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广:房地产繁荣不可持续 今年会出现下调

2014-01-15 11:06:38 来源:网络

  1月15日,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在其博客上表示,房地产繁荣不可持续,2014年房地产会出现下调。

  王小广称,房地产的繁荣是过去的因素,这个因素不可能持续到下一个阶段。“我以为房地产发展要降速。这是中国未来经济下行的压力的关键因素。上行的因素毫无疑问是我们的改革,改革红利,特别是市场化的改革推动,民间投资或者消费有可能潜力被激发出来,包括热议的电商”

  至于为什么会预测房地产将出现中长期的调整,王小广表示,这个分析不外乎三个原因,“房地产的调整包括房地产需求的放慢、投资放慢、价格因素的调整。我很不同意很多人的看法,一线城市房地产没有更大的潜力,二三四线城市完蛋了,供过于求。我不同意这个观点,2013年我们看到房地产在悄悄发生很大变化,不光是价格上的分化,需求也有分化,但是分化的结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线城市越有潜力,增长越没有泡沫。恰恰相反,价格反映了一线城市泡沫最大,调整压力最大的是一线城市。”

  王小广指出,自己的结论是:决定房地产的增长趋势是决定宏观经济环境,是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包括金融政策,资金面有变化。“金融环境支持房地产,就会支持房价的上涨。2013年为什么涨?就是因为支持。经济不好是因为实体经济不好。但是2013年金融环境9%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实体经济跟金融有分离,实体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房地产会更繁荣。这个格局还是因为资金不足。如果资金流不断涌入房地产,房价肯定要涨。”

  “我预计2014年房地产下调真的会出现,价格下跌不一定马上发生。这是金融对房地产形成很大的压力。”王小广说。

  第二个房地产要调整的因素,王小广称,毫无疑问来自于价格,房价太高了,越来越少的人能购买房,收入越高的人不买了。房价最高的时候,没有房子的人对应的是收入最低的人,完全是不对称的。他进一步表示,现在完全是靠投资性需求来支撑,靠一些恐慌性的需求。因为预测北京的房价还要涨,3万的飙升5万,5万的飙升到8万。房价和收入比太高,没有投资性需求,房价肯定狂奔向下,房价完全靠投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跟金融环境有关,金融投资环境不好,房价会下跌。

  此外,王小广强调,第三个原因是剩,制造业过剩、房地产过剩。“不管是专家还是房地产开发商都认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过剩,走到南京、杭州这些地方,房子非常非常多,太多了。因为投资性需求,无限膨胀。所以,房地产过剩和其它过剩是一样的,房价上涨是供不应求,完全是资金推动。过剩也会导致调整。”

  “这三个因素的结合,调整就会出来,我也不预测调整会达到多少。”王小广说。

(责任编辑:DF120)

,王小广郑州招商加盟 :房地产繁荣不可持续 今年会出现下调

相关:

赵晓:2014年货币政策放松可能性有多大?  2014年伊始,在季节性财政存款投放的带动下,市场利率显著回落,但利率中枢上行却是不争的事实。当后续春节现金需求加之财政存款上缴袭击1月份资金面时,市场利率恐将再度攀升。可以预计,在2014年,关于货币政策的关注将是贯穿全年的主题。   央行第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同时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增强金..

今年房地产调控或维持中性  去年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并没有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重大政策。之后几个月,包括北京、上海一些地方政府主动收紧了现有贷款和限购政策。但效果不彰。  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去年12月份中国100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同比上涨了11.5%,同期北京和上海的房价分别上涨了28.3%和15.6%。此时,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再度成为呼吁中国政府控制楼市升温人士的关注焦点。  中国国土资源部网站显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徐德明在..

叶檀:传统外贸日子会更难过 改革阵痛才刚开始  人民币“外升内贬”,说明人民币真实汇率上涨,从一年期NDF(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报价看,人民币升值趋势未变。  2014年伊始,全球汇率、股票市场进入又一个短期逆转期,说明全球经济动荡远未结束,人民币持稳有利于全球经济稳定,人民币如果加入大幅震荡的行列,会掀起又一轮腥风血雨。  货币作祟的结果就是金融市场震荡加剧,收割羊毛的过程更加血腥。在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做空日元大获其利后,日元反弹。1月14日,..

汇丰:明年内地经济增长有望加快  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14日在汇丰年度经济展望会上表示,2014年中国将有一系列更具体的改革措施出台,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速维持在7.5%以上,到2015年改革措施效应全面显现后,经济增速将再度加快。  他表示,多项措施有望走在改革前列,包括存款利率市场化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加速、营改增范围进一步扩大、市政债发行增加、能源价格进一步改革、推进简政放权。  由于欧美经济好转,..

阻隔资金饥渴倒逼机制传导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实体经济结构调整难题往往转化为金融面的资金问题,进而倒逼中央银行被动提供流动性支持。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曾多次出现,最近一段时间因融资成本上升呼吁货币政策适度放松的呼声有所强烈。而过去多年实践已经表明,中央银行单纯地、被动地向市场注水,并不能有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反而会强化实体经济“资金饥渴”的运行特征,进一步助长房地产与金融领域的虚假繁荣,极大地增加..

政策松而后紧必大幅提高利率  今天世界经济遇到的困难,其实是政策的困难,深层次又是财政货币制度的困难。  主流经济学认为,扩张货币可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但实际情况并非总是这样。货币扩张后最终会因为通货膨胀而不得不紧缩,扩张之后再紧缩,必然大幅提高利率,扼杀经济。  货币扩张,也许短期消费物价指数不会上涨,但一定是资产价格上涨了。随着资产价格上涨,最终价格上涨会传导到消费品市场。当消费品价格上涨后,政府就必须要收缩货币了..

高失业率成欧洲经济复苏拦路虎  希腊青年人失业率高达50%以上,去年5月曾录得65%的历史新高,到了可怕的地步!  本文着重谈谈“欧猪五国”(Piigs)的经济状况。  在经历了经济创纪录的长期衰退之后,欧洲各国都在努力试图恢复经济增长,但南欧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两位数的失业率,则已经并将继续拖累整个欧洲。  2013年11月上旬,欧盟上调了2014年南欧五国失业率的预测,并下调了它们的经济增长预测。  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

“第一贸易大国”背后隐忧犹存  近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表示,去年中国全球货物贸易将超越美国,位居榜首几成定局。为此,部分观点认为,美国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地位被颠覆,中国已重新崛起。  这一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与巨额贸易规模相伴随的是中国福利的隐性外流及生态破坏。而且贸易规模优势能否聚敛出贸易强国地位也是个疑问,因为中国经济结构属于典型的分割经济特征,浓重的管制使市场缺乏自律自治能力和定价效率,而这使中国短期内很难把贸易规模优..

叶檀:人民币升值趋势未变  人民币“外升内贬”,说明人民币真实汇率上涨,从一年期NDF(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报价看,人民币升值趋势未变。  2014年伊始,全球汇率、股票市场进入又一个短期逆转期,说明全球经济动荡远未结束,人民币持稳有利于全球经济稳定,人民币如果加入大幅震荡的行列,会掀起又一轮腥风血雨。  货币作祟的结果就是金融市场震荡加剧,收割羊毛的过程更加血腥。在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做空日元大获其利后,日元反弹。1月14日,..

美国地方政府债运行机制及启示  美国联邦制赋予各级政府平等的举债权,地方政府债发行较早且规模较大。地方政府债以当地政府的未来税收能力作为抵押,具有类似主权债的低风险特征,但由于缺乏应对危机的救助手段,近年来,美国地方政府申请破产或者出现技术性违约的案例逐步增加。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地方政府财务危机的成因。尽管我国在中央地方关系、财税制度、政府运营等方面与美国有本质区别,但是美国地方政府债的发展规律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