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亿 够2015年的中国用吗?

2015-01-20 02:43:57 来源:网络

  据报道,国务院2014年底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的七大工程包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仅今年投资即超过7万亿元,此举折射出政府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旨在通过扩大基建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确保投资继续对全年经济增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全年所需的基建投资进行了一个测算,即使按照乐观的算法估计,要维持经济7%的增长速度,2015年所需的基础设施投资至少需12.9万亿,全年7万亿投资计划若只是包含在其中,那么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未脱离新常态的轨迹。

房地产投资:再见,高增长!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等行业,涉及的制造业投资约6.3万亿,占比制造业总投资规模的43%,其绝对额和占比均不低。在漫长的去产能过程中,企业自身增加资本开支的意愿不足。此外,产能收缩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对多数制造业企业的信用风险偏好是回落的,会造成企业真实的财务费用负担加重,进而抑制资本开支。

  制造业投资上升会滞后于终端需求。制造业企业对当下经济总需求的感知和未来预期是决定其投资是否扩张的重要因素。当经济总需求处于上升周期时,供不应求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上升和库存下降,然后才有制造业企业追加杠杆去补库存和追加投资。制造业投资回升需要确定两个关键点:需求端扩张引起的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回升,以及产成品库存经历了可观的去化。

  比如,在“四万亿”刺激下,2009年地方政府基建项目和房地产投资急速扩张,但2009年全年主要以去化2008年金融危机堆积的库存为主,直到2010年2月制造业投资才真正开始扩张,但此时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实际上早已放缓;再比如,2012年的稳增长开启于2012年2月,房地产投资也于2012年7月见底,但终端需求恢复仍以去库存为主,制造业投资的扩张实际上形成于2013年三季度,此时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其实又有所放缓。因此,2013年三季度经济企稳并不能归功于稳增长和房地产,应归功于制造业产能的再扩张。

  当前库存仍在比较高的位置,有去化的压力。此外,即使房地产销售确定回暖,但库存高位也注定了房地产投资恢复的可持续性和力度都不会太强。因此,即使今年基建力度真的超了预期,企业也会以去库存为主,补库存和追加产能的动力不会太强。2013年制造业投资新增2.2万亿,在假设12月制造业投资持平11月的假设下2014年新增制造业投资为1.9万亿,即使乐观点,按照2013年和2014年的均值2.1万亿估算,制造业投资也将下行至12.8%。

固定资产投资额来倒算出所需的基建设施投资的量。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包括土地购置费、旧建筑物购置费和旧设备购置费,而资本形成总额则不包括这些费用,但随着用地成本的增加,土地费用占投资的比重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2013年资本形成总额占固定资产的比重已经下降至64%,我们假定这一比例在2015年下降至60%。资本形成总额占比GDP在近年来比较稳定地维持在47%~48%左右,按照2009年—2013年的均值估算,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例取值47.8%。因此,如果要维持2015年的名义GDP增长保持在7%,需要的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3.8万亿和56.3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至11.7%。

  固定资产投资中,近年来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已经稳定占比固定资产投资额的75%左右,如果按照前文中房地产投资10.5万亿和制造业投资18.7万亿投资的估算,要想维系7%的经济增长率,2015年的基建投资需要达到12.9万亿。也就是说,2015年基建投资至少要达到14%的增速,而实际上这个必要的最低值可能比14%还要高得多:

  1。我们对经济增长按照7%的增速估计,而实际上政府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高于7%。

  2。我们给了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一个相对乐观的增速,但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全年运行的真实增速大概率可能会低于本文所给的值。

  即使按照乐观的算法估计,要维持经济7%的增长速度,2015年所需的基础设施投资至少需12.9万亿以对冲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的下行,全年7万亿投资若只是包含在其中,那么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未脱离新常态的轨迹,不等同于重走大规模刺激的老路。

(责任编辑:DF118)

,7万亿 够2015年的中国用葫芦娃头像 吗?

相关:

养老金并轨 以为公平到来是不是天真了?  养老金“双轨制”可以说是近年来养老领域争议性最大的问题,而这一次并轨方案的出台速度,着实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去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提到,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到1月14日,中国政府网就公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庞大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群体,将和企业职工一样承担起缴纳养老费的..

如何理解习近平主席谈“破”“立”统一?  2015年对中国至关重要,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反腐败在新的一年如何落地,都要看中央对2015年如何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就会有相应的政策,以及相应的布局。  我们注意到,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3日上午在第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破”和“立”的辩证统一。深入推进党风廉政..

连俊:世界经济“逆风”来袭 吹动了谁?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分别以不同方式对全球经济作了全年展望。其中,IMF总裁拉加德关于世界经济面临“逆风”的表述,语惊四座。  13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在2015年将回升至3%,低于去年6月份3.4%的预测值。报告认为,2015年美国经济走强,但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形势日益两极化,发展中经济体将受益于油价下跌。   对于这个分析,IMF总裁拉加德15日也表达了类似的看..

2015年中国人将遭遇双重风暴的漩涡  这一两年内中国失业的,可能最大群体就是小商品零售业,或者换个时髦词,就是“提袋消费业”,还有就是高档餐饮、洗浴、烟酒等行业。  根本原因很简单,“提袋”消费业,以前在店铺或大型购物中心销售,随着电商迅速发力,这些从业者还没明白过来,就开始大规模失业。大量商铺关闭,购物中心门可罗雀。   这就是信息时代的速度和力度。  随着国家整顿四风和反腐,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已经不去高档酒店、洗浴中心了,高..

董登新:券商股回调利于后期市场走稳  据经济之声报道,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上周五盘后宣布,证监会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结束对相关公司进行了处理,其中,中信、海通、国泰君安存在违规问题,采取暂停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处理,对民生证券和广州证券、齐鲁证券等5家公司采取警示的监管措施。这对大盘和券商股有什么影响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此解读。   (责任编辑:DF050)

林火灿:价格改革为服务业“松绑”  一些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放开,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服务业实现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发展;同时,也能激发企业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多样化服务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自2014年11月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放开了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下放1项定价权限。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价格改革放开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中,除烟叶收购价格、民爆器材出厂价格外,其他改革均剑指..

林耘:瑞士“灰天鹅”事件警示全球央行  瑞士国家银行15号意外宣布取消瑞士法郎对欧元汇率1.2比1的上限,瑞士法郎应声大幅上涨,这标志着瑞士结束了这一持续超过三年的汇率管制政策。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耘“>博客 ,微博 )在《我财经》节目中指出:”这确实是一个灰天鹅事件。以前大家认为谁都不能跟央行对抗,因为央行有众多的调控工具。但现在我们看到,一个国家的央行要跟全世界市场的力量对抗是非常困难的。  林耘还表示:“俄罗斯央行在维护卢布币值稳定方..

限购限贷政策相继退出 去年楼市翘尾意味什么  核心阅读  去年下半年,各地楼市限购继续松绑,信贷政策持续松动,房企为消化库存普遍以价换量。以上因素共同推动12月楼市回暖,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降幅继续收窄,新建商品房成交量再创新高,一线城市“量价齐升”。   年末翘尾因素会不会带动今年楼市继续反弹,成为焦点。专家预测,进入2015年,房地产市场将延续当前宽松的政策环境,市场预期将继续好转,一季度价格下降城市数量或继续减少。而楼市调控将进一步弱..

达沃斯:激荡的时代呼唤“中国方案”  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到雪花缤纷时节,瑞士小镇达沃斯就迎来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今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等全球近50位政要以及2500位舆论领袖、商业精英和媒体代表与会。  达沃斯缘何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达沃斯论坛如同“水晶球”,从中可以窥探世界经济的风向,触摸世界潮流的脉动。本届达沃斯论坛年会的主题是“世界新格局”,寓意深远,其目标是探讨如何应对全球主要挑战。 ..

引领新常态呼唤“清醒GDP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