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队伍,做好食品安全“民心工程”

2023-02-26 02:07:04 来源:网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推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特别是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了一支职业化检查员队伍,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包括“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确保食品安全就是“现代生活条件”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看到,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点多、面广、线长,执法人员少、年龄老化、专业人员匮乏,监管方式单一、水平相对低下。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还存在许多待解难题。

   比如,农村小餐饮店、小食品店、食品小作坊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流动性大,存在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不到位、很难达到生产许可要求等问题;少数经营户未能严格落实索证索票、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无法溯源;农村红白事等集体聚餐宴席场所饭不洁净、菜不洗净、餐具不消毒,极易导致交叉感染甚至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素养不高,缺少必备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此外,近年来网络订餐井喷式发展,新经营主体不懂法规、不会管理、不愿投入的问题也更加突出。

   “十四五”时期,面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更好守护广大农民“舌尖上的安全”,亟须加快健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治理合力,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继续发展壮大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细化网格责任,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乡镇、街道、村委会、社区食品安全职责,实现由“管得严”向“管得好”转变。多措并举,积极吸纳青年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加入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工作,确保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技能应知尽会。

   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树立全过程管理意识,加强种养、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治理,加强对果蔬、肉类、种植生产经营、养殖生产经营、食品生产和餐饮经营等环节的追溯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自查自检制度,实现从原料购进到产品出厂全过程可追溯管理,不断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实施备案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针对农村地区存在众多小餐饮店、小食品店、食品小作坊的情况,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广大经营主体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指导制度,引导聚餐活动举办者事前主动申报,做好备案登记、风险告知、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等工作,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建立风险台账,打造风险管控链。让监督抽检跑在风险前面,面向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食品经营店、学校食堂等重点抽查单位,以粮食加工品、畜禽肉、水产品、蔬菜、白酒、豆制品为重点抽查品种,定期抽查并公布相关结果,倒逼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建立相关风险台账,逐步变事后被动应急为事前主动预防,把产品质量追溯链打造成风险管控链和责任落实链,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坚持最严格的标准、最严谨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在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以及春节前后、季节交替等食品安全问题高发期,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假冒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在相关政府部门主导下,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养老机构负责人以及食品安全从业人员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等职业技能培训;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食品行业规范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做好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普及工作,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食品安全素养。

   (作者:石 婧,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村民主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李宏、张国圣、王建宏、张文攀、耿建扩、陈元秋、胡晓军、王洋、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杨云杰、汤小瑜)

,建强队伍,做好食品安全“民心工程游戏推广员 ”

相关:

中国进入疫情“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王美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3年多来,中国始终坚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

春天,我们向着健康出发(健康故事汇)   春天来了!   天气渐暖,万物复苏,春潮澎湃,激荡万千气象。与大好春光相呼应的,是活力四射、精气神十足的中国人——大街小巷、公园广场人流如织,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锻炼身体,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中国人正在奋力迎接这个春天。   来自星星的孩子“给我们搭了一座桥”   早春,北京。   清晨,乍暖还寒的空气微湿,春意已四处冒头——玉兰花苞鼓鼓的,草芽悄悄探出尖..

“不仅送商品,还能送服务”(网上中国)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佳美超市的工作人员根据线上订单分拣商品。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摄   外卖送药送餐、线上预约保洁、观看直播抢券……从餐饮消费到休闲娱乐,从家政服务到干洗熨烫,本地生活服务正通过丰富的商品和高效的物流等,深度连接商家与消费者,在加速拥抱“数字化”的同时,带来“即看、即点、即达”的全新体验。   边看探店直播边下单   “前几天不小心划破了..

免费早餐彰显城市温度(来论)   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实现城区一线环卫工人免费早餐全覆盖。免费早餐,暖胃更暖心,彰显着城市的温度。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辛勤劳动保障着城市的清洁美丽。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通过为环卫工人提供爱心餐食的方式,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在广东省深圳市,6万余名环卫工人每周都能以1分钱享用一顿爱心餐;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多地启动实施环卫工人“爱心早餐”工程,按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向环卫工..

让老旧小区既“好看”又“好住”   “你看,老围墙变成了文化墙,旧楼栋装上了新电梯,小区还建了文化亭、添了座椅……”2月22日,四川渠县,在渠江街道胜利社区半边街住了二十几年的居民代庆辉谈起小区改造后的新变化,一脸自豪。   代庆辉所居住的小区建于1995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路面破损、管网老化、缺少电梯等问题成为数百户居民的心病。   去年以来,渠县从解决民生实事、破解“五难”问题、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等方面着力,解决群众..

更好地满足大众健身需求   走进位于南京市老城南门西片区的一家篮球馆,便能发现球馆上空斜坡顶的独特设计,坡顶侧的天窗开向朝西,有效避免光线直射球馆,保证了室内光线的视觉平衡。这里曾是南京印染厂厂房,特殊的建筑构造是对生产的避光考虑。   这片街区由老厂房构成,位于明城墙下,背靠秦淮河畔,古韵十足。2020年,这里被改造为江苏省体育服务综合体,园区集体育、餐饮、娱乐、文化于一身。“体育产业集聚是这里的特点,丰富多样的体育..

第三款国产ECMO产品获批上市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2月23日,国家药监局经审查,附条件应急批准了江苏赛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注册上市。该产品是第三款获批的国产ECMO产品。 作为应急审批产品,注册申报过程中,国家药监局按照“统一指挥、早期介入、快速高效、科学审批”的原则,专人负责、全程指导,确保产品尽快上市,投入使用。 国家药监局表示,目前,已获批的三款国产ECMO产品总体..

如何把握病毒致病力是变轻还是变重?梁万年解答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闫妍)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的RNA,这种病毒的基本特征就是变异,变异是其常态。”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这个病毒的变异分为两类:一类是量变,被称为漂移,会频繁发生,但不具备公共卫生意义;另一类是质变,就是其导致疾病的传播..

中疾控:近期出现发热腹泻症状重点考虑是否为急性胃肠炎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近期有网友说自己最近又出现发烧、腹泻等情况,怀疑自己是新冠“复阳”。有一些个别地方小学说发现学生初次感染新冠。怎么分析这两种现象?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以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干、咽痛和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腹泻症状。当..

梁万年:我国本轮疫情已基本结束 但不是完全结束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闫妍)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疫情走出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又该如何理解“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大流行是反映一个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疫情的流行强度可以分成四个类别,一类是散发,即疫情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