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贸易逆差说明了什么?

2017-03-11 02:41:59 来源:网络

摘要 今年2月份中国贸易数据令人大跌眼镜。不仅出现自2014年2月以来的三年首次贸易逆差91.5亿美元,而且出口与外汇储备数据与1月份趋势出现背离,给理解当前外贸形势与汇率变动增加难度。久违的贸易逆差说明了什么?出口弱而进口强的背后又有何意义?

  今年2月份中国贸易数据令人大跌眼镜。不仅出现自2014年2月以来的三年首次贸易逆差91.5亿美元,而且出口与外汇储备数据与1月份趋势出现背离,给理解当前外贸形势与汇率变动增加难度。久违的贸易逆差说明了什么?出口弱而进口强的背后又有何意义?

  在笔者看来,2月份贸易逆差的出现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中国内需的强劲复苏,尤其是基建投资旺盛,带动进口需求同比大幅改善。可以看到,以美元计价的2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速大增至38.1%,比1月份提升21.4个百分点。

  这与今年以来高频数据普遍呈现的国内基建投资加速相互验证。例如,用于机械工程的挖掘机2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98%,大幅超出市场预期;1月份重型载货车销售增幅达到125.15%,是近6年来新高;1月份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同比增速10.4%,比去年底继续加快;2月份官方与财新制造业PMI同时向上反弹;1月份中长期贷款创近两年新高,企业贷款需求增加等等。

  同时,进口反弹是量价齐升的表现。例如,2月份煤炭、铁矿石、原油进口同比分别增加145.1%、107.9%和69.4%。其中,进口价格上涨贡献较大,煤炭价格2月份同比是去年同期的一倍,铁矿石价格同比涨幅近80%。相应的,煤炭、铁矿石进口量分别增加30.6%和13.4%。而进口价格上涨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相关,反映了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增加。

  另一方面,贸易逆差的出现与贸易数据存在季节性扭曲有关。2月份出口并未延续1月份出口强劲反弹的态势,以美元计价出口转为同比下跌1.3%。但在笔者看来,外贸月度数据波幅很大,特别是1-2月份,由于外贸数据受春节季节性干扰,往往是全年波幅最大的月份。例如,2011年1月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价37.64%,2月份出口同比2.35%,二者分别是全年出口增速最大最小极值。2016年1月、2月出口增幅分别下降至-15.2%和-28%,亦是全年最低增幅,且与相近月份贸易情况差别甚远。

  从这个角度来看,短短一个月,在海外形势没有风云突变的背景下,笔者倾向于将造成2月份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季节性扰动。一种排除干扰的办法是参考投资、消费、工业生产等主要经济数据的处理方式,将1-2月份外贸情况合计考虑,简单处理后发现,以美元计价,1-2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4%,进口累计同比增长26.4%,分别高于去年12月份的-6.2%和3.11%,显示内外需同时改善的局面。

  当然,虽然总体出口数据有扭曲成分,但出口数据结构上的变化亦不乏亮点。不难发现,2月份高科技产品出口仍然增速较快。即虽然传统劳动密集性产品如玩具、鞋等出口分别从1月份41.6%、3%大幅下降至2月份的-4.1%和-27.6%,但资本密集性产品出口提升较大,高科技产品出口从1月份2.6%反弹至11.2%。

  基于此,笔者认为,尽管2月出现了3年来的首次贸易逆差,但并非长期趋势,不意味人民币会贬值加剧。在资本项目管制仍然奏效、国内货币政策比去年趋紧、国内经济稳步改善以及美元透支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四大因素支持下,资本外流趋势得到了缓解,预计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望企稳,预计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空间很小。

  当然,中美贸易前景是影响今年外贸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但在笔者看来,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助于降低贸易战爆发的可能性:一是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态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预计稳定汇率仍然是决策层的重要考虑;二是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减少,2月份对美国顺差从1月份的214亿美元下降到104亿美元,减少了一半;三是美国出口大增,经季调后,1月份美国出口同比增速7.43%,是2012年3月以来的新高。

(原标题:久违的贸易逆差说明了什么?)

(责任编辑:DF319)

,久违的贸易逆差说7天酒店官网 明了什么?

相关:

企业融资需求稳增 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摘要 信贷增速保持平稳,积压居民房贷需求消化缓慢。2月份人民币贷款一定程度上高于市场平均预期水平达1.17万亿元,一方面由于信贷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另一方面则是前期火爆楼市所积压的居民中长期贷款释放较为缓慢。前2个月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多增5596亿元,中性货币政策下为支撑对实体经济的中长期信贷投放,前2个月票据融资大幅减少6939亿元,这也为满足逐渐企稳的实体经济信贷融资需..

从家电涨价看原材料价格向CPI的传导摘要 近期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产品纷纷掀起涨价潮。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家电提价潮背后的重要推手。而家电价格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市场对上游向下游传导、后续CPI整体可能上涨的担忧。那么,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否会广泛传导至家电、服装等日用工业品,并大幅推高CPI呢?笔者尝试从行业集中度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   近期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产品纷纷掀..

如何精准加力补短板摘要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针对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大补短板力度。为什么要补短板,补短板与供给侧和需求侧是什么关系,未来要补哪些“短板”,如何补短板?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指出,要针对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

韩俊:鼓励中国企业参股国外农业公司摘要 3月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在一次论坛上指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主要是指投资参与食品供应链中的加工、储运和销售等非种植和非养殖环节。他同时对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作了具体分析。当天,韩俊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重阳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从宏观全局看破解“三农”难题》,结合最新经济形势,对农业供..

上交所:适时建立绿色公司债板块摘要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3月10日表示,上交所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公司债券申报受理及审核绿色通道;适时发布绿色公司债指数、建立绿色公司债板块。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3月10日表示,上交所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公司债券申报受理及审核绿色通道;适时发布绿色公司债指数、建立绿色公司债板块。  据该负责人介绍,截至2017年2月底,上交所共受理约30家发行人的绿色..

首宗利用沪港通跨境操纵市场案查办 当事人被罚逾12亿元摘要 3月10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证监会日前对首宗利用沪港通跨境操纵市场案件的当事人作出顶格行政处罚,两案罚没款合计逾12亿元。   3月10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证监会日前对首宗利用沪港通跨境操纵市场案件的当事人作出顶格行政处罚,两案罚没款合计逾12亿元。  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介绍,近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密切合作,果..

新股发行节奏未变 证监会核发10家企业IPO批文摘要 证监会昨日下发今年第8批IPO批文,10家企业筹资总额不超过49亿元。证监会要求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沪深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由此,今年以来,已经有88家企业拿到了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434亿元。   证监会昨日下发今年第8批IPO批文,10家企业筹资总额不超过49亿元。证监会要求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沪深交易..

首批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证券化正式落地摘要 3月10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向证监会提供了首批9单PPP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推荐函,其中对符合挂牌条件的固安工业园区供热、杭州庆春路隧道等资产证券化项目发放了无异议函。这意味着首批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证券化正式落地。   3月10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向证监会提供了首批9单PPP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推荐..

证监会上半年将现场检查三类IPO在审企业摘要 3月10日,就IPO在审企业现场检查问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目前有关2017年上半年IPO企业现场检查工作正在准备安排中,检查对象包括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中被抽中企业;根据标准不降、条件不减的原则享受“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的贫困地区申请IPO的企业;日常审核中有必要实施现场检查的企业等三类企业。   3月10日,就IPO在审..

QE结束前加息?一则传闻引发欧元创新高债市重挫摘要 周五,消息人士称因考虑到欧元区经济的结构问题,欧洲央行讨论了购债计划结束前进行加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