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企业管理者断层

2016-07-06 22:46:17 来源:网络

日前一位朋友来信,让我帮他出出主意:这位朋友是一家服务类知识型企业的老板,公司创立近十年,员工二百多人。随着业务的发展,管理梯队出现了断层,外部人才几经引进大都因水土不服而离开。他一方面继续物色外面的高手,同时也更希望内部跟他一起打拼的兄弟们能快速成长,但在如何提升内部员工能力上一直没有很好的办法,不管是让大家到项目中锻炼,还是投入资源让员工去学习,效果就是不理想。老板很困惑。
其实,像这样“企业管理者断层”的问题,在日常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非常典型,甚至不夸张地说,可谓比比皆是。而且,不仅仅是几百人的小企业,即便是很多规模已经达到几千人的中型企业,也同样存在严重的“管理者断层”的问题。一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把手整天忙得四脚朝天,企业却依然“四处冒烟”、“按下葫芦起了瓢”。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管理者队伍出现断层?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笔者多年的实践看,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实现两个突破:第一,突破一把手本身的障碍;第二,突破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化的障碍。
突破障碍前需要建立的基本认知
要谈管理者断层以及管理者培养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管理”到底是什么?
从管理肩负的职责和使命看,管理就是通过指挥和协调各种资源以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有效达成。而从管理的性质看,正如欧洲最富有实战经验的管理学专家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所说:“管理,其实就是一种以取得结果为目标的职业。”
从这些对管理的表述和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
其一,因为管理必须通过协调和指挥各种资源来完成任务,所以,与此职责和任务相伴的一定是授权和授责。
其二,因为管理是一种实战性的职业,所以,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实战性训练和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有效的管理者。
事实上,企业管理者断层的很多问题,都是对这两点基本认知的缺位和错误造成的。下面就结合这两个基本认知,对造成管理者断层的两个关键障碍及其突破,逐一进行探讨。
突破一把手本身的障碍
如前所述,因为管理任务的完成需要对管理者进行授权和授责,这样,管理者才能有机会在管理的实战中获得真正的历练、成长和提升。而不知道、不愿意给下级管理者授权、授责,不能给下属管理团队历练和成长的机会和舞台,恰恰是许多企业老板不能突破的关键障碍。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不能突破“业务导向”的思维定势
很多企业的一把手,都是因为业务表现优秀而提拔到现有岗位的,而创业型企业的老板则基本上就是因为敏锐的市场嗅觉和超强的业务拓展能力而获得成功的。因此,在他们的骨子里,有~种很深厚的“业务情结”。业务能力的强弱,通常是他们选拔和配置管理者的第一标准。
另外,由于超强的“业务情结”和行为惯性,这些老板或一把手们,常常把自己冲锋陷阵、亲自出马解决问题,当成自己的价值所在,甚至常常很享受这种不正常的忙碌。就像笔者服务的一家在三板上市的知识服务型企业的老板在访谈的时候说:“说实话,我其实很享受亲自出马解决问题的快感。它让我觉得充实、有价值,对企业有掌控感。”
他们忘记了一件事情:当他们忙着自己享受亲自操刀的“快乐”时,他们的管理层则由于缺乏锻炼和实战的机会,而经历着能力的退化,“管理者断层”的根正在被埋下。
2 没能认识到管理的真正作用和价值
由于老板或一把手自己就是靠着业务能力或业务表现而“野蛮生长”起来的。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自身也很少接受管理的专业训练。就像我合作的某企业集团的董事长在自己博客中所描述的那样:“一开始做管理者的时候,我并不懂得什么是管理,只知道照着前任和领导的样子学,就好像照猫画虎。后来在攻读MBA的时候才比较系统地学习了管理,才知道有效的管理需要目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需要沟通、协调,还需要许多量化的管理工具。”
因此,这些老板们很难真正区分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也很难真正认识到管理的任务和作用。他们不知道:业务能力,是为了完成本业务领域的职责使命和交付专业成果的能力;而管理能力,则是为了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而开展工作的能力。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管理者的核心能力应该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员工发展这五个方面。
而正因如此,即便他们意识到了要培养管理者,也常常“不得法门”,经常是从市场上找些时髦的管理课程来让自己的管理团队听听。很多时候,根本没有按照管理者成长的需要来确定培训和开发的体系,更有甚者,所选的课程还相互冲突、自相矛盾。在笔者曾经服务过的一个企业,老板一年花了近两百万购买各种课程,结果其中高层管理者在我们的调研中却反映“越听越糊涂”、“不知道该听谁的”。于是,他们还按照自己的老办法干。由此看来,像案例中所说,“效果就是不理想,老板很困惑”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3 无法突破信任的障碍
管理者的成长与培养需要授权和授责做前提。而对下属的“不信任”,是老板在关于管理者培养的能力与认知之外的,最重要的“主观性”和“个人化”的因素。事实上,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问题。毕竟,“信任”是一切授权和授责的前提。
但是,管理者的核心工作特点,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来实现组织目标”。作为企业的老板或一把手,更不可能全部亲力亲为,得学会“放手”。因此,帮助老板解决对下属的“信任”问题,就成为解决“管理者断层”问题必须逾越的“一道坎儿”。而要想解决老板对下属的信任问题,一方面固然要靠老板自己对人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组织构建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来让那些值得信任、可以胜任的管理者“浮现”出来。
突破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化的障碍
前文提到,管理者的培养和成长需要授权与授责为前提;而授权、授责之前,又必须先过老板的“信任关”。可是,苏东坡曾说过:“人之难知,江海难喻其深,山谷难配其险,浮云难比其变。”因此,对于业务出身、自己未接受过系统管理训练而野蛮生长起来的企业家来说,一个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识别、选拔机制和体系,是解决“管理者断层”问题、帮助老板和企业超越经验管理,从而走向科学管理最重要的抓手和平台。也是每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负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最低限度而言,至少要做好以下三件事:1 在组织设计中,为管理者成长提供环境和舞台
笔者曾接触过一家和案例企业业务性质非常相似的公司。这家公司还曾经获得过国内某家知名的“创业培育投资机构”的投资。然而,当笔者进驻企业之后却发现,在整个企业架构中,竟然没有中高层管理者的设计。高管就只有创业者自己一个人,十多个部门负责人都直接向他一个人汇报工作。
试想,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中,如何能够培养出有宏观视野和辅佐能力的管理者,谁又能真正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这样的组织架构,又如何让外来的人才看到施展的机会和舞台?
2 引入真正的绩效管理,为管理者成长提供科学的平台
虽然绩效管理已经在国内实施了近十年。但是,在绝大部分企业中,绩效管理仍然被当作简单的绩效考核和工资兑现的工具。
其实,真正的绩效管理体系是一个科学的企业运营管理平台。它是各级管理者实现目标分解、责任落实,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评估人员、岗位、能力是否适应和匹配的平台。除了能够推动企业战略及整体目标的达成,它还能够通过一轮轮的“管理闭环”帮助员工不断成长和进步,帮助管理者和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而绩效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管理者成长的秘密,就在于它一轮轮闭环式的“跟踪——质询——辅导一一改进”。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对此深有体会。他在2010年11月4日举行的法国里昂“世界企业家奖”颁奖典礼上,把绩效管理体系中的这种作法称为联想的最重要方法论之一——“复盘哲学”。
3 不断开发和培养管理管理者的人——老板和高管
我们都知道,在管理者的开发和培养中,有一个著名的“70/20/10”法则。即:一个人的成长和提高,70%靠在实际工作中获得,20%靠他人的指导、反馈或向他人学习,只有10%取决于教育、培训和自我学习。因此,搭建好管理者施展和历练的舞台,构建好推动管理者成长进步的平台,也仅仅能够获得最多70分的成绩。更加重要的一环,是要提高各级管理者一一特别是那些领导和管理管理者的人:企业的老板和高管们——他们的管理能力、管理技能和管理素质。让他们做一个成功的“管理导师”,为自己下辖的管理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辅导和帮助,并把这些职责要求写入他们的职位说明书中、纳入对他们的考核评价之中,从而促进企业整个管理梯队的建设、开发和成长,防止“管理者断层”现象的出现和发生。
“管理者断层”的救赎之道
其实,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解决“管理者断层”问题的真正救赎之道,主要在于两点:
第一,老板的自觉。包括:自觉克服自己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惯性思维和已经成为过去时的“成功经验”;自觉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真正认识、学习、掌握管理的知识、技能,真正学会从管理中要效益;克服自恋、自负、自大的情结,自觉接受并执行科学的企业运营管理体系和人才开发培养体系的约束和管理;等等。
第二,HR管理者的系统思考和向上管理。其实,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围绕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包括企业未来的发展和企业一把手本人的发展——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
由于管理者的开发和培养必须通过实战的训练来完成,HR管理者还要学会结合企业的业务实际、文化特点,综合运用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工具,包括:组织设计、绩效管理、薪酬激励,人员的招聘、甄别、选拔、评价,员工职业发展和成长的路径设计等等,来对各级管理者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培养。
而且,不论是对老板本人,还是对HR负责人来说,要想避免“管理者断层”的发生,有一件事情需要始终记得,那就是:管理者的开发、培养和准备应该永远“从昨天开始”。,我的世界1.7.10 救赎企业管理者断层

相关:

拓展用工模式升级空间2012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可谓琢磨不定,各个行业都呈现出不同的周期性反应,各家企业也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身战略,这一切变化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提出了新挑战。这些挑战也同时推动着企业和人才服务商积极探索新型的用工管理模式。企业面临新挑战根据2011年我公司在一线、二线城市进行的一份调查对象为人力资源经理级别以上和涉及250家客户的统计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各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着三大挑战:获取人才的挑战:即..

四川一市民捡到“伟人造型”奇石:视为传家宝(图)江正发和他钟爱的“伟人奇石”江正发收藏的奇石造型独特原标题:犍为市民捡到“伟人造型”奇石收藏者视作传家宝四川新闻网乐山7月2日讯(王明希 袁亨)“城区一位退休老人家里收藏了一块奇石,造型好像伟人形象哦……”日前,有网友爆料,称乐山市犍为县城一位退休老人收藏了一块奇石,造型很是独特。随后,笔者跟随爆料人来到该收藏者家中了解详情。笔者采访得知,该奇石收藏者名叫江正发,已退休多年。据江正发讲述,石头是20..

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技术摘要:桥梁支座的主要功能是将上部结构的反力可靠地传递给墩台,并同时完成梁体结构所需的变形。由于支座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支座在设计、安装、使用过程中的种种不当,而造成支座过早的破坏,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文章结合北京四惠立交京通主线桥支座更换工作中所采取的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简要介绍了连续梁桥和简支梁桥支座更换的施工工艺,为支座更换工程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桥梁支座;更换施工;工艺控制中图分类号:U4485文献标..

煤炭企业物资配送问题与对策探讨企业物资配送是企业产供销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的供应越来越依靠市场。煤炭矿务局作为一个大型煤炭企业,其物资供应的高效化、现代化、高质量化是发展的目标。文章着重探讨煤炭工业企业实行物资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物资配送;煤炭企业;问题;对策F252 A 10070-772307-0104-0003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2/3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以煤为主能源..

FDI对陕西省出口额增长的影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日益改善的软硬件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商直接投资,与此同时,陕西省的出口总量也在快速增长。从宏观上讲。扩大出口、促进贸易增长是陕西利用FDI的主要政策目标之一。文章用回归模型对陕西省出口额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DI对出口总额具有相对显著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出口额;对数线性模型F752.8 A 1007-772307-0091-0002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及日益改善的软..

浅析培育饭店业忠诚顾客的策略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忠诚顾客才是饭店业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唯一法宝。文章通过对顾客购买过程分析探讨培育旅游企业忠诚顾客的方法,主要从旅游产品售前准备阶段、服务购买阶段和后续服务三个层面分别探讨培育忠诚顾客的策略。旅游企业;饭店业;忠诚顾客;策略F719.2 A 1007-772307-0084-0003在当今日益激烈的旅游服务竞争中,只有顾客尤其是忠诚顾客才是饭店业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唯一靠山。忠诚顾客是饭店业拥有的一..

细数劳务派遣“七宗罪”劳务派遣发展“提速”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一直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使用普遍却没有法律规范。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专门用了12个条款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人们本以为劳务派遣用工会因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而倍受排挤,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却出现了劳务派遣公司数量大幅增加、营业额迅猛发展、劳务派遣用工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根据官方统计的数字,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国内劳..

服务特性及其对营销策略与管理的挑战文章首先列举不同学者对服务的不同定义,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服务的四个特性及其各自对服务管理与营销提出的挑战,最后分析区别于有形产品的服务营销策略。服务特性;排队管理;服务补救;营销组合F272.3 A 1007-772307-0080-0004世界经济开始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管理成为国内外管理学界的研究热点。由于服务区别于有形产品的特性,适用于有形产品的管理理论和营销理论在服务领域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本文拟对服务管理及服..

即使貌似兔子,也要有颗狮子般的心即使貌似兔子,也要有颗狮子般的心康瞧:毫不恭维地说,你是一位伟大的励志大师、人生导师,我要问的话题很多……你认为,我们活在世上,什么最难?马登:在这个世界上,最具难度的一件事就是让人们相信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也就是说,让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康瞧:你的意思就是:我们当自信。马登:正是。很多失败源于我们没有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便自卑,而自卑是一种罪恶。人生来就是一个征服者,而不是一个奴隶;是一个成功者,而不..

债券类金融资产投资业务的会计核算摘要:债券类金融资产投资,是企业以购买债券方式并形成金融资产的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文章对债券类投资业务中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处理与重分类等方面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揭示了会计核算的内在运行规律。关键词:债券类;投资业务;会计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15-0112-02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