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迁

2016-07-01 09:39:02 来源:网络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指乡村各级集体经济组织依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将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或者是乡镇企业及农民个人将自己依法获取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转让、租赁、抵押、作价八股等方式,有偿让予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的行为。在我国农村,尤其是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进入市场流转的情况已相当普遍,但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始终被法律限制甚至禁止,法律制度建设已经滞后于现实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不能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民无法合法获得相应的财产主体地位,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改革并构建新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已成为必然。
一、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及农地产权的界定不请,极大限制了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
我国现行土地法律制度存在着制度不均衡的现象,即制度供给不能适应制度需求。从我国现行的土地法律制度来看。实行的是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二元土地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对这两种土地所有权是作了不同规定的,尤其是在两种土地使用权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即法律按不动产用益物权的模式设计运作;但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来说,则不能享有用益物权的处分权能。权利人只有在出资、入股、联营等特定情况下才能发生权利转让。原则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转让、出租和抵押。另外,从交易主体和可交易的范围来看,二者的区别也很大。按现行法律,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不受任何限制。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则限定在具有农村村民属性或农村集体组织属性的单位或个人,其交易范围也严格限定,只有破产和被兼并企业才可以转移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要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必须经征用转化为国家所有,然后才能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这种征地制度由于利益分配不公引发大量社会矛盾与冲突,限制了农地的市场化流转。
同时,现行农地制度还存在产权模糊,所有权主体虚位的问题。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虽然明确规定土地归集体所有。但是集体指向不明确,究竟谁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模糊不清。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及农民个人都享有土地的某一方面权能,但都不是所有权主体。这就使得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实际上处于一种缺位或者虚构的状态。
就农民个人所享有的农地承包经营权而言。也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残缺的。这表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和可转让性。农地承包经营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按人口均分土地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所有制,这决定了农地承包经营权必然要随社区内人口的变化而进行周期性调整。土地周期性调整所产生的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农民无法对特定地块的地权形成长期而稳定的预期,这不利于激发农民土地投资的积极性,还可能造成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这种周期性调整本质上是土地的行政性调整对正常的市场流转的替代,是不利于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和发展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加快流动起来。土地要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要素,其加快流转也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实施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建设,农村住宅禁止向城镇居民出售,农民将户口迁入城镇后。其原宅基地不得再扩建和自行转让等政策,限制了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
二、农村土地所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的日益强化成为当前农地流转的制度障碍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土地具备三重职能:首先,生产要素职能。使用者或所有者将其作为基本的维持生计或获取收入的手段。其次,财产职能。土地作为一种财产。其各种权益可以分割、流转和交易。最后,社会保障职能。土地可以作为拥有者或使用者的社会保险。在国家的社会保障无法覆盖农村居民的情况下。尽管部分农村居民已经不再主要依赖土地维持生存和提供收入流。但却需要依靠土地来为其提供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
经济处于不同阶段。农户经济结构处于不同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农民对土地不同职能的看重和依赖。当经济处于食品供给严重不足的时期,土地经营就是农户经济的全部。这时土地是农户维持生计和获得收入的唯一来源。而当农户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其主要的生存依赖已经不再是土地的时候,这一时期土地的保障功能将凸现出来。当农户完全进入城市或者已经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时。土地的财富功能的实现就成为主要问题。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户经济仍然处于需要土地作为其维生、获取主要收入及作为社会保障的阶段。
因而,土地对农民不仅具有生产资料的功用。还具有非生产性功用。即提供就业、社会保障的作用。尽管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一些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也已经超过务农的收入,甚至有些农民早已进城多年并已在城市拥有了稳定的收入和住所。他们仍不愿放弃土地。在一定程度上说。目前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已经异化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家庭农业生产不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这种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降低了农民将土地转出的意愿。同时,土地承担社会保障必然要求社区内土地按人口均分。土地均分又必然引发土地的行政性调整,这也限制了当前农地的流转和集中。
三、经济主体对潜在利润的追求盛为当前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变迁的动力
制度变迁的前提是存在一股现有制度下无法内部化的外部利润流,制度变迁的根源在于经济主体想获得存在于现有制度之外的潜在利润。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农村土地,尤其是城镇郊区的农地一旦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将实现经济价值的巨大升值。正是对这种升值收益的追求成为了农村建设用地大量自发流转的驱动因素。而在现有的征地制度下。农村建设用地要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必须经政府征用为国有土地,再由政府出让给城镇用地者,夜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增值收益绝大部分归各级地方政府占有。农民所获征地补偿很低。引起农民的极大不满和农村社会矛盾的激化。此外,通过夜地的自发流转,实现土地的集中与规模经营,并借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化、专业化、集约化。这都将带来巨大的潜在收益,也成为农地加快流转的重要动力。
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逐步变化也使得潜在利润的获得成为可能。从1984年中央1号文件一直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我国土地法律制度逐步放宽了对集体土地流转的限制,从绝对禁止流转再到《土地管理法》中放开一个口子可以流转,无不体现了国家政策和法律正在朝着有利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环境变化。2005年10月1日,《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广东省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进入市场,并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这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中的又一次开创性实验。因此可以说,由制度变化引起的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使得潜在收益的获得成为可能,促进了集体土地流转的制度创新。
四、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构建
目前农村建设用地的自发性流转造成了土地市场的混乱,应当适应土地流转的实践。对相关法律和政策进行修改。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
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农地流转的现实
第一,应在法律上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是两个平等的民事权利,并且将其作为修改《土地管理法》的首要内容。集体土地应与国有土地一样,可以出租、出让、转让、抵押,可以获得与国有土地具有同等权利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农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绝大部分收益。第二,应在立法上明确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的性质,确认其流转的合法性。第三,在总结各试点城市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应尽快制定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解决集体建设用地在流转中的无法可依现象。第四,相关法律的修改,要增加农民土地权利保障的内容。《物权法》出台后,所增加的农民土地权利保障条款的内容,需在《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中得到确认。
明晰农地产权,明确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
让农民拥有完整意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地制度创新的核心和主要方向。在从法律上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赋与农民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特别是赋予农民对土地的处置权及相应的抵押权。允许农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和上市交易。也就是说,增加土地供给的主体,由原来的单一的国家出让变为国家和农民集体双供给。
要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土地收益分配问题做出明确规定,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基准地价和最低保护价,规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不得低于最低保护价。同时,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权,土地流转所获收益全部归集体土地所有者所有。地方政府不参与集体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集体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具体方案应由全体村民决定。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要对当前不公平不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进行改革。一要将土地征用范围严格限定为。公共利益”需要,并制定。公共利益征地否定式目录”,明确规定以营利性为目的的用地不得征用。二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目前征地补偿依据的是被征用土地的农用价值,这导致对农民的补偿偏低,征地补偿应以夜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区的市场价值作为补偿依据,并适当考虑区位因素。给农民以公平合理的补偿。此外,征用补偿还要适当考虑农地所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也即农地的非生产性功能。三要改革土地补偿的分配方式,应从土地补偿费中分离出一部分作为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农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其余部分作为一次性补偿发放到农民个人手中。四要改革安置办法,由地方财政拨专款,对被征地的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有一技之长后再进入社会。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还需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剥离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根据农民的职业、拥有的财产以及面临风险的不同,分门别类地将其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可适当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土地换保障,即采取不同形式转让土地所有权以换取社会保障来解决。
,论伴音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迁

相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的实施方案》,标志着振兴东部地区经济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加快推进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这是《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的工作重点。这次东部盟市经济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必将促进东部地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提高发展旅游业在振兴东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大政府主导的力度东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是东部地区的优势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振兴东部地区经济。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

施工单位修路怕堵车 给工人发山寨警服指挥交通(图)原标题:工人身穿山寨警服保畅通中交二公局修路有“高招”  中国兰州网6月30日消息 近几个月来,312国道榆中清和段维修改造施工,由于道路先天设计较窄,加之车流量大,交通拥堵情况严重。为了确保畅通,施工单位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想出“妙招”,购买了10余套山寨警服发放给工人,冒充警察指挥交通。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此举也招致不少非议。为保畅通,工地雇佣十余假警察6月29日,新闻热线接到部分司机反映,榆中..

老字号沉浮百年沉浮。创业、发展、辉煌、动荡、倒闭、新生……中国老字号的命运,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百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动荡危难中,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私合营、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企业真正的春天,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但是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老字号们对外面临着外资企业的冲击,对内则有自身体制转换困难、人才缺乏、创新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等挑..

蓝海也是海‘Insead商学院两位教授W.Chan Kim和Renee Mauborgne合作的《蓝海战略》甫一问世,便得到了理论界乃至企业的高度追捧。而它所提供的创新价值的思路和途径,确实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但认为“蓝海战略”可以解决所有企业的战略选择,则是一个美妙的梦想。事实上,蓝海绝不是唾手可及的伊甸园,毕竟,是海就会有鲨鱼……’市场供大于求,产品严重同质化,营销模式相仿,渠道高度重叠……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企业对营销越来越重视,对营销的差..

为东部盟市实现全面振兴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内蒙古经济发展区域规划,继呼包鄂地区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后,东部5盟市将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下一个核心区域。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实施,国家和自治区为促进东北及东部盟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逐步到位,在今后5到10年内,内蒙古东部5盟市将驶入大开发、大引进、大建设、大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将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东部盟市振兴中的作用,在建立健全东部地区金..

万达的隐忧等一组万达的隐忧《中国企业家》2009年第17期《万达的加法》本文算是国内比较独家揭秘万达发展路径的,但文章对万达不停做加法的背后。它真正的扩张边界和风险揭示的略显不够。笔者认为,虽然万达从早期的住宅地产调整至现在的商业地产无疑是成功的,但看看万达抛出的宏伟的扩张计划;200亿投资酒店业,200亿元增加土地储备,将万达的旗帜插在全国37个一、二、三线城市的版图上,我们不得不思考万达模式背后的隐患。商业地产是典型的资金沉淀..

2007年宏观经济运行回顾与2008年趁势展望一、2007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及问题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可以用“三高三快”来概括:“三高”是指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均保持较高增速;“三快”是指人民币升值加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快、资产价格上涨过快,这“三快”也是影响我国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的主要问题。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平稳增长,投资反弹压力加大2007年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各月份增速也比较平..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地方高校发展规划摘 要:地方高校在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反思和重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制定发展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地方高校发展地方高校在制定发展规划中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很好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规划的制定。科学发展观实质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地方高校制定发展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地方高校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趣1...

我国高校女教师发展困境研究摘 要:高校女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一支主力军,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高校女教师现状入手,分析阻碍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困境,对如何解决高校女教师发展困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关键词:高校女教师 困境 对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女性教师由于其自身优势,在高校教学科研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在现实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中一支重要的主力军。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女教师并没有发挥其应有..

公关,看上去很美最近,我们的一个客户经理告诉我,某客户为更换原来的公关公司而找到我们,原因是这位客户无法接受那家公关公司让他们调整方案的建议,他们坚持要公关公司按照他们的卖点制造新闻热点,造成“talk of town”的局面,而他们的卖点显然没有被广泛传播和关注的可能性。他们对自己的卖点如此执着,不得已,我们也只好婉拒了这个邀请,因为公关并非像广告可以购买,即便预算再充裕也使不上力。类似的误区不胜枚举,很多企业以为只要肯化钱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