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克友:员工持股计划“精准清仓”伤害市场信用

2017-03-31 01:58:28 来源:网络

摘要 如果猝不及防的坏消息就是“黑天鹅”,那么A股市场上的“黑天鹅”也太多了。比如,莱美药业投资者遇到的这一只。

  如果猝不及防的坏消息就是“黑天鹅”,那么A股市场上的“黑天鹅”也太多了。比如,莱美药业投资者遇到的这一只。

  3月30日,莱美药业发布2016业绩快报修正公告,称2016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由6279.64万元修正为707.21万元,由此业绩变动区间也由预增204.65%变为下滑65.69%。

  上述业绩变脸的原因在于海外投资失利,公司对全资子公司莱美(香港)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的Argos股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这完全是180度的大反转。不出意外,昨日的股市上,公司股价以大幅下挫之势来迎接这只“黑天鹅”的降临。

  但莱美药业的员工持股计划却完美地躲过了这只“黑天鹅”。此前公司曾在2月24日发布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中持有的公司股票15973059股已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全部出售完毕”。

  问题在于,就在此前约一个月的1月26日,莱美药业曾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2016年全年盈利预计6000万元~6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09%~215.34%。

  也就是说,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股票出售完毕的公告,恰好发生在业绩预增和业绩快报修正这两个公告之间。甚至莱美药业发布那个“关于生物医药基金投资项目进展的公告”(称“项目存在临床失败、不能获得FDA批准等风险”)的时间,也恰好处在员工持股计划清仓之后的2月25日。不得不说,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完美,甚至完美得有些不太真实。

  莱美药业的员工持股计划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避免了损失,甚至是赚取了利润。但莱美药业的投资者,特别是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跑掉、舍不得割肉的投资者,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遭受了损失。冰火两重天的分割线,只在于一方是公司的内部人,另一方是市场的外部人。

  上述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许只是一种巧合,而且看起来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失利的市场投资者,除了自认倒霉,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或者拿“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来聊以自慰。而莱美药业依然可以在市场上继续发展和交易,直到投资者淡漠了伤痛。

  但是这种员工持股计划的“精准清仓”,真的可以归结到市场风险的范畴,而令人无动于衷吗?在资本市场上,它仅仅是让一部分投资者损失了三五斗而无伤大雅吗?

  不是的,这样的事件,最大的伤害在于“信用”二字,包括企业的信用和市场的信用。

  为什么要搞员工持股计划?作为长期激励的一种形式,它的目的不过是要通过利益共享机制,来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公司竞争力,实现公司更好的发展,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当一个公司要搞员工持股计划的时候,它传递给外界的是这样一种积极有为的信号。投资者之所以买进股票,也就是对公司投下了信任票,把相应的资金托付给了公司。他们相信员工持股计划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回报。

  但显然,莱美药业的员工持股计划辜负了投资者的信任。在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期间,公司效益和股价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反而在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一结束,就在业绩预增的时间窗口,迫不及待地“全部出售完毕”,这带给投资者双重的伤害。一个将投资者抛弃的公司,一个连内部人都不看好的公司,还有什么企业信用可言呢?

  企业信用是整个市场信用的一部分。问题就在于,这种员工持股计划的“精准减持”或者“精准清仓”,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资本市场上司空见惯的现象。它所伤害的就不只是企业信用,更是整个市场的信用。

  所谓“精准”,就在于这些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满进行减持前后,往往会借助“高送转”等套路,通过利好消息来推高短期股价。今年年初,媒体曾报道,当时A股市场上,锁定期满的员工持股计划约有193个,其中40家上市公司41个员工持股计划宣告股票出售完毕,有24家公司在持股计划存续期间推出了最低10送转4股,最高转增30股的年度或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很难说,没有实际价值的“高送转”是不是为员工持股计划的“精准减持”而做嫁衣裳。

  尽管它们可能没有飞出莱美药业那样的“黑天鹅”,但是很难回避市场的质疑,即背后可能存在着相似的逻辑,由此对企业信用同样将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最终也是对市场信用的伤害。因为一个资本市场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有没有良好的信用。

  员工持股计划的“精准清仓”,是以信用为代价来换取了企业内部人的私人利益和短期利益。如果市场信用最终成为予取予夺的“公地悲剧”,这将是最可怕的地方。

(原标题:傅克友:员工持股计划“精准清仓”伤害市场信用)

(责任编辑:DF309)

,傅克友:张龄心 员工持股计划“精准清仓”伤害市场信用

相关:

叶檀:还想“离婚买房”? 这实在不是个聪明的举动摘要 截至3月底,今年累计有3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政策。调控的范围主要位于环渤海、长江中游、长三角经济圈等地,也蔓延到了江西赣州等中小城市。   截至3月底,今年累计有3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政策。调控的范围主要位于环渤海、长江中游、长三角经济圈等地,也蔓延到了江西赣州等中小城市。  调控的手法,包括提高隐性税收。如..

张敬伟:英欧“离婚”容易 谈拢“分手费”不容易摘要 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向欧盟正式递交脱欧信函。这也标志着英国脱欧程序正式启动。   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向欧盟正式递交脱欧信函。这也标志着英国脱欧程序正式启动。  梅首相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只有将这场维系了44年的“英欧婚姻”在两年内尽快结束掉。因为是“离婚”,双方显然都还有些怨气,譬如最主要..

数字央行渐行渐近摘要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工作会议在江苏扬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几年人民银行系统的科技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金融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并就做好2017年科技工作作出部署。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工作会议在江苏扬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几年人民银行系统的科技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金融科技工作面临的..

中国能否避免被列为汇率操纵国 川普欲修法案进行罚款摘要 【中国能否避免被列为汇率操纵国 川普欲修法案进行罚款】根据美国政府的两位知情人士,特朗普政府正在评估其惩罚汇率操纵国的权力范围,尤其是针对那些被认为故意压低汇率的国家,特朗普此举是要努力实现竞选时的诺言,打击他经常所谓的不公平的贸易。(中金网)   美国政府的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评估其惩罚汇率操..

伦交所德交所合并计划第三次告吹摘要 【伦交所德交所合并计划第三次告吹】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29日表示不批准伦敦证券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的合并交易,原因是出于反垄断监管等因素的考虑。伦交所和德交所的合并计划第三次宣告失败。(经济参考报)   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29日表示不批准伦敦证券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的合并交易,原因是出于反垄断监管等因素的..

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5.8万 就业市场依然强劲摘要 【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5.8万 就业市场依然强劲】美国截至3月2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5.8万,虽然高于预期值24.7万,但是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且为连续第108周低于30万的门槛,连续时间创1970年以来最长,表明美国就业市场非常强劲。   北京时间20:30,美国公布了3月25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   数据显示,美国3月2..

英国:工资不给力 加息难“起脚”摘要 【英国:工资不给力 加息难“起脚”】英国自2009年以来一直维持0.5%的极低利率水平,甚至还在2016年8月下调至0.25%,英国央行目前仍维持着43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规模。迟迟不采取行动,让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承受了一定的压力,有人批评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们可能低估了通胀未来上升的可能性。(经济参考报)   美国再..

希腊与国际债权人达成部分一致摘要 【希腊与国际债权人达成部分一致】据外媒报道,希腊和国际债权人就新一轮救助的相关谈判仍在进行之中。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表示,希腊与国际债权人在部分谈判内容方面达成了一致。(经济参考报)   据外媒报道,希腊和国际债权人就新一轮救助的相关谈判仍在进行之中。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表示,希腊与国际债权人在部分谈判内容方面..

欧股小幅收涨 德国DAX收涨再创新高摘要 【欧股小幅收涨 德国DAX收涨再创新高】东方财富网31日讯,周四欧洲股市小幅收涨,德国DAX指数上涨0.44%,创下了自2015年4月以来的收盘新高。英国富时指数在29日英国正式开始脱欧之后不愠不火,今日小幅收跌0.06%,英欧双方究竟是否能达成合适的脱欧协议,甚至到底能不能达成协议也仍然是个未知数。 点击查看行情  东方财富网31日..

消费支出强劲 美国第四季度GDP年化率升2.1%摘要 【消费支出强劲 美国第四季度GDP年化率升2.1%】美国2016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终值上升2.1%,升幅高于预期值2.0%,因消费者支出强劲,但是增速相对第三季度的3.5%而言,仍是处于放缓状态。且有迹象表明,美国活动在今年初有进一步放缓迹象。   北京时间3月30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16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