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关键问题平衡点 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

2015-01-27 02:31:36 来源:网络

  最近,国务院出台第51号文件,提出《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对进一步发挥内贸流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意义重大,而在《意见》的贯彻执行与具体操作中,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找对几个主要问题的平衡点。

  第一,找到提高流通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与发挥中小流通企业作用的矛盾平衡点。流通的特点在于便民,实践证明分散的中小企业网点更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因此,单纯发展组织化程度高的大型企业,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尤其是在我国消费水平分层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但一味地发展中小企业,不追求组织化程度,市场小、乱、散、差的局面无法扭转,社会化大生产和大流通难以协调,同样不利于内贸流通的健康发展。那么,企业组织化程度究竟多高才算合理?中小流通企业究竟如何发展才能既满足社会需求,又推动市场升级?面对这样一个悖论,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到既合理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又适当促进中小流通企业发展。

  第二,在规范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中找到平衡点。有数据显示,网络零售的销售额60%来自对实体产业的分流,40%是新创造的消费,尤其是在激发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推动欠发达地区消费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零售饱受诟病的弊端之一便是假冒伪劣产品的盛行,各大零售网站正在成为假冒伪劣产品最为重要的销售平台,网络售假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甚至整个产业的发展。长此以往,高档商品、高附加值商品很难发展起来,对消费和产业的升级十分不利,从规范市场秩序的角度来讲,对此绝不应该持纵容态度。因此,要规范信用市场,推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首当其冲便要规范网络零售市场,此时,电子商务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其高速增长态势将面临萎缩。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二者关系,我们仍旧需要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第三,消费、投资、进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拉动力,其间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关系。现阶段,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在全社会齐心协力提振消费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正确对待进出口问题。

  进口方面,首先,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居民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因此,适时采取积极措施,扩大消费品进口,将有助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扩张。其次,扩大消费品进口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质量。进口消费品能够起到丰富消费内容,满足多样化消费选择的作用,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品进口将有助于激发居民潜在的消费需求。再次,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仍处于较低水平,进口商品对国内制造业会产生示范与带动作用。因此,消费品进口不仅能够在量上促进消费增长,对产业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具有重要拉动作用。

  出口方面,首先,目前消费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幅提高,但远没有完全成熟,中国经济长期依赖出口与投资拉动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彻底扭转,出口一旦下滑,房地产和政府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就会增大。而我国房地产价格过高,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本就饱受争议,再次推高房地产价格实不可取。政府投资又面临转化率过低和转化时滞较长等诸多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与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初衷相悖。其次,如果出口持续走低,外向型加工企业将会遭遇低谷,居民收入增长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居民收入与消费直接相关,收入增长乏力,扩内需就缺乏基础动力,这与我国目前促消费政策背道而驰。再次,内贸交易过程中,财富只是在国家内部循环,只有通过国际贸易,才能使财富由国外转移到国内,对一国财富累积增长十分有利。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出口产品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末端,附加价值低,出口贸易一直处于“以量换市”的阶段,受国际资本盘剥现象严重,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现阶段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进出口比例过低,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不利于经济平稳增长与过渡,因此在对待消费与进出口两个重要宏观经济拉动力时,保持平衡推动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DF145)

,找准海内 关键问题平衡点 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

相关:

2015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期待突破  继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后,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成为首部针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全国性指导文件。据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或将出现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  在短时间内密集出台关于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举措,表明在2015年深化..

通过制度政策和资金合力推动农民工转型  中央一号文件将于近日发布,据了解,农民工转型问题仍将是该文件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徐诺金表示,中央对于农民工转型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在逐步深化,如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农民工市民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徐诺金强调,应..

叶檀:金融市场的动荡远没有过去 人民币要找平衡人民币必须在欧元与美元之间取得均衡,降息或者对美元汇率大幅下挫,将加剧资金流出中国。   欧洲央行推出超预期量化宽松政策,引发全球货币宽松大战。全球主要央行都压低本国利率,压低兑美元汇率,以免在新的货币战中处于不利地位。  过去数天,丹麦、土耳其、印度、加拿大、秘鲁等国家央行纷纷宣布降息,而瑞士央行取消了瑞郎兑欧元的下限,下调存款利率,相当于收取存款税。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元兑美元每隔大半..

中国经济新常态适应性预期正在形成  认识、适应并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持续深化推进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只要各级政府和各市场主体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因此加强,政府进一步归位尽责,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创新创造创业潜能进一步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势必进一步增强,那么2015年中国经济“调速不减势”,那就能激发出更多潜力,实现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发展水平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李克..

人民币暴跌引贬值担忧 中间价透露央行真实意图  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延续贬值趋势,继上周大跌近200基点后,今日人民币即期再暴跌超过250基点,盘中较中间价折价达1.9%,料将创下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两天跌幅。   根据央行规定,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   自欧洲央..

外媒:人民币升势摇摇欲坠 中国央行立场转变  周一(1月26日)知名外媒报道指出,对于中国决策者而言,管理人民币汇率如今变成了另一个“游戏”。过去10多年以来,为了将中国打造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央行(PBOC)一直在抑制人民币升值。如今却有迹象显示,中国央行正在努力提高人民币汇率,遏制已经开始危及经济增长的资金外流。   2014年12月中国央行(PBOC)资产负债表中的资金流指标创出2003年以来最大降幅,释放出央行正在抛售外汇的信号。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设定的人..

评论:搞好电商监管要创新思维“接网气”  面对互联网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建立起的监管系统,既要充分体现法制思维,也要充分吸纳互联网思维和技术  北京市副市长程红日前透露,北京市工商局受国家工商总局委托,承办全国电子商务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系统,2015年平台一期将上线。这意味着,我国将对电商实行跨地区监管。据介绍,此举旨在打破电商监管的地域界限和部门界限,规范市场发展。平台上线后,将推出电商“黑名单”,方便消费者识别。   国家工商总..

美媒:2014年中国城市经济表现突出  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城市经济更是表现不俗,引发国际媒体关注。  美联社1月22日报道称,布鲁金斯研究所和摩根大通联合发布了2014年全球300个最大城市经济体的经济表现排名。不少中国城市因经济发展迅速而榜上有名,其中澳门以人均GDP增长8.0%、就业增长4.2%的最佳经济表现名列榜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尤其是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经济表现300强中占据大多数。唯一的例外是泰国首都曼谷,这个城市的经济..

人民日报: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 盼中国上债务悬崖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问题,西方舆论已经“关注”多年,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似乎还盼着将中国逼上“债务悬崖”,迫不及待地拿别国经验生搬硬套过来下点结论。

吴越涛:今年全年国际油价将呈触底反弹走势  今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67期“经济每月谈”在京举行,中国国际经验交流中心的理事长助理吴越涛在预测未来国际油价走势时表示,国际油价关键因素还是要看产油国和北美页岩油的博弈,今年上半年油价会出现一个探底的过程,在40-50美元之初存在一个支撑,今年全年到2016年左右油价会呈现一个触底反弹的走势,但超过100美元的可能性比较小。   谈及油价未来的走势,吴越涛表示通过研究做出四个判断。第一个判断,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