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新方案解决中国地方债务风险

2014-01-17 06:57:15 来源:网络

  不彻底改变中国政府的隐性担保制度,不尽快实现预算体制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建立财政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不实行隐性担保显性化,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担制度,中国的财政金融风险不断上升的局面难以根本性改变

  从根本上讲,债务的本质是对信用的过度透支,高债务无论对于哪一个国家都是跨不过去“悬崖”。因此,如何化解债务风险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头等难题。

  当前,中国债务金融风险不断上升,而解决思路似乎主要是按照“去杠杆”、“去债务”的方式,但伴随而来的却是实体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和整个社会流动性的结构性紧张。事实上,治病必须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无论地方政府的规模是大是小,集中还款风险都近在咫尺。从资金结构来看,地方政府贷款中54%的期限在5年以上,2011年到2015年期间,大量地方债将进入还本付息期,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占24.49%和17.17%,2013年至2015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11.37%、9.28%和7.48%,2016年以后到期偿还的占30.21%。

  从债务分布来看,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在2011年和2012年到期较多,这直接导致地方政府这两年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根据模型预测,2014年以后,地方政府出现资金缺口(地方可支配收入-地方支出-还本付息)。即使考虑到借新还旧,即部分资金缺口可由银行新增信贷进行弥补,2015年后将会出现绝对资金缺口(地方可支配收入+新增债务融资-地方支出-还本付息).

  从债务负担来看,2013年、2014年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最沉重,随着平台融资集中到期,未来两年到期债务规模增长更快,而财政收入增幅则难以大幅提升,届时地方政府以及融资平台将面临更大还本付息的压力。

  因此,当前在控制增量的同时,必须对债务总量进行优化,采取“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化解债务风险,除了推出市政债之外,我们提出五大新方案:

  第一,就资产方而言,可考虑存量资产注入。将地方政府存量资产,比如路桥、隧道、水厂等,划拨给相应的投资集团,纳入投融资集团的固定资产。

  第二,成立地方“坏账银行”。建议成立地方“坏账银行”主要负责地方债和不良资产处置,其购入不良资产应采取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处置,可以对外转让。建立基础设施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退出机制,以便于地方退出部分国有股权,盘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运作手段为新项目筹集资金。

  第三,设立公共收益特别账户。可以考虑将部分城投债转为市政收益债,将公用事业类的城投债定位为市政收益债,并在地方政府预算中设立特别账户,进而从根本上降低政府融资对社会融资,特别是实体部门融资需求的挤出。

  第四,构建土地受让金管理和储备制度,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一是土地出让金收入经法定程序,可由土地储备机构、地方财政局、税务局及资产经营公司设置财政专户,保证收入及时纳入管理和储备机制内,其他部门不得私设账户。二是以实现财政支出责任配置与财政收入筹集能力相适应为目标,建立完善土地征收绩效评价体系。三是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受让,全国人大以及审计署必须发挥监督和审计的作用,加大审查和执法力度。四是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提高地方预算透明度。中长期来看,各级政府应编制完整的资产负债表。政府财政统计和预算报告应披露有法律效力的担保所导致的或有负债。

  第五,打破政府隐性担保体制。事实上,从制度成因上看,地方债务不受约束的扩张也与政府的隐形担保体制息息相关。政府隐性担保实际上是政府信用的一种使用,由于地方政府对融资成本不敏感,这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变成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资产,从而实体经济从融资市场挤出,加剧了产业结构的扭曲,导致“国进民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扩张,使得对资金有饥渴症的地方政府通过表外贷款、银行间债务融资等形式与其对接,大量资金流向了地方融资平台和政府驱动投资的行业,造成资源的严重错配。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各级政府间偿债职责不清、事权界限不明,一旦累计债务风险超过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势必逐级向上转嫁偿债风险,直接危及中央财政安全,而这也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不彻底改变中国政府的隐性担保制度,不尽快实现预算体制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建立财政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不实行隐性担保显性化,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担制度,中国的财政金融风险不断上升的局面难以根本性改变。

(责任编辑:DF127)

,五大新方案解决中国地方债真白爱梨 务风险

相关:

从资金供求关系看流动性偏紧  根据最新数据,国内资金面“流动性泛滥”与“流动性紧张”并存的局面将继续维持。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了1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在新增贷款方面,去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9万亿元,创出4年来新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去年我国连续多次出现了罕见的流动性紧张局面。继去年6月20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创出年内高点后,每到月末,货币市场各期限利率水平均会有所上扬。去年12月..

2014 现金依然为王   鉴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老百姓只有保住本金,才有可能在经济好转时大有作为。  在经历了全球创纪录的经济大衰退后,从2014年开始,美联储将逐步终结过去5年最为影响市场的因素—货币量化宽松。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全面真正复苏,目前几乎所有的“好”数据,都只是极低利率和“支持性”财政措施刺激的结果。  与此同时,英国经济的复苏,也是基于货币和财政政策。而欧洲各国也将在新的一年里,努力试图恢复经..

防范“债务冲击”需遏制投资冲动  “钱紧”连番上演强化利率中枢上移预期,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长期累积效应,宽松货币环境中被掩盖的债务膨胀风险在经济减速、去杠杆中逐渐显露的可能性大幅提升。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债务风险的区域性、集中性爆发将是经济工作一大重点,斩断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脐带、夯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应是防范债务冲击关键所在。  综合审计署审计结果、监管部门表态和机构测算数据等情况来看,近几年来各部门..

刘新华: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  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16日在“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层论坛”上表示,针对互联网金融对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证监会将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  一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实时有效的监管。证监会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究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制和职责分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避免监管缺位和重复监管,防止监管套利。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对涉及资本..

房地产调控不可能大幅放松  2014年房地产调控依然会延续2013年态势,不可能大幅放松,但将更强调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一线城市从紧,二线城市维稳,三、四线城市将有所放松。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  都说中国楼市是个“政策市”,而决策层的某些信号,又让人感到政策走向出现了些许新变化。  2013年10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强调住房保障。11月中旬三中全会召开,文件中与房地产..

2014全球展望:增长分歧  走过金融海啸,2014年景气明显回春,但经济增长的分歧愈趋扩大,全球也将再度重新洗牌。  在市场屡创新高一片叫好的情况下,我们须警惕这是否可能为下一个全球泡沫化的开端。股神巴菲特说过 “当群众害怕时就是我们贪心的时候,当群众贪心时就是我们应当害怕的时候”。虽然各项国际经济指标数字,无论是GDP增长,失业率,通货膨胀都在预期的情况下改进突破,但真正的隐忧则在于,这次的牛市,在一般民众身上却感受不到。..

央行有责任维持币值稳定  近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社会上关于“央行发行了所有货币”的理解有误,央行只发行M0总量部分,M2增长快主要是因为储蓄增长快,用“货币超发”来评价不科学,只要物价没大幅上涨,就不能说货币存在超发问题。  在目前国内信用创造倚重银行系统,金融压抑等加剧金融脱媒,市场多元化日益突出等背景下,用M2权衡货币超发确实不科学,因为货币超发是一种均衡状态偏离,而非数理逻辑,..

“美国资本回流”是伪命题  主流舆论一般认为,QE退出必然导致美国资本回流,美元随之大幅走强是水到渠成 、顺理成章的结果。然而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削减QE计划以来,美元虽有所上扬,但力度并不强劲。FOMC决议公布前,美元指数大约在80.04附近震荡,目前大约在80.94附近,累计上涨仅1%,表现似乎令人难以理解。其实,“美国资本回流”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美联储推出并数次扩大QE的确刺激了美国资本外流,但认为QE收缩将导致资本回流美国则略..

金融信息化政策宜“谨慎宽松”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日前表示,银行业在信息化条件下再出发,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在树立信息化创新理念的同时,在政策上应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采取谨慎宽松的原则。  在“第二届领航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董宝青表示,金融业不是一个竞争很充分很开放的行业,也许还是个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条件下所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要进行一次浴火重生,这个过程也许是痛苦的。对于互联网进..

资本市场改革重在实现公平  16日,山东省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山东舒朗服装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健民接受了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他对互联网冲击下传统服装行业的国际化路径及突围策略进行了阐释,并对当前资本市场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经济导报:你如何看待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的资本市场改革的信号?今后舒朗在上市融资方面有什么打算?  吴健民:企业要发展,在融资理念方面必须是多元化的。三中全会释放出了改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