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

2023-03-18 00:44:04 来源: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其作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工作重点之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我国的城市更新行动已取得哪些进展,给百姓带来哪些获得感?今年,城市更新行动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记者进行了采访。

  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专家表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过去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5.2%,已经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正在转向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认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城市开发建设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河南省南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智慧说,近年来,南阳市针对住房、教育、医疗等供给质量不高的问题,大力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2022年改造提质城镇老旧小区351个,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7所、寄宿制中小学25所,努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

  “城市更新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一项发展工程。”安徽省滁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表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聚焦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各地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2022年,我国实施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开工项目1.69万个、完成投资近千亿元。2019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居民2900多万户,完成投资6600多亿元。

  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专家表示,要深刻领会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丰富内涵,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完整社区。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

  “老旧小区改造既要完善水、电、气等生活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也要加强社区服务,提升养老、托育等服务功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吴晨认为,要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实现从好房子到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国家电网江苏泰兴市供电公司六级职员张强说,要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为独居老人居家情况精准“画像”,保障居家安全。

  ——抓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增强安全韧性。

  加快推进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有助于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副主任张赟介绍,近年来,汕头积极健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管理制度,制定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据介绍,今年,我国将新开工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万公里以上,改造建设雨水管网1.5万公里以上。张赟表示,应加快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热力、桥梁等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推进智能化感知设施建设,推动实现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监测“一网统管”。

  ——加强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传承,留住乡愁记忆。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全国共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确定历史建筑5.95万处。“城市更新并不意味着大拆大建,要以彰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为核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认为,相对文物而言,历史文化街区是典型的活态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涉及面广,是一个需要统筹民生、安全、社会治理、人居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推进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转型。

  近年来,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助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城市更新既要建好‘面子’,也要做实‘里子’。”吴劲告诉记者,今年滁州市将全面用好“城市大脑”,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指挥调度中心和展示体验中心建设,新增10个以上智慧应用场景。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实施智能建造,有助于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同时能够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着力在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城市生命线、智慧社区等领域拓宽智能建造场景应用,助力建设智慧城市。”

  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专家表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扎扎实实补短板、强弱项。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将项目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王智慧说,今年南阳市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新建一批公园、公共停车场,补齐地下管网、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为了健康也要定期‘体检’。”王玉志认为,要完善城市体检制度,查找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逐步形成分层级、多目标、有特色的指标体系,挖掘城市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科学提出解决方案。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还需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往往实施周期长,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收益不高,还要协调居民多样诉求,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吴晨建议,应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贷等方面支持,挖掘社会资本设计、运营、管理能力,鼓励城市更新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通过长效运营收入来平衡更新改造投入。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新作为,必将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贺林平、李蕊、游仪、亓玉昆、尹晓宇、吴君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7日 19 版)

,把让人民宜居学而思上市 安居放在首位

相关:

APP治理有了“合规操作指南”   核心阅读   近日,工信部发布通知,从规范安装卸载行为、优化服务使用体验、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等多角度出台26条措施,进一步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制定规则,明确边界。   新规能否跟上新变化,各方责任如何真落实?记者进行了采访。   用户浏览网页时,不得以折叠显示、频繁提示等方式强迫下载、打开APP;除基本功能软件外,APP应可便捷卸载;采取自动续订、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应征得用户同意,不得默..

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巡视组组长被“双开”!   3月17日,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四川省委第二巡视组原组长周宇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经查,周宇理想信念丧失,纪法意识淡薄,背弃初心使命,抹黑巡视干部形象,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亲清不分,贪图享乐,与老板勾肩搭背,多次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宴请;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长期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接受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私欲膨胀、恣意妄为,频繁收受下级和商人所送钱款,想方设法为亲友..

热点 | 事关丫丫,官方通报新进展  据中国动物园协会,为做好大熊猫“丫丫”的饲养护理和运返工作,按照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要求,中国专家组成员、北京动物园的兽医和饲养员已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6日抵达孟菲斯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两名工作人员在国内长期从事圈养大熊猫保护工作,具有丰富的大熊猫饲养和诊疗经验。未来一段时间,北京动物园两位专家将与此前在美的中国动物园协会专家一道,熟悉了解“丫丫”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情况,与美方工作人员共同做好“..

“优秀员工”怀孕以后遭辞退,企业变脸也太快!  近日,湖北经视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武汉、涉及怀孕员工权益的劳动纠纷事件。据武汉市民万女士介绍,她于2021年3月起入职武汉一家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服务近两年,还在2023年1月获得了优秀员工奖。今年春节过后,她将自己怀孕的消息告诉了公司领导,随即于2月初被人事部门要求降薪调岗。拒绝这一要求后,万女士在2月22日被公司以“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为由辞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看到这条时间线,有职场经验的人,多少..

广州清明祭扫仍实施预约措施  中新网广州3月17日电 (王华 史沛婕)广州市民政局17日公布,2023年清明期间,该市继续实施预约祭扫措施,以及提供非现场祭扫服务。   清明节是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广州市民政局发布消息称,3月28日至4月30日期间,需前往全市各殡仪馆、墓园、骨灰楼(堂)等殡葬服务场所进行现场祭扫的市民,可通过“广州市清明祭扫预约平台”进行预约。该平台将于3月21日上午10时正式上线,市民可提前7天通过微信公众号“广州..

川渝551名技能选手在重庆展开竞技  中新网重庆3月17日电(景诗雁)“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17日在重庆市永川区开赛,川渝两地551名选手展开技能比拼。   据介绍,“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将两年举办一届,本届由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四川省人社厅、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和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技能激活乡村,振兴擎动未来”为主题。川渝两地57支代表队依次登场,另有269名裁判参与执裁工作,73名专家为比赛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超写实文旅数字推广大使“刘三姐数字人”正式亮相  中新网南宁3月17日电(林艳华 黄晓芬)3月17日,作为广西文化符号的“刘三姐”穿越时空,以国内首个省级超写实文旅数字推广大使的身份在全网公开亮相,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欧余军在“元宇宙世界”,宣布授予“刘三姐数字人”“广西文化旅游数字推广大使”称号。   “刘三姐”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几代人深刻的历史记忆,是具有鲜明广西地域特色的专属文化符号,它根植于广西的山山水水,契合了人们对真善美..

走进可克达拉市:“兵团新城”何以“绿色崛起”?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7日电 题:走进可克达拉市:“兵团新城”何以“绿色崛起”?   作者 戚亚平 李惠   春日阳光下,蓝天碧水里,走进坐落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滨河景观带的天鹅湖,只见成群天鹅嬉戏玩耍,一派怡人风光。   就在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公布一批于2022年首次征集遴选并具有示范价值的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天鹅保护案例入选,成为新疆兵团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

“一起跳新疆舞”联谊走进广州公园 创新推介新疆文旅资源  中新网广州3月17日电(记者 程景伟)“自从见到你这美人,我就陷进了苦恼的泥坑,你给我心头放了把火……”3月17日下午,广州市越秀公园文化广场,当悠扬抒情的的新疆舞《朱拉》的音乐响起,服饰妆容靓丽的女演员徐徐展开柔美的舞姿,瞬间让公园散步的民众沉醉其中,照相机、手机镜头聚焦在这里,表演结束后响起热烈的掌声。   作为“新疆是个好地方”文化旅游推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日“一起来跳新疆舞”进广场联谊活..

四川成都首座城市天空森林体育公园正式亮相  中新网成都3月17日电(刘忠俊 叶建)3月17日,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天空森林体育公园正式亮相并投运,该体育公园集全民健身、体教融合、体育赛事、城市文化为一体,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成都唯一的综合性城市天空森林体育公园,也是成都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产业融合TOD创新试点项目。 空中俯瞰金沙天空森林体育公园全景。 叶建 摄   据了解,金沙天空森林体育公园由成都公交集团、成都文旅集团、成都体投集团、趣优考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