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旭:房地产调控不可能大幅放松

2014-01-22 14:09:29 来源:网络

  2014年房地产调控依然会延续2013年态势,不可能大幅放松,但将更强调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一线城市从紧,二线城市维稳,三、四线城市将有所放松。

  都说中国楼市是个“政策市”,而决策层的某些信号,又让人感到政策走向出现了些许新变化。

  2013年10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强调住房保障。11月中旬三中全会召开,文件中与房地产相关的内容很少,涉及土改、房地产税立法、住房保障与住宅供应、公积金等。12月11-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中央城镇化会议同步召开。上述四个会议均淡化房地产调控

  上述信息,以及其他诸多信息(比如去年四季度十几个城市出台地方新政,进一步收紧调控,而且继续实施行政干预)综合起来,发出的是非常复杂的信号:房地产政策将转型,但需要一个过程。业内外更关注2014年的房地产调控的具体动向,不妨关注以下八个方面。

  其一,限价弱化或取消。2011年和2013年,房地产调控文件中两度要求地方城市制定年度房价控制目标。从中央层面看,今后不太可能要求各地继续制定房价控制目标。从地方层面看,既然不需制定年度房价控制目标,而且2014年房价上涨压力将减小,也就没必要限制项目售价。

  其二,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和实施以土地为核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产权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2014年重点在于建立统一登记机构、统一登记依据、统一登记簿证、统一登记信息平台。按国务院要求,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对于正常的商品房并无影响,原本就属合规登记,而对于各种“灰色”房屋,以后将逐步纳入正规登记程序,会暴露出其中某些不合规的事实。

  其三,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城市扩围。这不仅涉及技术问题,更多还有人为障碍。部分人担心自己的多套房产曝光。即便阻力重重,此事还将继续推进,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家必须掌握全国住宅的“家底”,这也是制定合理的住宅产业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要前提。

  其四,房产税立法与试点。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再次表明中央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决心是不变的。由于明确提出房产税要立法,要走人大流程,那么在立法之前,不可能全国铺开,而立法需要好几年时间,暂也不必过忧。不过,在立法之前,依然可能扩大试点范围,先试点后立法,这是改革的“常规打法”,2014年推出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可能依然较大。

  其五,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条主要任务,这将成为2014年将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主要方针与内容。其中三条与房地产业关系较大。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此必须进行配套的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三大城市群地区,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第三,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两横三纵”的全国城市化战略格局,已经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同时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发展城市群与中小城市,而控制超大城市规模。

  其六,土地政策与土地制度改革。从短期政策看,2014年主要方针仍是增加普通住房、保障房用地,尤其是要求房价涨幅偏大、住宅供应紧张的城市增加宅地供应,另外还会继续抑制地王。从改革层面看,重点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引导和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

  其七,货币政策与房地产融资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按照短期惯性,2014年仍将延续2013年下半年偏紧的执行态势。货币政策的松紧,会决定房地产信贷与融资政策。2014年尤其是上半年,房价仍处高位,房地产融资难以明显放松。相比2013年度,开发贷、个人房贷仍略偏紧。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2013年有消息称要开闸,靴子至今未落地,估计2014年会有所放行,这也是提高房企直接融资比重的应有之义。从改革层面看,一方面调整和优化公积金制度;另一方面将设立住房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政策性贷款、贷款担保等形式支持普通居民融资购房。

  其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住房保障,是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至2013年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2490万套,“十二五”期间新建3600万套的目标,前三年已完成近7成,完成五年目标没有问题。从指导方针分析,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也即住房供应“双轨制”,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将并入公租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仍是重点。

  总体而言,2014年房地产调控依然会延续2013年态势,不可能大幅放松,但将更强调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笔者认为,2014年的房地产调控要求大体如此:一线城市从紧,二线城市维稳,三、四线城市将有所放松。

(责任编辑:DF083)

,杨红旭:房地产调控不可能大幅张宇菲 放松

相关:

民族证券:2000点下打压空间有限  近期市场持续下跌,利空的不断释放使得市场难以企稳,但考虑到大盘已经逼近去年钱慌时的1951点低点,继续回落空间有限。  近期利空消息不断释放,如为尽快落实前期中央出台的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107号文,近日,银监会成立了由尚福林担任组长的银行业改革领导小组,该小组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拟推进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治理体系改革。并要求各地方各机构一季度拿出改革方案,即理财、同业等业务将由法人总部建立专营部门单独..

学者谈干部政绩考评: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标准  干部政绩考评的可能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显然,将绿色原则引入到干部考评体系中,将绿色政绩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尺度,不仅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而且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课题。  干部政绩的绿色考评,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政绩考评,是指依据绿色原则(生态化原则,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牛刀:中国经济走进死局 央行放水提前用光弹药  去年的这个时候,央行想用大量放水拉动基建,结果是所有投入对经济增长已经缺乏效能。2008年,投入1元钱,可以拉动1.4元的GDP,不管这种GDP有没有什么用,数据上还是很好看;而在2013年,投入1元钱,只能拉动5毛钱,说明,一般的投入是毫无用处的。中国投资占GDP的50%以上,这条路基本被堵死。   中国央行是一个典型的独裁、垄断的体制,这些年一直依靠放水来维持泡沫,这条路看来又被堵死。中国央行公开市场21天期逆回购..

评论:货币政策有必要释放局部风险  或许很难得出“宽货币”必然导致“高投资”的结论,但在中国经济的旧增长模式层面,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却是极高的。  近期,市场流动性再度频频出现紧张的情形。20日的Shibor近乎普涨,其中7天Shibor大涨155基点,达到6.329%。受资金面紧张的影响,近日上证指数更是跌破2000点,重回“1时代”。为此,昨日央行再度进行了255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在此之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连续七次暂停。除了逆回购,央行还通过国库现..

金琦:提升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 做好反假货币工作  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全国货币发行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13年货币发行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货币发行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并对2014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要求货币发行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工作中的各个领域,推动货币发行工作科学发展。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金琦出席会议并讲话。  金琦代表人民银行党委充分肯定了货币发行系统去年取得的工作成绩。201..

午评:重磅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沪指放量涨1.67%  今日延续昨日上涨节奏,早盘股指跳空高开,随后在权重股、题材股的带动下,股指震荡上行。上证指数站上5日、10日线。创业板指数在传媒股的带动下强势上涨,冲破强压位,再创历史新高。截止午盘,沪指报2041.84点,涨幅1.67%,成交额489亿元,深成指报7763.20点,涨幅2.24%,成交额788亿元。  从盘面看,权重股上涨,题材股强势活跃,市场呈现普涨格局。今日的板块个股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航母概念的王者归来,充..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休养生息才能可持续发展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引人注目之处,就是提出逐步让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这是中央着眼中华民族未来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们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但也必须看到,为了保吃饭、保供给,我们以往不得不过度开发农业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一些地方的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严..

沈建光:2014年中国经济机遇仍将大于挑战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1月22日在其博文中表示,2014年的中国经济仍将是机遇大于挑战。  沈建光称,2013年我国经济年报,亮点与担忧同时呈现。乐观的是通胀尚不足为虑,消费、出口在年底已有好转,且有望持续到2014年。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超过制造业,体现了经济结构转型的成果。沈建光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2013年四季度以来的消费稳定、出口向上、投资向下的格局。  “然而,2014年也是..

管理改革预期才能稳定经济前景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许多风险。比如,泡沫风险: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虽调控多年仍价格高企。比如,债务风险:过去五年中国的信贷增速堪比美欧等国曾造成经济深度衰退的债务增速。但是,我以为最容易被忽视的风险是改革。当市场大谈改革红利的时候,也最容易轻视改革带来的增长放缓。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小幅放缓。一个原因是中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有所减弱,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最高领导层寻..

陶冬:今年GDP增7.8%不易达到仍有刺激空间  瑞士信贷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陶冬1月22日在其博文中表示,今年GDP增7.8%不易达到,仍有刺激空间。  陶冬称,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为7.7%,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不过此数字受到统计基数等影响,有些失真。用经济学上更准确的环比折年率计算,第四季度增速为7.4%,较第三季度的9.1%呈明显的下滑。  十二月份的宏观数据中,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出现了全面的下滑,出口增长也差强人意,中国经济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