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延迟退休先要厘清观念

2015-01-21 03:02:39 来源:网络

  公共政策的制定,难免会遇到众口难调的现实困难。日前,有研究机构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和建议,就引起舆论的广泛争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要求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积极性不高。这提醒政府部门,改革具体方案出台之前,一定要做好厘清社会观念的准备。正如有关负责同志此前强调的,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一系列技术性问题。这里面不仅包括政策目标问题,还有时机选择、节奏掌握、配套措施以及监督实施等细节问题。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重新构建工作和退休平衡机制的认识分歧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对强化个人工作责任必要性的认识;二是对就业形势及强化个人责任可行性的认识;三是对社会公正性的认识。要设计好延迟退休政策,恐怕需要厘清这些观念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养老保险改革就一直强调建立以国家、企业、个人“三支柱”的制度体系,减轻国家直接责任,充分调动市场和个人的积极性。但现实中,由于国家征管能力不足和市场发育不完善,基本养老金仍然是绝大多数人退休后惟一重要的生活来源。从替代率看,我国基本养老金水平处于国际前列,缴费率也明显偏高。在“未富先老”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条件下,要维持养老基金收支平衡,一般有三条出路:降低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缴费率以及延迟退休年龄。权衡利弊,延迟退休确是现实中负面影响较小、阻力较弱的一种选择。

  退休固然可使高龄劳动者退出市场,为年轻人腾出更多岗位。但也要看到,近年来,“民工荒”趋向常态化,劳动年龄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这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已从绝对过剩转向结构性不足。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减弱对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预期,进而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而国内外经验表明,生育激励政策并不能很快取得预期效果。与放松生育相比,延迟退休更有利于增加劳动供给。

  还有一个焦点是关于所谓“权责不对等”的争论。一些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比企业职工“缴得少而领得多”,导致他们相对而言更愿意接受延迟退休。事实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应被视为普通劳动者,理应与企业职工一样同等缴费同等享受,这正是推进中的基本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同时,也必须承认这一群体的特殊性,重视建立以廉政为前提的职业年金,实事求是地推进改革。

  总之,在所有社会分歧较大的政策调整面前,政府既不能当绕开社会矛盾的“老好人”,也不能当只做不说或者先做后说的“内向人”,而应该积极推进社会理性对话,讲清改革利弊得失,同时要根据现实精心设计技术方案,小步快行,尽量减轻对社会的冲击。定力和灵活,是社会政策改革不可或缺的两只手,调整工作和退休的动态平衡,要多发挥评估咨询和社会参与的优势,如此,才能推进我国养老保险事业走上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DF150)

,评论:延迟退休先红旗hq3 要厘清观念

相关:

专家: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比指标要有减退路径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徐平生撰文称,近来人民币存款规模和存款结构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传统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等遭到严峻挑战,试图通过改变存款指标统计口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缴存范围等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来应对挑战难以奏效。要顺应金融发展的要求,确订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存贷比指标等退出路径和时间表,要稳定市场预期,尽量降低这些制度、工具退出的市场影响,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他认为,..

张其佐:2015中国经济将打响三大“攻坚战”  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全球化合作论坛副秘书长、经济学家张其佐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经济处在爬坡过坎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总的来看,7.4%仍然处于合理区间。   张其佐认为,十二五规划是五年目标GDP年均增长7%,年度目标要符合整个十二五..

野村:二季度中国将再度降息  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野村在20日发布的报告中称,去年12月,中国经济出现复苏,但这一现象或是短暂的。去年四季度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受到工业生产增长率的影响。在APEC结束后工厂复工及政府推出的宽松政策,使得去年12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与此同时,零售销售的增长率从11月的11.7%上升到了11.9%。而房产及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下降,暗示..

厉以宁:2014年成绩不错 三大突出点带动经济增长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4年的经济数据,2014年我国GDP增长7.4%,对于这个数据,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未来的经济增长更多的要看质量。  厉以宁表示,经济增速能够保持7%就不错了,因为重在质量,你要上去的话,加几万亿投资的话,并不是没有可能,但要求质量求结构。对于过去一年的中国经济,厉以宁认为,虽然去年经济数据略低于预期,但诸多的改革和可喜的变革才刚刚开始,效果将在未来几年陆续得到..

去年GDP增速7.4%意味着啥? 经济学界炸开了锅 

保障房渐成“保绩房” 社区缘何再演“空城计”?  近日,据南方网报道,青岛白沙湾片区保障房因为位置偏僻、缺乏配套设施而遇冷,全国最大保障房社区成了一座空城。专家认为,保障房空置并非因为资源过剩导致供大于求,而是保障房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出了问题。地方政府亟须改变保障房建设理念,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合理选址与建设,让保障房社区不再成为一座座空城。   房地产商业协会副会长赵进京说,目前的情况确实是由开发商配套建设的保障房更受欢迎..

左晓蕾:GDP符合新常态现状 解决就业难要靠调结构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经初步核算,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对于该数据,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对中国网财经频道记者表示,7.4%的增长是在合理区间范围内,符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现状。   “我国2014年GDP超过63万亿,规模增大的时候GDP很难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中国经济现在处于平稳发展的阶段,所以7.4%的增长符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现状,是在合理区间的增长。”左晓蕾说。   对于去..

曹凤歧:GDP增7.4%符合预期 牛市格局不会改变

林采宜:结构数据乐观 2015年或结构性降准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其中四季度增长7.3%。对此,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尽管总量数据创新低,但是结构数据乐观,这也说明当前的改革初见成效。   林采宜认为,应该从三个角度解读当前的经济数据,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水平要高于GDP的增长,这说明就业市场景气,居民收入在上升。二是去年消费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超过50%,这说明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三是单位GDP..

牛犁:今年经济下行压力犹存 或低至7%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全年经济数据,GDP增长为7.4%,其中四季度增长为7.3%,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最终可能会降至7%左右。   牛犁表示,当前有多重因素给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首先是房地产市场走势目前不明确,尽管有多方观点和预测,但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究竟何时结束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是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