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世界经济温和增长可期 博弈由市场转向规则

2014-01-17 14:34:14 来源:网络

  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筑底温和回升,全球经济增长点或拓宽,但发展格局生变。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进而收紧宽松货币政策后,将使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再调整”不稳定期。美国主导的超大“优惠贸易协议”安排,正打乱现行国际经贸格局,全球博弈重心开始由市场转向规则。

  世界经济温和增长可期

  首先,世界经济筑底缓慢回升。2014年应是全球经济“筑底企稳”回升年,多数经济体将好于前两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好于2013年。这与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的预测值一致。其中,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将分别增长5.1%和2%,分别高于2013年的4.5%和1.2%。

  发达经济体增势明显上升:欧元区经济止跌回升,2014年可望增长1%;美国经济增速将由2013年的1.6%升到2.6%;日本受消费税提高影响及“安倍经济学”边际效应下降影响,2014年经济增速将由2013年2%回落到1.2%。

  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依然温和。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到中速,据联合国预测,2014~2015年中国经济将分别增长7.5%和7.3%。IMF则认为,2015~2018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将放缓到7%。

  其次,全球经济发展分化。后危机时期,各国经济增长动力普遍不足,全球发展环境异常复杂,金融市场乱象纷呈,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发展明显分化。

  作为一个整体,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依然高于发达国家,但是其各自发展又有不同:非洲经济增势相对强劲,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仍居世界最快,“金砖国家”成色差异凸显,中国经济依然最亮丽。

  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整体趋稳:欧洲经济止跌回升,但只是由“重症监护”转到“普通病房”;日本短期复苏似显强劲,但结构改革难有进展,中长期或昙花一现;美国复苏势头趋稳且强劲,但结构性债务与失业问题并未解决。

  再次,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将共同牵引。据IMF统计,过去5年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70%,即使2013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降到4.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69%(购买力平价),如按美元汇率计算则达85%。

  2014年,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将变化,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增到54%(美元汇率)。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世界经济增长一半强来自发达国家。但是,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发达国家的贡献率降为35%,新兴市场的贡献率依然达65%。

  无疑,未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企稳,在推动世界经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但依然面临严重的政府债务与高失业问题,私人消费不足,产业需要调整,政府严重缺钱,发展后劲不足。新兴市场由于前期透支式高发展,沉积诸多结构性问题,方式必须转变,增速需要放缓,但仍具备后发优势。

  世界经济本是一个整体,理应由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共同牵引,两个支点支撑,才能使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均衡”发展。

  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首先,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或打乱新兴市场发展秩序。酝酿数月后,美联储终于从2014年1月起将量化宽松额度从850亿美元缩减到750亿美元。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坦言,尽管调整政策,但不是撤出刺激,货币政策宽松程度与之前相比将“大体相当”。可见,美联储对退出量化宽松依然持谨慎态度。如果不发生意外,美联储上半年或收窄量化宽松幅度,下半年或全面退出,货币政策或于2015年收紧。

  这将是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金融逆向操作(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从危机前不足1万亿美元增到目前近4万亿美元),技术性操作难度大,将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风险。2014年仅是第一阶段,未来较长时期内国际金融经济格局将处于“再调整”进程中。

  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全球资本将重新布局,全球资本回流美欧,将引发新兴市场股汇市持续震荡、通胀走高、增长放缓,国内发展风险凸显。2013年中期此类风险已上演。国际金融协会估计,流入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将从2012年的1.2万亿美元降至2014年的1万亿美元。

  西方央行收紧宽松货币政策之日,将是新兴市场真正面临风险考验之时。尤其是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美元指数将逐渐走强。加上美国“能源独立”与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全球初级产品行情下行将加速。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新兴市场国家,将同时面临资本外流和出口资源品价格下跌的双重冲击,发展环境将持续恶化。

  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冲击”引发西方货币竞争性贬值和发展中国家债务融资高潮,80年代初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引爆席卷拉美和前苏东的债务危机,使拉美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加剧前苏东经济崩溃。面临世界经济中新的不稳定因素,新兴市场应该为2015年美联储转变货币政策做好准备。从更长远来看,要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加强南南合作,降低可能的风险。

  当然,2014年新兴市场面临的冲击或可控。一是自伯南克宣布退出量化宽松以来,全球市场已经做出自我调整,新兴市场经历了第一波资本外流冲击,美长期债券利率上升,房地产市场降温。二是受到政府债务、财政赤字和失业率问题等结构性问题和国内政治极化影响,美国货币政策难以剧烈调整。三是美联储主席一职由鸽派耶伦接替,可预见性增强,市场恐慌情绪降低。

  其次,超大型自贸区安排或打乱现行国际经贸格局,加剧全球市场尤其是规则博弈。危机之后,全球化趋势明显减缓,保护主义盛行恶化了国际贸易环境。据统计,从2008年11月到2013年5月,全球共实施贸易保护措施3334项。

  与此同时,区域一体化如火如荼,尤其是2014年美国经营数年的经贸“两洋战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即将成型,美国有意借此重掌国际规则制订权。TPP将该地区辛苦经营数十年的区域合作架构全面打乱,各国不得不重新选边,区域合作版图将重组。TTIP则将跨大西洋的美欧重新黏合在一起,加之加拿大与日本的参与,一个扩大版新的“七国集团”开始成型。美国将TPP与TTIP视作“面向21世纪的协议”,其标准与规则超越WTO框架,并将自贸谈判重心置于边境内宏观政策,如放松监管与竞争政策而非关税。一旦两项协议达成,美欲将其标准与规则纳入WTO谈判,这将使非参与方遭遇巨大压力,有一种被规范逼迫而需重新“入世”之感。

  总之,世界经济正处在刺激政策退出的消化期、结构调整与转变方式加速的阵痛期,以及由危机前非理性繁荣转向后危机常态发展的温和增长期。全球发展分化则使世界经济仍能保持温和增长,但三重因素叠加将使国际环境异常复杂。

(责任编辑:DF083)

,专家:世界珍珠粉的功效与作用 经济温和增长可期 博弈由市场转向规则

相关:

姜立钧:通胀数据向好 黄金有望突破1250  EURUSD反弹无力,USDJPY短线有望触及103.70  昨日美国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到了1.5%一线,盘中美元一度因此出现回调。不过这个数据对市场的影响力还是比较低,因此不会对整体局势产生太大的影响。就具体的品种来看,尽管日元,加元反弹势头明显,但美元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一时半会也很难有爆发性的行情,毕竟当前市场似乎已经进入了休整期,行情一时半会要再度出现类似此前大涨的局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具..

郭曦晨:金价连续测试10日均线不破  【技术面分析】  现货黄金  隔夜国际金价维持窄幅区间整理,其走势与前一交易日如出一辙,均是有效的探底回踩支撑之后开始展开小幅反弹,日线以小阳收线,技术面上看连续两个交易日金价在有效回踩10日均线附近受到支撑,短期金价虽然处于多头的强势修正范畴,但是近期这种毫无力度的反弹使得短线走势陷入反复,目前金价处于5日均线与10日均线之间,短线多空争夺激烈,下方10日均线1236~1237一线将是日内白盘需要关注的关..

许曦扬:金银短线企稳 继续多单布局  金银昨日再度试探10日均线附近企稳,日线收十字星。近两日虽出现调整,但5日均线仍在10日均线上方,价格站在10日均线以及布林通道中轨上方,中线看反弹不变。四小时图上,金银承压回落后出现企稳,或将展开进一步反弹,黄金1236-1240,白银19.96-20.06支撑位,此处点位是为短期多空分水岭。  日内操作,黄金1236-1240支撑,支撑位附近企稳做多,严格设损;白银19.96-20.06 (AG15:3920-3940)支撑,支撑位附近企稳做多,严..

盘中:沪指震荡下行逼近2000点 金融板块低迷沪指1月17日分时图  17日早盘两市双双低开,随后在金融板块疲弱拖累下震荡下行,再度逼近2000点。截至上午10点30分,沪指报2003.13点,跌幅1.02%;深成指报7582.81点,跌幅1.10%;创业板指报1398.82点,涨幅0.26%。  盘面上看,板块跌多涨少,网络游戏、智能穿戴、互联网等涨幅居前;煤炭领跌超2%,乳业、船舶、稀土、环保等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佳创视讯、海隆软件、汇冠股份、康耐特、科冕木业、江苏宏宝、吴通通..

王亚光:黄金短线压力看至1251一带  昨日金价日线以十字星收市,结合前一交易日的长下影,在目前这个位置对我来说我会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止跌的形态。并且在周初的时候,我也曾在博客指出过,本周我认为金价会收出阳线。所以,今日对我来说,我偏向于看涨。因为昨天我已买入,所以今天也许我会谨慎一些,仅仅是不做空。这里分享一下我对今日金价走势的短线观点:  四小时走势目前受趋势支撑反弹,并且伴随着图中圈内的小级别主升结构,所以我认为今日亚欧盘上行..

午评:沪指死守2000点 今日市场最缺钱  今日,早盘两市双双低开,随后在金融板块疲弱拖累下震荡下行,再度逼近2000点。随后两市2000点处出现反弹,工商银行、中国石油出现护盘现象,。截至午盘,沪指报2012.33点,跌幅0.56%,成交额297亿元,深成指报7615.36点,跌幅0.68%,成交额485亿元。  板块方面,智能家居延续了近期的强势,英唐智控涨停,地热能突然启动,艾迪西涨停。此外,智能制造、冷链物流、智能穿戴等板块逆势上涨。林场改革、自贸区(上海、天津、..

专家:资金偏紧未来或一定程度存在 需适当微调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宋立今日做客中新网财经频道视频访谈间时表示,在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起来之前,未来资金偏紧会一定程度的存在,也需要适当微调。  宋立表示,分开来说,货币信贷总量大,但仍然出现一些流动性偏紧的情况,这实际上触及到我国当前金融体系核心的问题,我国金融体系是以大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尤其是这些年,大银行的零售功能有所减弱,主要精力集中于批发。由于金融机构的批发..

专家:我国货币不存在明显超发 勿单纯与国外比较  2013年底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引发国外关于中国货币供应量太大、存在货币超发等质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宋立今日做客中新网财经频道视频访谈间时表示,不能单纯的和国外进行比较,经济水平和国情不同,这是类似于“营养”和“基因”的关系问题,总体而言我国M2比GDP不存在明显超发。  宋立表示,单纯用货币数字和外国进行比较,或者孤立的谈一个货币的数字,没有经济学上的意义。中国的货币..

张茉楠:五大新方案解决中国地方债务风险  不彻底改变中国政府的隐性担保制度,不尽快实现预算体制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建立财政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不实行隐性担保显性化,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担制度,中国的财政金融风险不断上升的局面难以根本性改变  从根本上讲,债务的本质是对信用的过度透支,高债务无论对于哪一个国家都是跨不过去“悬崖”。因此,如何化解债务风险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头等难题。  当前,中国债务金融风险不断上升,而解决思路似乎主要..

哈继铭:新兴市场的潮水正在退去  ■ 近期新兴市场的下滑是暂时的周期性调整从而提供了一个买入机会,还是结构性问题导致的长期衰退的开始?我们认为,投资者需要重新审视新兴市场,建议调整资产组合中新兴市场的配置,并为未来5-10年极可能发生的新兴市场的持续衰退和剧烈波动做好准备。  ■ 从市场观察者到媒体,从研究分析师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他们对新兴市场的态度发生了巨大改变,引起了对新兴市场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的担忧:倘若这些国家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