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予阳:国企反腐败这手也要硬

2015-01-23 02:00:05 来源:网络

  国企腐败问题的核心,是体制机制缺失、监督缺位,必须探索长效机制,寻求治本之策,着力解决共性问题。要更加注重在法治框架下推进各项改革措施,避免企业反腐“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这传递出一个信号:国企成为反腐“主战场”之一。

  虽然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企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国企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国企负责人把国有资产个人化,把企业账户当自己的钱包,贪图享受,大肆挥霍;一些人大权独揽,重大项目个人拍板,决策过程不公开,任人唯亲;一些企业管理混乱,有章不循,事权划分不清,对下属子企业管控不到位。据统计,2014年就有超过150位国企高管被调查或接受审查,国资监管任务艰巨。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国企反腐的重要性。

  国企腐败问题的核心,是体制机制缺失、监督缺位,必须探索长效机制,寻求治本之策,着力解决共性问题。首先,要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打破内部人控制的状况,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其次,要加强和改进现有监督体系,落实好中央企业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方案,深化国企纪检体制改革,防止进驻企业的纪检组反受制于企业的情况发生。同时,加大审计力度,加强对国企的审计监督和专项巡视,力争实现审计全覆盖、巡视全覆盖。再次,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建立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下大力气解决“责任追究难”的短板,推动压力逐级传递、责任层层落实。

  当前,国企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改革越是进入深水区,就越要强调依法合规。国企要更加注重在法治框架下推进各项改革措施,避免企业反腐“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国资国企改革、保增长与反腐倡廉并不矛盾,必须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将反腐倡廉与国资国企改革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滋生的土壤。

  国企反腐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特点的工作,我们必须保持惩戒腐败的决心信心和长期作战的恒心耐心,牢固树立“两手抓、长期抓、从严抓”的意识,坚决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这场攻坚战。

(责任编辑:DF118)

,李予阳:国企反腐败这河北联通 手也要硬

相关:

汪涛:全方位解读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影响  油价下跌GDP预测以来,全球油价已大幅下跌。作为主要石油进口国之一,油价下跌可以提振我国居民部门的实际收入和消费、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促进全球经济增长间接提振我国出口需求。   成品油消费税,目前为止国内油价跌幅仅为国际上的一半左右。而且,一些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和能源价格仍受政府管制,而决策层可能希望借油价下跌的机会减少此类隐性补贴。  CPI将被额外拉低0.3-0.4个百分点、GDP将被额外提振0.2-0.3个..

黄奇帆: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有何风险?  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数据,大家最关心的GDP,2014年的增速为7.4%,可以说,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那么,如何适应这种“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经济靠什么“稳增长”?  比如抓改革,去年我们搞基础设施领域的PPP改革,吸引了1300亿的国内外资金;搞国有企业集团五个路径改革,吸引了1000亿资金。这样,就吸引了2300亿。去年重庆经济..

张燕生:中国经济爬坡过坎还要3-5年  尽管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季度和年度表现,人们早已经习惯了7%-8%的年度增幅,不过昨天统计局公布的7.4%的年度增长,还是惹来一阵唏嘘,从历史趋势看,毕竟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除过1981、1989-1990之外,最低的经济增幅。  新常态之下,7.4%经济增幅,值不值得担忧?与7.4%相近的经济增幅发生在金融危机期间的1998-1999年,然而回过头来看,那时候却孕育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爆发式增长。   那么2014年的7.4%,抑或是2015年..

郑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新常态下要围绕推进城镇化深化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借助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原居住于农村的部分农业人口,尤其是剩余劳动力,积极向农业系统与农村区域以外的行业与地域转移,实现了城镇非农就业,即农村转移人口。农村转移人口的壮大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该群体在职业与身份上非同步转换所带来的弊端与困惑日益凸显,表现为..

张来明:应对人口老龄化需实现“三个转变”

专家:北京存量房约600万套 基本要户均一套北京现在有6亿多平方米的住宅,按照单套100平方米计算,即存量房约600万套,以北京1800万城镇人口、户均3口计算,城镇人口基本达到户均一套房的水平。

申万解读MLF:续作料成常态 降准可能性更低  央行21日晚间通过官方微博正式确认续作MLF。据外媒22日消息,申万分析师陈康等人在今日的报告称,央行选择MLF加量续作,反而意味着短期内降准的概率更低。  央行称,“近期,为继续发挥中期借贷便利的结构性引导功能,强化正向激励作用,同时也为应对春节前的流动性季节性波动,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续做了到期的269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并新增500亿元。”央行同时透露,续作的操作对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

世界经济论坛:聚焦全球新局势 寻找应对新方案  世界经济论坛 2015年年会21日在瑞士达沃斯正式拉开帷幕。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近5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来自超过140个国家逾2500名政界、商界、学术界和媒体人士,将围绕“全球新局势”这一主题展开280余场研讨会,聚焦当今世界根本性问题,以思想对话和观点交锋,寻求在解决全球主要挑战方面取得进展。  按照日程安排,本届年会议题共分为“成长与稳定”、“危机与合作”、“社会与安全”以及“创新与产业”等四大领..

连平:对于2015年经济不应悲观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  GDP,收入两极分化状况有所减轻等。这些改变虽然幅度不大,但值得关注。  不过,从2014年的整体情况中,也能看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比较大。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房地产,其投资增速从2013年底的接近20%降至2014年底的10.7%,回落幅度相当大,并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另一个是出口,我国进出口总值比2013年增长2.3%,未实现年初7.5%的预期目标。其中,..

2014年经济增长来之不易今年压力与动力并存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GDP同比增速为7.4%,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接受人民财经采访时表示,7.4%是一个正常的增速,且在国内外巨大压力下达到这一增速很不容易。他分析,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环境仍然严峻,但也有一系列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预计2015年GDP会保持在7%以上。   房地产市场下滑的巨大压力下,经济能保持平稳地增长,并且经济增长结构不断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