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2016-06-20 07:12:15 来源:网络

【摘要】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到2020年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现行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于高等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素质,还要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体现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和当务之急。本文围绕创新素质的内涵、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意义与方式等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素质 培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创新能力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依靠创新去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有效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的重大战略选择。在这种背景下,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要求素质教育必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阶段。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面对这样的新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从思想上认识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创新与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是为满足新的要求或需要而在某一领域应用并取得成功的一种新的、原创的物质成果或精神成果,具体体现为新的产品、服务、工艺、技术、设计、想法或思想等。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具备的心智特征。它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精神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精神;创新意识是指求新求变、精益求精的意识,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不安于现状、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创新人格是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具有钻研探索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具有敢于尝试、敢于失败、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是指具有丰富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较强的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善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尤其具备良好的创造技能,包括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和物化能力。创新素质较高的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和积极捕捉机会的能力,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推陈出新。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这些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以及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等。培养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在接受了有助于创新素质养成的教育之后,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更强的创造力,能够对事物有更深入和独到的见解,也往往有更新颖更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旨在培养和提高创新素质的教学活动在当今大学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只有认清形势、高度重视,科学地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营造有利氛围,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方式方法
大学生接受创新素质教育,对其日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大有益处。为此,高等学校应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以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而在培养创新素质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利用好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环节,用理论教学为创新素质的形成打下基础,用实践教学来检验创新素质。
1、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理念
在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跨学科课程的比例,以适应宽口径的要求;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个性发展;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为培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有条件的高校要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定期对社会、企业进行调查,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把新知识新课程引人课堂,从而强化基础、拓宽知识范围,为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条件。
要勇于精简或删除那些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情况或需要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把那些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内容和与现实情况相一致的内容及时充实到课程中,把新颖、前沿和实用的知识及时引人到教学实践中,设置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处理好教材相对稳定与内容充实更新的关系,努力做到把最有价值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要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必须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从单向的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创造转变。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强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在教学考核方面,在适度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从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衡量教学质量。二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要发挥学生的中心作用,必须特别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给每个学生个性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为此,在教学管理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使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一致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2、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有赖于把创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做法落实到每门课程中,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堂课。理论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环节,只有选择了恰当的教学内容、营造了适宜的学习情境和良好的创新发展空间,理论教学才能生动新颖,学生才愿意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创新思维。例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在当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化的趋势下,应顺应潮流,及时改革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开设国际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站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外贸实训等课程,部分课程可以采用实务企业编写的应用性较强的教材,如《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初级认证教程》等,要给学生介绍并让其掌握几个常用的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最实用的外贸知识,又能引导其创新性地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实践。
在理论教学中,引入与理论知识相契合的特定场景或案例也十分重要。讲解案例或创造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环境,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诱导学生从单纯的知识继承向思维的模仿转变,使教学过程从知识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沿着知识发展轨迹的自主探索过程。例如,在给法律专业的学生讲解如何创新性地化解民事纠纷时,可以讲这样一个案例:牧区有两个牧民因为一只羊的归属争执不下,而羊身上也没有任何记号,于是双方找到法官,法官让他们先回去而把羊留下,第二天又把他们召集到自己家吃饭,备好了丰盛的酒菜,两位牧民不明就里,边吃边问“你为什么请我们吃饭,我们的羊呢,怎么解决啊”,法官微笑着指着桌上的炖羊肉说“就在这啊,这羊既不会说话,也没有任何记号,我们总不能因为一只羊用DNA鉴定吧,鉴定费会超过羊本身的价值,再说了,即使鉴定结果出来了,也会伤了你们的和气,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啊”,两位牧民都会心地笑了,法官用这种方法巧妙地解决了看似十分棘手的纠纷,又维护了双方的关系。通过在课程中引入这种含有创新性做法的案例,既能让枯燥的理论教学生动起来,又能启发学生今后在解决类似问题时权衡运用硬性制度与柔性情感的创新性思维和做法。
3、在实践中发展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这里所说的实践,既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也包括大学生参与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学习,大学生能够运用自身具备的创新素质,能够随不同情境的变化展现自己的创新素质、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起真正投身社会时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实验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应加强实验教学,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实验室开放的范围、内容和覆盖面,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增加实验学时,在完成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增加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通过社会实践发挥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在社会实践中寻找课堂教学的情境,从而快速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条捷径。可以想象,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已经掌握了处理一般问题的方法,但实践中会有更多未曾经历的问题。那么,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运用自身处理问题的创新素质,将有利于迅速地解决问题。例如,法律专业的学生在进行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普法活动时,能接触到一些复杂的民事案件,这是在书本中和模拟法庭上难以看到的。这时就需要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给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确的处理意见。这样的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并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从而达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总之,未来中国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人才,高等学校任重而道远,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投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和“中国梦”宏伟蓝图的实现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孟秋艳: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探索,2006.
徐春明: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袁莉、张凤华、刘波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析——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论如何培养大学生酒精 的创新素质

相关:

企业财务杠杆运用与相关财务风险研究【摘要】 财务杠杆是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如何规避财务杠杆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本文分析了财务杠杆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探讨了防范财务杠杆相关财务风险的措施,认为应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根据企业自身资金情况合理制定借偿计划,根据市场利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关键词】 财务杠杆 财务风险 资本结构一、问题的提出在改革开放的市场..

定值保险中保险价值的认定及法律规制【摘要】 我国新保险法第55条对定值保险及其效力作出了规定,然而其规定过于宽泛,同时对定值保险的保险价值认定及“超额定值”的法律规制仍存在空白,司法实务界对此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认为应该对保险价值的含义作出规定,并对超额定值现象进行规制,区分“显著超额”和“一般超额”,“显著超额”无效。【关键词】 保险价值 定值保险 超额定值 显著超额一、基本案情简介及争议焦点归纳原告某旅游船有限公司自2003年起一直在被..

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研究简述【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却不断凸显,对生命的漠视和伦理观念的缺失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本文对当前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认真梳理,旨在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生命伦理观教育。【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伦理教育 现状一、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意义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中,学校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金融支持河南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摘要】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小微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小微企业发展情况,以及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河南省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河南省 金融支持 小微企业目前,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创造就业岗位、增加财税收入、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国民..

股东会决议撤销权之探讨【摘要】 《公司法》第22条是对股东会决议撤销权的基本规定,虽然该规定过于粗疏,但仍有必要以该条为基础对股东会决议撤销权进行系统的阐述。本文首先探讨了股东会决议撤销权的概念,并认为股东会决议撤销权为形成权;然后探讨股东会决议撤销权的法定事由及主体资格,认为判断股东是否有资格行使撤销权的标准在于决议是否与之有利害关系;之后探讨了股东会决议撤销权行使的程序性问题;最后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股东行使撤销权成功的法..

加快推进宜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摘要】 “十一五”期间,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就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宜昌 城乡一体化 城镇综合承载力当前,宜昌市正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在城市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其将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工业与农业统筹谋划,综合研究,形成整体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梧玉贵产业整合与布局研究【摘要】 在梧玉贵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梧玉贵三市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不合理阻碍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梧玉贵应对区域内机械制造、建材化工、生物制药、林产林化等重点产业进行整合,同时合理布局产业,打造梧玉贵产业一体化格局,提升梧玉贵区域一体化的程度。【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产业整合 产业布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特征,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广西将全区划分为梧玉贵、南..

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构想。本文首先按照创新载体、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的三个维度,对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然后运用S2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3.42%,第三产业年均增长20.73%。第三产业的份额逐渐增加,第二产业的份额逐渐下降,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工业总产值由20..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 本文从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村镇银行所面临的的困境,主要包括资金来源不足、经营风险偏高、市场定位偏差、人才队伍不齐、政策扶持不够等,认为应该从拓展资金来源、加大风险控制力度、“立足县域,面向三农”、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健全相关政策这几个方面解决当前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关键词】 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 发展问题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村镇银行作为新型..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探析【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在这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差距过大、对外依赖程度高和研发能力落后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这样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使中国在取得成就的同时面临着跨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本文通过研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特殊表象,学习借鉴美、韩两国应对“中等收入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