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擎”驱动 微纳机器人实现精准递药

2023-03-17 04:25:03 来源:网络

在好莱坞电影《奇妙旅程》中,为了救治病人,外科医生可以缩小为原来的100万分之一,进入人体内进行手术。如今,科幻走进现实,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能在微观尺度执行任务的微纳机器人因其在药物输送、微创手术、医疗诊断、治疗等方面广泛应用而受到关注。

3月13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医药所纳米医疗与技术研究中心蔡林涛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款“双引擎”、自适应的酵母微纳生物机器人(TBY-robot),通过生物酶与巨噬细胞“引擎”的切换,它能穿透人体多重生理屏障,实现将药物精准递送到远程炎症病灶。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制备酵母微纳生物机器人

微纳生物机器人是能够将周围环境中的化学能或物理刺激转化为自身动能的小型化智能化生物装置。其具有在现有医疗器械难以企及的微观领域进行自驱运动和导航的能力,有望实现疾病的精准诊疗。

然而,由于人体内存在多重生理屏障,开发能够适应微环境的变化,并将药物精准递送到远程病灶的微纳生物机器人仍然具有挑战性。不仅如此,微纳生物机器人必须具备超高的安全性,才能运用在人体环境中。“我们的研究初衷是开发一款自适应的微纳生物机器人,能够适应体内微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克服多重生理屏障进行远程递药和治疗。”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潘宏说。

生物酶驱动的微纳生物机器人以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底物,如葡萄糖、尿素为燃料,在药物递送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其中,酵母微囊是可食用酵母益生菌的细胞壁成分,它是一种天然、中空、多孔可以负载多种纳米药物的微球,可以靶向巨噬细胞,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潘宏介绍,具有炎症趋化性的巨噬细胞也是一种天然的细胞“引擎”。“我们发现酵母微囊经口服后,可以被肠道内的巨噬细胞内吞,而肠道内的葡萄糖浓度梯度提示我们可以利用级联驱动机器人的运动。”潘宏说。

该团队以酵母微囊为活性材料,通过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偶联在包裹纳米药物的酵母微囊表面,制备了具有不对称结构的酵母微纳生物机器人。

提高炎症部位药物富集量

验证表明,该酵母微纳生物机器人经过口服后,能够利用肠道内天然的葡萄糖浓度梯度穿透黏液屏障,通过肠上皮微褶皱细胞跨过肠上皮屏障,在派尔氏结内自行切换为巨噬细胞引擎,进而利用巨噬细胞的炎症趋化性,经过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精准地将药物递送到远程炎症部位。

派尔氏结类似于“中转站”。简言之,该机器人通过在“中转站”切换不同的交通工具,将药物精准地递送到炎症区域。

论文通讯作者蔡林涛介绍,在小鼠结肠炎模型和胃炎模型中的结果显示,该机器人能够使炎症部位的药物富集提高约1000倍,极大地降低了炎症反应并缓解了疾病的症状。这意味着它能够通过EMS(邮政特快专递服务)策略,将更多的药物主动靶向递送到炎症病灶。

“酵母微纳生物机器人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且可以作为天然的纳米药仓,将不同形式的药物精准地递送到炎症病灶。”蔡林涛介绍,炎症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癌症、肥胖、糖尿病和脑退行性疾病等。该研究成果为胃肠道炎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治疗其他炎症疾病提供了全新思路。该团队目前已申请相关发明专利5项,并将进一步扩大“双引擎”酵母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记者 叶 青)

,“双引擎”驱动&am寻梦环游记百度云 p;nbsp;微纳机器人实现精准递药

相关:

新型口服给药系统重塑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环境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通讯员焦德芳 史森方)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广泛发生于全球范围内的慢性疾病,治疗失败率较高,侵害着数百万人的健康。3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天津大学药学院李楠副教授课题组与捷克共和国孟德尔大学沃伊特·亚当教授合作,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系统,可吸附肠道里的有害气体硫化氢,重塑肠道微环境,从而提高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 据介绍,炎症..

只清除衰老细胞,不伤及“无辜” 联合团队通过集成近红外(NIR)荧光标签化的酶底物导航、生物正交靶向锚定、光动力治疗等技术,开发了一种可在精准锚定衰老细胞后通过光诱导发挥药效的全新Senolytics前药分子KSL0608-Se,实现了衰老细胞的单细胞分辨精准识别和清除。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人拥有了更长的寿命,但是经历变老的过程时却常受到疾病的困扰。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致病机制来源于老年个体中慢性累积的衰老细胞不能被及时有..

在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万里山河,万象更新。春天里,在海内外瞩目中,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国两会期间,民生始终是媒体和公众高度关注的领域。前不久,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教育人才”“社会保障”“就业优先”等入选十大..

直播“苦情戏”实为卖假药,露头就打没商量  为了骗老人买产品,一些网络主播在直播中编造“苦情戏”。央视“3·15”晚会曝光,不少解决家庭纠纷,调解家庭矛盾的直播,从情节到话术,从演员到场景,实际都是在利用老人的同情心兜售产品。目前,晚会上曝光的相关账号已经无法搜索到。   随着中老年网络用户群体的增大,看网络直播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当然,契合中老年用户兴趣的直播内容,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平台上。比如,老人关心家庭关系和谐,一些解决家庭纠..

消防电线“缩水” 寿命短易起火,让火灾报警器沦为摆设  “用那种线是要闯祸的,百分之两百的,赔都不够赔。”得知新京报记者想买“厂标”双绞线,一名良心商户几乎喊出了上面这句话。   这种“厂标”双绞线到底是什么?用它真的会闯祸吗?   双绞线多指ZR-RVS 2×1.5平方毫米规格的电线,是目前常用的消防电线,用以连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个设备。业内所谓“厂标”,指的是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劣质电线。2022年年底,新京报记者走访了江苏苏州和浙江杭州的多个五金市场,发..

手机备忘录写下长短句 这些“打工人”为何爱上写诗?  时下,热衷写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如同豆瓣诗歌小组里描述的那样,21世纪,人人都要写上几句“蹩脚诗”。诗的作者或是办公室职员,或是证券从业人员,或是动画制片人……大多都是披星戴月的“打工人”。有学者说,这是第三波青年诗歌浪潮。诗歌重回年轻人的生活。   教师袁源:   诗是我存在的痕迹   小雨转中雨   妻子在灯下给我掏耳朵   她掏一点   窗外雨声就大一点   袁源在朋友圈,一天要连发上..

生产商“出口转内销” 揭秘违禁电子烟销售暗网  生产商“出口转内销”代理逐级铺货分销【揭秘违禁电子烟销售暗网】   “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2022年10月,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电子烟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奶茶杯”“暴力熊”等果味一次性电子烟被禁止在国内销售。   然而,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禁售的果味电子烟经历了禁售初期短暂的“蛰伏”后,又通过暗语、代称等隐晦销售方式,再次在电商、贴吧火..

擅自改变入户门朝向引纠纷邻居起诉维权获支持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而老王与老赵这对邻居却因入户门朝向问题争吵不休,诉至法院。近日,门头沟法院审理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案,判决被告将入户门恢复为内开。   【案件详情】   老王与老赵两家是同一楼层户门相邻的邻居。最初,房屋在交付时入室门均为内开门,但老赵为增加房屋的空间利用率,在装修时未经老王同意,擅自将入室门改为外开门,这给老王家出行造成极大不便。老王要求老赵恢复入室门开门朝向,但老赵并..

销售搭讪未成年人被报警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  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被陌生人搭话时存在害怕恐惧心理可以理解,向警察反映情况在主观上并无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过错,若其言行未使他人名誉客观受损或社会评价降低,则不构成名誉权侵权。近日,延庆法院审结了一起这样的案件,判决驳回原告王某的诉讼请求。   2022年9月,某教育培训机构销售王某与同乘公交车的16岁在读学生白某搭话。当时车上乘客较多,两人均无座位,为引起白某注意,王某触碰到白某的胳膊,还..

“野生海捕”白虾实为养殖?部分商家为野生“自定义”  海捕白虾就算野生?原产地:均为养殖【厄瓜多尔“野生海捕”白虾实为养殖引热议 部分商家为野生“自定义”】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东方甄选”直播间此前销售的厄瓜多尔“野生海捕”白虾实为养殖的,消息发布后引发了网友热议。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了事发时为“东方甄选”方面提供白虾的企业,该企业的网络商店显示,其销售的厄瓜多尔白虾是非养殖“海补大虾”。但企业客服坦言,白虾系海域圈养而非野生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