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重构, 中国如何寻求新型全球化发展?

2017-03-18 02:18:10 来源:网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步入深度调整与结构再平衡的“新平庸”状态。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以大规模跨国投资驱动、高增长中间品贸易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步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原有的以“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为核心链条的全球贸易大循环变得愈发不可持续。因此,如何从促进全球价值链深度整合与合作的角度来寻求新型全球化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战略命题。

  本质而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出现了三次跨国大转移,制造业跨国投资、技术合作、合同制造等大大推动了生产全球化,特别是随着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和内部生产网络的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在生产、制造、流通领域的突出表现,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也由此形成。

  全球价值链模式下中间产品贸易增多,全球生产由跨国投资驱动、服务贸易对生产网络的运转发挥重要作用,使其早已成为“全球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本世纪以来,国际分工越来越表现为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的多层次分工。国际分工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逐渐由产业间分工发展为产业内分工,进而演进为以产品内部分工为基础的中间投入品贸易(称为产品内贸易),从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对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全球市场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制造”正在取代“美国制造”、“德国制造”、“中国制造”成为新的大趋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时代,各国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和依存度大大提高,一国产业结构必须在与其他国家产业结构互联互动中进行,在互利共赢中实现动态调整和升级,也因此才能获得资源整合、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红利。

  在全球价值链时代,各国经济发展愈发依赖于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和升级。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全球价值链,本身不能保证一国能够获益,更无法确保一国自然地向全球价值链更有利的位置攀升,甚至可能落入低附加值活动的陷阱。当前,以全球价值链为代表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正处于新的调整时期。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核心在于提高产品/产业的国内增值率。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取决于其专业化深度,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贸易量上,更体现在对全球价值的创造与获取程度上,一国产业升级也变得错综复杂,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一个国家边界内研究产业升级,而要放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去研判国家间的产业竞争与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APEC等纷纷致力于建立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全球价值链政策的研究制定,旨在改善全球价值链效率,推动各国政府、企业、私人部门的公私合作,全面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进而构建包容性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全球价值链革命带来一系列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全球价值链和贸易深入融合的结果之一是在全球贸易中,中间产品的贸易份额超过最终产品的贸易份额。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环节,以及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对全球贸易存在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这意味着中国不但没有压缩,反而给其他经济体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一方面,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化与演变,中国深度融入了全球分工网络体系,继续沿用传统贸易统计进行贸易问题的分析以及决策,将不可避免导致对现实的误读和歪曲。

  另一方面,在全球生产网络与增加值贸易发展的背景下,一国产业升级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一个国家边界内研究产业升级,而要放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去研判国家间的产业竞争与贸易利益分配问题,特别是当前全球价值链的“服务化”、“数字化”大大改变了国际贸易形态,改变了原有贸易利益的内涵,急需新的贸易统计方法和框架,即以增加值贸易统计来支撑相关的分析与决策。

  基于这样新型全球化的背景,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面向全球价值链的国际贸易治理新框架来促进全球贸易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为世界各国开辟了促进增长、提高竞争力和创造就业的前景,是理解“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而全新视角。然而,近几年来,出现了具有排他性质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分离主义在内的“逆全球化”,甚至是“去全球化”的浪潮,不仅影响了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合作,更导致全球贸易增长遇阻。然而,全球化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全球化随着历史潮流不可逆转,以新一轮技术革命、数字革命为代表的产业重组和全球价值链重构,正为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积聚新的力量和新的发展动能。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包括亚太区域在内的全球经贸格局正在步入框架重构的阶段。摩擦、冲突、碰撞将会前所未有,这对于积极倡导“全球化”,主张构建“包容性”全球价值链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挑战,但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中国需要以全球价值链重构为契机全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也需要更好地贡献治理理念和治理规则这样的“公共产品”,来创造新的全球化净收益。

,全球价值链猪猪岛 重构, 中国如何寻求新型全球化发展?

相关:

制度创新的更深度试验摘要 在美联储3月16日加息的负面影响尚未得到全面评估的背景下,2017年第一季度很快就将过去,但水晶球还在转——关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L型走势的各种认知中,最乐观的预测莫过于“一竖结束,一横开始”。若由此来观察中央政府要在全国推进扩大自贸区建设试点的各种更积极行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再扩自贸区:  在美联储3月16..

接续“地方文脉”与去消费化设计   乡建运动新模式:   “我的微信里农民多、村干部多。”艺术乡建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设计师曾鸣说,现在几乎每天都有艺术家找到他问,可以去哪个乡村参与项目,也有一些村落同他联系乡建的可能性等等。曾鸣经历的背后是中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村落改造热火朝天。而近几年的许村、郝堂村等艺术乡建项目的成功,则让艺术乡建炙手可热。   毫无疑问,艺术乡建给那些曾经凋..

公开市场利率也是“利率” ■冉学东   3月16日,美联储如期加息,中国央行紧跟,随后在公开市场上调了逆回购、SLF、MLF操作利率,此后央行在官网专门发文解释上调市场利率和加息的不同。不过在笔者看来,公开市场利率毕竟也是利率,尽管跟上调存贷款利率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未来美联储连续加息,央行也如此跟随,则存贷款利率不可能静观不变。   我们发现,中国央行对于美联储加息的反应是相当敏感的,去年12月..

媒体评“辽宁砍85个处室”:改革就该刀刃向内原标题:猛砍10%处室,改革就该“刀刃向内”革自己命的改革往往最难,割自身“肉”的改革往往也最慢。辽宁省政府砍掉10%的处室,难得就难得在真拿自己开刀。据《人民日报》报道,2016年下半年以来,辽宁进行新一轮机构改革,省政府55个部门精简处室85个,减少处室的绝对数量占10%左右;减少行政编制296人,其中,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192名。这也是近年来辽宁省机构改革动作最大的一次。“改革最难的是革自己的命”,诚如此言。现..

政府报告纳为重点民生工作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监管需加码   残疾人就业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把残疾人就业纳入了重点民生工作中。   “近年来国家在残疾人补贴、就业、康复三方面投入很大,确实让残疾人得到了很多实惠,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个别地方还存在着一些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预算安排不合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不合规的现象;为此,我提出了《关于依法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监管确保真正用于..

个税递延“四两拨千斤” 养老政策多层次覆盖在望摘要 财政部网站近日刊文表示,相关部委对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涉及的相关政策和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已基本形成政策建议。   财政部网站近日刊文表示,相关部委对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涉及的相关政策和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已基本形成政策建议。  个人税收递延的本意是,由个人自愿建立个人养老账户,对在规定额度..

朱建民:加速国家 无障碍标准化建设   全国两会期间,有这样一个微信群特别活跃,群里容纳了不同界别的各地政协委员,内容讨论最多的就是无障碍环境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奥克集团董事长朱建民就在其中。   据了解,朱建民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速国家无障碍标准化建设的提案》,并且牵头起草提交了一个设立无障碍日的提案,号召群里的委员联合署名,同时提出,从信息无障碍和消费无障碍上多投入,为有特殊需求的..

中美贸易战或“争而不战”摘要 中美关系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位身家亿万的美国总统曾一再指责中国利用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从美国手中窃取工作机会,并威胁中国“如果现在不改变策略,将以更高的关税进行报复”。目前越来越多的迹象也表明,美国政府正在认真考虑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总理记者会“首问”信号:  3月15日上午举行..

完善政策导向 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摘要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由来已久,巴西早在1931年就规定其国内销售的汽油必须添加2%-5%的无水乙醇。近几年,高能源价格刺激和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才使得生物质能真正为各国政府重视。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形式主要是发电、制取可燃气体及液体燃料等。各国对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主要考虑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有两个主要原因是相同的,即能源替代和环境保护。 ..

加速转型升级 提升工业大数据服务水平摘要 2017年,大数据产业发展正迎来“黄金期”,产业聚集将进一步特色化发展、创新驱动仍将是产业发展“主基调”、政务及工业大数据将成“焦点”。但同时,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也存在工业大数据服务能力薄弱、产业统计和评估指标体系缺失、产业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交易市场机制和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数据跨境流通给国家主权和安全带来挑战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