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的困惑与边界

2015-01-17 04:09:41 来源:网络

  从2014年12月开始,北京、上海等十几个城市相继宣布专车服务非法。1月12日,上海交通执法总队约见滴滴专车运营方,计划对其开具罚单。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近期也开始在机场、火车站和繁华商业街区整治专车。

  专车为乘客提供的是门对门、按次计费、按里程计价的服务,这也是提供类似出租车的服务。但根据《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除了正规出租车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提供出租车服务。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宣称,从今年1月起将大力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运营的社会车辆。

  对于渴望通过互联网分享个人闲置资源的车主和司机来说,这则消息无异于当头棒喝。共享的本意就是,将个人闲置的时间和事物,通过一定渠道进行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就交通出行而言,如果出行人自己开车,他需要将车辆开到目的地后闲置一段时间;而出租车、专车则完全由网络调度,在你需要去某个地方时搭载你,其他时候则能搭载别人。这样既节约了人力,也减少了整个道路上的汽车总量。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多赢的模式:乘客享受到了比打出租车更优质的服务,司机们在打车软件的补贴下赚了外快,空闲的车辆得以发挥运力,打车软件公司也凭此扩大了市场份额。

  不难发现,借助简便易用的软件,分享经济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吸引力。这种P2P的商业模式在各个领域开花,冲击的不仅仅是出租车、租房,还包括其他服务型的工作岗位。不难理解,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迫切地寻找省钱的新途径,而分享经济也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但即便如此,这种新兴模式依然有其绕不过的坎。首当其冲的便是监管。毫无疑问,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提供的服务与现有的规则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尽管其车辆的构成很大程度上是租赁体系内的车辆,但仍有个人车辆借助软件平台进行社会运营,而这一部分是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

  对于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如果完全依靠租赁体系内的车辆来发展业务,那么其扩张就会受到数量和配额的限制。私家车挂靠可以弥补数量的不足,但又违反了监管规定,这无疑成了一道棘手的难题。

  事实上,打车软件鼻祖Uber的扩张过程也同样遭遇了监管问题。据悉,Uber在全球多个地方受到了严厉监管,甚至整个运营模式被直接判定为非法。国外一家数据可视化技术公司Silk根据Uber过去与各个国家地区各监管法规发生冲突事件绘制了一张地图。根据Silk提供的数据,Uber在2014年经历了35次“监管斗争”,遍布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

  在此基础上,像Uber这样的租车服务还会加剧司机职业的不稳定性。让没有加入任何社会保险的司机从业,可以被视为不正当竞争。

  通常,包括Uber在内的许多分享经济企业将它们的服务提供者称为“独立承包商”,企业要求这些劳动者遵守某种规则,但又避免支付相应的税收和福利。已经有业内人士提出,企业向这些个体劳动者派发订单的同时也可以为其提供最低福利,如果企业不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那么社会应该设计出其他办法,为其提供长期支持和保障。

  当然,这些立足于分享经济的互联网公司,被质疑最多的还是安全性和可靠性。2014年9月26日,《旧金山纪事报》报道称,一名旧金山Uber司机被指控严重伤害他的乘客。这名司机被指控用致命武器袭击别人以及重殴造成身体严重伤害。此外,在美国波士顿,Uber的用户遭受到了司机的暴力威胁。

  早在2011年,短租网站Airbnb的房东回到家中,发现房屋被洗劫一空,也是从此开始,网站开始向房东提供免费最高达100万美元的财产保险。

  毫无疑问,新型经济总是伴随着诸多的法律挑战,而分享经济问世的时间太短,还不足以让法规变得完善。目前普遍的困惑是,这些科技企业的创新服务与强调安全质量的法规之间,如何取得平衡?界限究竟在哪里?掘金分享经济的企业该如何做,才能既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又回应监管层对合规性的顾虑?有些企业已经通过引入现有的信用系统、同时建立自己的信用评分体系改善这一状况,减少安全隐忧。相信这样的讨论和尝试,会在未来成为一种各方关注的焦点。

(责任编辑:DF143)

,“分享经济”华泰圣达菲 的困惑与边界

相关:

通缩不是当前主要经济风险  市场上谈论通缩的声音在去年一直不绝于耳,近日公布去年12月的数据显示PPI同比萎缩3.3%,创2012年9月来最低,同比已连续34个月为负值。  一直以来,一些地方、企业以及资本市场都喜欢通过舆论施压货币部门放松货币政策,“通缩”是一个貌似专业的理由,但实际上是由利益驱动。实际上中国货币供应并不紧张,目前出现“融资难融资贵”并非货币政策导致,而是实体部门风险升高所致,即使钢铁等传统产能过剩的行业支付更高成本..

AH溢价创38个月新高  本周以来,沪港通单日额度使用情况整体呈现出“沪弱港强”特征,周初沪股通一度连续出现卖盘大于买盘的情况,周三虽然沪股通重回净买入格局,但买盘力度较弱,全周仅在周四沪股通的额度使用率超过了港股通。  但本周五,回归的“北热南冷”的格局再度被打破。沪股通出现了4.22亿元的净买入,额度余额为125.78亿元,使用率回落至3.25%;与此同时,港股通有9.69亿元的净买入,额度余额为95.31亿元,使用率上升至9.23%,为今..

两融余额突破11000亿元 融资客坚守蓝筹股  1月8日以来,沪综指结束了此前的连续上攻,开启高位震荡模式。与之相比,以小盘成长股为代表的创业板指数短期触底后,强势反弹,赚足了市场的眼球。不过两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并未被成长股的强势所吸引,融资客不惧诱惑,选择坚守在蓝筹股的阵营中。市场震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股票均为蓝筹板块。  融资融券余额为10603.98亿元,随后继续攀升,单日的增幅一度达到155.27亿元,至1月15日两融余额已经冲上11000亿元,达到..

一周连发22只新股 部分券商两融违规受罚  在一次性发放了20张新股发行批文之后,证监会在去年6月份承诺当年底发行100家左右新股的任务,终于完成了99家。  从1月12日星期一开始的5个交易日里,每天都会有新股发行,一周的时间总计有22家公司完成网上网下发售,这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是从来没有过的,而这也是去年12月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态要“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以来,A股迎来的第一波IPO高峰 .   已有投行人士预测,接下来每个月20只新股的发行节奏将会成..

两大集团上报混合制员工持股试点 国企员工持股箭已上弦  2015年是国企改革的实施年,员工持股将会有重大突破。1月12日,国资委主任张毅主持的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审议了《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指导意见》。  “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已经被纳入员工持股试点企业,作为混合制改革试点企业,他们均已上报改革方案,其中就包括员工持股方案。”1月14日,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

人民币境外使用趋活跃 沪港通回流贡献明显  1月16日,中国银行发布的2014年11月跨境人民币指数(CRI)显示,人民币境外使用更加活跃,资本项目下沪港通对人民币回流贡献较为明显。  2014年11月中国银行CRI指数为251点,较上月提高9点。   中国银行自2013年9月起向全球发布“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由此成为中国首家独立编制和发布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指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一指数被视为反映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状况的风向标。  最新公布的CRI指数显示,人民币跨..

中证监通报融资融券业务检查情况:12家券商违规被点名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6日在京通报了2014年第四季度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的现场检查情况;中信证券等12家证券公司因违规被点名。  按照2014年工作部署,证监会组织系统力量于2014年12月15日至28日期间,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了为期2周的现场检查。   邓舸表示,从检查结果看,目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总体运行平稳,风险相对可控,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检查发现,部分公司存..

证监会:三家券商违规 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3个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今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结束,其中,中信、海通、国泰君安存在违规问题,采取暂停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处理,对民生证券和广州证券、齐鲁证券等5家公司采取警示的监管措施。   点击查看>>>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总体运行平稳,风险相对可控,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检查发现,部分公司存在违规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

肖钢: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头等大事1月15日到16日,201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证监会机关召开。肖钢表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是涉及市场参与主体的一项“牵牛鼻子”的系统工程,也是证监会推进监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1月15日到16日,201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证监会机关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研究安排今年的重点任务。   肖钢表示,证监会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要深入学习贯彻落..

12家券商两融业务违规 证监会:门槛不得低于50万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强调,融资融券业务是具有杠杆特征的信用交易业务,风险较高。证券公司应当严格遵守现有监管规定,不得向证券资产低于50万元的客户融资融券。   据证监会官方微博消息,今日证监会通报2014年第四季度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从检查结果看,目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总体运行平稳,风险相对可控,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检查发现,部分公司存在违规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向不符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