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集中“分飞” 上海将加大病媒防治力度

2022-05-31 15:09:06 来源:网络

5月29日,不少上海市民反映白蚁集中“分飞”。截至今晨,上海全市54家白蚁防治企业的近500人参与值守和灭治工作。

白蚁在自然界已有几亿年的历史,一直被人类视为害虫,全球每年因白蚁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我国是受白蚁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已知白蚁有4科44属479种,大多分布于淮河以南地区。

“就上海地区近10年的情况来看,这个季节白蚁大量分飞是正常现象。”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馆长殷海生5月30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白蚁又称螱,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是一种半变态完全社会性昆虫,所有个体都生活在群体之中,大群体可包含100万以上个体,群体成员呈多态性,分若干类型,通常由兵蚁、工蚁、雄蚁和蚁后组成。

每年4—6月是白蚁繁殖的季节。这一时期白蚁群体会产生大量的有翅成虫,又称“有翅繁殖蚁”。当气候条件适宜时,这些有翅成虫成群钻出飞离原群体的现象,就叫白蚁的“分飞”,而这些有翅成虫“分飞”的主要目的就是配对繁殖,建立新的群体。“通常来说,我们把白蚁灭治分为两种,一种针对有翅膀的繁殖蚁,一种针对没有翅膀的‘非繁殖’蚁。”殷海生向记者介绍,“碰到集中出飞的白蚁,主要利用杀虫剂进行灭杀处理。如果家中有少量白蚁飞入,则可以紧闭门窗,在灯光下放盆肥皂水,利用水的反光吸引白蚁,使其跌入水中淹死。”

闷热、潮湿季节过后,集中出飞的白蚁数量会减少,但没有翅膀的“非繁殖”白蚁仍然存在。除了直接危害树木或木头外,这些白蚁还会危害家居木结构、建筑物的地板、墙裙等地方,以及危害古建筑、古树木、水库堤坝等。很多看似完全不能消化的东西,如人造纤维、塑料、电线、电缆等,白蚁都可以为害,它们用蚁酸来腐蚀这些物件,然后吃下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由此而来。

殷海生建议,如果家中遇到这类“非繁殖”白蚁,不要擅自采用杀虫剂等手段灭杀,否则会使白蚁转移,为害其他部位或隐藏起来,增加后期防治难度。此时,可以联系社区或物业管理中心,寻找专业的防治部门和手段,采取技术性、根除性的方式进行诱杀和灭除。日常生活中,居民也可以采取通风、透光、干燥等措施来消除室内潮湿,加强装修中木材、木制品的检查等措施预防白蚁筑巢。

“随着上海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会加大蚊蝇等病媒防治力度。”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医师冷培恩表示,一方面,会及时做好蚊虫孳生地的清除工作,包括清除积水、投放药物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小区等环境清洁整治工作,尤其要做好各场所堆放垃圾的清除、湿垃圾收集点的冲洗等,减少苍蝇孳生。同时,疾控部门会做好蚊蝇密度监测,及时调整加强病媒控制的频次与方式方法。

,白蚁集中“分飞”&am柠檬汁的功效 p;nbsp;上海将加大病媒防治力度

相关:

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公共场所科学消毒……权威解读来了 当前,全国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何要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如何对公共场所科学消毒?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权威解答。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也更强,传播过程更加隐匿,仍会导致重症和死亡。目前,新冠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明显。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效果会更好。 据悉,针对奥密克..

三个“历史最低”显示我国妇幼健康新成就 妇女儿童健康是反映国家全民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核心指标,也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重要组成部分。“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一组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儿童健康管理率保持在九成以上,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在30日举行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司长宋莉介绍,十年来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健康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不..

再次明确!2022年医保改革重点有这些 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再次明确今年医保领域的改革目标。 重点一: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 任务明确,继续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并扩大采购范围,力争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超过350个。这意味着,药品集采将继续扩围,进一步挤压药品带金销售的空间,扩大老百姓受益面..

严防猴痘!海关总署加强口岸卫生检疫 记者30日从海关总署获悉,近期,全球多个国家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为防止疫情叠加,海关总署对全国海关口岸卫生检疫相关工作作出部署,要求持续做好“多病共防”。 根据部署,海关总署及时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发布疫情警示通报,在口岸加强入境卫生检疫工作,包括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申报、体温监测、医学巡查、采样检测等各项卫生检疫措施,加强进境携带、寄递物检疫和啮齿动物检疫,扎实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检测工..

多地出招!有序推进复商复市 唤回生活"烟火气" 3月以来,我国疫情反复并波及多个省份,目前正处在一个继续稳定下降的态势。受疫情影响,深圳、上海等地区经济活动一度按下“暂停键”。疫情挑战之下,市场主体的生存面临考验,改善预期、提振内需备受关注。近期国务院密集部署稳经济、促消费,各地方促消费政策也纷纷出台,助力经济恢复。随着多地复工复产复市的陆续推进,促消费再次成为全国多地发力的重点。 江苏启动促消费系列活动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江苏各地..

食品包装再“瘦身” 包装层数多、使用贵重材料、混装高价值商品……临近端午节,粽子礼盒热卖起来,过度包装的问题广受消费者关注。为让月饼、粽子包装“瘦身”和“轻装上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近日批准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规定月饼和粽子的包装层数从最多不超过四层减少为最多不超过三层,进一步倡导绿色消费理念,规范行业发展。 “每年快到端午节时,都..

防疫时期,多关爱听损人士(医声) 疫情给听损人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不得不改变或者取消常规的听力检查;保护身体健康而戴上的口罩,却因大范围的面部遮挡读不清唇语,阻碍了相互沟通;因为隔离,助听器和听辅设备无法得到日常维护和保养。 其中听力受损的老年群体生活则更为困难。他们听不到做核酸的通知和志愿者的敲门提醒,听不清电话中朋友和晚辈的关切问候。由于电话声音失真和延迟,哪怕使用视频形式通话,对他们来说仍是极大的挑战。研究表明,听损人..

那些抗疫中的“治愈”瞬间(大健康观察) 当前,全国疫情继续稳定下降,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继续以快制快处置疫情,查漏洞补短板,做好核酸筛查、流调排查和风险人员管控,尽早阻断传播链。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投身抗疫一线,民众积极配合,医患双方真正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现了很多“治愈”时刻——既治愈疾病,又抚慰人心。 深夜探访水果店 4月22日以来,北京妇产医院派出多名医务人员..

各地备用考点考场已准备充足(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吴月)记者从教育部获悉:4月以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持续指导各地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精心制定高考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并在考场布置、环境消杀、健康监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目前,各地均已出台高考防疫相关工作方案,正在抓紧推进落实,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要求,准备充足的备用考点考场。各地已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充足..

北京迅速应对社会面一例新增(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朱竞若、王昊男)在感染者数连续8天明显下降,连续3天无社会面新增的形势下,今天北京再次出现一例社会面阳性病例。 30日召开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5月30日零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8例,其中社会面筛查人员1例,在丰台区。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这表明我市动态清零任务艰巨,必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快制快、毫不迟疑,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