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如何发展?规划来了

2022-12-07 23:19:18 来源:网络

人民网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乔业琼)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预计到2025年,完成中医药政务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平均水平基本达到4级,数字便民惠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规划》共分为4个部分,提出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数字便民惠民服务、中医药数据资源治理、中医药数据资源创新应用等4个项目,并从5个方面保障规划落地实施。

在数字便民惠民服务项目中,《规划》提出,支持20家左右三级中医医院开展智慧医院建设,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级别达到国家要求;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遴选数字便民惠民应用场景,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案例,发展普惠便捷的数字中医药便民服务;支持10家左右中医医共体开展远程医疗中心或共享中药房建设,实现中医医共体内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中药制剂共享、中药同质化服务等。

在中医药数据资源创新应用项目中,《规划》要求,组织实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数字化、影像化,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推动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数字馆,从藏品的采集、保护、展陈以及藏品资源的数据挖掘,制作数字藏品,建立藏品数据库,以数字化的思维规划建设智慧型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完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开发一批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实践为重点的慕课、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并探索国家中医药考试数字化管理。

《规划》指出,依托相关机构建立中医药信息化及综合统计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培训1000名中医药信息管理与技术人员、1000名中医药统计人员,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数字化转型领军人才,一批熟知中医药、掌握数字技能的卓越工程师和“数字工匠”,一批掌握了解中医药综合统计的管理者和数据工程师,形成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建立中医药信息化、综合统计专家智库,完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专家咨询制度。

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推动将《规划》相关重点任务纳入《“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做到统一部署、整体推进。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完善组织实施机制,通过系列举措,夯实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深化便民惠民、加强数据资源治理及创新应用。

,“十canvas.drawbitmap 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如何发展?规划来了

相关:

大雪养生:防寒保暖 进补适度 今日,我们迎来大雪节气。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做好大雪养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为来年的良好身体机能做好储备工作。那么,此时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赵文霞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大雪节气养生最重要的是防寒,尤其要注意头、脚、脖子的防寒保暖。外出时戴上口罩、帽子、围巾,防止寒邪侵入肺部。 “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

多地疫情防控措施最新汇总(持续更新中) 人民网北京12月7日电 近日,全国多地宣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主要集中在取消公共交通、商超等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部分城市明确在购买药品或者医院的普通门诊时可凭绿码通行等,以方便群众的出行和生活。 北京:进入各类公共场所,可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自2022年12月6日起,北京市核酸检测查验实行以下措施: 一、进入商超、商务楼宇及各类公共场所,可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码进入即可。 二、进入..

北京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70例 无症状感染者2804例 据北京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12月6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117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804例无症状感染者(含36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其中1431例已通报),无新增疑似病例,3738例隔离观察人员、200例社会面筛查人员;新增1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3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707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434例。 【本土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2:现住东城区; 确诊病例3、4:现住西城区; 确诊病例5至..

国家医保局: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现场谈判延期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6日消息,为保证现场谈判平稳有序,综合考虑新冠疫情影响和谈判工作需要,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现场谈判延期开展。具体时间确定后,将提前一周左右通知各谈判主体。 协议将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的目录内谈判药品,原协议有效期自动顺延至新版目录正式实施。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北京疾控发布8条健康提示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月6日表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为了更好地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请广大市民切实履行个人防疫责任,科学防疫,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是戴口罩。在室内外人员密集场所、乘坐电梯或公共交通工具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或在医院就医时,建议佩戴..

出国留学,请收下这份安全指南   留学安全一直是众多家长和学子颇为关心的话题。目前,国际环境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留学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身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保障自身安全是实现留学价值的重要前提。在此,我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对各位学子有所帮助。   增强安全意识   首先,没有绝对的安全。即使在相对安全的国家,也有可能遭遇风险。因此,建议学子们在出国前熟悉留学国家、地区常见的安全风险和隐患,有意识地主动规避风险,学会..

天津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本报天津12月6日电 (记者靳博)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若干规定。   规定明确家庭医生由下列人员担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或者经全科医生相关培训合格、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点执业的在岗临床医师;经全科医生相关培训合格的退休临床医师。天津市鼓..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深化数字便民惠民服务,加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互联网中医院、中医云诊间、智慧中药房……近年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为群众带来便捷医疗服务,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为中医药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广阔空间。   规划提..

山西提高在岗村医补助标准   本报太原12月6日电 (记者付明丽)记者从山西省卫健委获悉:《关于提高在岗村医岗位补助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日前下发,从2023年1月1日起,乡村医生在岗服务期间,按照“一个行政村一所村卫生室”的原则给与岗位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室每月1000元,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和市县财政各承担50%。   《通知》要求,各地要在全面落实在岗村医岗位补助政策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基本..

推进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发展   “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近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规范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实施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说,在立法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普惠多元、安全优质、方便可及的原则,力求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条例》明确,上海普及学前教育,以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