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发展工作这样干

2022-09-14 12:55:06 来源:网络

随着我国健康理念和服务模式的转变,老年健康、职业健康、托育服务、健康服务业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技能人才,以及医学技术人才、其他技术人才、新兴专业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显现。

“十四五”期间,瞄准“一老一小”两类重点人群,统筹预防、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各类人才资源配置,加快推进相关人才培养,支撑老龄、托育健康服务体系发展。

到2025年,卫生健康人员总量达到1600万人、公立医院医护比逐步达到1:2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占到75%以上……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多项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发展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发展工作将如何干?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

补短板强弱项 加强公共卫生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47.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8.6万人、注册护士470.9万人。

“目前,我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能力持续提高,人才结构与分布持续改善,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制度机制不断健全,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用愈发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必须看到,我国卫生健康人才结构同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公共卫生、基层等人才仍是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感染(含传染)、病理、重症、儿科(含儿童保健)、康复、老年医学科、麻醉、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职业健康等专业也存在人才缺口。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配置,提升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推动完善公共卫生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公共卫生人员活力。始终坚持“强基层”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既有政策的集成效应和叠加作用,灵活运用人才柔性引进、退休人员返聘、对口帮扶等多种方式,大力提高基层服务能力。通过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织牢我国公共卫生网络,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十四五”时期,以适应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大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开展紧缺专业人才服务能力培训,加强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供需、流动等的动态监测,推动卫生健康人才均衡发展。

适应新需求 拓宽卫生健康人才范畴

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与此相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人才的范畴也应随之扩大。

随着我国健康理念和服务模式的转变,老年健康、职业健康、托育服务、健康服务业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技能人才,以及医学技术人才、其他技术人才、新兴专业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显现。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一方面拓宽卫生健康人才工作的范畴,将上述各类人才一并纳入规划,统筹加强培养、开发、建设和管理,明确其建设重点和主要任务,丰富卫生健康人才队伍体系、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传统卫生人才队伍职能内涵,在既往工作内容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任务和要求。

结合各类人才的工作特点和职责任务,《规划》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建设举措。加强各类卫生技术、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瞄准“一老一小”两类重点人群,统筹预防、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各类人才资源配置,加快推进相关人才培养,支撑老龄、托育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加强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

《规划》强调人才管理与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相匹配,鼓励构建不同岗位、不同专业间人才的融合与协作机制。通过各类人才间的整合与协作,优化人才服务模式,提高人才整体服务效能。

突出特色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够满足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求的中医药人才,提升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能力。《规划》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扩大中医药人才规模,创新完善与中医药医疗服务特点相匹配的人才培养、认证评价、执业注册、使用激励等人才管理制度,激发中医药人才活力。

“十四五”期间,以重大项目、计划为抓手,引领和带动中医药学科和人才发展。继续推进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持续开展岐黄学者和青年岐黄学者培养、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等项目,培养一批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持续开展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等基层人才计划,扩大基层中医药人才供给,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深化医教协同,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四五”期间,从课程体系、培养内容、培养模式等环节入手,加强中医药教材建设,强化经典教学、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同时,注重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持续推进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搭建坚实的基础。

适应新形势 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人才队伍建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指导和促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人才是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适应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老年健康人才培养力度、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是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工作的重点。

“扩总量”,加大老年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医学院校和职业院校设置老年护理、康复、安宁疗护、老年服务、医养照护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加强老年医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扩大培养规模,增加老年健康专业人才供给。

“重配备”,扩大老年医学专业人才规模。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落实老年医学专业人才配备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医院配备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临床药师等人员。

“提能力”,提升老年健康人才服务能力。实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力争到2025年培训医养结合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不低于10万人。健全医养结合人才继续教育,建立适合医养结合人才工作特点的培训内容、培养模式等,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

“拓渠道”,多渠道引才用才,发挥老年健康服务合力。完善各项激励政策,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改革薪酬制度 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广大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力军,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始终是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在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建立健全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改善公立医院收支结构,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比。优化医务人员薪酬结构,提高保障性工资水平和比例。

推进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合理核定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落实卫生防疫津贴,以及突发传染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临时性工作补助政策。

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收入水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与当地县区级公立综合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等可用于人员分配,鼓励基层医务人员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兼职兼薪获取报酬。

同时,统筹协调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完善医疗卫生人员激励保障机制。在发挥薪酬激励机制作用的同时,注重运用非经济激励手段,提高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遵循规律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评价是引导人才队伍发展的“指挥棒”。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强化实践导向、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着力建立完善临床医生执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破除“唯论文”。科学合理对待论文,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以及论文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参加评审。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各个环节,不把论文篇数和SCI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实现医生“干什么、评什么”。

改革申报年限,破除“唯学历”。将中级职称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相衔接,博士、硕士都要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再按年限要求参加中级职称考试,统一各学历申报副高级职称的年限,鼓励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通过保障医生充分的临床实践时间,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建立“新标准”,用大数据给医生“精准画像”。将门诊工作时间、出院患者治疗人数、出院病人手术人数等临床工作数量作为医生申报职称的必备条件。将病案作为评价临床工作质量的重要载体,通过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来反映申报人的能力。通过设置病种覆盖率、手术覆盖率、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住院患者次均费用等指标,对医生的临床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评价。从临床工作数量、质量、疑难病案处理三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定位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实现从“模糊评价”到“精准画像”。 

,“十四五”当幸福来敲门下载 期间,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发展工作这样干

相关:

美媒:对美国感到失望,有色人种年轻人掀“撤离潮”  中国日报网9月13日电 (党超峰)近期,美国网站mic刊登作家伊恩・熊本撰写的文章《为什么有色人种的年轻人要离开美国?》。熊本出生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长大,现居纽约布鲁克林。作品曾出现在《纽约时报》、《VICE》、《华盛顿邮报》等。文章摘编如下:   在美国,作为少数族裔,我倍感压力。从我的文化价值观到我的外表,一切似乎都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任何人都可能因为没有归属感而焦虑,但作为美国..

四川南充: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在隔离管控期间发现  (抗击新冠肺炎)四川南充: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在隔离管控期间发现   中新网成都9月14日电(王爵)14日,四川省南充市卫健委发布该市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9月13日0时至24时,南充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治愈出院无症状感染者1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为外省重点地区返南人员,在隔离管控期间发现。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为外省重点地区返南人员,在隔离管控期间发现。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

江西新增本土“2+55” 两地继续实行“足不出户”管理  (抗击新冠肺炎)江西新增本土“2+55” 两地继续实行“足不出户”管理   中新网南昌9月14日电 (记者 吴鹏泉)记者14日从江西省卫健委获悉,13日0-24时,江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5例。   江西省13日新增的2例本土确诊病例,均在吉安市永丰县。新增的5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赣州市8例,分别为章贡区(经开区)2例、宁都县6例;吉安市47例,分别为吉州区4例、永丰县43例。   截至9月13日24时,..

一起体验“森呼吸” 山西太行洪谷康养旅游“清心养肺”  中新网晋城9月14日电 题:一起体验“森呼吸” 山西太行洪谷康养旅游“清心养肺”   作者 杨杰英 张引   植被茂密、景色迷人、空气清新……走进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的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浴”令人心旷神怡。仙洞、望佛桥、神钲山、大岩扉交替出现,“十三潭”“水帘洞”“望佛桥”自然景观尽收眼底。   “把太行洪谷作为太行山文化旅游康养的‘最佳目的地’进行全域开发打造。太..

郑州即日起连续3天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  (抗击新冠肺炎)郑州即日起连续3天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   中新网郑州9月14日电 (记者 刘鹏)河南省卫健委14日消息称,13日,该省再现本土新冠肺炎感染零新增。作为千万级人口的交通枢纽城市,河南省会郑州为严防中秋小长假后疫情输入,决定自即日起的3天内在全市范围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   8月份以来,河南多地疫情散发,截至目前,多地已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其中,9月12日、13日,全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

内蒙古新增“7+11” 满洲里初筛1例阳性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内蒙古新增“7+11” 满洲里初筛1例阳性人员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14日电 (记者 张玮)14日,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消息称,9月13日0时至24时,内蒙古新增7例本土确诊病例、11例无症状感染者,满洲里市初筛1例阳性人员。   9月13日0时至24时,内蒙古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赤峰市松山区6例、阿鲁科尔沁旗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例,其中,赤峰市松山区1例、赤峰市翁牛特旗2例..

束起夏日回忆,AKB48 Team SH马尾与发圈清凉上线!9月14日,AKB48 Team SH第8张EP《马尾与发圈》全网上线,此张EP收录了三首歌曲,分别为《马尾与发圈》、《UZA》、《拉链》。其中主打曲《马尾与发圈》中心位成员由桂楚楚和邱笛尔共同担当,《UZA》中心位成员吴安琪和魏新共同担当,《拉链》为2021年夏季特别活动中,由粉丝选出最人气的三名成员叶知恩、桂楚楚、朱苓来演绎。《马尾与发圈》是AKB48 Team SH第8张EP的主打曲,此曲为AKB48的代表性夏日歌曲。参与此次歌曲演唱的..

23岁的我失去了肛门 戴着“粪袋”谈恋爱2021年2月28号,一场肿瘤切除手术结束后,23岁的女孩小董醒来,第一个动作就是往身后摸。麻醉还未完全褪去,但她能察觉心在往下掉。果然,肛门不在了。这场手术中,医生割除了滋长着癌细胞的整条直肠和肛门,再把一段可用肠管拉出,缝在腹壁上,肚子上挂着一个造口袋,收集排泄物。这意味着,小董永久失去了自己的肛门,成为了「造口人」。图片来源:图虫创意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150万人因为直肠癌而成为永久造口人,这个群体..

初中生刮坏车辆车主罚其写试卷 学生晚上躲被窝里做完浙江丽水,初三学生骑车时不小心把路边小车划出深痕,于是主动写小纸条道歉,并留下联系方式。车主徐先生看到后,要求学生写两份试卷进行“惩罚”。结果学生当天就买了练习册,晚上躲在被窝里做好发给了徐先生,“感觉现在学生素质都蛮高的,很暖心”。自动播放

网络社交新迷思:人人讨厌已读不回 人人都在已读不回许多社交软件都具备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功能:已读回执。由此也就出现了一个容易被吐槽的现象:已读不回。其类似于媒介传播中的“回复延迟”,相关研究表明,“回复延迟”会给所在组织的用户带来愤怒与不耐烦的情绪,产生破灭感或伤害。微博#已读不回#话题。图片来源:微博截图在当下的互联网中,“已读不回”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只要存在人际交往,人们就有可能高频遭遇这种经历。要么是被人已读不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