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门诊:方便患者上班看病两不误

2023-07-12 21:22:08 来源:网络

  “看夜间门诊的患者,请及时关注屏幕上的叫号。”每天17时之后,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内就会响起这样的提示音,虽然已经到了平时的下班时间,但门诊楼里依然还有很多患者在等待就诊。北京协和医院已有28个科室提供夜间门诊服务,以方便患者错峰就医。

  当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等地都在推进夜间门诊建设,越来越多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陆续推出夜间门诊,这些医疗机构通过调整医疗资源,延长就诊时间,满足患者的多元需求。

  那么,夜间门诊的开设情况如何?夜间门诊应该如何平衡人力、医疗设备等资源?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专家。

  全国多家医院已开设夜间门诊

  《北京市医疗机构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管理规范》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晚间、周末、节假日开设知名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

  其实,夜间门诊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北京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2004年起就开设了夜间门诊,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自2020年8月也开设了夜间门诊。两个院区开放夜间门诊的科室包含脊柱外科、创伤骨科、手外科、运动医学科等。此外,还有一些需求量较大的综合科室,如消化内科、小儿内科、皮肤科、普外科、烧伤科等。

  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部主任助理赵海涛说,夜间门诊的开设受到了上班族的好评。上班族纷纷表示,终于可以上班看病两不误,不用请假误工了。

  今年5月4日起,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正式推出了夜间门诊,共有7个热门科室提供服务。“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双休日就诊患者多,尤其是皮肤科、妇科、眼科等科室,年轻患者居多。此外,不少患者工作日比较忙,没时间看病,不得不将就诊需求攒到双休日。”嘉定区中医医院副院长金伟国说,正是基于这些背景,医院考虑把晚上的时间用起来。

  “随着夜间门诊的推出,我们也希望打破一些患者固有的就诊观念。比如在晚上,稍微有个头疼脑热,不要直接冲到急诊去。”金伟国表示,夜间门诊不仅便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急诊的压力,以便将急诊这条“生命通道”留给更有需要的患者。

  服务患者的同时需平衡压力和成本

  开设夜间门诊,虽然能分流医院日常门诊的就诊压力,解决上班族、学生群体等的就医需求,但在夜间提供不亚于白天的医疗服务,不仅医生、护士要延长工作时间,检验科室、药房、后勤服务,以及人工挂号、收费窗口等岗位也需要及时跟进,无形中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

  那么,医院该如何在更好地服务患者的同时,平衡各方面的压力和成本?

  夜间门诊可以分流日间就诊压力,减少日间门诊拥挤情况,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同时,是对医院现有场地、医疗资源的“双倍”利用。

  “为满足不同患者的就诊需求,我们医院设立夜间门诊,通过‘时间换空间’尽可能分流病人,减少人群聚集,同时为患者提供便捷、安全、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林剑说,医院在开设夜间门诊的同时,配套开设常规化验、B超、CT等检查项目,使患者的常规化验检查尽量在当日夜间完成,体现了患者“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

  “开设夜间门诊确实会给医务人员带来更长的工作时间,但我院不强求医务人员参加夜间门诊工作,医务人员在合理安排自己工作时间的基础上,以自愿的方式报名参加夜间门诊工作,医院方面会尽量在绩效方面给予相应补偿。”林剑说,夜间门诊种类是根据患者诊疗需求情况来开设和调整的,因此并非所有专科每个晚上均有开放。林剑建议有就诊需求的患者及时关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等,以免跑空。

  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还重新规划了就诊路线,将眼科、五官科、中医内科、皮肤科、妇科诊室统归在博乐路院区大楼三楼,针灸科、推拿科诊室设置在启良路门诊部一楼,这样一来,各检查项目、后勤、安保等保障也相对集中,方便了患者就医。

,夜间门诊:方便患者上班看病两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 不误

相关:

真性近视不可逆转 5种防控模式教你早预防 伴随着暑假的到来,不少孩子又将迎来近视度数飞涨的时期。如何帮助孩子预防近视,或者减缓近视度数的进展,是众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医师王凯表示,一般来说,青少年儿童在刚出生时都是远视眼。幼儿园阶段,一般会有正1.50-正2.00左右的远视储备。由于近距离用眼强度增加,会导致远视储备消失速度过快,使得在后续发育过程中逐渐向近视眼过渡。 “绝大多数青少年的真性近视是不可逆转的。所以..

子宫内膜癌治疗有了新方式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 通讯员黄琪奥)7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妇产科王延洲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孙力教授团队证实了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病痛,为该类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手段。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外科学杂志》上。   “多孔腹腔镜、单孔腹腔镜以及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

微针贴片:助你免去打针吃药之苦  很多人害怕打针的痛和吃药的苦。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革命性的、更温和的用药方式免去人们打针吃药的痛苦,那就是微针贴片。   微针贴片是一种新型的透皮给药器件,它看起来像一个“创可贴”,表面布满了装着药液的凹槽和微小针头。只要把它在皮肤表面轻轻一贴,这些微小针头就会穿过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把药液输送到人体的皮下细胞。由于角质层里没有痛觉神经,因此微针穿过时人基本不会感到疼痛。   浙江大学药学院..

研学携手科学,共助青少年成长  “小朋友们,我们是不是能看到一个点?”只见老师让孩子们拿起桌子上的意大利面,用眼睛注视着一根意大利面的顶端。这是一节教孩子认识点、线、面的课程,整节课生动、有趣、直观。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这类“复合型”的课程正悄然走红。课程内容取材自日常生活,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问题的引导者,启发孩子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这类课程不只提供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研究思维..

微生物有望成为抗癌利器  沙门氏菌通常会引起食物中毒,但2019年,71岁的加拿大人爱瑞特·巴尔布尔自愿喝下一瓶含有10亿个活性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液体,作为对抗胰腺癌的最后手段。当时,胰腺癌已经扩散到她体内其他器官,她只能活几个月。她喝下的沙门氏菌经过了基因改造,可攻击癌细胞,且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毒性比普通沙门氏菌小。巴尔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接受化疗的同时尝试沙门氏菌疗法的人,结果显示,她的肿瘤缩小到了原来的10%。   英国《新科..

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取得突破  科技日报深圳7月11日电 (记者叶青)11日,记者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创中心聂泽东研究员团队,在基于生理信息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心电(ECG)及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多模态融合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有望应用于糖尿病慢病管理、高风险人群评估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根据《中国2型糖..

各地人社部门争当高校毕业生“就业帮”  “全勤能开5000元吗?”“公司提不提供班车?”一条条网友提问出现在某网络直播评论区,“主播”也很快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应——这是由黑龙江鸡西市人社局发起的“入企探岗”网络直播,鸡西市就业“探岗员”将直播间搬到了用工单位现场,方便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与企业实时互动,实现相互选择。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7月11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直播带岗”的做法并非个案,各地人社部门都在努力创新,为促进高..

重庆:智慧平台精准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  “本来很焦虑,没想到就业服务平台岗位推送这么精准!”近日,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23届毕业生佘施倩高兴地做着入职准备。通过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即重庆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她很快找到了本校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助理的岗位,满足了一边提升科研能力一边为考研做准备的心愿。   能在高校做科研助理,不仅解决了就业,还能为自己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今..

促进家居消费提质升级  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鼓励企业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家居商品,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助力生活品质改善    装修房屋时,选用无甲醛的内墙涂料,让居住更健康;给家里添置一批定制家具,让室内空间利用更合理;在卫生间对马桶、淋浴等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让家里老人用起来更方便……在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下,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居住品质,家居消费市场需求巨大。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提高供给质量和..

推动食品饮料行业高质量发展  线上“云参展”企业突破2000家,展品超1万件,境外参展企业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6月27日至29日,2023山东(青岛)RCEP国际食品饮料数字博览会在山东青岛举办。本次博览会以“食遍全球,数聚青岛”为主题,企业和嘉宾相聚云端博览会平台,共同探索食品饮料未来发展路径。  食品饮料是最贴近终端消费者的行业之一,产业链长,上游包含种植业、畜牧业、包装业等多个行业。近年来,年轻一代成为食品饮料行业的主流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