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货币政策有必要释放局部风险

2014-01-22 13:38:50 来源:网络

  或许很难得出“宽货币”必然导致“高投资”的结论,但在中国经济的旧增长模式层面,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却是极高的。

  近期,市场流动性再度频频出现紧张的情形。20日的Shibor近乎普涨,其中7天Shibor大涨155基点,达到6.329%。受资金面紧张的影响,近日上证指数更是跌破2000点,重回“1时代”。为此,昨日央行再度进行了255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在此之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连续七次暂停。除了逆回购,央行还通过国库现金招标、开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SLF操作限额管理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应该说,资金面这一次的紧张,与春节的季节性周期有关系。在接下来一个月,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不过,这一次的资金面偏紧,倒也颇有诡异的地方,因为对应的货币政策层面并未有什么转向迹象。恰恰相反,1月份的上旬,四大行信贷激增,1月份新增贷款过万亿基本没问题。而刚刚发布的目前的货币存量,则是已经高达110万亿,依然保持着13%以上的高增速,整体的货币供给充裕十足。

  这一次的资金偏紧,本质上和自从去年6月份以来的历次流动性的季节性紧张,并无不同,只不过是继续沿着两个逻辑在进行:一是资金结构不合理,错配问题没有改善;二是市场过惯了资金极其宽松的好日子,对货币宽松的胃口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一旦货币整体上如果收紧,目前的市场各方就马上无法承受。

  近半年多,银行间市场的多次“警报”,已经敲响了债务击鼓传花游戏的“警钟”。过去五年的债务游戏,现在渐渐走向末路,以信托为代表的影子银行的刚性兑付,也越来越难以为继,去杠杆成为大势所趋。

  最新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虽然多数都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也比较符合预期,但背后对应的问题则比较严峻。2013年的经济增速虽然只有7.7%,但是总量却已经高达57万亿,对应的是债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如果控制不住货币和债务增量,仍由货币刺激增长,转型升级只能是有名无实。

  2013年是典型的例证。在当年新增贷款高达8.89万亿元,创出仅次于2009年的天量之后,政府主导的投资规模则也达到了惊人的水平——57万亿的GDP中,固定资产投资高达43万亿元,投资GDP之比进一步攀升过75%。或许,很难得出“宽货币”必然导致“高投资”的结论,但在中国经济的旧增长模式层面,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却是极高的。

  就2014年的货币政策来说,“两难困境”或许是进入了最严重的时候,已经陷入了“松不得紧不得”的地步——向前一步是债务堆积,积重难返,向后一步是资金链可能断裂,面临金融危机风险。

  这个时候,笔者认为,不妨让货币环境回归正常化,以资金链的局部危机,来把疯狂扩张五年的债务风险限制在风暴的边缘。而不能够继续放纵货币,助涨市场投机氛围。

(责任编辑:DF083)

,评论:货币政策有必要释放局部张雨琦 风险

相关:

金琦:提升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 做好反假货币工作  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全国货币发行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13年货币发行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货币发行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并对2014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要求货币发行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工作中的各个领域,推动货币发行工作科学发展。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金琦出席会议并讲话。  金琦代表人民银行党委充分肯定了货币发行系统去年取得的工作成绩。201..

午评:重磅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沪指放量涨1.67%  今日延续昨日上涨节奏,早盘股指跳空高开,随后在权重股、题材股的带动下,股指震荡上行。上证指数站上5日、10日线。创业板指数在传媒股的带动下强势上涨,冲破强压位,再创历史新高。截止午盘,沪指报2041.84点,涨幅1.67%,成交额489亿元,深成指报7763.20点,涨幅2.24%,成交额788亿元。  从盘面看,权重股上涨,题材股强势活跃,市场呈现普涨格局。今日的板块个股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航母概念的王者归来,充..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休养生息才能可持续发展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引人注目之处,就是提出逐步让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这是中央着眼中华民族未来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们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但也必须看到,为了保吃饭、保供给,我们以往不得不过度开发农业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一些地方的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严..

沈建光:2014年中国经济机遇仍将大于挑战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1月22日在其博文中表示,2014年的中国经济仍将是机遇大于挑战。  沈建光称,2013年我国经济年报,亮点与担忧同时呈现。乐观的是通胀尚不足为虑,消费、出口在年底已有好转,且有望持续到2014年。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超过制造业,体现了经济结构转型的成果。沈建光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2013年四季度以来的消费稳定、出口向上、投资向下的格局。  “然而,2014年也是..

管理改革预期才能稳定经济前景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许多风险。比如,泡沫风险: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虽调控多年仍价格高企。比如,债务风险:过去五年中国的信贷增速堪比美欧等国曾造成经济深度衰退的债务增速。但是,我以为最容易被忽视的风险是改革。当市场大谈改革红利的时候,也最容易轻视改革带来的增长放缓。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小幅放缓。一个原因是中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有所减弱,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最高领导层寻..

陶冬:今年GDP增7.8%不易达到仍有刺激空间  瑞士信贷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陶冬1月22日在其博文中表示,今年GDP增7.8%不易达到,仍有刺激空间。  陶冬称,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为7.7%,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不过此数字受到统计基数等影响,有些失真。用经济学上更准确的环比折年率计算,第四季度增速为7.4%,较第三季度的9.1%呈明显的下滑。  十二月份的宏观数据中,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出现了全面的下滑,出口增长也差强人意,中国经济再现..

马光远:改革主动权在中国人手里 要确定手里有钱  “我个人认为,2013年是百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一年,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点,唯一的选择就是改革。”中国人民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光远在第五届北京民建非公经济法制研讨会上表示,“国际环境、经济结构、国民士气都到了转折的时候。”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给企业家吃了颗定心丸。”马光远说,《决定》中很多领域的改革措施超出预期,这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文件。  马光远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亮..

叶檀:央行应不放水 否则成债务泡沫崩溃的罪魁  股债双杀,说明市场资金冻结。  从去年12月以来股债低迷至今,1月20日A股终于跌破心理支撑位重回1时代,收报于1991.25点,跌幅0.68%,成交额不到500亿元。债券信息网公布的收益率曲线显示出一条5%以上的长长尾巴,如同一颗彗星横扫过市场。  股债双杀直接原因就是资金紧张。7天期质押式加权回购基准利率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直观指标,当天7天期回购利率升至6.39%,创去年12月24日以来最高水平。而隔夜Shibor报3.8..

债务风险仍将困扰美国经济复苏  归根到底,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依赖科技创新、制造业的智能化,以及新能源的开发。  2013年12月18日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它终结了过去5年来最为影响市场的原因,即从这一天开始,美联储宣布,将逐渐减少每月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从2014年元旦一过,就正式开始实施,比市场之前的预期早了几个月!  美联储曾反复强调,决定缩减刺激政策将着眼于两个数据:首先,失业率必须降至6.5%以下,目前为7%,虽然是自2009年..

中国金融体系风险可控  安东尼·波顿,富达国际投资总裁,管理富达特殊情况基金28年(1979-2007),年度回报率达20.3%,远远高出同时期英国基准股指7.7%的增长,被英国《泰晤士报》评选为史上十大投资大师。  安东尼·波顿,全球最重要的投资大师之一,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日前,波顿携富达旗下两位亚太基金经理,为证券时报独家撰文,分析A股及亚太投资趋势。  在他们看来,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大多数在控制范围之内;作为亚洲发展动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