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适应性预期正在形成

2015-01-27 02:27:28 来源:网络

  认识、适应并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持续深化推进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只要各级政府和各市场主体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因此加强,政府进一步归位尽责,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创新创造创业潜能进一步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势必进一步增强,那么2015年中国经济“调速不减势”,那就能激发出更多潜力,实现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发展水平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时全面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路径及政策选择,中国政府在新一年的经济施政方略,提出了引人注目的“双引擎”纲领: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造升级传统引擎,驳斥了对中国经济的“怀疑论”,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政府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和主动引领新常态的决心和有效实践。面对国内外的复杂经济形势,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时隔5年之后再次出席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的达沃斯论坛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向仍处寒意中的“全球新局势”表现出中国的自信和坚持的定力,传递出中国经济的暖流,大有助于确立世界对中国经济的正确预期。

  预期,是影响个体决策和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预期管理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只有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才能做到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才能真正做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牢牢把握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为此强调要“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强化舆论引导”。

  依据李克强深度阐释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这意味着中国将允许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转而推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针对外界对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担忧,李总理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有世界大背景,也有内在规律;鉴于GDP基数在增大,即使7%的增长,绝对值也达8000多亿美元,大于几年前10%增量,可见,中国经济的列车不会失速,反而会更稳健,因此不推强刺激,而是力推强改革,能促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政府高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乐观判断,也向外界发出了确切无疑的信息,别指望宏观政策会出现显著放松。

  说到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预期,有必要回顾一下去年6月的一次媒体和市场的全面性讹传。当时李克强总理出访英国和希腊,期间有关中国经济(尤其增长率)的系列阐述引起高度关注。媒体在解读李克强总理署名文章时说,2014年中国有信心实现7.5%的GDP增速目标,并表示政府已准备调整政策,以确保政策可发挥作用;而另有关李总理在英国智库演讲时的报道则说,中国政府对经济运行实行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保证增速下限不越过7.5%。依据这两个信息源,国内市场和媒体普遍将李总理讲话解读为7.5%“绝对下限”论,并据此预测刺激政策将加码。

  事实上,脱离就业内涵的7.5%底线“绝对数”思维,是对新一届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思维的严重扭曲,完全是某些媒体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的结果。这一方面当然有相关市场主体利益诉求的因素,但绝对下限论迅速流传,也反映出市场仍缺乏对经济新常态的适应性预期,对中央政府能否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还有疑虑。

  2014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元年,是检验政府对新常态认识和政策取向的标志性一年。受房地产调整、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环保减排硬约束等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行,2014年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持续增大。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始终保持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主动作为,在区间管理下实施定向调控,从政府自身“革命性”改革开始,持续“简政放权”和“微观放活”,释放制度和改革红利,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充分运用创新这把“金钥匙”,做到了中国经济列车放缓而非失速,顺利完成各项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硬指标”。更重要的是,2014年多数经济“软指标”显著改善,“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了明显进展。

  再回过头来看,2014年恰也是促成新常态适应性预期开始形成的一年,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举措的积极效应才刚刚发挥,但因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以及创新所蕴含的广阔增长空间便已充分显现。这大有利于引导并促成社会合理预期,有助于各市场参与者全面理解新常态下宏观调控取向、并自觉内化于心化于行,形成广泛的思想和行动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创新驱动、向中高端迈进。

  当然,转型升级绝非一日之功。面临诸多下行压力,经济增速与提质增效再平衡仍是2015年经济政策主题。随着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加大,过剩产能行业继续深度调整,局部金融风险逐步释放,企业经营面临的形势会更严峻,微观经济体信用链条绷紧,再加上2014年已累积了很高的债务“势能”,2015年可能出现的债务违约规模将更大。所以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了金融风险防控,如能合理引导、有效控制,稳步释放市场风险,将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有利于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未来,在持续深化推进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只要各级政府和各市场主体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因此加强,政府进一步归位尽责,市场环境就将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创新创造创业潜能将进一步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势必进一步增强,那么2015年中国经济“调速不减势”、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就会有更多潜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经济最“坏”的阶段已过去。

  确立了前述的新常态适应性预期,政策取向也就非常清晰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2015年中国政府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创新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比较充分就业的区间底线,摒弃一味追求增长数字的定式思维,不搞大水漫灌,更加注重微调预调,更好实行定向调控;将以更高的改革创新举措,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更好发挥政府在转型升级和软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充分运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在经济发展“双引擎”的巨大动力下, 实现“双中高”(即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总之,2015年改革攻坚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仍是政策主线。

(责任编辑:DF154)

,中国经济新常态适应性预期正在海尼根 形成

相关:

人民币暴跌引贬值担忧 中间价透露央行真实意图  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延续贬值趋势,继上周大跌近200基点后,今日人民币即期再暴跌超过250基点,盘中较中间价折价达1.9%,料将创下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两天跌幅。   根据央行规定,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   自欧洲央..

外媒:人民币升势摇摇欲坠 中国央行立场转变  周一(1月26日)知名外媒报道指出,对于中国决策者而言,管理人民币汇率如今变成了另一个“游戏”。过去10多年以来,为了将中国打造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央行(PBOC)一直在抑制人民币升值。如今却有迹象显示,中国央行正在努力提高人民币汇率,遏制已经开始危及经济增长的资金外流。   2014年12月中国央行(PBOC)资产负债表中的资金流指标创出2003年以来最大降幅,释放出央行正在抛售外汇的信号。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设定的人..

评论:搞好电商监管要创新思维“接网气”  面对互联网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建立起的监管系统,既要充分体现法制思维,也要充分吸纳互联网思维和技术  北京市副市长程红日前透露,北京市工商局受国家工商总局委托,承办全国电子商务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系统,2015年平台一期将上线。这意味着,我国将对电商实行跨地区监管。据介绍,此举旨在打破电商监管的地域界限和部门界限,规范市场发展。平台上线后,将推出电商“黑名单”,方便消费者识别。   国家工商总..

美媒:2014年中国城市经济表现突出  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城市经济更是表现不俗,引发国际媒体关注。  美联社1月22日报道称,布鲁金斯研究所和摩根大通联合发布了2014年全球300个最大城市经济体的经济表现排名。不少中国城市因经济发展迅速而榜上有名,其中澳门以人均GDP增长8.0%、就业增长4.2%的最佳经济表现名列榜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尤其是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经济表现300强中占据大多数。唯一的例外是泰国首都曼谷,这个城市的经济..

人民日报: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 盼中国上债务悬崖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问题,西方舆论已经“关注”多年,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似乎还盼着将中国逼上“债务悬崖”,迫不及待地拿别国经验生搬硬套过来下点结论。

吴越涛:今年全年国际油价将呈触底反弹走势  今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67期“经济每月谈”在京举行,中国国际经验交流中心的理事长助理吴越涛在预测未来国际油价走势时表示,国际油价关键因素还是要看产油国和北美页岩油的博弈,今年上半年油价会出现一个探底的过程,在40-50美元之初存在一个支撑,今年全年到2016年左右油价会呈现一个触底反弹的走势,但超过100美元的可能性比较小。   谈及油价未来的走势,吴越涛表示通过研究做出四个判断。第一个判断,国际..

奥巴马欲挖坑或拿安倍晋三试刀晚餐吃完了,甜点也吃完了,客人都走了,可你还粘在那里和不耐烦的主人说话……奥巴马似乎嗅到了日本散发的危险气息。   在国际政局中,结盟必不可少,对于拥有地区霸权且希望将权力辐射全球的国家更是如此,然而关系再紧密的盟国也可能带来无尽的麻烦。  晚餐吃完了,甜点也吃完了,客人都走了,可你还粘在那里和不耐烦的主人说话……奥巴马似乎嗅到了点日本散发的危险气息欲挖坑拿安倍晋三试刀。   一些政治评论家以此..

全球哪些国家即将面临破产风险?这些国家面临的情况各异,但破产风险或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2015年1月16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最新发布的违约最新数据与1年前穆迪预测的2.3%的全球投机级债券违约率接近。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列出了主权信用评级为Caa1或更低的国家。包括韩国、俄罗斯、阿根廷、厄瓜多尔、希腊、意大利、埃及、巴基斯坦、委内瑞拉、乌克兰等。   Caa1比被视作垃圾级的Ba1还要低,预示着该国信用风险极高,或面临破产的困境。  这..

王建功:中国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 效益上台阶王建功:中国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 效益上台阶

中坤黄怒波:今年一线楼市平稳 三四线泡沫可能破裂  “2015年房地产大势还会往下走。”经历了2014年房地产行业的下行调整,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预测,今年一线城市楼市将比较平稳,而三四线城市则存在极大风险,甚至可能出现泡沫破裂。   对于过去的一年,黄怒波用“挑战”一词来形容自己对楼市的感受。“2014年整个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以大多数地产商情况来看,黄怒波表示,从零售业的商业模式到电商的出现,传统商业地产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