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2014年货币政策放松可能性有多大?

2014-01-15 10:52:47 来源:网络

  2014年伊始,在季节性财政存款投放的带动下,市场利率显著回落,但利率中枢上行却是不争的事实。当后续春节现金需求加之财政存款上缴袭击1月份资金面时,市场利率恐将再度攀升。可以预计,在2014年,关于货币政策的关注将是贯穿全年的主题。

  央行第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同时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本次例会上,央行并没有再提此前的“加强流动性总闸门调节作用”的说法,改之以“保持适度流动性”代替。这当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央行将放松货币政策,今年的目标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平稳,又要化解金融领域风险,还要为改革留出充分的空间。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央行强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改,这大概率将继续推动利率中枢上移。如此多的目标需要货币政策来平衡,那么,也只有“适度”能够代表其意。

  易紧难松,这应该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一个常态。那么,货币政策今年真的就不会松动吗?笔者认为当有两种情况出现时,有可能会带动货币政策放松:其一是经济增长出现显著滑坡,超出政府所能容忍的下限;其二是局部地区或行业出现信用违约事件,并由此可能会加大全局性信用收缩风险。但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对于第一种情况,应该讲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市场对2014年GDP增长的一致预期在7.5%左右,比2013年略低,甚至有机构给出7%以下的预测。诚然,从目前货币政策来看,对今年经济增长不会构成推力,但如果仅以线性外推的逻辑来思考今年经济,则可能会错过一些已经积极变化的因素。

  例如,2014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被低估的可能。2012年出口仅增长7.9%,去年增长也大致在8%左右,出口连续两年对GDP的拉动为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这是从内部把出口稳增长的重要性提高了。从外部来讲,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仍在持续,IMF近期持续表态将上调美国及日本经济增长预期,欧元区2014年亦将摆脱技术衰退的泥淖而重回正增长。外部条件的转暖是支撑中国出口的最大动力,一般而言,OECD综合领先指标(CLI)领先我国出口增速3-6个月,目前这一指标自2012年9月以来仍在持续攀升。而从去年三季度以来,我国贸易的四大伙伴除日本稍逊外,美、欧及东盟出口同比增速均持续转暖,如今年这一态势能够继续,则出口增速全年有望重回10%的增长甚至更高,这将直接对GDP形成正向拉动作用。

  此外,消费情况今年应该不会比去年更差。去年消费增速很大程度受到餐饮收入大幅下滑的影响,今年的反腐倡廉仍将对餐饮行业构成冲击,不过从基数效应的角度考虑,其对同比数据的影响将较去年大幅下降。消费增速全年有望较去年回升1个百分点甚至更多。

  因此,一部分积极因素的改善可能会使得全年经济增长并没有想象中的差,且考虑到政府推进改革和结构转型的决心,全年因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而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第二种情况而言,去杠杆是贯穿2013年金融市场的主题,管理层对地方融资平台和债务扩张问题的担忧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收紧的主要原因。从本次审计署债务审计结果看,今明两年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的高峰期,到2015年末需要偿还的债务占比达到53.9%,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借新还旧、再融资的压力较大,加之地方融资平台自身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较弱,将不可避免导致流动性风险上升。

  虽然债务总体可控,但局部信用风险不排除一触即发的可能,这就使央行面临两难局面。央行既希望通过信用事件来降低金融领域风险偏好,又要防控局部信用风险上升成为全局风险的可能,因为一旦引发系统性信用风险,资产价格的大幅收缩必将刺破金融泡沫。

  不过,管理层显然对此亦有所应对。发改委近日就企业债市场发展答记者问时谈到,目前已部署六点工作来防范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其中就包括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对“高利短期债务”进行置换和对无法完工实现预期收益的建设项目允许发行适度规模新债来“借新还旧”。因此,总体看今年发生系统性信用风险的可能性也较低,局部风险不碍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从上述两种情况的分析看,货币政策今年大概率将继续保持中性,而偏紧的动力可能要略强一些。当然,扰动货币政策的因素还很多,比如美联储的退出QE进程,全球经济增长态势等等。今年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亦是经济增长背景错综复杂的一年,归根结底,面对复杂局面,央行调控的艺术性将受到极大考验。

  (赵晓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DF068)

,赵晓: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货币政策放松可能性有多大?

相关:

今年房地产调控或维持中性  去年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并没有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重大政策。之后几个月,包括北京、上海一些地方政府主动收紧了现有贷款和限购政策。但效果不彰。  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去年12月份中国100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同比上涨了11.5%,同期北京和上海的房价分别上涨了28.3%和15.6%。此时,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再度成为呼吁中国政府控制楼市升温人士的关注焦点。  中国国土资源部网站显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徐德明在..

叶檀:传统外贸日子会更难过 改革阵痛才刚开始  人民币“外升内贬”,说明人民币真实汇率上涨,从一年期NDF(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报价看,人民币升值趋势未变。  2014年伊始,全球汇率、股票市场进入又一个短期逆转期,说明全球经济动荡远未结束,人民币持稳有利于全球经济稳定,人民币如果加入大幅震荡的行列,会掀起又一轮腥风血雨。  货币作祟的结果就是金融市场震荡加剧,收割羊毛的过程更加血腥。在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做空日元大获其利后,日元反弹。1月14日,..

汇丰:明年内地经济增长有望加快  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14日在汇丰年度经济展望会上表示,2014年中国将有一系列更具体的改革措施出台,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速维持在7.5%以上,到2015年改革措施效应全面显现后,经济增速将再度加快。  他表示,多项措施有望走在改革前列,包括存款利率市场化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加速、营改增范围进一步扩大、市政债发行增加、能源价格进一步改革、推进简政放权。  由于欧美经济好转,..

阻隔资金饥渴倒逼机制传导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实体经济结构调整难题往往转化为金融面的资金问题,进而倒逼中央银行被动提供流动性支持。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曾多次出现,最近一段时间因融资成本上升呼吁货币政策适度放松的呼声有所强烈。而过去多年实践已经表明,中央银行单纯地、被动地向市场注水,并不能有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反而会强化实体经济“资金饥渴”的运行特征,进一步助长房地产与金融领域的虚假繁荣,极大地增加..

政策松而后紧必大幅提高利率  今天世界经济遇到的困难,其实是政策的困难,深层次又是财政货币制度的困难。  主流经济学认为,扩张货币可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但实际情况并非总是这样。货币扩张后最终会因为通货膨胀而不得不紧缩,扩张之后再紧缩,必然大幅提高利率,扼杀经济。  货币扩张,也许短期消费物价指数不会上涨,但一定是资产价格上涨了。随着资产价格上涨,最终价格上涨会传导到消费品市场。当消费品价格上涨后,政府就必须要收缩货币了..

高失业率成欧洲经济复苏拦路虎  希腊青年人失业率高达50%以上,去年5月曾录得65%的历史新高,到了可怕的地步!  本文着重谈谈“欧猪五国”(Piigs)的经济状况。  在经历了经济创纪录的长期衰退之后,欧洲各国都在努力试图恢复经济增长,但南欧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两位数的失业率,则已经并将继续拖累整个欧洲。  2013年11月上旬,欧盟上调了2014年南欧五国失业率的预测,并下调了它们的经济增长预测。  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

“第一贸易大国”背后隐忧犹存  近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表示,去年中国全球货物贸易将超越美国,位居榜首几成定局。为此,部分观点认为,美国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地位被颠覆,中国已重新崛起。  这一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与巨额贸易规模相伴随的是中国福利的隐性外流及生态破坏。而且贸易规模优势能否聚敛出贸易强国地位也是个疑问,因为中国经济结构属于典型的分割经济特征,浓重的管制使市场缺乏自律自治能力和定价效率,而这使中国短期内很难把贸易规模优..

叶檀:人民币升值趋势未变  人民币“外升内贬”,说明人民币真实汇率上涨,从一年期NDF(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报价看,人民币升值趋势未变。  2014年伊始,全球汇率、股票市场进入又一个短期逆转期,说明全球经济动荡远未结束,人民币持稳有利于全球经济稳定,人民币如果加入大幅震荡的行列,会掀起又一轮腥风血雨。  货币作祟的结果就是金融市场震荡加剧,收割羊毛的过程更加血腥。在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做空日元大获其利后,日元反弹。1月14日,..

美国地方政府债运行机制及启示  美国联邦制赋予各级政府平等的举债权,地方政府债发行较早且规模较大。地方政府债以当地政府的未来税收能力作为抵押,具有类似主权债的低风险特征,但由于缺乏应对危机的救助手段,近年来,美国地方政府申请破产或者出现技术性违约的案例逐步增加。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地方政府财务危机的成因。尽管我国在中央地方关系、财税制度、政府运营等方面与美国有本质区别,但是美国地方政府债的发展规律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健..

今日7新股发行 顶格申购需110万元  继奥赛康(300361)之后,原本计划在本周二申购的慈铭体检(002710)等多家公司纷纷宣布暂缓发行,造成昨日新股发行 “轮空”。这让部分钟情于打新的投资者担忧可能出现无法预知的变化。不过,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恒华科技(300365)在暂停一天之后再次启动招股程序,以及众信旅游(002707)等多家公司按原计划发行,显示新股发行依旧在按照既定方向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一天的暂停之后,今日(1月15日)将有多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