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看不到整体资金短缺 流向失衡问题严重

2014-01-20 12:32:23 来源:网络

瑞信董事总经理

瑞信董事总经理陶冬(资料图)

  银行利率又在高升了。和6月时候不同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这次出手相救,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逆回购,主动地向市场输送流动性,但是此举并未制止利率的攀升和市场的忧虑。与6月份钱荒相比,央行这次出手相助,而非落井下石来教训借贷过于激进的银行。不过如今不仅银行间利率上升,债券市场利率也在飙升。AAA级企业今天的发债成本,比7个月前高出一倍有余。

  年底来临,银行年检、理财产品到期、同业拆借清算等季节性因素,拉动利率出现间歇性波动,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利率的飙升,似乎已经超出季节因素的解释范围。撇开季节性噪音,中国的资金成本在过去的6个月其实在一路上扬,这才是市场的担心,这才是风险所在。

  中国是不是正在遭遇钱荒?广义货币发行余额已经突破100万亿元,占世界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其数额约等于美国的1.5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总和也多出20余万亿,尽管那些国家和地区全部处在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之下。近几年中国的货币发行规模,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快的,M2/GDP比率在十年内由100%冲向200%,刷新着现代经济史(非战争时期)的记录。无论与自己的历史还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现状相比,笔者都看不出中国为什么缺钱。

  事实上,由于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弱化,泡沫性思维严重,已经有相当一段日子不愿意将资金借贷给实体经济。几年下来,实体经济投资意欲下降,资金的需求已经不大了。经济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钱荒,老百姓手头的资金苦无出路。

  资金需求,主要来自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资金的提供方中,银行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则是通过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公司债券等影子银行渠道。在这一层面的资金供需,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利率较高,2)长债短借。

  房地产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均属政策限制领域,同时信用风险较高,但是他们内在的发展逻辑和杠杆式运作又令其对资金十分渴求,许多时候甚至不计成本。高息的诱惑,使银行和影子银行对这类贷款趋之若鹜,尤其是如果风险可以转嫁给零售资金提供者。但是零售资金提供者往往不愿长期提供资金,理财产品年期多为数个月,信托年期也不过两年左右。于是资金关系上出现明显的年期错配,用短期的资金流动性去支持长期的投资项目,每次资金续期高峰期都令金融市场风险增加。这种长债短借,已经发生数年,只是在货币环境极其宽松、央行随时愿意提供流动性的情况下,银行和影子银行的资金周转不成问题。有央行保底,金融机构乐得提高风险敞口,赚取高额利润。

  人民银行在6月份改变了政策,为警示风险、引导银行去杠杆,央行拒绝再无条件地提供廉价资金,使得年期错配问题第一次以流动性短缺、利率飙升的形式展现出来。尽管央行之后注入了流动性,银行间利率一时有所回落,但是年期错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而且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开始缓慢的收缩,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悄悄地、温和地回收流动性,这个对长债短借的企业和他们的金融中介绝非好事。只要央行的货币政策不作方向性改变,笔者认为商业利率间歇性飙升的局面会不断出现,系统性风险会不断积聚。

  那么央行会不会因此改变其中性偏紧的政策立场?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十年的货币扩张,整体经济的杠杆率已经超过200%,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三位一体的信用风险已经很高。新一届政府上任之后,一直把去杠杆、去风险作为施政重点之一,除非发生重大危机,笔者相信央行有技术性的操作空间,但是政策方向不会动摇。

  美国联储已经开始减少购债计划,相信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在2014年也会启动自己的QE退出程序。国际货币大环境趋向新常态,也使中国央行难以反其道而行之。金融危机以来,美欧经济进入了去杠杆的周期,整个经济和社会经历了痛苦的调整,如今开始走出衰退。中国经济则在同一时间内大增杠杆,而且投资集中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不少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根本难有回报,遑论现金流不足。至于房地产项目,目前的收益不错,不过开放商将所赚投入到更多的项目,资金链拉得很长,一旦房市逆转,现金流不支是可以想象的。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在增长放缓下去杠杆,市场不可能感受不到痛楚,风险也自然会升高。

  纵观中国经济,笔者看不到整体的资金短缺,但是资金流向失衡、年期错配问题十分严重,而且部分投资项目在金融创新名义下通过结构性产品流向市场,将风险捆绑在一起。当货币政策趋紧时,失衡和错配就暴露了出来,间歇性地推高市场利率。这个不是钱荒,但真切地反映着风险。

(责任编辑:DF010)

,陶冬:招生报名 看不到整体资金短缺 流向失衡问题严重

相关:

城市治理 需要开放性思维  据悉,今年的北京两会将深入研究控制人口的治本之策。市人力社保局相关人士说,目前,一些已经参加工作几年的人考研的目的并不纯,只是想以研究生身份获取进京指标,“对于只有这么一种渠道进京的正经毕业生来说,本来就物以稀为贵的进京指标就变得更少了。不欢迎为了进京而考研的人”。  坦白说,一项制度是中性的,并无任何感情色彩,制度的刚性及其初衷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制平等地对待其作用的对象们,城市管理的相关制度..

李迅雷: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预计今年难达预期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了2013年的宏观数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分季度看,四季度分别同比增长7.7%、7.5%、7.8%和7.7%。分产业看,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4.0%、7.8%和8.3%。  对此,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表示,全年7.7%增长率略微超过了年初定下的7.5%的目标,是个正常的数字。投资、出口和消费都有稳步的增长,但是这主要还是依赖投资增长拉动的。接下来的经济增长可能面临后劲不..

管清友:稳增长挑战较大 宽货币大投资难再现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对此数据,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表示,GDP符合预期,宽货币大投资难再现。  管清友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GDP等数据,基本符合预期,投资略低,通胀无忧。“短期看工业用电、铁路货运等指标已经显示出经济增长疲态,稳增长挑战较大。”  管清友指出,2014年政策着力点料放在调结构促改革上,对经济下..

王小广:城镇可支配收入跑输GDP因企业效益不佳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马骏:经济复苏的动力在于产能短缺的行业  1月18日,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复旦管院蓝墨水新年论坛上分析今年宏观经济走势和负面风险,提出了亟需推进的九项改革,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主题。  在宏观经济走势上,马骏预测,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要比去年低,相对去年7.7%,今年预测GDP为7.5%,但经济仍然具备乐观前景。  首先,复苏动力中的微观层面上,产能过剩的状况得到改善,经济下行的压力将降低,如光伏、造船、水泥等。  例如光伏行..

刘元春:GDP符合市场预期 结构性问题继续恶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GDP数据跟市场预期差不多,表明悲观预期没有被证实,但也没有过分..

管清友:GDP符合预期 宽货币大投资难再现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对此数据,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表示,GDP符合预期,宽货币大投资难再现。  管清友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GDP等数据,基本符合预期,投资略低,通胀无忧。“短期看工业用电、铁路货运等指标已经显示出经济增长疲态,稳增长挑战较大。”  管清友指出,2014年政策着力点料放在调结构促改革上,对经济下..

2013年GDP增速为7.7% 专家解读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

马光远:经济增速并不低 房地产立下头功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马光远:GDP增速来之不易 房地产立下头功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