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M2增速“剪刀差”为何越拉越大

2016-07-18 06:53:03 来源:网络

1—6月,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4.6%,增速分别较上月和去年同期提高0.9和20.3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和去年同期持平。M1和M2的增速“剪刀差”已由年初的4.6个百分点扩大至6月的12.8个百分点,而且,似乎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如何正确解读这一现象,可能是政府、市场和专业人士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1—6月,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4.6%,增速分别较上月和去年同期提高0.9和20.3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和去年同期持平。M1和M2的增速“剪刀差”已由年初的4.6个百分点扩大至6月的12.8个百分点,而且,似乎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如何正确解读这一现象,可能是政府、市场和专业人士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银行贷款和非标债务)的置换工作,2015年,置换额为3.2万亿元,今年预计置换额将会达到5.57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中央财政共代地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41万亿元,大幅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其次是中央和地方赤字发债额大幅增加。2015年中央预算赤字1.62万亿元,而实际发行国债2.12万亿元,超发5000亿元;今年中央预算赤字2.18万亿元,较去年提高5600亿元,截至6月底已完成发行1.37万亿元,预计全年累计发行额会接近3万亿元。地方赤字方面,去年是600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赤字5000亿元,专项预算赤字1000亿元;今年地方预算赤字1.18万亿元,较去年增加5800亿元,增幅近1倍,其中一般预算赤字7800亿元,专项预算赤字4000亿元。统计显示,自去年5月至今年6月,国债和地方债累计发行额达到10.45万亿元,占当前政府债券(国债+地方债)存量的53.8%。

  自2015年5月起,包括地方债和国债在内的政府债券的大量发行对实体经济流动性的改善是巨大的。截至2016年6月底,狭义货币M1增速由去年6月的4.3%上升至今年6月的24.6%。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这种改善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方面,若新增政府债券被非银行投资者增持,那么政府债券的大量发行将会大幅改善“银行存款”的流动性结构,因为非银行投资者增持政府债券的过程,相当于将原来持有的定期存款支付给政府,换回政府债券,而政府则将投资者支付的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存款,用于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存款”的总量虽然不会增加,但流动性会得到大幅改善,大量定期存款被转化为活期存款,这实际相当于增加实体经济中狭义货币M1的供给。另一方面,若新增政府债券被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增持,那么,经济中将派生出新的“银行存款”,而且是被政府持有的活期存款,这不仅会导致狭义货币M1的等量增长,同时也会导致广义货币M2的等量增长,其对实体经济流动性的改善更为持久。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不仅政府债券的发行量大幅增长,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发行量也出现了大幅增长的情况。与政府债券类似,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大量发行同样也可通过上述两种途径改善实体经济的流动性状况。只是由于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发行期限通常较短,其在大量发行的同时也会有大量债券到期,因此,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大量发行对实体经济流动性的改善不如政府债券那么明显。

  通过观察货币供应量数据可以看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政府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大量发行,我国实体经济的流动性改善情况确实要比信贷增长所反映的情况要好:在贷款增速并未出现明显回升(甚至还出现小幅回落)的情况下,狭义货币M1增速却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

理财产品)增持,将导致银行存款的等量减少,从而抑制M2的增长。因此,最近一年来同业存单的大量发行是导致狭义货币M1增速和广义货币M2增速“剪刀差”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除了同业存单大量发行对M2增长的抑制作用外,目前压低广义货币M2增速的因素还包括:货币政策仍然相对偏紧,导致贷款增速萎靡不振,这是造成M2增速近期回落的重要原因;央行外汇占款快速回落也是导致广义货币M2增速回落的重要因素;由于债券市场的快速扩容和信用类债券违约事件的频繁发生,造成公司类债券的风险溢价不断攀升,再加上中央对地方债务置换节奏的控制,导致最近几个月公司信用类债券和政府债券的发行增速均出现了明显回落的走势,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却一直保持在高位。

GDP增速止跌企稳的重要原因。若当前的增长势头能持续下去,预计3季度经济有望实现企稳回升(名义总需求增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

  但也应看到,尽管用“现金+活期存款”增速(真货币增速)代表的国内名义总需求增速自去年6月起就开始反弹,而且目前已达到月同比增长20%以上的高位,但是,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包括工业品价格(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内的经济数据,虽都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名义总需求改善的信号传递到实体经济需要一个过程;而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国内“现金+活期存款”增速的改善只代表国内需求(内需)的改善,而用“外汇储备增速”或“央行外汇占款增速”来代表的“外需”增速仍处于负值区间。虽然“外需”不为我所控,但是,我们完全可通过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抵消“外需”的负向拉动。

  受制于高估的广义货币M2存量数据,目前央行货币政策仍显得谨慎,在稳增长方面,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可发挥空间。要实现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货币政策还需要再加一把力。考虑到目前债券发行,尤其是政府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已经出现逐月减速的迹象,M2增速也显现出逐月回落的态势,建议央行通过不定期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经常性的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增加对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的供应,力求将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由目前的2.1%下调并稳定在1.5%附近甚至更低位置,以期达到提升银行信贷增速,稳定债券发行规模的目的。与此同时,建议央行在补充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供应时,优先采用“降准”工具,而非“中期借贷便利”(MLF)或“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类再贷款”工具,这样可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降低实体经济的贷款成本。

(责任编辑:DF155)

,M1M2增速“剪刀差”为何越拉越陶长海 大

相关:

塑造不确定环境下的 新“长”态透过陆续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有人看到了“稳中有进”,有人则看到了“下行压力”。类似地,对于金融业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的实际增速(6.7%),到底代表了理性的回归还是风险的暴露,从不同视角出发可能得出不同结论。   透过陆续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有人看到了“稳中有进”,有人则看到了“下行压力”。类似地,对于金融业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的实际增速(6.7%),到底代表了理性的回归还是风险的暴露,从不同视..

PPP将释放多重正面效应尽管今年1—5月份民营经济投资增幅回落,5月份,民营企业投资增幅仅为1%,但利用PPP模式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仍被少数民营企业家所青睐,名列世界五百强的中国民营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就是其中之一。记者在7月15日举行的“脱贫攻坚PPP大理行”论坛上获悉,太平洋建设今年已与云南大理州政府成功签署了总额千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框架协议。   尽管今年1—5月份民营经济投资增幅回落,5月份,民营企业投资增幅仅为1%,但利用PP..

29份中报本周出炉 近2亿元资金潜入7只个股【29份中报本周出炉 近2亿元资金潜入7只个股】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本周将有29家上市公司披露2016年半年报,其中,有20家公司前期已发布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达到14家,占比70%。分析人士表示,在沪深股指震荡攀升的过程中,市场的投资机会将回归到具有业绩支撑的品种上来,因此,投资者可提前关注那些即将披露中报的高成长股。(证券日报)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本周将有29家上市公司披露2016年半年报,..

成龙:动作片肉麻 想和巩俐拍爱情片成龙、范冰冰在发布会京华时报讯 动作喜剧片《绝地逃亡》昨天下午在京举行全球首映礼,成龙与导演雷尼·哈林携范冰冰等亮相。发布会上,张蓝心、施诗、延政勋、郭品超分别牵手成龙《醉拳》《我是谁》《五福星》《警察故事》4部片中的经典造型登场,成龙看到自己曾经的造型调侃道:“我以前是小鲜肉,现在变老腊肉了。”当天,各位主创纷纷或写或画表白成龙,片中搭档约翰尼写道:“Myhero(我的英雄)”,更表示4岁开始就看大哥..

扩大有效供给 巩固服务业稳中有进态势2016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发展“稳”的基础没有改变,“进”的势头没有停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幅比GDP、第二产业分别高出0.8和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上升到54.1%。   2016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发展“稳”的基础没有改变,“进”的势头没有停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幅比GDP、第二产业分别高出0.8和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上升到54.1%。  从三大需求看,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消费方式的创..

建设健康中国 亟待创新思路模式“国民健康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一个领域,如不能加以充分重视和有效解决,既影响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制约人力资源水平提高和经济转型升级。”7月16日,在“大健康大视野大战略——《健康中国——国民健康研究》图书首发新闻发布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该书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健康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一个领域,如不能加以充分重视和有效解决,既影响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高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国家统计局上周五(7月15日)对外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40637亿元,同比增长6.7%。上半年中国经济分季度看,一、二季度均交出6.7%的成绩单,尽管有观点指出这是经济平稳筑底的表现,但一系列重要指标的继续下探仍引来不小担忧。   国家统计局上周五(7月15日)对外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40637亿元,同比增长6.7%。上..

出口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同比下降7.7%(美元计价),去年同期出口增长1%(美元计价)。由此表明,我国今年上半年出口形势较去年更为严峻。个人预计全年出口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判断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同比下降7.7%(美元计价),去年同期出口增长1%(美元计价)。由此表明,我国今年上半年出口形势较去年更为严峻。个人预计全年出口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判断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七成2016年,中国经济继续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继续推进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消费需求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增长依然保持强劲,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增加。   2016年,中国经济继续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继续推进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消费需求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增长依然保持强劲,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增加。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

中国经济仍在筑底企稳过程中二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6.7%,与一季度持平;上半年工业增长率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二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6.7%,与一季度持平;上半年工业增长率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从数据看,中国经济增长趋稳态势开始显现。同时也要看到,上半年投资增速较一季度降低1.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速降低了2.9个百分点;外贸出口仍然是负增长,按美元计算,6月份出口降幅较5月份加大。5、6月份PMI指数连续小幅回落,市场信心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