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环境教育机制创建探讨

2016-06-20 07:12:46 来源:网络

【摘要】 环境问题,尤其是雾霾已经成为中国舆论的焦点。环境治理是对社会集体真诚的一次大考验。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让旅游目的地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环境教育变得如此迫切和重要。本文从旅游规划、旅游开发与经营、旅游消费等角度分析了旅游环境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并尝试建立了旅游环境教育的新机制。
【关键词】 旅游 环境教育 问题 机制
中国经济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下,生态环境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国中东部等地区连续的雾霾天,波及约13%的国土面积,其中33个城市重污染,这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不满和烦躁情绪。从国到国际内,从高层到民众,环境问题再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考验着整个社会的承受力。根据中国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最近的报告,空气和水污染对于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的总和约相当于每年1000亿美元。对旅游资源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在旅游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业已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20世纪中叶国外环境教育就开始起步。与环境教育紧密相连的概念有游客教育,这一概念源自于美国荒野研究文献,相近的概念还有“低影响教育”或是“信息及教育”。从目前的情况看,游客教育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环境教育较之游客教育,范围更为宽泛,内涵更丰富。随着环境教育的发展,其关注的重心由原来单纯的自然环境保护,转移到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模式的反思,对未来生存形态的思考,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境教育中的反映。旅游环境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全面的、终身的教育,一种能对由于旅游而引发的一切有关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等问题作出反应的教育。旅游环境的治理也将是对社会集体真诚的一次大考验。中国前些年显然低估了旅游给环境带来污染的严重性,这种低估,政府的责任是第一位的。但一味要求“政府作为”,早已不是明智之举,而唤醒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对旅游发展的前途将至关重要。
一、我国旅游环境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1、旅游规划中对环境教育的严重忽略
国外的旅游规划文本中对环境教育问题都有一定的篇幅安排,而在我国环境教育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里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目前普遍适用的《旅游规划通则》标准里,既没有对“旅游环境教育”这一术语进行界定,也没有对环境教育问题设立刚性的限制指标或提出指导性的概念性规划要求,更无相应的规划范式。另外,旅游规划的委托方、编制方和实施方等相关主体受环境道德水平的制约,难以主动对环境付出道德关怀,继而对旅游者作出主动的环境教育安排。此外,旅游开发方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有意漠视环境教育以规避环境教育成本。结果,“环境教育”一词往往在某些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被轻描淡写地提及,至于环境教育的设施、人员保障以及内容设计等问题基本处于缺失状态。显然,环境教育内容的缺失与生态旅游的“泛化”和“异化”问题密切相关。
2、旅游开发与经营对环境教育的极端藐视
虽然我国的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全国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开发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但是真正具有实质意义的不多。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旅游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据有关组织对全国100多个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业,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有12个,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影响保护区发展的问题。目前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而遭受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的现象。与1970年相比,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1倍;全国森林面积减少了10%;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减少了55%,卧龙保护区大熊猫安全活动范围已缩小了30%。我国许多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退化问题;水体流失加重,植被覆盖率下降;动植物有效保护范围缩小。在贵州草海保护区,有关部门为了加速当地人民脱贫,将铁路修到了自然保护区,严重影响了当地珍稀禽类黑颈鹤的生活。
3、旅游消费中对环境教育的高度漠然
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旅游消费既表现出外部经济性,也表现出外部不经济性。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时对他人产生的不利影响,其实质是消费者私人成本的社会化。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旅游地的水质和空气质量的下降以及噪音的增加,对游客行为的管理不当和游客不经意的行为将对旅游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由于游客频繁的旅游活动,作为当地地貌特色的景观将遭到严重侵蚀,同时游客丢弃的大量废弃物若处理不当,对环境的破坏会相当严重,甚至有些废弃物还会危及动植物的生存安全。另外,随着游客的造访,一些异地的植物种子或生命体可能会被带入东道地区,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侵害。游客的大量进入必然会加大旅游地的人口密度,很可能使当地出现交通堵塞以及造成与当地居民在其生存、生活空间上的竞争。对此,除了有关专家“纸上谈兵”之外,广大民众和旅游者毫无感受,全无责任可言。
二、我国旅游活动中环境教育的症结
1、环境教育理念急功近利
环境意识的培养是环境教育的首要目标,而且所有的教育都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旅游环境教育更不例外。当前,环保教育结合重大活动比较多,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全国性、区域性的科普宣传周和科普宣传日等。结合重大节日活动,抓好环境教育的做法,从加强环境教育形式和整体来讲,都带有阶段性、临时性,教育培训只能从某个具体方面,某个内容上来开展。忽视长年的经常性的环境教育,就会使环境教育培训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往往欲速而不达,而环境教育更重要的是其系统性、连续性和经常性。同时,环境教育还应该讲究全局性,不仅应该对学生、旅游者进行教育,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人员、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同样应该接受环境教育。无数事实表明,环境保护工作是贯穿于整个人类活动的全过程,这决定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社会性、经常性和群众性,要提高全社会同环境污染作斗争的总体功能,有效地控制旅游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产生,这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2、环境教育内容本末倒置
长时间以来,大家都只是侧重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教育,忽视环境意识教育,缺乏对形成环境污染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源深层次的本质认识。首先,虽然这种环境教育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解释、防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但是它难以甚至根本不可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面地去考虑环境,并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环境问题是一个只有依靠深入人心的观念转变才可能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再次,环境污染的治理教育是一种事后教育,往往只起到治理作用,治标不治本。而环境意识的教育能够正确指导受教育者在旅游中的行为,防止破坏和污染环境。而如果这些旅游环境问题都得不到根本解决,长期以往,不但影响旅游地的经济,更会导致当地旅游业的恶性循环。
3、环境教育形式枯燥乏味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我国环境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往往都只是采用传统授课、讲解等非常单一的教育模式,这样导致环境教育成为一种枯燥的“政治课”,不能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况且,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传递,仅仅停留在生态知识的宣讲上,忽视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只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参与,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而在生态旅游中进行环境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模式,可惜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有效利用各种旅游形式,尤其是生态旅游这种特殊的形式开展环境教育。
三、旅游环境教育机制的创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环境教育的综合实施机制,构建旅游环境教育实施过程模型,将环境教育融合贯通于旅游发展的整个过程,并明确政府、学校、从业人员以及游客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各自角色定位和制定相关责任制度,从不同层面来管理、推动、引导与实施环境教育。各个层面全面参与,各司其责,各尽其能,扎实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众志成城,才能有效促进旅游环境质量的提升。
在旅游环境教育实施过程模型中,通过增加旅游环境监测环节,将传统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事后治理过程转换成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循环管理过程。以环境监测获取的资源、环境问题信息为依据,加强旅游开发与经营的过程调整、优化与控制,贯彻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增强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与经营的科学性,有效掌控旅游终端消费,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
1、完善旅游规划的环境教育内容,做到科学规划
搞好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规划,对生态旅游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容量分析,保证生态旅游开发经营的有序进行,绝对不能让生态旅游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可在生态旅游规划文本里设立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或另行编制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专题规划。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客源市场的生态旅游者环境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区生态旅游者“游前”环境教育状况的调查与评价;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环境态度、环保技能水平等的调查与评价;环境教育的设施及设备保障;环境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环境教育的社区参与;环境教育效果的评价等等。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能够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条件成熟时,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发布专业化的“生态旅游规划通则”,制定标准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规划的范式,进行普遍性的生态旅游区环境教育的认证和生态旅游规划师资格的认证。
2、注重环境教育中生态伦理教育,实行保护性开发与生态经营
在以生产利润最大化、个人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价值观念推动下,旅游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会从内心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而不管自己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虽然正式制度能够对旅游经营者的行为予以调整,但并没有涉及经营者的价值观念问题。Butler认为,对所有与旅游有关的人,即旅游业、公共部门、东道居民和旅游者的教育仍是发展可持续旅游“最好的钥匙”,“用长久眼光来看,它可能是唯一能成功的解决方法”。所以,长期来看,对所有与旅游有关的人进行环境伦理道德教育与行为准则教育,普及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念,是减少与消除旅游发展生态不安全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对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导游员进行旅游和环境两方面的知识、技能的培训,这样不仅能有效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和资源,而且能通过这些人员对旅游者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其次要精心编写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导游词,提高导游词中环境教育的科学含量。同时还可以聘请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园林学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担任旅游地的技术顾问,加强对旅游地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修正。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是旅游开发管理的关键。工作人员应有正式的公务员编制,而且应通过正式考核选拔,地理、林业、旅游专业的大学生应为首选,以迅速解决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普遍素质偏低状况,提高管理能力,提升管理素质。要对导游进行特别培训,使其具有环境保护知识和生动解说能力,以及对所带游客行为的责任感。湖南目前已有部分大专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走“学研产”之路,利用假日“黄金周”在张家界、衡山等地进行短期实习,效果不错,值得总结和推广。
3、丰富环境教育的形式,倡导绿色消费
在环境教育的具体实施形式上,除了常见的新闻媒体和其他大众传媒、传统的学校教育外,近年来,欧洲、北美洲很多国家先后推出了不同层次的绿色行动计划,以便推动校内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在我国,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1996年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绿色学校”的概念之后,全国开始创建并涌现出一批“绿色学校”。它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师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如设计有特色的环保标志并在校园内显眼的位置摆放,鼓励学生参加生态旅游,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环境方面的决策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的论文比赛等。完善旅游目的地环境解说系统是实现环境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首先建立设备先进的环境教育中心。如生态建设展览,保护野生动物志愿者,发动广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生态旅游区去进行文明督导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和生态的萌觉,帮助游客树立有社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培养生态保护意识,优化环境意识。其次有效利用旅游黄金周,使游客参加保护生态的公益活动,加强媒体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作用,如开展参与性强的生态教育活动等。最后增设宣传标语和解说标牌,如雕刻永久性旅游宣传标语,栽立半永久性解说标牌,增设流动宣传标语等。
四、结语
旅游环境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和谐的复合环境系统,其目的是借助教育手段,提高人类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态度,激发人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关心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增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放弃责任,如同放弃民族,放弃国家”的强烈信念,着力营造一种集体真诚。它要求政府加强政策的有效引导,旅游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从业能力,能够合理、科学地进行规划开发和经营管理;要求旅游者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己任,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主动学习更多的生态知识;要求当地居民更主动、更有意识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并尽可能从文化的层次保证旅游资源的持续发展。总之,旅游环境教育要遵循旅游与环保规律,从旅游政策、开发规划的制订和环境影响评价到实施,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旅游者的环境教育、环境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旅游环境保育,以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周永广:旅游业环境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文明:我国生态旅游规划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缺失与补正.旅游学刊,2008.
周俊满:在生态旅游中透视生态环境教育.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社评:对抗雾霾,我们远非众志成城.环球时报,2014-02-24.
李霞:环境污染与绿色GDP.中国经济时报,2008-03-25.,旅游环境教育酒会礼仪 机制创建探讨

相关:

中企海外投资应对审议要向淡马锡学习【中企海外投资应对审议要向淡马锡学习】今年4月,欧盟认为中广核与国资委之间并非独立关系,决定审议中广核投资法国电力集团。?欧盟执委会不久前发布将审议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申请的决定引发广泛关注,原因是审议的理由是欧盟认为中广核与国资委之间并非独立关系。   《欧盟竞争法》主要目的是禁止不正当竞争,保证企业的并购活动不会获得强大的市场权力(包括定价权),以至于伤..

资源税改革对磷矿石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摘要】 作为一个独立税种,资源税自1984年创设以来,历经多次调整,直至2011年国家出台新的资源税政策,在此过程中资源税改革凝聚了越来越多的共识。然而,不论是从收入绝对额还是从所占比重来分析,资源税都是个小税种,但是从对改革节奏和力度的把握来看,国家对当下资源约束趋紧状况保持着清醒判断。资源税改革对促进生产方式转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继新疆试点油气资..

大学生餐饮浪费现象的调查及分析【摘要】 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我国的人均口粮急剧下降,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是本科研组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新一代青年,更应该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从学校做起,动员身边的力量,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大学生餐饮浪费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关键词】 大学生 餐饮浪费 节约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粮食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却仍然处于耕地少、人口多..

论护理院校辅导员队伍人文素质建设【摘要】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要增加课堂教学的人文环节,辅导员常规管理中的人文氛围的营造和引导也十分重要。只有重视并加强辅导员队伍人文素质建设,使辅导员有能力引导并弘扬护理院校的人文校园文化,才能促使护理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知识的修养上不断积累沉淀,真正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高端护理人才。本文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护理院校辅导员队伍人文素质建设存在的意义。【关键词】 护理院校 辅导员 人文素质人文主义,..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保障机制研究【摘要】 由于对顶岗实习的性质、作用认识不到位,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责权利关系不够明确,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当前顶岗实习过于形式,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缺乏机制保障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应深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重构专业教学计划、建立顶岗实习长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顶岗实习的育人功效。【关键词】 顶岗实习..

论人民银行系统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摘要】 本文分析了人行系统养老保险继续运行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人行可持续发展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关键词】 人民银行 养老保险制度 收支平衡原则一、引言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建立了系统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基金由总行实行统一管理,专项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基金收支实行两条线管理。多..

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摘要】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到2020年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现行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于高等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素质,还要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体现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和当务之急。本文围绕创新素质的内涵、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意义与方式等问题展开论述。【..

企业财务杠杆运用与相关财务风险研究【摘要】 财务杠杆是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如何规避财务杠杆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本文分析了财务杠杆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探讨了防范财务杠杆相关财务风险的措施,认为应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根据企业自身资金情况合理制定借偿计划,根据市场利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关键词】 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 资本结构一、问题的提出在改革开放的市场..

定值保险中保险价值的认定及法律规制【摘要】 我国新保险法第55条对定值保险及其效力作出了规定,然而其规定过于宽泛,同时对定值保险的保险价值认定及“超额定值”的法律规制仍存在空白,司法实务界对此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认为应该对保险价值的含义作出规定,并对超额定值现象进行规制,区分“显著超额”和“一般超额”,“显著超额”无效。【关键词】 保险价值 定值保险 超额定值 显著超额一、基本案情简介及争议焦点归纳原告某旅游船有限公司自2003年起一直在被..

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研究简述【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却不断凸显,对生命的漠视和伦理观念的缺失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本文对当前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认真梳理,旨在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生命伦理观教育。【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伦理教育 现状一、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意义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中,学校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