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如果国企改革不到位 难免为A股捏一把汗

2013-11-28 11:58:47 来源:网络

  国企改革土地改革金融改革,是我国未来的改革重点,关系改革成败。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于国企改革的表述,正在被各界解读,一些解读偏离市场化的方向,向着产融结合、权力更大的方向疾驶。片面解读与反对改革混合,将使国企改革夭折。

  11月25日上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决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今后不仅是民资,也允许外资控股国有企业。下午,澄清出炉,指媒体错会其意。笔者在“控股”的新闻下看到了如潮的反对意见。控股国企是敏感地带,稍不小心就会滑入国资流失的泥潭。

  国资委研究者强调了混合所有制的另一面。11月22日,《人民日报》采访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后者表示,未来将允许更多国有经济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到2020年,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除少数特殊领域外,大部分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可以根据需要实施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也可以实行优先股、黄金股等形式。关于“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楚序平表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具有显著的投资银行特征,主要进行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公司证券发行等业务。

  另据《东方早报》报道,上海进行的国资改革试点,创新之一可能就是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

  显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仿效淡马锡,试图以市场化的运营提高效率,以国资管理与投资保障产权。

  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就是为企业具体管理松绑,通过资本运作得到终端控制权、得到红利。让人担忧的是,如果体制不改,无形之手不仅伸进产业,还伸进资本运作,不仅充当产业资本家,还充当投行、定价者,国企改革会越改越糟,中国证券市场的公平会进一步倾覆。

  A股市场的乱象就是前车之鉴。国企上市吸纳公众股东,境内外投资者均可投资,已经是“混合所有制”,但过去为了保障控股权,人为压低公众股比例,以超高价发行。混合所有制如果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础上,低效的用工、薪酬、治理结构一概不变,民资、外资参股不可能改变国企本质。

  国企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效率,国企改革遭遇的瓶颈是用工、薪酬、治理等机制方面无法获得突破。不管以什么名义,无法提高效率、试图操纵市场的改革注定会失败。

  市场本来就有投行,有风投,国资没有必要强行插手,如果日后各省都有几个投行,市场投行专业人士就得去喝西北风,或者让市场人士全部进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断绝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更糟糕的是产融结合培育财团,也即既当大股东,又当投行,自己给自己定价,自己给自己发红包,未来还会有投资者亏钱陪太子游戏吗?

  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是法治严厉,加上外部的开放压力,城市国家、自由港,不得不对外资彻底开放。一旦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充分竞争,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主权基金就有了用武之地。如中投公司,在国内不进入产业,专注于国际金融投资,自有一片天地。中国资源丰富,但法治有待完善,一旦产融结合,能否培育出500强企业暂且不说,证券市场与垄断行业的低效与不公或可预期。

  办法也有,将充分竞争性行业彻底市场化,控股并无不可,发改委官员澄清的恰是最好的办法。同时,建立严厉的法治体系,不管是否控股,国资、民资股东同样的游戏规则下公平游戏。权力之手彻底退出具体经营,国有资本公司才有运作空间。

  国企改革不到位,政商不分、无度攫取廉价资源,国企上市、产融结合不是好办法,反而会扰乱市场、加剧不公。如果在改革的名义下获取更多的资源,产融一体,难免让人为A股捏一把汗。

(责任编辑:DF070)

,叶檀:如醉生梦死之湾仔之虎 果国企改革不到位 难免为A股捏一把汗

相关:

反垄断有“牙齿”才能维护市场公平  负责反垄断的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和商务部等三部委正在酝酿《反垄断法》相关细则,《反垄断法》将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深化经济改革助力。  2008年8月1日实施的、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由于执行标准、审查规范不明确,使得反垄断部门现行查处权限和执法力度受到限制。反垄断被称为“没有长牙的老虎”。据媒体报道,商务部正在对《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规定》、《关于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适用标准的暂行..

准确定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职责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满足社会公众对多元化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激活服务业市场活力的重要方式。今年是政府推进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一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为这项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如何才能归位、补位、不缺位、不越位?  政府购买公共服..

国企反腐要用制度“组合拳”治理  近期国企高管连续出现腐败被查案件,显现出中央正在加大对央企的反腐力度,这给深化国企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后,已有十余名重量级央企高管被查,涉及能源、电信、海运等大型央企。大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命脉,也是综合国力的载体,而一宗宗被揭露出来的央企腐败案,触目惊心,让国人愤怒心寒的同时更令人深思。  本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在国企高管贪腐案件中,窝案、大案不在少数,行贿、..

消除体制机制弊端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专家建议,应改善预算管理、完善税收制度、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改变政府对资源的配置、减少不合理的干预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之路。而在涉及经济、社会等诸多项改革中,《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单列一章,其关键词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财税改革一直被很多学..

科技正成为转型升级的最大推动力  11月26、27日,连续参加两天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论坛后,记者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感觉,今年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与科技进步带来的企业转型升级有着很大的关联,这让记者再次想起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  从出席活动的前八位候选人来看,因为走在某一领域的科技前沿并带领企业获得飞速发展而入选候选人的有好几位,比如11月26日出席活动的候选人蛟龙号项目主管侯德永和胡震、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

专家表示:改革落实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六大变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黄益平27日在此间说,中国经济正站在历史转折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改革清单若能真正得到实施,许多习以为常的经济特征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黄益平认为,这种“根本性变化”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增长速度下降,成本普遍而持续上升,收入分配改善,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升级不断加速,中国的经济周期会很明显。   “市场化改革意味着今后政府对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经济增长..

专家:改革户籍制度是推进城镇化关键  乔润令称要推进城镇化,必须改革户籍制度。对于城市来说,户籍制度肩负着分配资源的依据,如何解决钱的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从农村角度来说,是土地为题。城市资金问题、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解决户籍制度改革最关键的问题。 (责任编辑:DF050)

评论:宏观经济将支撑经济改革  三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逐步走好,各项经济改革也已初见成效。预计宏观经济数据会继续走好。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的逐步走好,表明宏观经济稳中有升,而这样良好的经济形势,又将对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形成支撑。  今年经济改革工作“大刀阔斧”  今年可谓是经济转型与改革的关键之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经济体制改革9项重点工作。分别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民生、统筹城乡、农业农村..

谢国忠:中国经济或硬着陆 房地产泡沫走到尽头  近日,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表示,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攀升,中国长达十年的房地产泡沫走到尽头。  谢国忠称,自己曾一度认为中国经济将会软着陆。2012年中国经济开始下滑时,硬着陆的担忧笼罩金融市场数月之久。“我的软着陆的观点,是基于银行贷款在信用创造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中国的银行都是国有控股。当房地产开发商面对资金紧缩时,银行会对贷款进行展期。”  谢国忠表示,硬着陆往往来源于债权人对拖..

荣大新三板打印夜夜通宵 新三板扩容方案或将出  荣大新三板打印业务夜夜通宵  新三板扩容方案出台就在这两三天?  IPO停了后,独占券商打印业务天下的“荣大伟业”(下称“荣大”)什么业务最繁忙?答案是“新三板”申报材料。  11月26日,《金证券》记者从正在荣大打印材料的券商人士口中获悉,由于“新三板”全国扩容方案公布在即,自10月份开始,荣大又出现了天天爆满的情况,场景堪比IPO尚未暂停之时。昨日,北京知情人士透露,“新三板”全国扩容方案的出台“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