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自治的异化及其立法规制

2016-07-04 23:44:58 来源:网络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新《公司法》彰显了公司章程自治。然而实践中,公司章程自治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严重背离了其内在的自由、效率价值取向。文章指出,有必要通过完善公司章程修改制度、明确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诚信义务判断标准等,对公司章程自治的异化进行立法规制。
关键词:公司章程自治 内在价值 异化 立法规制
公司章程是对公司的组织、营运、解散、公司名称、目的、组织结构以及股东和董事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作出明确、肯定和具体规定的公共性质的法律文件。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与1993年《公司法》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彰显了公司章程自治,淡化了国家管制,是我国《公司法》立法史上的重大历史进步。然而,由于新《公司法》所彰显的公司章程自治过于宽松自由,致使其实践中出现了公司章程自治的异化现象,从而严重背离了公司章程自治的内在价值目标与精神实质。公司章程自治的异化问题必须从立法上进行规制。
新《公司法》对公司章程自治的彰显
公司章程是私法自治在公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公司参与人合意的结果,体现了公司内部权利义务的安排。公司法应当为公司参与人实现自己的意志提供法律保障。然而,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思维定势的影响,我国1993年《公司法》却确立了“重管制、轻自治”的立法理念。公司章程并未充分发挥出其作为公司“宪章”的应有作用。后来,1993年《公司法》又分别经历了1999年和2004年两次修改,但这两次修改仅仅是个别条文的修改,“重管制、轻自治”的公司法立法理念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正是在这种立法背景下,我国从2005年2月开始便着手修订《公司法》,最终于2005年10月27日被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正式通过。此次新修订的《公司法》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公司法理论框架,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法的立法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由原来的“重管制、轻自治”的公司法立法理念转变为高度弘扬公司章程自治的立法理念。具体表现为:
首先,从立法数量来看,新《公司法》条文中涉及公司章程的就有64条,占条文总数的29.2%。其中,条文表述为“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有3条,条文表述为“公司章程规定的”有10处,条文表述为“由公司章程规定”有11处,条文表述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有5处,其他涉及公司章程字眼的有35处之多。
其次,从立法内容来看,新《公司法》的立法规定更加灵活。如新《公司法》允许由公司章程自主确定公司法定代表人、允许公司章程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议召开通知程序和股东行使表决权规则另行规定、允许公司章程对经理职权另行作出规定、允许公司章程对股东股权和股份转让的规则作出规定、允许公司章程作出不按比例分配公司税后利润的另行规定、增加公司章程的任意记载事项等等。
综上所述,新《公司法》下的公司章程不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作为”,新《公司法》鼓励公司自治,允许公司章程在综合考量公司文化和投资者投资性格的基础上,量体裁衣设计个性化条款。新《公司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公司章程自治时代的到来。
公司章程自治的异化:公司章程自治内在价值的背离
随着新《公司法》的颁布施行,公司章程自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公司章程的个性化条款也日益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公司和股东实现其自由价值和效率价值。然而,由于现代公司普遍实行资本多数决原则和有限责任制度, 公司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大股东滥权和内部人控制现象,公司章程自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大量损害公司利益、股东利益甚至第三人利益的章程“侵权条款”出现在了公司章程之中。公司章程自治成为某些大股东滥权和实现内部人控制的合法“外衣”。
如果说设立公司时制定的初始章程是由全体股东或发起人共同制定的,“可以视为股东之间平行一致的合意”,“具有合同机制存在的基础,可以视为合同”,因而,一旦某一条款被写入初始章程即可推定公司股东同意或接收公司章程条款,即便其内容存在对公司或股东某种权利的减损,也应当遵守。然而,对于公司存续期间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制定的类似公司章程“侵权条款”,由于其实行资本多数决原则,公司章程的合同基础荡然无存,故不能简单地以公司章程修改程序合法为由便认可其合法性。因此,本文所指的公司章程自治的异化主要是指修改公司章程中所出现的章程自治条款的异化。
一般而言,实践中出现的公司章程异化条款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修改的公司章程对少数股东的股东权利进行限制或剥夺。比如,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因损害公司利益或其他股东利益的,其股权将被没收;又如,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规定,出资金额占公司实收资本总额5%以下的股东不享有表决权或不得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等等。另一类则表现为修改的公司章程为少数股东设定一定的法律义务。比如,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规定,股东离职必须转让其股权;又如,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规定,股东、董事、监事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若因损害公司利益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股权必须以公司董事会确定的价格转让给其他股东等等。
笔者认为,尽管前述“异化”的公司章程条款可能经过了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程序合法,但是从条款内容上看,它们却严重背离了公司章程自治的内在自由、效率价值取向。这是因为:首先,在少数股东对这些章程条款明确表示反对的情况下,如果法律认可这些章程自治条款的效力,则意味着少数股东不得不被迫接受他们并不情愿接受的公司章程条款,并按照这些条款行使自己的权利或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此一来,少数股东的自由和权利将无法得到保障。其次,如果法律认可这些章程自治条款的效力,将助长大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方式从而达到欺压少数股东的不诚信行为。如此一来,公司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将被大股东控制,公司内部的制衡监督机制将不存在,股东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激化以致于引发大量的公司诉讼案件,公司管理效益将受到严重削弱,盈利目标无法保障。综上所述,公司章程自治必须受到适度的法律限制。
公司章程自治异化的立法规制
公司章程自治之所以出现异化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人们对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理解上的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公司法的立法理念坚持重国家管制,轻公司自治,特别是轻公司章程自治。公司章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公司法》的翻版,各个公司的公司章程如出一辙,雷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如今,新《公司法》极度彰显公司章程自治,致使许多人认为公司章程可以完全排除《公司法》的适用,他们认为《公司法》中的绝大多数条款仅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条款。二是公司章程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本身存在的立法缺陷。因为,尽管新《公司法》出现了大量的“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司章程规定的”、“由公司章程规定”等条款,但《公司法》总则中涉及公司章程制度的条文却寥寥无几,公司章程自治缺乏必要的立法限制。三是司法裁判上过度宽容。一般而言,公司章程自治需要法官在司法裁判中坚持较为宽容的裁判思维,但是,如果司法裁判者对公司章程自治采取过度宽容的司法裁判态度,即仅对公司章程的制订或修订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而不愿意或不敢对公司章程的内容和效力进行审查,则公司章程自治异化现象日益加剧。在前述三个原因中,公司章程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本身存在的立法缺陷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只有健全完善了公司章程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才能最终纠正人们对公司章程自治理念理解上的偏差,引导司法裁判者树立正确的司法裁判思维。为此,笔者在此仅从制度层面就规制公司章程自治的异化现象,提出如下立法建议:完善公司章程总则条款
从新《公司法》的立法规定来看,新公司法中涉及公司章程总则性条款仅为新《公司法》第11条。而新《公司法》第11条的表述也只有两句话,即“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这种过于简单的立法规定则是公司章程自治出现异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新《公司法》第11条本身存在诸多不明确之处,具体表现为:公司章程何时生效不明确;公司章程有无溯及力不明确;已经生效的公司章程或公司章程条款是否可被认定为无效不明确。因此,笔者建议公司章程总则条款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明确规定公司章程自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生效,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失效,但工商登记前经股东签名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章程在股东之间具有合同效力。因为公司章程在办理工商登记后便成为了一种公司自治规则,其效力将及于公司股东之外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后加入公司的股东。因此,公司章程自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生效,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失效。另外,鉴于有限责任公司系人合性公司,因此工商登记前经股东签名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章程在股东之间应具有合同效力。
2.明确将公司章程分为“初始章程”和“章程修订案”,并分别对二者有无溯及力作出规定,即初始章程对公司成立前股东的行为和权利等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但章程修正案对修订前的公司行为和股东权利不具有溯及力。这是因为,公司设立时制定的初始章程必然涉及对公司设立之前股东的行为和权利的法律效力认定问题,因而初始章程理应对公司成立前股东的行为和权利等有溯及既往效力。然而,公司存续期间修改的公司章程只能对修改后的公司、股东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具有溯及力,否则,将助长大股东或控股股东通过恶意修改公司章程限制少数股东的权利、增加少数股东的义务的不诚信行为。
3.设置公司章程无效制度。一般而言,公司章程无效既包括整个公司章程无效,也包括公司章程中的部分条款无效。但无论是整个公司章程无效还是公司章程中的部分条款无效,其救济途径并无区别,因此,笔者在此不作区分,一并论述之。
从世界各国的立法情况来看,公司章程无效有两种常见救济途径:一是通过特定的行政机关确认公司章程无效,英美法系国家大多采取这种方式;二是通过司法机关撤销公司章程或确认公司章程无效,大陆法系国家大多采取这种方式。如德国《股份公司法》第275条规定:“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均可针对公司章程没有包含有关基本资本的数额或企业经营范围的规定,或有关经营范围无效的法定情形,于公司登记注册后三年内提起公司无效之诉。”再如韩国《商法典》第552条第1款规定:“关于公司设立的无效,即于社员、董事及监事,关于设立的取消,限于有其取消权者,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只能以诉讼来主张之。”然而,在我国,虽然《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公司章程有审查的义务,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审查常常停留于形式性审查,即审查公司章程的制定程序或修改程序是否合法,部分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甚至连形式性审查都无法做到。因此,在我国,寄希望行政机关来确认公司章程的内容是否有效,是根本不现实的。正因为如此,笔者建议将来修订《公司法》时应增加规定公司章程确认无效之诉,即明确规定当公司章程的制定修改程序严重违法或公司章程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利害关系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确认公司章程无效。
完善公司章程修改制度
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法》都会对公司章程的修改程序作出限制。比如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往往规定,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由股东会作出特别决议。我国也不例外。在我国,修改公司章程必须召开股东会,并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不过,尽管如此,但“公司章程的修改容易被多数股东控制,明显地改变或取消少数股东的权利或者无表决权的特别股股东或优先股股东的权利”。因此,单纯依靠资本多数决原则不足以遏制公司章程自治的异化。事实上,之所以章程修改案会出现公司章程条款的异化,主要是因为大股东或控股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所致。因此,笔者建议将来修改公司法时应参考国外立法例,增加规定修改公司章程不能影响特别股股东或个别股东的权利,如果公司章程修改对该类股东或某个股东产生损害或者增加其义务或责任时,则应取得该类特别股股东或个别股东的同意。
明确规定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判断标准
在我国,新《公司法》对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已经作出了规定。如新《公司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第21条还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对于如何认定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的问题,新《公司法》并无规定明确的判断标准,致使司法实践中无法对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违反诚信原则的滥权行为和内部人控制行为进行规制,公司章程自治的异化现象必将日益突出。因此,笔者认为实有必要明确规定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具体判断标准—商业判断原则。
商业判断原则最早是美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有关董事注意义务的判例法规则。根据美国法学研究所的《公司治理项目》第401节的定义,商业判断原则是指:如果他与商业决策的内容没有利益冲突;对商业决策内容熟悉的程度使董事或公司的职员合理地认为该决策在当时情况下是适当的;他理智地认为商业决策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善意作出商业决策的董事或公司职员被视为履行了他们的职责。一言以蔽之,依据商业判断原则,董事在决定公司事务时应善意行事并诚实地相信其行为会给公司带来最大的利益,否则便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今,商业判断原则也被扩大运用到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判断标准方面。同样,根据商业判断原则,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在行使公司经营控制权时也应当善意、诚信、适当地作出行为,维护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不得滥用自己经营控制权恶意欺压中小股东。因此,我国将来修改《公司法》时有必要明确规定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具体判断标准—商业判断原则。
参考文献:
1.王红一.公司法功能与结构法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刘俊海.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解释难点.法律出版社,2006,公司章程自治的异化及其立刑事侦缉档案4 法规制

相关:

被征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D922.39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安徽合肥、芜湖、宣城三地被征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的调查,基于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分析了被征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在替代土地功效、提高制度的绩效性、解决农民基本生存与保障问题等方面的实施效果,提出更切合被征地农民利益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被征地农民 就业 社会保障加快实施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是推动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缩小城..

振华新能源高能燃料横空出世振华太阳灶厂座落于河北邢台市,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通过三年的不断创新,成功的研发了太阳灶,高分子材料制作的智能气化炉,又创新开发了一种全新的产品——高能燃料,彻底替代液化气。太阳灶传统的太阳灶,都是采用水泥或铸铁制作,不但笨重而且存在成本高、热效率低等诸多缺点。郭振华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成功的采用高分子原料制作成太阳灶,这种材料制作的太阳灶重量只有18KG,而一套太阳灶成本只有83元。制作太阳灶..

珠三角经济圈暗伤大力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论调已高谈多年,但实际情况呢?城内关卡重重,企业单打独斗,政府只限外援。互不合作,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隐忧。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珠三角长达30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强大的外部危机冲击下,长期积累的内部深层次经济问题纷纷暴露出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长期以来,珠三角各地为了各自的利益,“千方百计”地不合作或少合作,不仅大量重复建设、浪费大量资源,而且盲目竞争甚至背后使“阴招”去..

工程咨询“走出去”的理论与实践在业界一些人看来,中国的工程咨询设计“走出去”似乎仅是一个实践中的问题,其实不然,就目前状况看,咨询设计“走出去”更多的还是要解决一个认识上的问题,也就是理论上的问题。一、 问题的提起今年8月,美国ENR杂志又公布了本年度国际工程承包商225强,有49家中国公司榜上有名,其中完成营业额超过20亿美元的公司有2家,超过5亿美元的有7家,超过1亿美元的有33家。从总体上看,中国公司的实力仍显偏弱,营业额最高的公司为33.8亿美元,离..

论我国经济领域中国家秘密的界定与保护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领域,安全和保密的概念已经淡化了很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安全体系非常脆弱,对经济领域内国家秘密的保护几乎是空白。本文从国家秘密与商业情报、商业秘密的概念辨析入手,根据国内外经济领域国家秘密的立法现状,结合我国经济领域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实践,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 经济领域 保护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于2009年7月9日对外宣..

携程的中年危机固定电话普及,电报业务就开始衰落;移动电话普及,寻呼机就被淘汰。时代变了,单纯充当“二传手”谋得巨额利润的商业模式也该升级了!携程诞生之前,中国“自助”出行的商务、休闲旅客在获取住宿与机票预订信息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了解遥远而陌生的城市有哪些酒店,其档次、区位、价格等信息绝非易事。瞅准这一市场,1999年5月,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季琦四人出资200万元创办了携程。由于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携程受到市场的热..

企业控制权的玄机控制权最贵,也最危险。100%的控制权很浪费,还会构成成长的障碍,而且也有违商业道德。近年来,企业控制权之争有愈演愈烈之势:远有乐百氏的灭顶之灾,近有宗庆后的切肤之痛,永乐的陈晓没有牛根生幸运,与摩根的豪赌,连人带马输给了国美。控制权之争,不仅涉及民营企业,国有控股的徐工股份、广发银行等等,其中的明争暗斗,也非局外人可窥其端倪。企业要成长,就要与开放的市场更多地互动。100%的控制权是违背企业成长规律的,成长必须以..

三个诚信通年赚几百万阿里巴巴是个诞生财富的地方。是中国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可以信任的依靠。深圳市长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直以来就致力于网络营销,是众多使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较早的企业之一。4年诚信通会员专注网络销售赚财富深圳市长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早在2002年就加入了阿里巴巴,成为忠实的诚信通会员到如今。4年诚信通经历,让公司赚取了宝贵的网络销售经验。当然,他们也从中赚取了巨大的财富。该公司的王洽和总经理给我们介绍说,仅2005年..

中科创佳小本创业的首选项目加工钙磷粉致富快又稳10年前李云山40岁,他是吉林省白山市郊的一个老实农民,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那些年他不喜欢种地,就愿意骑着摩托车在市里拉客,觉得这样大小也算个老板。几年下来老李攒下了一点本钱。他虽然孤身一人。但一不嫖二不赌,实在烦了就喝点小酒。常言说“人往高处走”,日子久了老李嫌摩托车拉客没有出息。他天天念叨。一心想做大事业。后来,他卖掉摩托车。又向亲戚朋友借了钱,总算凑了4万元,在矿区开了一家旅社,生..

宁阳秸杆气化炉老品牌再有新突破气化炉再创技术新高看到众多的学员及代理商因为学习宁阳秸杆气化炉技术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山东宁阳秸杆气化炉厂的许国庆厂长打心眼里高兴。身为国内秸杆气化炉行业的指导者和领路人。许国庆厂长一边倍感自豪,一边深感压力:在气化炉市场日益成熟的形势下,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理性,对厂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看产品的质量。还要看有没有技术更新研发的能力及相关配套产品。因此,许国庆厂长不断地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