合理的收入结构得不到改变,对经济将构成深入的负面影响。  如何解决地方收入结构问题?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付志宇对本报记者表示,需要去杠杆化,主要是截断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联系,将资金从房地产业挤..

当前经济中蕴藏的金融风险仍不容忽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1月22日在该中心举办的第55期“经济每月谈”上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金融部门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这揭示了我国当前经济中蕴藏的金融风险仍不容忽视,值得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预防对经济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原国研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在会上指出,2014年世界经济总的走势是在强政策刺激下的弱复苏状态,世界经济还存在很多..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更多高素质职业经理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换阶段。从经济增长角度看,我国进入了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抑或中高速、次高速增长转换的阶段;从产业带动的角度看,我国正由第二产业为主带动向二三产业并重进而以第三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的阶段转换;从需求拉动的角度看,我国将从过分依靠外需拉动向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的阶段转换;从经济驱动因素的角度看,我国正从大量依靠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资源投入和环境过..

今年发生局部信用风险事件概率有多大  2013年总体上是金融改革的破冰年,2014年则是金融风险的释放年。从当前情况来看,宏观流动性的适度收紧、资金成本的攀升、债券信托等风险产品集中到期,以及政府托底的态度可能出现转变,都为今年局部信用风险甚至局部金融风险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我们认为,2014年信用风险的高危期在3-6月,按资金需求方划分的话,以信用风险爆发可能性由高到低排列信用体系的“风险点”可能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中小企业私募债、景气向下..

该是探索金融“全口径监管”新范式的时候了  在“大金融”的动态网络型传导机制下,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错综复杂,一旦系统逼近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扰动都有可能导致网络关键“节点”的失效,进而使得整个金融网络系统崩溃。去年6月和12月两度爆发的 “钱荒”,就都与理财产品相关,光大证券 “乌龙指”涉及证券创新,泛鑫保险事件则染指银行。这一系列事件都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影子银行等规模较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各种类金融产品..

当下改革面临的两种风险  2014年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改革共识已基本形成,改革的力量已动员起来,改革的行动也逐渐展开。当此其时,作为改革者,至少要有两个转变:在行动上要从蓝图设计转变到方案设计和执行,扎实推进各项具体改革,在思想上要从改革动员凝聚共识转移到关注改革风险。当全社会被改革精神、改革情绪所左右时,改革的风险往往为大家所忽视。但是改革不是免费午餐,不是无风险行为,任何改革都蕴含着或大或小的风险。当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