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智齿无用,搬家补位有功(老病新治)

2023-02-26 08:32:12 来源:网络

  本报北京电  (记者熊建) 器官移植大家并不陌生,但牙移植您听说过吗?拔牙后,不再只有镶牙、种牙两种选择,而是可以把自己的智齿移植过来“补位”。近日,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主任林江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了数字化3D打印辅助的微创自体牙移植术。患者术后1月复查,在经历了春节期间大餐“洗礼”后,移植牙稳固,咀嚼功能逐渐恢复,智齿成功“搬家”。

  患者是23岁的马女士,左下后牙反复肿痛5年,近期症状加重来到口腔科就诊,因龋齿造成髓底破坏穿通无法保留,需要拔除。

  林江根据患者病情提供了两种治疗方案。一是拔除患牙和邻近的无功能智齿后进行常规的种植义齿修复,治疗费用将近2万元。二是拔除患牙,将无功能的智齿移植至缺牙区,费用仅为4000余元。

  种植牙由于不损伤邻牙,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异物感小,成为目前牙齿缺失修复相对理想的选择。但是商品化的种植体价格昂贵,而且由于非自体植入物的种种缺陷,难以比拟天然牙,探索新型牙齿修复方式成为国际口腔临床诊疗研究的热点。比较理想的种植牙是自体再生牙,但目前技术尚不成熟而且成牙周期较长,真正用于临床还有很长路要走。

  无功能的第三磨牙(智齿)的器官移植技术克服了上述缺点,具有花费少、无排斥、无需生长周期等优点,成为可预期的种植替代治疗方案。但牙齿器官移植存在一个世界难题,就是怎样解决供体牙个性化的牙根形态和受植区域窝洞的匹配问题。因为磨牙牙根的形态变异度极大,常规的器械和技术无法完成精准的种植窝洞预备,从而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对此,同仁医院口腔科突破技术瓶颈,在医务处的支持下,2022年完成微创自体牙移植术院内新技术立项。

  自体牙移植技术聚集了目前大部分口腔科先进治疗技术,如微创牙拔除技术、整体牙周治疗技术、牙槽骨和牙周组织再生技术、数字化导板技术和种植技术等。林江组织口腔各亚专科专家进行术前讨论,通过计算机模拟解决多个手术的难点,最终确定采用数字化辅助技术,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智齿的模型,拔除龋坏的牙,在改良多孔数字化导板引导下精准调整空缺位置,给智齿一个合适的“新家”,再微创完整地拔除智齿,快速植入,随后进行弹性固位。

  自体牙移植相比传统的修复方式更加舒适稳固,不需要磨损天然的牙体组织。自体牙移植比种植牙生物相容性好,患者花费成本降低达80%,复诊次数少。口腔科团队凭借着科学的治疗方案、精湛的操作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密切的MDT协作,为饱受缺牙煎熬的患者带来了健康福音。

,莫尤加利 道智齿无用,搬家补位有功(老病新治)

相关:

“我好喜欢这个比赛呀”(平行病历)   “妈妈,我是做手术了吗?”之之(化名)刚睁眼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妈妈赶紧握住他的小手,回答道:“宝贝儿,手术已经做完了。”   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当之之知道马上要进手术室了,因为不愿和妈妈分开,有了一些小情绪,没说两句话,“小金豆”就掉落下来。   巡回护士发现后,立刻蹲下身子,一边帮宝贝擦眼泪一边安抚着说:“宝贝儿,你是想让妈妈陪你一起进去,是不是?阿姨答应你,你醒来的第一眼就能看到妈..

外卖员参与守护舌尖安全(倾听)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近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创新推出食品安全监管新举措,让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激发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更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点外卖解决日常饮食需求,这对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地方探索聘任..

全国妇联十二届六次执委会议召开   本报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杨昊)全国妇联十二届六次执委会议20日在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书记处指示精神,总结2022年妇联工作,对2023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会议并讲话。   沈跃跃指出,各级妇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增强..

流行性脑膜炎进入高发期 专家建议这样预防 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冬春季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很重要。冬春季节是流行性脑膜炎的高发时期。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神经一科主任张晓莉建议,及时接种流行性脑膜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接种疫苗产生的有效抗体可以减少感染后死亡、重症、伤残的发生。 张晓莉介绍,流行性脑膜炎,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通常称为流脑,是一种以脑膜炎为主的疾病,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虽然流..

小小社区卫生站 惠及2.3万居民   有了社区卫生服务站,镇国寺社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医疗服务   近日,丰台区马家堡街道镇国寺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开诊。这是马家堡构建“15分钟医疗圈”中的重要一环,填补了街道辖区西南区域的医疗空白。再结合年底即将开设在东南角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辖区13万名居民群众可享15分钟到达社区医院求医问药的便捷、省心和安心。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镇国寺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顺利开诊,让..

科普:睡眠不足影响学生学习能力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李雯)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日前刊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学生如果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影响学习能力。   此前研究显示,睡眠是健康和绩效的重要预测因素。动物研究表明,白天形成的记忆在睡眠中得到巩固,当正常的睡眠模式被中断时,白天学习的内容就会忘记。专家建议青少年每晚睡8至10小时。但许多大学生睡眠不规律,睡眠不足。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3..

光控药物有望精确治疗癌症   西班牙科学家开发出一系列光敏分子药物,这些药物可被外部光激活,从而实现更局部化和可控的生物效应。最新研究表明,光药理学(受光控制的药物)为高度特异性治疗铺平了道路,未来有望精准治疗癌症等疾病。相关研究刊发于最近的《药物化学杂志》。   抗癌药物的一个局限性是,它们往往无法完全区分癌细胞和健康细胞,这不仅会降低治疗的有效性,也会导致副作用。   研究人员解释道,光敏药物能解决上述问题,因为..

用创新技术揪出毒品“伪装者”   ◎本报记者 金 凤 通 讯 员 姜 晨 周天健   “当前,第一代、第二代毒品正逐步转向以新精神活性物质为代表的第三代毒品,需要为一线禁毒部门提供创新实战技术和高水平人才。”2月16日,在全国禁毒技术研讨会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王广基将毒品问题面临的新形势和盘托出。   如何推进禁毒科技创新,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总工程师王优美在大会报告..

蔡秀军委员:将“平疫结合”病房推广到全国   这几天,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的日程排得有点满。新疆、海南、浙江……他在全国各地走访调研、推广“平疫结合”快速切换病房模式、完善提案,提前开启自己的两会时间。   作为一家医院的“掌门人”,过去3年,蔡秀军时刻紧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弦。身处疫情防控一线,他深知,我国在传染病房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在重大疫情发生时,传统的传染病医院病房床位有限,..

火车脱轨泄漏的氯乙烯到底有多“毒”?   ◎实习记者 李诏宇   近期,美国俄亥俄州列车脱轨导致的毒气泄漏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此次火车脱轨事故中泄漏的氯乙烯究竟是什么?氯乙烯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可能造成哪些危害?应该如何科学、安全地处置氯乙烯等危险化学品?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对人体与环境均有严重危害   “氯乙烯,也叫乙烯基氯,其化学式为C_2H_3Cl。”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教授修福荣介绍,“常温常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