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报告人感染猴痘病例,是否会大范围暴发?

2022-05-24 12:13:58 来源:网络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张莹)近日,英国、美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报告人感染猴痘病毒的确诊或疑似病例。那么,什么是猴痘病毒?它如何传播?是否有必要担心这种传染病大范围暴发?

  病毒性人畜共患病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与在人类历史上曾肆虐数千年的天花病毒是“近亲”。猴痘病毒于1958年被首次发现,当时一组用于研究的猴子中出现“痘状”传染病,因此得名。自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毒已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

  世卫组织网站19日更新资料显示,尽管猴痘病毒在猴子体内首次被确认,但啮齿动物最有可能是其天然宿主。

  猴痘病毒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区流行。非洲大陆之外的首次猴痘疫情于2003年出现在美国,累计数十人感染,传染源可追溯至从加纳运到美国的冈比亚鼠和睡鼠。2018年以来,以色列、英国、新加坡等国在来自尼日利亚的旅客中发现猴痘病毒感染者。

  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损伤部位等,可能导致猴痘病毒从动物传播给人类。食用烹饪不当的感染动物也是“动物传人”的风险因素。一般来说,猴痘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并不常见。人际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通常需要更长时间面对面才能发生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猴痘病毒可能经由胎盘或生产期间的密切接触发生母婴传播。

  天花疫苗对猴痘有效

  据世卫组织介绍,猴痘病毒感染症状与天花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可能长达21天。发病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重度疲乏等,其中淋巴结肿大有助于将猴痘和天花区别开。发热几天后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其他部位大面积皮疹,并可能导致继发性感染、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重症常见于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还与感染者基础健康状况、暴露于病毒的程度及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猴痘疫情病死率差异较大,近年来约为3%至6%。

  研究表明,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达85%。2019年,一款基于减毒痘苗病毒研制的疫苗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但尚未大范围接种。治疗方面,一种早前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抗天花病毒药物特考韦瑞于2022年在欧洲获批用于治疗猴痘,也还没广泛使用。

  近期传播呈“非典型”特征

  连日来,非洲以外报告猴痘病例的国家和感染病例数不断增多,许多感染者没有猴痘流行地区旅行史。世卫组织表示,在多个“非流行国家”出现与疾病流行地区没有直接旅行联系的猴痘病例,这是“非典型”状况,目前仍在调查感染源。

  这是否意味着猴痘病毒变得更具传染性?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日前在记者会上说,过去几年,猴痘的流行病学情况发生了变化,其出现范围扩大。在西非和萨赫勒地区,气候压力增加,人类和动物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环境,这可能使得动物种群和人类更接近,有时为了相同的食物资源而竞争。必须真正了解相关地区深层生态和人类行为,从而试图从大自然源头上阻止这种疾病传播给人类。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教授安妮·里莫因指出,猴痘病例增多可能与消除天花有关。1980年后,人们不再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的免疫力也有所下降。里莫因与她的同事2010年发布的研究显示,过去30年间,刚果(金)的猴痘发病率增长超过14倍,从每1万人不足1例上升至每1万人约14例。

,多国报七星鲁王宫 告人感染猴痘病例,是否会大范围暴发?

相关:

提速处置聚集性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求决定,不能一刀切   ●建设方舱医院不是疫情严重的信号,而是有备无患   ●口岸加强入境卫生检疫,持续做好“多病共防”      本报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杨彦帆)“我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连续27天下降,但又有新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发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采取更加彻底的措施  加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3日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转达党中央、国务院对抗疫一线广大医务人员和干部群众的问候。她来到海淀区、东城区实地考察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五道口购物中心、海淀街道友谊社区、东方新天地商业区,了解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社区封控、风险人员流调排查和转运隔离等情况,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座谈会,研究加快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她强调,各级党政干..

全球儿童严重营养不良问题亟待重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多重危机使全球患有严重消瘦症的儿童数量急剧增加,将儿童严重营养不良问题推向灾难性阶段。报告说,当前,地缘冲突加剧、疫情跌宕起伏、经济复苏艰难以及气候变化引发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冲击全球粮食安全等,正在使儿童严重消瘦问题进一步恶化。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儿童因严重消瘦而死亡。2022年这一人数或将进一步增长。   研究表明,严重消瘦导致免疫系统减弱,是最直接、最明..

中外学者研究:持久空气污染吐露可加速认知下降  中新网上海5月24日电 (孙国根 陈静)记者24日获悉,中外学者共同开展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PM2.5会显著加速认知功能恶化。空气污染高暴露的民众,其脑内可过早发生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改变,从而导致认知障碍的发生。该研究为建立大气污染引起认知功能减退的因果关联提供了关键的生物学合理性依据。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和陈仁杰教授、北京大学曾毅教授、新加坡大学冯秋..

假借投资养老公寓犯警集资1.29亿余元 内蒙古6人被判刑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24日电(记者连振)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日前对一起集资诈骗案进行宣判,被告人于某甲以投资养老公寓为名,累计骗取2723名集资参与人共计1.29亿余元。于某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其余5名被告人被判处7年至3年2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于某甲在2013年成立某农贸合作社,在取得土地承包手续后,于某甲决定在该土地上建设蔬菜大棚及养老公寓。在建设中由于资..

国家一级呵护动物黑颈长尾雉频现云南昌宁  新华社昆明5月24日电(记者赵彩琳)近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资料时,发现红外相机多频次、多地点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活动的影像。  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只拖着长尾巴的大鸟在镜头前来回走动觅食。经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江边管护所所长杨文良鉴别,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  “每年3月至7月是黑颈长尾雉繁育的季节,黑颈长尾雉是一雄多雌制,我们近期还..

上海金山:部门景区试点开放  在今天(24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金山区副区长曹婕对外通报了该区部分景区试点开放和防疫保障情况。   今天,金山城市沙滩、廊下郊野公园、花开海上生态园三个景区试点开放。5月27日,吕巷水果公园、亭林遗址公园也将开园迎客。6月1日后,金山的其他景区将陆续接待游客,恢复常态化。   为营造安心、放心、舒心的游览环境,金山区已筹备了两周,确保场所消杀到位、物资储备充足、人员返岗安全、..

伪造印章制售子虚核酸检测陈述 辽宁二人被判刑10个月  新华社沈阳5月24日电(记者 高爽)近日,经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伪造印章制售虚假核酸检测报告案,在龙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作出一审判决。龙城区人民法院以伪造公司、事业单位印章罪判处被告人王某、王某某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伪造的印章予以没收。   经查,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王某、王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伪造“朝阳某医院体检专用章”“朝阳某医院复印病历专用章”“朝阳某科技有..

江西宜春市初三学生返校复学  (抗击新冠肺炎)江西宜春市初三学生返校复学   中新网南昌5月24日电 (记者 吴鹏泉)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4日通报,5月23日0-24时,该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抚州市崇仁县,为省外输入闭环管理人员中发现。   23日,江西2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其中宜春市18例、上饶市3例。截至5月23日24时,江西现有本土住院确诊病例2例,全省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3例。   为回应广大家长师生关切,江西省..

华东政法大学回应网传49个班就业率不到20%:不是真实情形5月24日,网传华政毕业生就业率不到20%,图片显示一份华东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统计表,表中共有49个辅导员所带的班级,4750人中仅有802人找到工作,整体就业率不到20%。班级就业率最高40%多,很多班级在10%左右。@华东政法大学 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回应称,不是真实情况,毕业生就业率不方便透露。自动播放