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治理要义

2013-11-28 12:07:27 来源:网络

  将政府的“他治”、市场主体的“自治”、社会组织的“互治”结合起来,共同实现良好的治理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这是解决当前国家治理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地方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问题、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等等,迫切需要通过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加以解决。

  从世界上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来看,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规则化与规范化;二是实现以多主体协同共治为特征的善治;三是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相适应,形成了稳定的国家权力结构。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一个国家在制度管理与战略管理、政策制定与执行、社会治理与秩序维护等各方面能力的整体体现。一个治理能力优秀的国家,对外可以有效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对内可以使人民幸福富足、安居乐业,还能有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与巨灾。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住一些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我国现行的体制改革机制存在改革的部门化与碎片化问题,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后,可以统筹全方位改革大业,从而为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体制奠定坚实基础。改革领导小组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还应更多地引入利益相关方与相关权力主体参与改革,如引入民营企业参与经济体制改革,引入地方政府参与行政改革更好地形成推进各方面改革的合力。

  树立多元共治的新理念,形成多元共治的善治格局。治理不是政府一家“唱独角戏”,而是将政府的“他治”、市场主体的“自治”、社会组织的“互治”结合起来,共同实现良好的治理。

  更加注重制度在重构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国家治理的法治化与制度化程度。及时将一些成熟做法制度化,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同时推进组织建设与组织创新,从而使国家治理体系日益现代化。

  改革央地关系的财政体制与行政体制,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在国家治理中的两个积极性。要在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适当增加市、县两级政府的税收来源,加快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同时,适当上划事权,将涉及全国范围而又需要强大财力支持的公共服务纳入中央事权范围,主要由中央财政保证。

  更加深层次地统筹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站在全局角度维护国家治理秩序,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广纳天下英才参与国家治理,形成高素质的国家治理人才队伍。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DF050)

,最赚钱

相关: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吹响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集结号。  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改革,涉及面广,不可能不分主次、齐头并进,必须突出重点。三中全会明确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基于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设计。同样,经..

何不松绑民资流出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部分提到,“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允许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  这与当下的经济形势非常契合。  当前从整体来看,由于资本流入压力较大,央行..

放权于农不必多虑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的新时代,农民权利逐步扩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发展提供了支持。近年来,中国持续对外开放凸显出农业的软肋。面对农业先进国家,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不多。与此同时,国内食品价格居高不下。2006年至2011年,城市..

“双十一”恐惧  2013年的“双十一”,无悬念地创造了新纪录。  11月11日这天,淘宝网和天猫的成交额突破350亿人民币,全国快递物流量也高达1.8亿件。  对传统商业渠道来说,再一次暴涨的电商销售数据,代表的却并不是狂热,而是冰寒彻骨的危机。  在2013年“双十一”期间,一场线下与线上的对抗已经开始。而在业界看来,这样的对抗未来将成为常态,并更加白热化。  这场新旧渠道的对抗,究竟将走向何方?  对抗  无疑,2013年的..

三中全会的改革逻辑  作为全会文件的直接起草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现在的中国改革早已不是当年可能人人得利的普惠制改革,而是要深刻触动既得利益的深层变革。  历史上有过一个部门提出方向同时能协调推动改革的先例,但是到了当下调整利益格局的攻坚期,没有一个高层次的推动机构,改革是不可能实质推动的,杨伟民这样解析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背景。  国家的改革机构的变迁和早年的体改委的沉浮成为了..

破垄断方有真市场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能源行业的改革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十八届三中全会如何定调、部署能源改革,在会前就有诸多猜测与预期。  在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关于能源改革并没有着墨太多。虽然如“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表述,都与能源改革关系紧密,但明确提及能源改革的仅为“加..

易纲:条件基本成熟 存款保险方案可抓紧出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下一步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就金改有何新意和如何推进等问题对记者做了解读。  条件成熟时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易纲表示,所谓条件成熟,就是要找到一个新的基准来代替央行目前的存款利率。新的基准可能是上海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也可能是7天回购拆借利率。当商业银行完全..

高连奎:中国未来将会出现的10个机会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高连奎(资料图)  比较美国和中国一向是学术界和媒体界的热点,尽管中国一直被看好,但中国的忧虑也不容忽视,而美国虽然从总体上在走下坡路,但其局部优势仍然短时间坚不可摧,而且美国一直在发掘自己的新优势。  就如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预测美国衰落一直都是有风险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末,伴随着强权衰落预期而来的是地缘政治复兴。  美国的命运出现转机。失业率已从2009年的峰值10..

统一不动产登记贵在信息共享  由于登记信息掌握在多个部门手中,还使得信息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举步维艰。  也正因为如此,登记制度统一以后,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一项工作,就是如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要知道,实现信息共享,不仅对政府、对相关职能部门、银行等有好处,能够在工作中更加方便地掌握各种不动产信息,并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而且,对企业、群众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中国一大群人或将迎来新一夜暴富机会编者按:来自商业周刊中文网的文章认为,当下一大群体中国人得到的政策红利,一夜暴富不是不可能。如果制度设计得当,未来这只巨大的母鸡能下出诸多金蛋来。  最近韩土豪特别闹心,人长大了,烦恼也多了,韩土豪身为一个城市人,他的烦恼竟然是没有农村户口,矫情到不行。农村户口为何如此紧俏了?当下农民得到的政策红利,一夜暴富不是不可能。  单就土地而言,目前中国农民拥有的建设用地与所有城市建设面积相当,都是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