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安倍经济学难以振兴日本经济

2014-01-23 06:54:06 来源:网络

  “安倍经济学”难以振兴日本经济

  “安倍经济学”实施一年多来,备受国内外质疑。“安倍经济学”治疗日本通缩顽疾的主要药方是通过央行大量投放货币,推低日元汇率,推高通胀预期。但其实施面临诸多风险,包括可能引发超级通胀和日元崩溃。还有观点认为,安倍根本无力扭转日本根深蒂固的通货紧缩。甚至有专家称,“安倍经济学”正将日本经济推向悬崖,已无退路。

  日本国内设备投资增长乏力,日元贬值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本经济连续4个季度呈现正增长,但其固有的缺陷导致这一政策的持续性十分脆弱。到目前为止,日本经济复苏主要体现在股指等金融指标上,受益的主要为外国投资者,而实体经济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并未感受到复苏“暖风”,体现实体经济活力的日本国内设备投资也增长乏力。根据日本内阁的推算,2013年度日本国内制造业企业设备投资额仅相当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2007年度的40%。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东京中小企业聚集地大田区时,一位从事精密机械零件加工的公司社长明确表示,“安倍经济学”只对从事出口的大企业有利。

  眼下,日元贬值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显现。由于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生产的比例越来越高,日元贬值对推动出口的作用越来越小。而日元贬值导致的进口燃料价格高企,已经成为日本贸易赤字扩大的主要原因,日本已经连续33个月出现贸易赤字,且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食品、燃料价格上涨则使普通百姓实际购买力下降。

  为弥补消费税率提高后内需下降,日本近日出台了5.5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4.3日元)经济刺激计划。这无疑与日本为改善糟糕的财政状况而提高消费税率的初衷背道而驰。截至去年上半年,日本国债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亿日元,国债规模占到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240%以上,仅次于爆发债务危机的希腊。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网站发表评论称,日本如此庞大债务经不起利率上涨等“风吹草动”。

  增长战略被批进展缓慢,提高工资促内需面临不确定性

  早稻田大学教授谷内满告诉本报记者,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是日本经济周期本身趋势使然,并非安倍的功劳。在安倍就任前的2012年11月,日本矿业生产、经济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已经探底回升。

  日本经济界普遍认为,日本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复苏,关键在于产业升级。“安倍经济学”增长战略确定医疗、农业等多个重点突破领域,但被批评进展缓慢。SMBC日兴证券经济分析师肖敏捷告诉本报记者,增长战略内容零碎、小打小闹,推出后令市场普遍失望。

  安倍最近在自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呼吁通过提高工资收入促进内需。日本各大企业虽承认加薪的必要性,但出于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即使愿意加薪,其幅度也不会太大。高盛经济学家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安倍政府一直在号召大企业将部分利润增幅用于上调工资,而日本70%以上的就业岗位来自中小企业,它们并没有像大企业那样受益于“安倍经济学”。由于日元走软,中小企业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这些企业提高工资就显得过于苛刻了。

  对解决结构性隐忧毫无帮助,日本经济可能遭遇颠簸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析说,安倍经济学的三大支柱中,印钱和花钱这两个支柱收到一定效果,但另一个重要支柱——结构改革,尚未有什么作用。日本早稻田大学金融综合研究所顾问野口悠纪雄认为,“安倍经济学”给日本人一种虚妄的幻想,抹杀了日本进行实质改革的动力。

  另外,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实施,可能给日本政府以借口,拖延至关重要的结构性改革,包括放松监管以及开放国际竞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10月就对安倍政府提出警告,“未执行结构性改革将使通缩再现,加剧政府债务负担。”

  比利时著名智库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沃尔夫表示,安倍推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在诸多隐患,它致使日本央行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如果长期利率也持续大幅攀升,日本央行可能陷入资本不足的境地。安倍政府通过大规模增加流动性,尽管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消除通货紧缩的目标,但这对真正解决结构性隐忧毫无帮助。“安倍政府想当然地认为,日本应当进一步扩大现已过度的投资,这显然是错误的。”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未来数月对“安倍经济学”是个重大考验,日本经济可能遭遇颠簸。而日本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40%的受访者相信,“安倍经济学”能最终促成日本经济的复苏。

  点评

  陈凤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迄今,“安倍经济学”实施已一年有余,国际社会对其开始产生质疑。在过去一年中,“安倍经济学”的前两支箭,即量化宽松和财政刺激看似取得短期效果。日元走低让日本企业利润增加,日经指数连创新高,让股民收益倍增,由此刺激居民消费,也让日本经济起死回生,显现短暂虚假“繁荣”。但是,让日元走贬的根本原因并非“安倍经济学”,真正的掌控权在美国。美国经济向好,尤其美元“王者归来”,开始容忍日元贬值。

  事实上,“安倍经济学”是一步险棋,是日本政要背水一战,更是政治需要。一旦刺激效应过期,尤其是消费税上调,日本经济会再次回归低迷,债务危机或将提前爆发。原因何在?一是日本央行虽采取类似美国的量宽政策,但无美联储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法将滥发的日元转移到国外,让别国承担流动性泛滥风险;二是日本债务比美国严重,却需要由本国承受,而美国债务的1/3购买者在海外;三是日本人口严重老龄化,且产业完全空心化,加之资源严重稀缺,无法像美国那样以“能源独立”实现“再工业化”。

(责任编辑:DF068)

,张佳宁的个人资料简介 人民日报:安倍经济学难以振兴日本经济

相关:

新经济三驾马车正在形成  周三,在地产股带动下,沪指量价齐升,一举突破20日线,同时创业板指再创历史新高。东方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师、金融学博士、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兼职教授邵宇在接受证券时报网访谈时表示,短期市场回升是基于央行流动性态度松动,但未必形成趋势。他还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型三驾马车正在悄然形成。  寻找节后投资方向  邵宇认为,市场的动力永远来自基本面、流动性和投资者..

货币环境维持偏紧 流动性难现宽松  2013年社会融资结构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货币当局规范表外融资的行为,对非信贷社会融资产生了持续的抑制作用。随着同业通道业务的规范,表外融资增长开始放缓;经济持续低迷带来的风险积累,也使社会融资增长放缓。2014年,各种融资方式都没有突出发展的机会,社会融资结构将继续保持平稳。  社会融资结构中,自2012年以来持续占比上升的委托贷款增长,仍将持续。这表明,全社会资金仍然充裕,当前金融体系的资金紧张状..

勿以GDP全球第二高估中国经济实力  充分的信息和真实的数据是理性决策的前提。中国经济规模稳居全球排行榜第二的显著进步,恰恰表明中国急需深刻反思既有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与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如果中国不能强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力,则系统性经济与金融风险的集中爆发极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倒退10年。  实际价值远没  经济数据好看  中国真实经济实力究竟有多强,无论是中国国家统计局还是世界银行,恐怕都很难给出精准的答案。  如果以数字来说话,衡量..

2014“三大分化”挑战宏观经济  2014年,大分化格局下的中国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在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集聚期,须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性风险。  第一,中国出口与全球经济复苏出现“分化”,发达国家此轮经济复苏和需求回升对中国出口拉动力较以往明显减弱,新兴经济体贸易竞争追赶态势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TPP+TTIP+PSA正在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和秩序,对中国挑战巨大。第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出现明显分化,“避实就虚”,..

专家称全球经济弱复苏下中国应注重防御外部风险  “2014年国际经济处于在强政策刺激下的弱复苏状态,发达经济体政经结盟等五大因素将左右未来世界经济走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近日在“中国与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论坛中提出上述观点。  陈文玲表示,虽然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现在复苏的迹象都比较明显,但是,这种步伐的加快不是一个常态下的经济周期产生的经济复苏,而是一种政策的强力刺激下或者是采取了超常的政策手段带来的经济复苏。因..

鲁政委:央行创新SLF有助改善流动性格局  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加强和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适度流动性,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自2014年1月20日起,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山西、浙江、吉林 、河南、深圳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以下简称SLF)试点,由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  此次让央行分行操作SLF属于试点性质,主要目的是 “保障春节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供给”。但预计春节过后..

叶檀:基尼系数是怎么下降的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是10年来最低。相比而言,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2年公布的《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基尼系数为0.60。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基尼系数为0.49.  把数据冲突摊在阳光下,统计局做了一件好事。统计局没有有意造假,收入数据是最难统..

压缩“三公”从勒紧预算开始  既然要下决心压缩“三公”经费,就不能先开出一张怎么花都不超标的支票,然后坐等各部门自己表现。实际支出不需要的部分,就应该在制定预算时坚决砍掉。  书记省长出国每年只1次,取消一般性公务车,不准上鱼翅燕窝不准进高消费餐饮场所,接待要来函陪餐不超3人……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密集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详细规定。据新华社报道,最近在地方两会上亮相的新一年地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预算,与往年相比数字上..

人为制造的城市病  城市总体规划,是个不无奢侈的概念。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将修改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据媒体报道,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将于年内启动,重点之一是加强人口规模调控。现有人口规模早已突破原有的总体规划。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2020年人口规模为1800万人,但事实上,到201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2069.3万人。如果再不加以控制,人口..

中国跃居全球贸易最大国与人民币国际化  刚刚进入2014,中国商务部即于1月10日,公布大陆2013全年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的关键意义在于,一旦美国 2013统计数字出炉,中国极可能正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  2008金融海啸后,世界各国复苏脚步分歧,但贸易的增长则普遍不如海啸发生前;2008年1月至2012年底的五年间,全球贸易额一共仅增长12.89%。在这五年内,美国表现居中,增长11.97%;但相对地,中国却有惊人的51%成长。2013年的差距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