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戒烟大赛 看如何科学战胜烟瘾

2023-06-28 14:55:57 来源:网络

  仅凭意志力戒烟的成功率为3%—5%,而去戒烟门诊的戒烟成功率则要高出很多。专业戒烟医生会为戒烟者开出戒烟处方和相关药物,进行定期随访跟进,从心理、生理等多角度帮助吸烟者完成戒烟。

  戒烟服务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行之有效的控烟策略之一,也是健康中国行动之控烟行动的重要内容,对于减少烟民存量、降低吸烟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如何提高众多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如何科学戒烟?如何提高戒烟的成功率?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地落实控烟行动的一道考题。

  “为此,我们2021年发起了首届戒烟大赛,每年选择一个地市作为活动举办地,旨在帮助有戒烟意愿的烟民科学戒烟、成功戒烟。”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郭晓亮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戒烟大赛激发吸烟者戒烟意愿

  近日,“2023健康河北·保定站百人百日戒烟大赛”在河北省保定市启动,此次大赛由河北省疾控中心、保定市疾控中心共同主办。

  “今年的戒烟大赛活动主题为‘无烟更有爱、为爱戒烟’,活动时间为6月至9月,分为报名、首诊、随访、评估、公示、抽奖6个阶段。”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李向英介绍,长期在保定市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烟民均可报名。

  “在启动现场,大赛发出了‘人人争当控烟宣传员、控烟监督员、控烟倡导员和控烟示范员’的倡议,发布了2023年青少年控烟核心信息,宣读了保定站百人百日大赛规则。”李向英说,戒烟医生现场介绍了科学戒烟方法,戒烟明星代表分享了戒烟心得,倡导吸烟者参加戒烟大赛,为爱戒烟。

  “在大赛启动前夕,我们通过进学校、进社区等方式,举办了多场有温度的线下戒烟者招募活动。”李向英说。

  与此同时,今年戒烟大赛还开展了线上宣传活动,依托当地新闻媒体,对报名方法、参赛流程等大赛规则进行了宣传推广。同时,大赛还邀请省级控烟专家和戒烟医生对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机构的戒烟门诊相关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

  截至目前,今年戒烟大赛已收到300多名吸烟者的报名参赛信息。

  郭晓亮说,戒烟大赛通过提供免费戒烟药物,激发和强化了吸烟者的戒烟意愿;通过采取“心理咨询+行为干预+药物辅助+同伴支持”的科学戒烟方式,促使吸烟者将戒烟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

  2021年5月,首届“健康河北·百人百日戒烟大赛”活动在河北石家庄启动。“首届戒烟大赛有1219人报名参赛,610人通过首诊评估获得大赛入围资格,最终108人成功戒烟。”郭晓亮介绍,百日内时点戒烟率为17.7%,相较于仅凭意志力戒烟的吸烟者3%—5%的成功率,提高了3.5—6倍。

  2022年5月,戒烟大赛走进河北廊坊。郭晓亮介绍,第二届戒烟大赛百日内时点戒烟率为42.6%,这相较于仅凭意志力戒烟的吸烟者,成功率提高了8—14倍。

  “这两届戒烟大赛先后帮助154名吸烟者成功戒烟,我们帮助各地市对本地戒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探索出一条疾控机构联合戒烟门诊开展戒烟大赛的成功路径。”郭晓亮坦言,大赛带动了各地戒烟门诊的就诊量。

  “烟草依赖”危害身体健康

  吸烟为何会上瘾?戒烟又难在哪里?“烟草成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戒烟门诊医生赵东芳告诉记者,其中生理因素最为关键。

  “烟草中的尼古丁是高度成瘾性物质,尼古丁一旦被吸入,就会迅速进入人的肺部和大脑,通过与大脑受体结合而释放多巴胺,给吸烟者带来愉悦感。”赵东芳介绍,而当尼古丁被代谢完毕,人体内的多巴胺就会迅速下降,促使吸烟者不断摄取尼古丁,最终导致烟草成瘾。

  赵东芳补充道,吸烟行为受某些习惯或动作,比如掏烟、点烟等的影响,这些不断被强化的行为会导致心理成瘾。通过吸烟来缓解自己情绪,也成为吸烟者的一种心理应对方式。此外,吸烟经常被错误地认为是拓展及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受这种社会背景的影响,吸烟变成群体识别和日常社交的一种工具。

  在赵东芳看来,吸烟不是习惯更不是爱好,而是一种成瘾性、慢性和高复发性疾病,这种疾病被称为“烟草依赖”。“烟草依赖”的危害很大,赵东芳说,吸烟者的平均寿命可减少10年,吸烟会增加罹患癌症、心梗和中风的风险,而且会损伤肺部和呼吸道,并影响吸烟者眼睛和皮肤等方面的健康。男性吸烟可导致阳痿,女性吸烟会影响胎儿发育。

  吸烟危害或许在一段时间后才会陆续显现,但戒烟的好处却立竿见影。

  “戒烟3个月,肺功能可以得到改善;戒烟1年,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可以降低50%;戒烟5年,中风的发病风险恢复到非吸烟者的水平;戒烟10年,癌症发病率是持续吸烟者的30%—50%;戒烟10年,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与非吸烟者相似。”赵东芳说。

  成功戒烟离不开科学方法

  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吸烟者成功戒烟?

  仅凭意志力戒烟的成功率为3%—5%,而去戒烟门诊的戒烟成功率则要高出很多。专业戒烟医生会为戒烟者开出戒烟处方和相关药物,进行定期随访跟进,从心理、生理等多角度帮助吸烟者完成戒烟。

  此外,对于吸烟者来说,在正式戒烟前,也要做好戒烟的准备。赵东芳建议,首先为自己找一个或几个强有力的戒烟理由,例如备孕、体检发现肺气肿、宝宝马上要出生了、吸烟增加了经济负担、在无烟单位工作等,以此坚定戒烟的信心。其次要为自己确定一个戒烟日,一般选定在1—2周之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日期,例如结婚纪念日、世界无烟日等。戒烟日的选择应避开聚会多、工作压力大等特殊时期。再次要为自己创造一个戒烟环境。要将自己戒烟的事情告诉亲人、朋友及同事,使他们配合自己完成戒烟目标。此外,在自己选定的戒烟日之前将烟、打火机、烟缸处理掉。最后要找到适合自己戒烟的方法,如在选定的戒烟日到来之前有计划地逐渐减少每日抽烟量,或者在戒烟日当天直接戒掉等。

  赵东芳说:“开始戒烟后,要尽量避免他人在自己面前吸烟的情况发生,可以减少在吸烟场所停留的时间。同时,要为自己加油、不断自我鼓励,可为自己设定一个个小目标,比如坚持1周不吸烟、坚持1个月不吸烟,坚持3个月不吸烟等,这种鼓励可以一直持续。”

  在戒烟过程中,不仅要克服生理依赖,还要克服心理依赖及行为改变。“戒断反应是成功戒烟路上的最大绊脚石。”赵东芳认为,戒烟者要做好戒烟期间睡眠、情绪、注意力和食欲等方面出现不适的思想准备,这些症状通常1—3周就会慢慢好转。必要时可以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在专业戒烟医生建议下,可以通过服用药物减轻戒断症状。

  初步戒烟成功后还需要坚定戒烟信念,维持巩固戒烟成果,坚守无烟健康生活。建议戒烟者养成新的健康生活方式,或培养新的爱好,如健身、跑步、读书、喝茶、烹饪等;尤其要改变解压发泄方式,以应对工作或生活随时可能带来的压力,要意识到吸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不要因一时的放纵让自己重蹈覆辙。(记者 陈汝健)

,从戒烟大赛 看如何科学战新概念英语怎么样 胜烟瘾

相关:

这四种儿童高发肿瘤要留意  当前恶性肿瘤已成为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国家儿童肿瘤检测中心调查研究显示,2018—2020年,我国共有121145名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为患有肿瘤。   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强教授表示,儿童肿瘤早期隐匿,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易转移的特点,家长要高度关注神经母细胞瘤、脑肿瘤、恶性淋巴瘤、肾母细胞瘤这四种儿童高发肿瘤。   不过万幸..

褪黑素并非拯救睡眠的“万能药”睡眠是人生大事,因为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促进健康十分重要。但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超过3亿名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近几年,褪黑素相关产品被年轻人士尤其白领推崇为“助眠神药”,在多次电商活动的销量排行中,“褪黑素”类产品销量也位居保健品品类前列。 被称为“失眠救星”的褪黑素真能拯救我们的睡眠吗?长期服用褪黑素到底有没有副作用?带着这些问题,科技..

首店首发纷至沓来 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北京三里屯商圈。  本报记者 叶 子摄   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的南京D9街区,市民在一家咖啡馆休闲放松。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亚洲首店、创新概念店、全球首发新品……首店首发正在成为消费市场的新亮点,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时尚度和商业活力。   首店,指品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或是传统老店通过创新经营业态和模式形成的新店。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

消费信贷,助力消费恢复向好  核心阅读  消费信贷是助力消费恢复、激发潜在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消费信贷的普及率和渗透率不断增长,有助于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未来,更好发挥消费信贷作用,还需更多关注主力消费群体,倡导理性消费、理性借贷,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和社会信用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88亿元。  住..

网暴者的自我认知往往出了问题   本版图片均由视觉中国提供   由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也再次引起人们对网暴问题的关注。网络暴力行为,可谓几乎人人厌弃,它对受害者身心伤害巨大,对于社会秩序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看待网暴现象,我们不妨从网暴者的心理中寻找“问题根源”。在心理学视角中,网络暴力主要有3个来源。   首先,在一些网暴者的内心深处,社交边界感被撕..

越憎恨网暴越要反对“以暴制暴”   近年来,由网络暴力所引发的社会性悲剧时有发生。桩桩件件之间,网络暴力之害早已人尽皆知。面对那些冷漠、自私、残忍、卑劣,怀着阴暗心理躲在屏幕背后“按键伤人”的网暴分子,任何怀有朴素正义感的网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厌恶。而对善于共情的人而言,看着无辜的受害者因为网暴蒙受巨大创伤,甚至付出失去生命的代价,更是痛心疾首、难忍愤怒。   这时,如果有人将攻击矛头指向对先前网暴负有责任的特定个体,网友心..

惩治“键盘伤人”要做到“法也责众”   一个“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为网络暴力提供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正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所言,这个“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借由网络的魔力,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就可能引发潮水般的指摘、谩骂、挖苦、讽刺、侮辱等。   一个法治社会,决不能也不应容忍网络暴力为非作歹。令人遗憾的是,治理网络暴力并不容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  网络暴力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盲从行为。相比于传统暴力所造成的物理伤害,网络暴力主要通过线上的言语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恶意诽谤等形式,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   网络暴力的发生固然与互联网技术特征有关联,但问题根源,还在于每一个“口无遮拦”的个体。其中,很多施暴者尚未建立起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特别是那些还未步入社会的中小学生。   网暴群体时不..

治理网暴并非“猫捉老鼠”的游戏   网络暴力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严重社会问题,其危害有目共睹,轻则造成受害人心理痛苦,重则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轻生等严重后果。维护网络秩序,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必须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在有关遏制网络暴力的讨论中,常常有观点强调,网络暴力的发生源于平台管理不周,只要平台认真防范,就可以消除网络暴力。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值得探究。   网络暴力的发生有其深层原因。有调查表明,一定比例的网络暴力实施者具有所谓黑..

性格不止16种  MBTI越来越“入侵”我的生活。   找个下饭的恋爱类综艺看,弹幕都在讨论嘉宾的MBTI究竟是什么;身边朋友准备招聘简历,认真研究哪类人格最受老板青睐。MBTI成为新时代择偶标准走进婚恋市场,也像英语四六级证书一样在简历上牢牢占据一角。   MBTI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的缩写,这项性格分类指标由美国人Katharine Briggs和她的女儿Myers建构。它最早发布于1944年,具有特殊的战争背景,母女二人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