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利润影响

2016-07-01 09:56:58 来源:网络

经济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引起资产减值,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不再具有决策相关性。为了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就有必要确认资产减值,调减资产的账面价值。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力地夯实了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资产,进一步挤干了企业的业绩水分。但是,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又能够平抑各年度间的利润波动。创造良好的业绩形象,因此也被少数企业大加利用,成为一些企业操纵企业利润的“新宠”。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仿佛“水龙头”,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相机行事,时而拧紧些,时而又放松点。紧的时候遵循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松的时候又提出各自的理由。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无疑从另一个角度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第一次将资产减值作为准则予以公布,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该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相比,首先明确了进行减值测试的前提和按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其次规定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方法,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适用于新准则,并且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最后,准则对处置费用、公允价值等分别做了详细的操作指南,使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新颁布的准则也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
一、企业运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原因分析
1.运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的动因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上市、初次发行股票或配股都规定了一系列必备条件。企业为了发行新股或配股就有利用减值准备进行财务包装的动机。而非上市公司为了完成承包任务或相应的考核指标,或是为了偷逃税款或是为下年度完成经济指标留下空间。从而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任意调高利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我国目前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的报酬结构通常是由固定工资、分红奖励构成。分红奖励又大多与企业净利润挂钩。因此企业净利润成为管理报酬契约制定与执行的一个重要依据。这种报酬结构必定导致公司高管人员有动机利用会计制度容许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去选择那些使计算出的会计利润数字按管理报酬契约将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样,公司高管人员就有强烈操纵利润的动机,以提高自身的报酬。
2.资产减值准备的可选择空间较大
由于目前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界定模糊,灵活性较大。在具体操作时。更多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具体实践中。资产减值状况、减值计提比例等环节给上市公司留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使得计提与转回的操作颇具“弹性”。导致企业滥提资产减值准备。主要表现在: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的多重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应当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和不能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至于如何计提、计提比例是多少,则完全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这对会计人员的判断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因而计提是否真实合理不易确定。例如,关于“坏账准备”,会计制度规定了属于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及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但计提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包括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只须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这样,关于坏账准备的计提给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如果企业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下,计提比例为1%或5%,其差距甚大。使企业利润有很大的不同。其他几项资产准备亦如此。
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企业可根据需要而定。
未来现金流量难以预测,折现率难以选择
为了使期末资产计价与当期损益计量更可靠,新准则更多地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要求企业预测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但在实务中,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而贴现率又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又使得不同的企业根据不同的需要而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二、治理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只是对企业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曝光,而计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产减值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披露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1.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
我国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迹象的提示过于笼统。没有对市场利率或市场其他投资回报率的提高对资产产生的影响作出相应的规定。再者,对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国际会计准则按照单项资产和现金产出单位分别规范,并解决了资产减值测试的操作性问题;而我国会计制度不要求按现金产出单位进行减值测试,只规定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也没有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特别是计提存货和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其确认和计量有一定难度,因此,应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标准或者独立制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以指导企业的会计实践。
2.改变管理报酬契约的报酬结构,加强对高管人员行为的内部约束
改变管理报酬契约的报酬结构。在管理报酬契约中引入股票价格信息,将股票价格和净利润共同作为业绩衡量的标准。使公司高管人员因管理报酬契约而追求企业价值最大,保证报酬契约方案本身应具有的激励功能,将高管人员的利益与公司投资者利益联系在一起。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加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监控力度,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的职能和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管人员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机会主义行为,促使高管人员正确选择会计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
3.改革退市制度
上市公司之所以进行利润操纵,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的监管政策有关。中国股市退市制度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连续两年亏损被“ST”处理,连续三年亏损就得暂停上市,连续三年半亏损就要终止上市。管理层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保护上市的资格,减值准备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要从根本上防止管理者的越轨,有必要对此类条款加以修改,使之日臻完善。我们可以仿效国外的做法,不要简单地以亏损为标准。除了以连续三年亏损为依据外,还应辅以其他指标,如企业经常性净收益指标、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处于严重的非正常状态等指标,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的外在诱因。
4.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如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的判断,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存货可交现净值及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也需要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和经营目标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因此,会计理论界和
有关部门既要大力宣传和解释新制度、新准则的要点,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又要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同l时,会计人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努力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5.建立资产减值准备内部审计制度
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分别建立监事会、审计部,它们分别向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负责,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业务内部审计监督应该是这样的:由各部门互相牵制而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先由审计部进行审计,报董事会批准;根据重要性原则的要求,计提的减值准备对财务报告有重要影响的减值准备由监事会审计、监督。同时报股东大会批准,保证在整个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过程中得到监事会充分的监督;同时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的披露。从而确保计提减值准备金额的客观性和正确性。
6.加强中介机构的审计作用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可以说是防止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由于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职业经验和专业判断。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涉及很多主观判断,以一种主观上的判断去判断另一种主观上的判断是否合法公允,因其标准难以客观固定。必然增加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一旦缺乏客观依据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决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揭示,以引起会计表使用者的充分注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综上所述,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已经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砝码。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减值准备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主观随意性,而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问题,为了有效抑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国家及有关各方应从各个方面加各个方面加大治理力度。,浅谈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利润影坂野由梨 响

相关:

关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思考党的思想建设进行得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党的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而且也决定着党的各项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一直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首要任务来抓,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注意经常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正由于此,中国共产党才创造出了一个奇迹,即没有因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在党内占多数而使党的工人阶级..

金融危机下的全球金融监管反思本文从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处理对策入手,分析国际金融监管现状和协调合作的必要性,并以国际监管合作实践为基础,提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协调的相关政策建议。金融危机 监管 对策研究一、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把信息不完全理论引入到对金融市场的研究领域。Gertler、Bernanke和Gilehrist等人的研究表明:与产品和要素市场相比,金融市场更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在金融市场上,信息在借贷双方的分布是..

海南:解放思想,做好“特”字文章在中国迎来改革开放30年之际,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也将迎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来海南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集中海南全省人民智慧,树立雄心壮志,把中国最大的特区建设好。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下功夫,真正把海南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特区。周永康同志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望,在海南团乃至海南全省引起热烈..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及其防范本文就当前企业竞争的加剧和我国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的现实,详细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并且为了更好的识别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对其类型进行划分;最后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中的风险管理措施。人力资源风险 风险类别 风险管理所谓企业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企业员工本身的一种工作能力,它是表现在员工身上的、以员工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管理组织内具有各种不同知识、技..

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探讨了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评价机制等,实现高校可持续性发展。高校财务管理 管理理念 管理制度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财务预算、收费、会计核算和对外协调等内容。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后..

论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的会计核算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对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力,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的核算范围和确认原则,并通过案例说明其核算方法,这将有助于逐步规范和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的会计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 收入确认 会计核算 开发产品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近几年,更是扮演了带动投资和刺激消费的角色。它为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

浅析中国房地产市场对于开发商而言,宽松的信贷政策使其流动性风险迅速下降,不再需要依靠降价甩卖来回笼现金。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中,开发商是主动定价者,开发商的流动性风险解除后,房地产价格就失去了下行的动力。2)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将信贷资金主要集中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使得这些企业得到了充足的廉价的资金的支持,而这些公司在制造业等领域无法寻找到投资机会,于是将目标转移到房地产领域,制造了很多“地王”。而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又..

吉林:东北振兴需要“好环境”3月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内气氛热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全体会议在这里举行,60多位代表共同审议大会报告。由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参加,这次分组审议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吉林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资源,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的粮食生产能力要建立在现代化、集约化的基础上,建立在保护耕地、节约用水、推广科技和加强生态建设基础上。”在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中,温总理兴致极高,认真地听着代表们的发言,时而点..

优化农业科技供给扩大农业科技需求农业科技需求不足是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扩大农业科技需求,就要优化农业利技的有效供给,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调整农业科技结构;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科技购买欲;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购买力。农业科技体制 农业科技需求 农业科技人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9.6%,但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1.3%。最近几年农业人均GDP的年均增幅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解决“三农”..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探析业绩评价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控制要素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控制要素所无法替代的,如何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价已经成为众多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上市公司 业绩评价 EVA 一、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缺陷上市公司的最终目标应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这必然要求评价上市公司业绩的指标能够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而目前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考核所采用的业绩评价指标如税后净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